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正确认识宫颈肥大
带你正确认识宫颈肥大
宫颈肥大是女性慢性宫颈炎的一种,病原体感染宫颈粘膜引起的炎性改变。
引起该病的病原体有支原体、衣原体、细菌、病毒,单纯的肥大不会影响怀孕,严重的宫颈炎,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卵巢炎、输卵管粘连、阻塞,导致不孕不育。
宫颈肥大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有糜烂,可治疗宫颈糜烂。
教你正确认识卵巢囊肿
卵巢是女性排卵分泌性激素的器官,用一种形象的比喻,它好比“农田”。卵巢(农田)会在卵泡期(春天及夏天)逐渐长出多个小卵泡(庄稼),到了排卵期(秋天)会排出一枚枚成熟的卵子(农夫收割了最硕大的果实),随后卵巢在黄体期(冬天)又长出了黄体(农田里剩下庄稼的残枝)。
这就是说,卵巢在不同的时间,会生长出不同的东西(卵泡、黄体)。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水囊,就像充满水的气球一样,如果我们在做B超时,发现卵巢上有小于3厘米的囊肿,但被检查者没有其他不舒服,则不用过分担心,我们需在下次月经刚干净时做B超复查,如果B超提示囊肿消失了,那也就不用再担心了,它可能是卵巢长出来的正常卵泡或者黄体,成年女性朋友人人皆如此,是不用任何治疗的。也就是说,当发现“农田”里长了些东西,先不用着急,等春天(月经刚干净时)看这些东西是否消失了,如果消失,那就是庄稼(卵泡后者黄体)。
如果做B超时发现卵巢大于3厘米、里面是水的囊肿时,先看看有没有发热、腹痛等症状,再抽血查血常规、做肿瘤系列检查。如果有以上症状且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那就先给予抗炎治疗。如果症状消失,囊肿消失,这就说明是炎症引起的。如果没有以上症状,肿瘤系列均正常,囊肿小于5厘米,可以口服些中成药或者观察、定期随访就可以。以“农田”喻之就是,当发现“农田”里长有比较低矮的灌木(大于3厘米,小于5厘米),而且没有臭味(肿瘤系列正常),我们可以用些除草剂(中成药或者消炎药)先喷洒在上面,或者隔一个月再来看看,都是可行的。
带你正确认识甲型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病例较常见,一般不转为慢性和病原携带状态。
甲型肝炎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病人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最大,粪-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水、食物是爆发性的主查方式,日常生活接触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报道甲型肝炎亦可通过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国外医学流传分册1994),尚待进一步研究。
甲型肝炎在流行地区多见于6个月龄后幼儿,随着年龄增长,易感性逐渐下降,所以甲型肝炎在成人中较少见。本病在临床上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与重症型四个类型,病程为2-4个月。
本病的诊断依据患者有明显的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尿黄等前驱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及检查ALT、抗-HAV,一般情况可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疲劳和使用损肝药物。
甲型肝炎病毒(HAV)
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Picornavirus)科的一员,1981年归类为肠道病毒属72型,最近由于它在许多方面的特征与肠道病毒有所不同而归入嗜肝RNA病毒(Heparnavirus)科。
直径27-32nm,无包膜,球形,由32个壳粒组成20面体对称核衣壳,内含单股RNA,由7500个核苷酸组成。抵抗力较强,能耐受60℃1小时,10-12小时部分灭活;100℃1分钟全部灭活;紫外线(1.1瓦,0.9cm深)1分钟,余氯10-15ppm30分钟,3%福尔马林5分钟均可灭活。70%酒精25℃3分钟可部分灭活。
实验动物狨猴及黑猩猩皆易感,且可传代。在多种人或猴细胞株中可以生长、复制和传代。在细胞培养中HAV生长缓慢,接种后约需4周才可检出抗原。在细胞培养中HAV不引起细胞病变,也不导致宿主细胞的溶解与死亡。
在体内,HAV主要在肝细胞的胞浆内复制,通过胆汁从粪便中排出,只有1个血清型和1个抗原抗体系统。IgM型抗体仅存在与起病后3-6个月之内,IgG型抗体则可保存多年。
慢性宫颈炎不及时治易不孕
慢性宫颈炎不及时治易不孕
