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呛奶怎么办 正确喂奶姿势
宝宝呛奶怎么办 正确喂奶姿势
母乳喂养的宝宝,应让宝宝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抱好宝宝,另一只手以拇指和食指轻轻夹着乳头喂哺,以防乳头堵住宝宝鼻孔或因奶汁太急引起宝宝呛奶。而喝奶粉的宝宝,不要让宝宝仰着头喝奶,要低着头,宝宝的嘴向下或是平行。
婴儿吃奶咳嗽是什么原因 喂奶姿势不当
造成婴儿吃奶咳嗽的原因还有可能是因为妈妈的喂奶姿势不当的缘故,妈妈们在喂奶的时候如果抱婴儿的姿势不对的话就很容易引起宝宝呛奶从而引发婴儿吃奶咳嗽的症状,所以为预防和缓解婴儿吃奶咳嗽的症状发生妈妈们的喂奶姿势也很重要。
注意宝宝呛奶时不要直立
宝宝在1岁前很容易发生呛奶,许多新爸妈在宝宝呛奶时,常常会心疼地赶紧抱起来靠在肩上。其实,这样是有危险的:宝宝呛奶时千万不要直立,否则会让奶往下走,进到气管或肺里。
宝宝呛奶时,正确的做法是:
1.体位引流。如果呛奶程度较轻(宝宝有咳嗽,但是没有面色发紫的表现),将宝宝脸侧向一边,用空掌心拍宝宝的后背。如果宝宝呛奶的程度较重(有面色发紫的表现),应让其俯卧在大人腿上,上身前倾45—60度,并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利于气管内的奶引流出来。
2.清除口腔的异物,可用手指缠纱布(紧急情况可用手帕、湿纸巾等)伸入宝宝口腔,将其中的奶汁清除,避免吸气时再次将奶汁吸入气管。
3.观察宝宝的哭声和面色,如果宝宝没有哭声且面色发紫,提示其情况非常危险,在拨打120求救的时候,也要给宝宝做初步的心肺复苏。
为了避免宝宝呛奶,在喂奶过程中应该注意:
1.喂奶姿势要“三贴”:婴儿的嘴及下颌部紧贴妈妈乳房、妈妈与孩子胸贴胸、腹部紧贴腹部。
2.注意喂奶的速度和量,如果妈妈的奶水多,可用手指夹住
3.喝奶粉的宝宝要注意奶嘴孔的大小,以奶瓶倒立时奶滴出来为宜。
4.喂完奶后要给宝宝轻轻拍嗝,让其吃奶时咽下的空气排出。
最后,宝宝如果出现反复吸呛,要注意有无喉软骨发育不良、腭裂等先天性畸形,最好带宝宝到医院检查一下。
婴儿呛奶 宝宝呛奶的正确处理方法
宝宝呛奶时,正确的做法
1.体位引流。如果呛奶程度较轻(宝宝有咳嗽,但是没有面色发紫的表现),将宝宝脸侧向一边,用空掌心拍宝宝的后背。
如果宝宝呛奶的程度较重(有面色发紫的表现),应让其俯卧在大人腿上,上身前倾45—60度,并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利于气管内的奶引流出来。
2.清除口腔的异物,可用手指缠纱布(紧急情况可用手帕、湿纸巾等)伸入宝宝口腔,将其中的奶汁清除,避免吸气时再次将奶汁吸入气管。
3.宝宝没有哭声且面色发紫,提示其情况非常危险,在拨打120求救的时候,也要给宝宝做初步的心肺复苏。
为了避免宝宝呛奶,在喂奶过程中应该注意
1.喂奶姿势要“三贴”:婴儿的嘴及下颌部紧贴妈妈乳房、妈妈与孩子胸贴胸、腹部紧贴腹部。
2.注意喂奶的速度和量,如果妈妈的奶水多,可用手指夹住乳房或乳头以控制奶的速度,宝宝一次吃奶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好不要超过30分钟。
3.喝奶粉的宝宝要注意奶嘴孔的大小,以奶瓶倒立时奶滴出来为宜。
4.喂完奶后要给宝宝轻轻拍嗝,让其吃奶时咽下的空气排出。
