养生健康

散步对于老年人的健康有很大的益处

散步对于老年人的健康有很大的益处

1、提高适应力

它能大大提高脑力与智力的劳动率,并有助于改变急躁性格,增强对各种环境与事物的适应能力。

2、调节精神

它可以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和调节过程得到改善,从而收到消除疲劳、放松、镇静、清醒头脑的效果。

3、保持关节的灵活性

散步是慢性而温和的运动,能保持关节的灵活,还能同时增强腰部肌肉和韧带的张力与弹性,是防止肢体过早僵硬的好办法。

4、提高肌体免疫力

散步作为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可将全身大部分肌肉骨骼动员起来,从而使人体的代谢活动增强、肌肉发达、血流通畅,增强免疫功能,减少患动脉硬化的可能性。

5、提高消化能力

散步时由于腹部肌肉收缩,呼吸略有加深,隔肌上下运动加强,加上腹壁肌肉运动对胃肠的“按摩作用”会使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加强,胃肠蠕动增加,消化能力提高。

6、有益于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

它可以加速血液的循环,提高血管的张力,并将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冲走,能有效地预防动脉硬化等各种心血管病。肺的通气量比平时增加了一倍以上,从而有利于呼吸系统功能的改善。

老人如何散步才健康

边散步边做扩胸运动

做扩胸运动一来可以拉伸肩部和胸部的肌肉,二来可以改善呼吸系统功能。在散步过程中,将手肘弯曲,并抬高至胸平面,然后用适当力量将双臂向后拉伸。双臂回来时,将手肘伸直,再一次将双臂向后拉伸。每次做三十个来回即可对肌肉和肺功能产生积极作用。

散步时甩手

手部是除脚之外离心脏最远的人体部位,其血液循环功能较差。在中医学上,手部还是三阴三阳六条经脉的起始点。所以锻炼手部无疑是对健康有好处的。散步时,首先将拳头握紧,然后随着步伐的节奏向前、向后甩,在甩手的过程中同时将拳头打开。

散步时扭腰

腰部是人体枢纽,腰部的气血畅顺对人体活动功能有着积极作用。在散步时随着步幅的节奏,轻轻的将腰部向左扭和向右扭,力度适中即可,不用过于用力。每次散步最好留三十个来回即可达到锻炼腰部的功效。

边散步边耸肩

中医学理论认为,耸肩可以刺激腰背部上的一些穴位,特别是膏盲穴和掌门穴。这样的刺激可以使背部和腰部的气血畅通,利于健康。所以在进行散步时可以根据走路的节奏而进行耸肩,或者走路时将双肩进行随圆周运动,每一次最好做六十下左右。

老年人如何散步才健康

1、逍遥散步法

老年人饭后缓步徐行,每次5~10分钟,可舒筋骨、平血气,有益于调节情绪、醒脑养神、增强记忆力。

2、普通散步法

速度以每分钟60~90步为宜,每次20~30分钟。适合患冠心病、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

3、快速散步法

散步时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每分钟走90~120步,每次30~40分钟。适合慢性关节炎、胃肠道疾病恢复期的老年患者。

4、摆臂散步法

散步时,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摆动,每分钟60~90步。可增强骨关节和胸腔功能,防治肩周炎、肺气肿、胸闷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5、倒退散步法

散步时双手叉腰,两膝挺直。先向后退、再向前走各100步,如此反复多遍,以不觉疲劳为宜。可防治老年人腰腿痛、胃肠功能紊乱等症。

6、摩腹散步法

散步时,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反方向交替进行。每分钟40~60步,每次5~10分钟。适合患慢性胃肠疾病、肾病的老人。

7、定量散步法

即按照特定的线路、速度和时间,走完规定的路程。散步时,以平坦路面和爬坡攀高交替进行,做到快慢结合。对锻炼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大有益处。

怎样才能让老人“退而不休”