宫颈炎是妇科的多发病,但往往被女性朋友忽视。如今,宫颈炎居高不下的发病率,为广大妇女朋友敲响了警钟。
宫颈炎导致不孕
医院妇科雷主任介绍,慢性宫颈炎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多见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并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
往往是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病原体隐居于宫颈黏膜内形成慢性炎症。
许多女性患急性宫颈炎症状不太明显,常被忽略而直接转变为慢性宫颈炎。阴道分泌物过多的患者,约20%-25%是由宫颈炎所致,若因炎症造成了白带黏稠脓性,会不利于精子通过宫颈管,从而导致不孕。在各医院的不孕门诊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慢性宫颈炎引起的。
宫颈炎有哪些症状
白带增多是急性宫颈炎最常见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症状,白带呈脓性或混有血,常伴有腰酸及下腹坠痛。有时外阴受炎症分泌物的刺激而有瘙痒、灼热感以及排尿症状如尿频、尿急。少数患者有性交痛、体温升高等症状。
雷主任说,有些人患上急性宫颈炎后症状不明显,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视而发展为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的主要症状就是白带增多。当炎症沿宫骶韧带扩散到盆腔时,可有腰骶部疼痛、盆腔下部坠痛等。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管囊肿以及宫颈黏膜炎等。
正确认识宫颈炎
雷主任提到,一般而言,单纯患上宫颈炎不会对健康构成太大的威胁,但宫颈炎所致的白带增多、腰痛、下腹坠胀等症状往往会影响人的情绪,并且从防癌角度来看,宫颈炎与宫颈癌关系密切。有关防癌普查资料显示,宫颈无糜烂者有0.39%患宫颈癌,而患子宫糜烂者却有2.05%患宫颈癌。说明积极治疗慢性宫颈炎,并针对症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对保障女性健康及防治宫颈癌有重大意义。
对待宫颈炎误区多
虽然宫颈炎是常见妇科病,但当前许多女性朋友对此病并不了解,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
一种人认为,结了婚的女性都会有宫颈炎,它既不影响工作又不影响生活,无足轻重,治疗与不治疗都一样。
另一种人认为,宫颈炎是癌前病变,谈癌色变,产生“恐癌症”而影响个人情绪乃至日常生活
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慢性宫颈炎和宫颈癌有一些共同症状,如性交后出现阴道点滴出血或白带带血丝。出现此种情形,一定要做宫颈涂片、阴道镜宫颈活检等,排除癌症后再治疗宫颈炎。
宫颈肥大的危害都有哪些
1、导致女性不孕:因宫颈肥大导致不孕的病例不在少数。单纯的宫颈肥大不会影响怀孕,但严重的宫颈肥大,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卵巢炎、输卵管粘连阻塞,导致不孕。
2、影响正常分娩:严重的宫颈肥大可影响女性正常分娩。因此,在准备怀孕前应把宫颈肥大治好。孕期如果宫颈肥大严重应当接受治疗,如果症状较轻,可待观察。
3、影响正常生活:宫颈肥大严重患者,常出现血性白带、性生活后出血、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女性日常生活;当炎症病灶沿子宫骶骨韧带扩散到盆腔时,可有腰骶部疼痛、下腹部坠胀感及痛经等不适,于排便、性生活时加重。
上面就是对宫颈肥大的危害都有哪些的介绍,希望对女性的认识有帮助。宫颈方面的疾病一般危害都是比较严重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患上了宫腔方面的疾病,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好到正规的妇科医院,采取专业的技术进行治疗,争取尽快的治好这种疾病。
1度宫颈糜烂不治能好吗
1宫颈糜烂一般是不注意阴部清洁卫生导致的,要勤洗阴部,勤换内裤,有时候有必要也可以用些外用药水洗一下,像妇炎洁,ABC等。
2一些患者认为宫颈糜烂严重会导致宫颈癌,从而导致产生恐惧心理,要正确认识宫颈糜烂,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保持心情愉快,这样有助于病情的好转。
3轻度宫颈患者注意卫生,忌食烟酒,辛辣刺激的食物,会自行愈合,只是需要的时间较长,建议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
正确的认识宫颈糜烂
在性生活活跃的女性中,宫颈糜烂发生率可高达70~80%。很多女性朋友对宫颈糜烂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宫颈糜烂很严重,甚至有了宫颈糜烂就联想到会发生宫颈癌。
