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破坏宝宝免疫力的9行为 滥用益生菌

破坏宝宝免疫力的9行为 滥用益生菌

益生菌的确能抑制有害菌在肠道的繁殖,促进宝宝的肠道消化吸收和蠕动,但宝宝的肠道中本来就有自己的益生菌群,如果长期服用益生菌,就破坏了宝宝自身的益生菌群了,反而不利于宝宝自身免疫力的提高。

益生菌对宝宝的作用 温馨提示

人体的免疫功能健全需要自身发育,如果长期服用益生菌会影响宝宝自身免疫系统的发育,所以,在宝宝一切正常时,没有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或存在其他破坏肠内菌群平衡的因素,不提倡婴幼儿额外摄入过多的益生菌制剂。

宝宝湿疹吃哪种益生菌 宝宝服用益生菌有哪些作用

急性腹泻病是婴幼儿常见疾病之一,大多数腹泻患儿存在着肠道菌群紊乱,益生菌能够直接或间接补充肠道正常菌群,纠正菌群失调,通过类似“占位”的方法清除病毒和细菌,增强肠道局部免疫反应。

主要针对因过敏引起的湿疹。目前比较常多用到的有乳酸菌和双歧杆菌,临床研究已证实:益生菌早期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儿童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妈妈怀孕后期服用益生菌和(或)产后婴儿早期服用益生菌可降低过敏性湿疹的发生率,而等到宝宝长大以后使用可能就可能越来越差。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制剂对儿童特应性皮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对缓解过敏性鼻炎症状有一定的作用,不过对过敏性哮喘作用就不怎么不明显了~

在宝宝免疫系统还不够成熟的时候,很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国外临床研究显示,长期(2个月)口服益生菌制剂可以减少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包括流感等的次数,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主要是因为益生菌促进黏膜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和对黏膜免疫系统的起到调节作用。

什么情况下可以吃益生菌 吃益生菌注意事项

1、冲调含有益生菌的奶粉或制剂,要注意使用温开水(35~40℃)给宝宝服用,冲泡好的奶或益生菌制剂要及时服用,以免益生菌死亡失效。

2、益生菌不能与抗生素同服。如果必须服用抗生素,服用益生菌与抗生素间隔的时间不应短于2~3小时。

3、宝宝服用益生菌产品时,如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饮用。

4、如果没有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或存在其他破坏肠内菌群平衡的因素,不提倡婴幼儿额外摄入过多的益生菌制剂。

益生菌抗生素宝宝感冒了该怎么选

感冒就用抗生素?宝宝滥用抗生素后果很严重!

孩子感冒后,家长为了宝宝能快速痊愈,经常凭借对于抗生素“见效快”的认识而“建议”医生:“给孩子打个针、输个液!”,还有家长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宝宝服用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头孢等“消炎药”(实际这些就是抗生素)。但事实上,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但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盲目服用抗生素类药物不仅对病毒感冒无效,如果用药不当,使用了不适合婴幼儿的成人药品,还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致聋、致哑、哮喘等)。抗生素的滥用、误用对宝宝的健康存在很大的隐患!

①摧毁肠道菌群平衡--抗生素(抗菌药物)的作用原理就是通过消灭身体内的致病细菌来治愈疾病。但是,抗生素并不能够辨别“好菌”和“坏菌”,在消灭致病菌(有害菌)的同时,也会“杀死”身体中的有益菌(益生菌)。因此,滥用抗生素必然会影响到宝宝肠道微生态环境的稳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而肠道菌群与人体又是互利共生的,保护着人体健康并产生有益物质。一旦肠道菌群被破坏,人体免疫功能和多项正常生理功能都将会被破坏,从而引发各种健康问题。长此以往,身体的肠道菌群平衡可能会被彻底摧毁,甚至需要数年才能恢复。

②助长“超级细菌”--抗生素无异于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杀菌抑菌小能手,另一方面却是“超级细菌”形成的“加速器”。因为细菌在面临被抗生素杀灭或抑制的过程中一直在“反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了生活下来,有些细菌便发生了变异反应,产生耐药性,“进化”成所谓的超级细菌。长期给宝宝使用抗生素无疑会增加耐药性风险,当真正需要抗生素时,身体则会面临无药可用的情况。