目前,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大家庭正在被核心小家庭取代,老年人和子女分开居住已相当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老年人生活的寂寞感。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那些缺乏保障的老人们还在为生计操劳外,越来越多不必为生活发愁的老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衣食无忧,他们离开工作岗位后,并不希望自己就此与社会脱轨,他们仍渴望融入社会,发挥自己的余热,得到社会酌重新认可。有些老人虽然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依然在不同的岗位上忙碌。他们是一群退而不休的老人,他们在这个年纪工作,大多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自己的生活更充实、更有乐趣,重新发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1)老有所为

有的老年人在离退休之前是专业技术人员或技术工人,就可以受聘回到原单位或去新的工作单位从事力所能及的专业技术工作。这样做既可为社会贡献了余热,又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求,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物质收入,还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有的老年人离退休之前是党政机关的行政干部,则可以从事个人感兴趣的社会劳动或公益服务活动,如参加社会治安、社会公益服务、交通安全、街道居委会、市场管理、街道管理等社会服务工作;这样既回报了社会,也有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有的老年人退休之前是普通的工作人员,且没有什么特别专长,则可以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既能增进家庭和睦、减轻子女负担,也能使自己享受天伦之乐,可谓一举多得。此外,老年人如果能热心从事社会公益活动,那更是功德无量。有的老年人在退休之后生活过得非常充实,甚至还开辟出了第二职业。

(2)老有所学

所谓老有所学是指老年人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本人的爱好,学习掌握一些新知识和新技能,既能从中陶冶情操,又能学到“老有所为”的新本领。“老有所学”,并不是为了得到一个新学历或新学位,而是为实现老年人“以学促为”和“学为结合”的目的。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一步入老年,就会感到失落,觉得生活没什么激情,精神下降,这样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坏处,其实老人也可以和年轻人一样活的很潇洒。老有所学是一种心态的表现。学习可以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使生活充满朝气和生机,而且有助于消除生活的单调、枯燥,战胜寂寞、烦恼,调节心态,振奋精神。“花香益寿”、“善弈者长寿“、“运动延年”等,均是百岁寿星的切身体会。有人做过这样的调查:兴趣广泛的老人健康状况良好的占82.1%,而没有兴趣爱好的老人健康状况良好的只占10. 60-/0。

老人怎样散步最健康

普通散步法速度以每分钟60~90步为宜,每次20~30分钟。适合患冠心病、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

逍遥散步法老年人饭后缓步徐行,每次5~10分钟,可舒筋骨、平血气,有益于调节情绪、醒脑养神、增强记忆力。

快速散步法散步时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每分钟走90~120步,每次30~40分钟。适合慢性关节炎、胃肠道疾病恢复期的老年患者。

定量散步法即按照特定的线路、速度和时间,走完规定的路程。散步时,以平坦路面和爬坡攀高交替进行,摆臂散步法散步时,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摆动,每分钟60~90步。可增强骨关节和胸腔功能,防治肩周炎、肺气肿、胸闷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摩腹散步法散步时,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反方向交替进行。每分钟40~60步,每次5~10分钟。适合患慢性胃肠疾病、肾病的老年人。

倒退散步法散步时双手叉腰,两膝挺直。先向后退、再向前走各100步,如此反复多遍,以不觉疲劳为宜。可防治老年人腰腿痛、胃肠功能紊乱等症。

老年人经常散步有益健康

1.可以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同时增强腰部肌肉和韧带的张力与弹性,是防止肢体过早僵硬的好办法。

2.有益于心血管系统。它可以加速血液的循环,提高血管的张力,并将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冲走,能有效地预防动脉硬化等各种心血管病。

3.可使全身肌肉周期性收缩,帮助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加速代谢过程,提高肌体免疫力。

4.能大大提高脑力与智力的劳动率,并有助于改变急躁性格,增强对各种环境与事物的适应能力。

5.对于肥胖的老人是既稳妥又省钱的减肥疗法。专家们计算过,如果时速为5.3公里,则每分钟可消耗4.8卡路热量。

散步的速度可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体弱有病的老人,每分钟可走80步,而身体健壮的老人可走120步。散步最好在早上6至8点,因这时空气清新。在新鲜空气里散步,耗氧量等于坐着时的4倍。