后,宝宝如果出现反复吸呛,要注意有无喉软骨发育不良、腭裂等先天性畸形,好带宝宝到医院检查一下。
宝宝呛奶时该如何处理
宝宝呛奶时应该及时给予急救措施,如果宝宝呛奶严重而没有及时处理,很可能造成宝宝窒息。
1.体位引流
如果呛奶程度较轻(宝宝有咳嗽,但是没有面色发紫的表现),将宝宝脸侧向一边,用空掌心拍宝宝的后背。如果宝宝呛奶的程度较重(有面色发紫的表现),应让其俯卧在大人腿上,上身前倾45—60度,并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利于气管内的奶引流出来。
2.清除口腔的异物
可用手指缠纱布(紧急情况可用手帕、湿纸巾等)伸入宝宝口腔,将其中的奶汁清除,避免吸气时再次将奶汁吸入气管。
3.情况严重及时就医
观察宝宝的哭声和面色,如果宝宝没有哭声且面色发紫,提示其情况非常危险,在拨打120求救的时候,也要给宝宝做初步的心肺复苏。
如何防止宝宝呛奶
1.采取正确的喂奶姿势
采取正确的喂奶姿势可有效避免宝宝呛奶。母乳喂养宝宝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不要躺在床上喂奶。人工喂养宝宝吃奶时更不能平躺,应取斜坡位,奶瓶底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气。
2.选择恰当喂奶时机
不要在宝宝哭泣或欢笑时喂奶;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了才喂,宝宝吃得太急容易呛;孩子吃饱了不可勉强再喂,强迫喂奶容易发生意外。
3.控制喂奶速度
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要注意喂奶的速度和量,如果妈妈的奶水多,可用手指夹住乳房或乳头以控制奶的速度,宝宝一次吃奶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好不要超过30分钟。
4.注意观察
妈妈应注意一定要边喂奶边观察宝宝的脸色、表情,如果宝宝的嘴角溢出奶水或口鼻周围变色发青,应立即停止喂奶。
5.喂完奶后要拍嗝
妈妈在喂完奶后要给宝宝轻轻拍嗝,让其吃奶时咽下的空气排出,好听到打嗝,再放婴儿在床上。
新生儿呛奶怎么回事 生理性原因
由于小儿在出生后最初阶段,神经系统不成熟,各种生理功能还不协调,会出现呛奶、漾奶等症状。喂奶时乳胶做的乳头孔太大或喂奶的速度太快也会引起宝宝呛咳;母乳多小儿饥饿吃的急,不能很好协调呼吸与吞咽,也会引起。喂奶姿势不正确,也会呛奶。
坐月子喂奶姿势有哪些
刚开始喂奶的新妈妈,往往累得一身汗,胳膊酸了,脖子僵了。这往往是因为喂奶姿势不正确所致。正确的喂奶姿势是“三贴”:胸贴胸、腹贴腹、下颌贴乳房。妈妈用手托住宝宝的臀部,妈妈的肘部托住宝宝的头颈部,宝宝的上身躺在妈妈的前臂上,这是宝宝吃奶最舒服的姿势。另外,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保证妈妈和宝宝都得到最舒适的感觉:
1、体位舒适。喂哺可以因人而异、因地而异采取不同姿势,重要的是妈妈应当了解:心情愉快,体位舒适,全身肌肉松弛,有益于乳汁排出。
2、母婴必须紧密相贴。无论怎么样抱宝宝,喂哺时宝宝的身体都应与妈妈身体相贴。宝宝的头与双肩朝向乳房,嘴巴处于乳头相同水平的位置。
3、防止宝宝鼻子受压。喂哺全过程,应保持宝宝的头和颈略微伸展,以免鼻部压人乳房而影响呼吸,同时还要防止宝宝头部与颈部过度伸展造成吞咽困难。