后抗生素时代,益生菌已成为免疫健康卫士

受到“抗生素-超级细菌”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专家倾向于利用微生态制剂调整肠道微生态环境平衡来达到治愈感冒的目的。通过增加肠道内有益菌(益生菌)的数量,让人体内的有益菌有足够数量去抗衡有害菌,打败疾病恢复健康。同时也克服了服用抗生素导致的菌群失调、耐药性菌株增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副作用,可以说是宝宝的“绿色抗生素”。

优势之一:加快病情康复

给宝宝补充益生菌后会提高多重免疫调节作用,全身的粘膜免疫力都会因此得到提升,帮助对抗流感病毒,加快病情康复。不仅如此,益生菌还能提高整体免疫力,病愈后会提高下一次对抗病毒的能力,有效促进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也就是说,平常补充益生菌的宝宝,粘膜免疫力够强,日后不容易感冒生病,即使感冒也会症状较为轻微而且恢复时间也会更快。

优势之二:减轻抗生素副作用

有的宝宝由于细菌感染,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的,而这个情况下,不少宝宝可能会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DD)这样的副作用,而且抗生素在消灭有害菌的同时,也会伤害肠道内的有益菌,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而有关研究证实,补充益生菌可有效减少使用抗生素带来的副作用。这是因为服用抗生素后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一般在停药一周后,肠道菌群才能逐步恢复。在服用抗生素同时额外补充益生菌,并且连续服用到抗生素停药后至少1周,无疑可以促进正常菌群的恢复,完美的减少抗生素带来的副作用,并且也能减少疾病复发的可能。

在给宝宝选择益生菌产品时,应该遵循安全、适合、有效的原则,最好选用为宝宝量身定制的产品,例如由婴童营养补充领导品牌“伊可新”研制的益生菌粉系列就是不错的选择,不但菌种身出名门(杜邦丹尼斯克),还是少有的能保证有效期内活菌数充足的产品。其中“伊儿畅”益生菌粉配方中的“嗜酸乳杆菌NCFM”会附着于上消化道,能够减少肠道内有害菌数量,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乳双歧杆菌Bi-07”则附着在下消化道,提高免疫力,减轻服用抗生素后对体内有益菌的伤害。该系列的另外一款“伊儿感”益生菌粉则是针对易感冒宝宝研发的专业配方益生菌,其中的“HOWARU Protect配方”含有嗜酸乳杆菌NCFM和乳双歧杆菌Bi-07,据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配方可降低发烧、咳嗽以及流涕的发生率;而且其中含有的“干酪乳杆菌LC-11”可抑制肠道有害菌,增强宝宝免疫力,降低发烧、咳嗽、流涕的发生率,同时也能减少服用抗生素对身体有益菌的伤害。

对于抗生素家长一定要遵循医嘱使用,不可丧失警戒之心。但抗生素终究“治标不治本”,想要宝宝健康强壮,还要坚持补充益生菌,从内部增强免疫力!

哪些宝宝需要补充益生菌

哪些宝宝需要补充益生菌?

剖腹产儿、早产儿、低体重儿、人工喂养儿:这些孩子免疫力低下,三天两头不是感冒就是肠炎。

腹泻或便秘的宝宝:不论细菌、病毒、原虫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还是非感染性腹泻,都有肠道菌群失调。

肠炎宝宝:溃疡性结肠炎虽然病因尚未明确,但补充益生菌可取得一定疗效。

消化不良者:小宝宝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肠道消化功能较弱,易出现消化不良表现,益生菌可促进消化。

乳糖不耐受(“牛奶过敏”):先天性缺乏乳糖酶,或因肠道感染、营养不良等使乳糖酶缺少时,

乳糖不能被分解而导致腹胀、腹泻:益生菌可帮助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促进对牛奶中营养成分的吸。

如何服用益生菌?