老年人饮食保健应该注意什么

1.莱肴要淡有些老年人口重,殊不知,盐吃多了会给心脏、肾脏增加负担,易引起血压增高。为了健康,老年人一般每天吃盐应以6一8克为宜。

2.饭菜要烂老年人牙齿常有松动和脱落,咀嚼肌变弱,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量减少,胃肠消化功能降低。因此,饭菜要做得软一些,烂一些。

3.水果要吃各种水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金属微量元素,这些营养成分对于维持体液的酸碱度平衡有很大的作用。为保持健康,每餐饭后应吃些水果。

4.饮食要热老年人对寒冷的抵抗力差,如吃冷食可引起胃壁血管收缩,供血减少,并反射性引起其他内脏血循环量减少,不利健康。因此,老年人的饮食应稍热一些,以适口进食为宜。

5.吃时要慢有些老年人习惯于吃快食,不完全咀嚼便吞咽下去,久而久之对健康不利。应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促进消化。另外,吃得慢些也容易产生饱腹感,防止进食过多,影叶身体健康。

6.饭莱要香老年人味觉、食欲较差,吃东西常觉得缺滋少味。回此,为老年人做饭菜要注意色、香、味。

7.质量要好老年人体内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需用较多的蛋白质来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如多吃些鸡肉、鱼肉、兔肉、羊肉、牛肉、瘦猪肉以及豆类制品,这些食品所合蛋白质均属优质蛋白,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8.数量要少研究表明,过分饱食对健康有害,老年人每餐应以八九分饱为宜,尤其是晚餐。

9.蔬菜要多新鲜蔬菜是老年人健康的朋友,它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还有较多的纤维素,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防便秘有重要作用,每天的蔬菜摄入量应不少于250克。

预防患上脑血栓老年人应注意几点

1、饮食因素

预防脑血栓的发生老年人要注意饮食,要讲究多品种的吃饭,注意适量和均衡的法则, 生活中患者要多吃对身体有利的食物,多出一些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的食物,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蔬菜水果,不要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患者还要注意自己的食盐摄入量,年龄大了尽量要少吃,注意这些可以有效的预防疾病发生。

2、饭后不睡

预防脑血栓的发生老年人要在饭后进行散步,由于刚吃完饭的人体的血液会聚集在胃肠中,如果老年人吃过饭就睡觉,会使得老年人的血压下降,导致老年人脑部的血供量减少,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果老年人在饭后进行一会运动在睡觉可以有效的防止疾病的发生。

3、多喝水

预防患上脑血栓老年人应注意几点?预防脑血栓的发生老年人要多喝水,每天喝2000毫升左右,由于老年人的血液比较的粘,喝水有利于降低粘度,对患者的健康有很好的帮助,可以远离疾病的困扰。

4、不超重

预防脑血栓的发生老年人要注意自己的体重,到了老年人就比较容易发胖。要注意自己的体重,不要过于肥胖,过多的脂肪容易导致脑血栓疾病的产生。老年人可以通过多运动来消耗体内多于的脂肪,降低自己患病的几率。

5、远离烟酒

预防脑血栓的发生老年人要戒烟酒,由于这两样对老年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还会对身边的亲人有严重的影响,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老年人要戒烟戒酒。

腰对女人健康有很大重要性

久坐受凉最伤女人腰

久坐久站的女性,腰部肌腱、韧带舒展能力会减弱,可导致腰肌劳损而引起腰痛。

此外,保暖没做好也会伤腰。“女为阴体,易受寒湿”,女性的腰部尤其要保暖,避免受凉。而部分女孩为了美而不分时节的穿短外套和低腰裤,并且嗜吃生冷食物,都会对腰部造成损伤。