4、手的正确姿势。把拇指放在乳房上方或下方,托起整个乳房喂哺。除非奶流量过急,宝宝呛奶时,不要以剪刀式手势托夹乳房。这种手势会反向推动乳腺组织,阻碍宝宝把大部分乳晕含进小嘴里,不利于充分挤压乳窦内的乳汁排出。
为什么奶水会变成红色 正确喂奶姿势
哺乳期奶水有血,妈妈要正确喂奶姿势,纠正宝宝不正确的吸吮姿势,避免由于不正确的吸吮造成妈妈反复的乳头皲裂,若妈妈因乳头皲裂疼痛厉害,影响喂奶时,妈妈可用吸奶器和特制的乳头防护罩。
宝宝呛奶后的急救处理,妈妈们一定要学会预防急救方法! 宝宝呛奶发生的原因
1、新生儿胃容量较小,假使喝太多奶或喝完奶后未排气就容易呛奶。
2、奶嘴的孔洞较大,例如奶嘴为十字洞,通过奶嘴的奶水量太多而导致宝宝呛奶。
3、喝奶姿势不正确,也会呛奶。
4、当宝宝感冒时,因呼吸道有感染,使得鼻子呼吸状况不顺畅,吞咽不协调时。
5、有胃食道逆流情形的宝宝很容易呛奶。
6、早产儿、有唇颚裂、心脏病、重度唐氏儿或是脑瘫的宝宝,因其吸吮力较弱,呛奶几率也较高。
宝宝为什么发生呛奶的情况
1、新生儿胃容量较小,假使喝太多奶或喝完奶后未排气就容易呛奶。
2、奶嘴的孔洞较大,例如奶嘴为十字洞,通过奶嘴的奶水量太多而导致宝宝呛奶。
3、喝奶姿势不正确,也会呛奶。
4、当宝宝感冒时,因呼吸道有感染,使得鼻子呼吸状况不顺畅,吞咽不协调时。5、有胃食道逆流情形的宝宝很容易呛奶。
6、早产儿、有唇颚裂、心脏病、重度唐氏儿或是脑瘫的宝宝,因其吸吮力较弱,呛奶几率也较高。
宝宝呛奶是怎么回事 喂养不当所致
宝宝出现呛奶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喂养不当所致;婴幼儿咽喉软骨发育尚未成熟,吞咽功能还不好,而且胃呈水平位,容量较小,若遇到下列几种情形就容易发生呛奶:
1、饥饿时喝奶过急,喝太多奶或喝完奶后未排气就容易呛奶。所以,不在婴儿哭泣或欢笑时喂奶;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了才喂;孩子吃饱了不可勉强再喂;喝奶后,竖抱婴儿,轻拍背部。
2、奶嘴的孔洞较大,例如奶嘴为十字洞,通过奶嘴的奶水量太多而导致宝宝呛奶。应注意奶嘴孔不可太大,倒过来时奶水应成滴而不是成线流出。
3、母乳过多,奶流的速度太快,宝宝来不急吞咽,这样很容易呛到的,建议喂奶的时候一手夹着乳房前端,减少奶量的流出,让宝宝慢慢的吃。
4、喝奶姿势不正确,特别是平躺着喂奶,可诱发呛奶。母乳喂养宝宝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不要躺在床上喂奶。人工喂养宝宝吃奶时更不能平躺,应取斜坡位,奶瓶底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气。
婴儿呛奶时不要直立
宝宝呛奶时,正确的做法是:
1.体位引流。如果呛奶程度较轻(宝宝有咳嗽,但是没有面色发紫的表现),将宝宝脸侧向一边,用空掌心拍宝宝的后背。如果宝宝呛奶的程度较重(有面色发紫的表现),应让其俯卧在大人腿上,上身前倾45—60度,并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利于气管内的奶引流出来。
2.清除口腔的异物,可用手指缠纱布(紧急情况可用手帕、湿纸巾等)伸入宝宝口腔,将其中的奶汁清除,避免吸气时再次将奶汁吸入气管。
3.观察宝宝的哭声和面色,如果宝宝没有哭声且面色发紫,提示其情况非常危险,在拨打120求救的时候,也要给宝宝做初步的心肺复苏。