其实宫颈糜烂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是疾病。在第7版的《妇产科学》教材中已经由“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取代了“宫颈糜烂”一词。
女性子宫颈表面的上皮在胚胎发生期有两种,即原始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鳞状上皮是多层的,有的七八层,有的十多层,看起来很光滑;而柱状上皮是单层的,比较薄,可以透过上皮看到上皮下的血管,它们就像草莓挤在一起,也是一种生理结构。通常情况下柱状上皮多位于宫颈管内,肉眼无法看见。但在雌激素的作用下,比如青春期时,子宫颈的体积迅速增长,使宫颈柱状上皮暴露于宫颈外口,呈红色粗糙状而形成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真的“糜烂”,而是在女性体内激素激增时候发生的一种正常“应激”反应。但柱状上皮较薄,易于感染各种微生物而继发宫颈炎,从而形成真正的糜烂。
教你正确认识发烧
发烧,医学术语称为发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
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时间、季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判定是否发热,最好是和自己平时同样条件下的体温相比较。
假如你不清楚自己正常的体温,那么如果腋窝体温超过37.4℃就被定为发热了。
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因素,其次是结缔组织病(即胶原病)、恶性肿瘤等引起的发热。
发热对人体虽然有害处,但是也有好处的。发热时人体的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的痊愈。而且发热也是疾病的一个标志,因此,体温不太高时,可通过多喝水来减少发热带来的不适感。
非细菌感染引发的发烧不必使用抗生素,温葡萄糖水同样能起到利尿降温的效果,在体温没有超过38.5°时可尽量选择物理的方式控制体温。
但如体温超过40℃(小儿超过39℃)则可能引起头晕、惊厥、休克,甚至严重后遗症,因此应该及时就医,假如出现抽搐等症状就应遵照医嘱服用镇静药。
正确的认识宫颈糜烂
激素影响宫颈颜色
100多年前,当医生观察到女性的宫颈颜色发红的时候,因为觉得看着像皮肤湿疹样的糜烂,就把这一现象叫作了“宫颈糜烂”。但其实那里并没有发生真正的糜烂,只是由于受到激素的影响,宫颈口外部的鳞状上皮和宫颈内侧的柱状上皮在交界处发生位移——因为柱状上皮较薄,所以每当柱状上皮显露较多的时候就会露出下面的血管,显得那里颜色发红。
所以说,宫颈糜烂就是由激素引起的,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很多小女婴刚一出生就有“宫颈糜烂”的现象,可刚出生的孩子哪里会有宫颈损伤呢,那其实就是受到了母亲怀孕时体内激素水平增高的影响,离开母体以后,女婴的这种“糜烂”也就自然消退了。此外,绝经的女性也不存在宫颈糜烂。这更说明了是激素变化造成的宫颈糜烂。
因此,现在医学界已经不再使用“宫颈糜烂”这个容易引起误解的词,而改用专业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宫颈糜烂不是宫颈癌
既然不是真的发生糜烂,那它需要治疗吗?
传统教科书上认为,宫颈糜烂是一定要进行治疗的,因为宫颈糜烂意味着宫颈炎症的存在,而长期的炎症刺激会给女性带来很多危害,可能引起不孕,甚至宫颈癌。传统教科书的解释说,宫颈糜烂在自身修复的过程中,有可能增加上皮异型增生的机会,因此宫颈糜烂可以说是宫颈癌发生的一种内在基础。
因此,过去的医生总是会用药物、微波、激光或者冷冻等各种方法,破坏糜烂面的柱状上皮,使其坏死、脱落,以便于长出新的鳞状上皮。对于生过孩子的女性则常常采用锥切,就是在宫颈的部位像削苹果那样削掉一层。
要处理宫颈癌,锥切确实是现在临床上唯一彻底的办法。然而问题在于,宫颈糜烂等同于宫颈癌吗?
绝对不是。宫颈糜烂和宫颈癌之间的关系,就在于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是HPV(人乳头状病毒)感染,而宫颈的鳞柱上皮交界处正是最容易受到HPV感染的地方。因此,HPV感染是联系宫颈糜烂和宫颈癌的桥梁,如果在并不存在HPV感染的情况下,便把针对宫颈癌的治疗方法用在治疗宫颈糜烂上,就属于过度医疗,是完全错误的。
无需特别治疗
按照目前的医学概念,“宫颈糜烂”只是一个症状学描述,而不是一个临床诊断,医生所要做的是根据这个症状来判断它究竟是与宫颈病变有关,还是只是由于激素变化导致的。
对于后者,医生会通过询问月经周期来判断,完全不需治疗;而如果是前者,则需要做宫颈细胞学检查,检查是否有炎症、癌前病变等等,若发现问题,再做组织学诊断,确认问题的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