女性腰痛分四种

专家提示,生理特点使得女性出现腰痛的机会比男性多很多。肾虚腰痛是女性中最常见的。它的痛感为整个腰部绵绵作痛、隐痛,酸软无力。中医理论中,腰为肾之府,主生殖和女性月经。女性每月失血过多,同时肩负孕育、生产,都会损伤肾气。寒湿性腰痛,主要是腰部受风寒侵袭引起,痛感为局部疼痛,表现为冷痛,阴雨天加重。血淤性腰痛,腰肌劳损或扭伤引起局部淤血以及气血运行不畅,这种腰痛也比较常见,痛感表现为局部刺痛和针扎样痛。盆腔炎等炎症引起的腰痛,是育龄期女性较常见的腰痛。痛感为腰骶酸困疼痛,伴有小腹坠疼、白带增多。

女性爱美是天性,不过小编提醒广大女性朋友不要因为美而忽略健康的重要性,一定要在平时注意保护自己的腰部。

相关推荐

老年人到底胖好还是瘦好

老年人胖点好? 不少人会这个观点,老人家胖点好,说明营养充足,精神,相应的抵抗力好,小病小疾的能扛过去。 瘦点就不好? 既然胖点好,那么瘦点就不好?肯定不是的,对于老年人来说,还会强调:千金难买老年瘦。可见,还很多老年人想着瘦点才好呢?毕竟瘦,谐音“寿”,让自己高寿,何乐而不为? 瘦一点的老年人,说肥胖老人易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脑血管疾病。 由此可见,瘦一点、胖一点的人,说出的话,似乎都道理。想要健康,单单从胖瘦分析,是不够的,还要从多方面考究。 BMI很重要 其实,想要身体健康,对老年

老年人腿软无力怎样治疗

指导意见: 如果是缺钙,建议您从饮食上补钙,吃高钙食品 煮汤里面可以加点点醋 帮助钙质溶解,可以被人体吸收,注意保暖,另外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很正常,也不要太担心,可以多散散步,晒太阳,注意锻炼. 缺钾的病症在起初肢体点疼痛,最后就是软弱无力,如果是这样的话,到医院打点滴补钾就行了. 但是不能一概而论,还是带老人到医院查清病因,针对治疗,以免耽误了病情. 饮食注意 1.饭莱要香,老年人味觉、食欲较差,吃东西常觉得缺滋少味。回此,为老年人做饭菜要注意色、香、味。 2.质量要好老年人体内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需

老年人警惕流感演变肺炎

老人流感容易诱发肺炎,而流感组合肺炎对于老年人健康具很大威胁。因此,在冬春流感流行到来之前,60岁以上老年人,尤其是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应把流感和肺炎联在一起预防,最好在接种流感疫苗的同时接种肺炎疫苗。 在中国健康教育协会流感预防主题研讨会上,刘又宁介绍了老年流感演变成肺炎的情况。他说,国外最新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因流感导致肺部感染的可能性是每千人1.25到2.28;对于那些患慢性疾病的老人,因流感诱发肺炎的可能性更大,为每千人4.76到6.36。这些数字都远远高

腿软无力饮食注意

1.饭莱要香,老年人味觉、食欲较差,吃东西常觉得缺滋少味。回此,为老年人做饭菜要注意色、香、味。 2.质量要好老年人体内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需用较多的蛋白质来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如多吃些鸡肉、鱼肉、兔肉、羊肉、牛肉、瘦猪肉以及豆类制品,这些食品所合蛋白质均属优质蛋白,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3.数量要少研究表明,过分饱食对健康害,老年人每餐应以八九分饱为宜,尤其是晚餐。 4.蔬菜要多新鲜蔬菜是老年人健康的朋友,它不仅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还较多的纤维素,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防便秘重要作用,每天的蔬