为了避免宝宝呛奶,在喂奶过程中应该注意:
1.喂奶姿势要“三贴”:婴儿的嘴及下颌部紧贴妈妈乳房、妈妈与孩子胸贴胸、腹部紧贴腹部。
2.注意喂奶的速度和量,如果妈妈的奶水多,可用手指夹住乳房或乳头以控制奶的速度,宝宝一次吃奶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
3.喝奶粉的宝宝要注意奶嘴孔的大小,以奶瓶倒立时奶滴出来为宜。
4.喂完奶后要给宝宝轻轻拍嗝,让其吃奶时咽下的空气排出。
最后,宝宝如果出现反复吸呛,要注意有无喉软骨发育不良、腭裂等先天性畸形,最好带宝宝到医院检查一下。
宝宝呛奶怎么办
1.体位引流。如果呛奶程度较轻(宝宝有咳嗽,但是没有面色发紫的表现),将宝宝脸侧向一边,用空掌心拍宝宝的后背。如果宝宝呛奶的程度较重(有面色发紫的表现),应让其俯卧在大人腿上,上身前倾45—60度,并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利于气管内的奶引流出来。
2.清除口腔的异物,可用手指缠纱布(紧急情况可用手帕、湿纸巾等)伸入宝宝口腔,将其中的奶汁清除,避免吸气时再次将奶汁吸入气管。
3.观察宝宝的哭声和面色,如果宝宝没有哭声且面色发紫,提示其情况非常危险,在拨打120求救的时候,也要给宝宝做初步的心肺复苏。
为了避免宝宝呛奶,在喂奶过程中应该注意:
1.喂奶姿势要“三贴”:婴儿的嘴及下颌部紧贴妈妈乳房、妈妈与孩子胸贴胸、腹部紧贴腹部。
2.注意喂奶的速度和量,如果妈妈的奶水多,可用手指夹住乳房或乳头以控制奶的速度,宝宝一次吃奶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
宝宝喝奶呛到后怎么办
宝宝吃奶呛到咳嗽多半是由于喂奶的姿势不正确,或者是宝宝饥饿过度,喂奶时应将宝宝横躺在怀里,整个身体对着你的身体,脸对着你的乳房,喂奶的时候可以用食指跟中指夹着奶头让奶水流的慢一点,最好不要躺着给宝宝喂奶,躺着喂奶很容易会造成宝宝会呛奶。还有不要让宝宝很饿的时候才喂奶,因为宝宝很饿的时候就会吃得很急容易呛到,宝宝呛奶的时候轻轻拉下宝宝的耳朵,然后竖着抱起,轻拍宝宝的背部,如果是喝奶粉的宝宝注意奶嘴的孔不要太大。
奶瓶喂奶的正确姿势 不正确的姿势的危害
由于婴幼儿耳的这种解剖特点,倘若喂奶姿势不当,例如横抱着孩子喂奶,让孩子平躺着吃奶,奶瓶口开得过大、竖得过直等等,均易使乳汁沿着咽鼓管流入孩子的中耳,诱发中耳炎。
宝宝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样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胃的容量小,存放食物少,胃收缩功能又没有完全发育健全。没有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的的爸爸妈妈,可能会喂奶中,造成宝宝呛奶,吐奶的可能性。
如果用奶瓶喂奶时将奶瓶压着婴儿的下颌骨,或让婴儿去够奶瓶,而使下颌拼命往前伸,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婴儿下颌骨的发育,而形成“地包天”的现象。婴儿经常吸吮空奶嘴会使口腔上颚变得拱起,使以后萌出的牙齿向前突出,这些牙齿和颌骨的畸形不但会影响孩子的容貌,还影响其咀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