老年人便秘如何解决

1.饭菜要香老年人味觉、食欲较差,吃东西常觉得缺滋少味。所以为老年人做饭菜要注意色、香、味。 2.质量要好老年人体内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需用较多的蛋白质来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如多吃些鸡肉、鱼肉、兔肉、羊肉、牛肉、瘦猪肉以及豆类制品,这些食品所含蛋白质均属优质蛋白,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3.数量要少研究表明,过分饱食对健康害,老年人每餐应以八成饱为宜,尤其是晚餐。 4.蔬菜要多新鲜蔬菜是老年人健康的朋友,它不仅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还较多的纤维素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防便秘重要作用,每天的蔬菜摄入量

老年人散步讲究

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在茶余饭后散步,但对体质虚弱和患慢性病的老人来说,散步讲究了。 体质虚弱者在散步时,最好拄拐杖,以保持身体平衡。拐杖的高度要与手的位置相符,拐杖的底部和把手都要防滑。一般每天散步1~2次,每次1小时左右。 体型较胖者散步时,可适当将散步的时间、距离拉长,并将运动量加大。最好每天坚持散步2次,每次1个半小时,以使体内多余的脂肪得到充分燃烧,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冠心病患者散步时,最好慢速行走,以免心律失常,诱发心绞痛。餐后半小时后散步为宜,每天两三次,每次半小时。 糖尿病患者散步

老年人如何做好饮食保健

1、饭菜要香。老年人味觉、食欲较差,吃东西常觉得缺滋少味。所以为老年人做饭菜要注意色、香、味。 2、质量要好。老年人体内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需用较多的蛋白质来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如多吃些鸡肉、鱼肉、兔肉、羊肉、牛肉、瘦猪肉以及豆类制品,这些食品所含蛋白质均属优质蛋白,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3、数量要少。研究表明,过分饱食对健康害,老年人每餐应以八成饱为宜,尤其是晚餐。 4、蔬菜要多。新鲜蔬菜是老年人健康的朋友,它不仅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还较多的纤维素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防便秘重要作用,每天的蔬

老年人饮食十大注意事项

1、数量要少 研究表明,过分饱食对健康害,老年人每餐应以八成饱为宜,尤其是晚餐。 2、饭菜要香 老年人味觉、食欲较差,吃东西常觉得缺滋少味。所以为老年人做饭菜要注意色、香、味。 3、饮食要热 老年人对寒冷的抵抗力差,如吃冷食可引起胃壁血管收缩供血减少,并反射引起其他内脏血循环量减少不利于健康。 4、饭菜要烂 老年人牙齿常松动和脱落,咀嚼肌变弱,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量减少,胃肠消化功能降低。因此饭菜要做得烂一些。 5、味道要淡 老年人口重,殊不知下盐吃多了会给心脏、肾脏增加负担,易引起血压增高。为了健

老年人健康饮食的原则哪些

老年人还应该纠正因食欲不好而引起的偏食习惯。中医认为,食五味,偏食一味则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因此饮食应多样化合理搭配,五味调和才能满足人体对多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利身体健康。老年人舌部的味蕾会发生部分萎缩、退化,味觉神经变得比较迟钝,因此很多老年人喜欢吃些味道浓烈的食物,以达到刺激食欲的目的,这其实对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很不利。 营养专家认为,老年人为少患疾病,在饮食上应坚持以下六大原则: 一、热能 总热能不宜过高,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若以30岁的热能供给为标准,40岁应减少3%,50岁应减少6%,60岁应

老人健康饮食的10大要点

一、饭莱要香 老年人味觉、食欲较差,吃东西常觉得缺滋少味。回此,为老年人做饭菜要注意色、香、味。 二、质量要好 老年人体内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需用较多的蛋白质来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如多吃些鸡肉、鱼肉、兔肉、羊肉、牛肉、瘦猪肉以及豆类制品,这些食品所合蛋白质均属优质蛋白,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三、数量要少 研究表明,过分饱食对健康害,老年人每餐应以八九分饱为宜,尤其是晚餐。 四、蔬菜要多 新鲜蔬菜是老年人健康的朋友,它不仅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还较多的纤维素,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防便秘重要作用,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