1、最佳服用时间是早晨,胃酸低,有益于益生菌吸收;

2、可在早饭前或同早餐一起服用效果最佳;

3、37°温开水,与热饮热食隔开30分钟服用;

4、使用益生菌时与抗生素等药物间隔至少2个小时;

5、益生菌属于厌氧菌,独立小包装的益生菌开封后可能会被氧化,使活菌变成死菌,一次没吃完下次服用可能会失效。

这些破坏宝宝免疫力的事情

1、给宝宝滥用益生菌

近几年来,有不少的母婴商家开始宣传益生菌的作用,这也导致丝毫没有育儿经验的很多新手妈妈们认为益生菌是对宝宝非常有益的物质。而事实上,益生菌的确能够抑制有害细菌在肠道内的繁殖,促进宝宝肠道的消化吸收和肠胃蠕动,但是,宝宝的肠道中本身就有自带的益生菌群,如果长期服用益生菌的话,就会破坏宝宝自身的益生菌群了,同时也就破坏了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不利于宝宝自身免疫力的提高。

2、总认为宝宝吃得越多越好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有许多的妈妈都认为宝宝吃得越多,对身体就越好,看着宝宝吃得饱饱的,心里别替多高兴了。可是,妈妈们,你们知道吗?宝宝吃得多不如吃得对,早中晚餐都是这样,宝宝的早餐注重营养、午餐注重质量、晚餐注重份量,尤其是晚餐,不宜给宝宝吃太多,睡前宝宝的肠胃是需要得到休息的,否则经常饱餐后睡觉,孩子的肠胃功能会失调、抵抗力、免疫力会下降。正常情况下,只要保证宝宝一日三餐规律进食、营养均衡就可以了,吃得越多越好的观点一定是错误的。

3、生怕宝宝着凉使劲捂

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很多的长辈,包括妈妈们也是如此,生怕宝宝会着凉冻着,于是也不管天气如何,就使劲给宝宝捂,两三件还觉得不够,还要再穿。你要知道,正处在快速生长发育期的宝宝,他们往往比大人还更怕热,所以,宝宝是怕热不怕冷,坚决不能捂孩子。经常捂孩子,孩子的免疫力才会下降。

宝宝过敏是怎么引起的 减少过敏发作,生活注意事项

1、减少使用布制窗帘,如果有,必须经常清洗。

2、床套、被套、枕头套每隔2至3星期左右用摄氏65度热水洗涤,并于阳光下曝晒。

3、弹簧床最好以防螨床套完全包覆,以阻隔尘螨接触。

4、家中布置、摆设尽量简单,避免铺设地毯。

5、使用吸尘器和除湿机,湿度尽量保持在50%,家中冷气机滤网必须定期清洗。

建议家长常让小朋友接触大自然,多晒晒太阳以摄取维生素D,可刺激体内调节T细胞,降低过敏机会发生。

例如让小朋友进入大自然会接触到花草树木、泥土,接触能激发免疫力的细菌,这些对于我们的免疫力都有正向的好处。另外也有几项作法能帮助加强免疫力,家长可以参考:

1、哺喂母乳:喝母奶的宝宝免疫力能得到提升,过敏、感染的机会会降低。

2、孕期开始避免敏原:怀孕期间的饮食也会影响宝宝出生后过敏的机率,尤其高过敏家庭中的妈咪怀孕第4个月,以及新生儿出生6~9个月内,这两个阶段要特别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包括尘螨、二手烟等。

3、适当使用益生菌:怀孕期间妈咪补充益生菌,也能降低宝宝过敏发生,宝宝出生6个月,得到异位性皮肤炎的机率较低。

孕妇还可以吃益生菌吗

宝宝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母传抗体在出生后逐渐消失,在出生后最初六年都处于易感期,这段时间很多宝宝都会出现胃肠功能、免疫功能不完善,机体抵抗力较弱,消化功能紊乱,肠吸收不良及感染性疾病等,这些小状态不但阻碍了宝宝体格的生长和发育,对宝宝智力认知的发育、情感社交能力的发育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治疗性的化学药物,妈妈们势必会担心对宝宝带来的伤害,而益生菌,这种以菌制菌的独特天然生态疗法,通过维持肠道菌丛平衡,保持益生菌优势地位。改善宝宝免疫力、促进肠胃消化吸收,预防各种疾病,守护每个宝宝健康均衡成长。

益生菌的食用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肠道内形成发达的免疫系统,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组织能力,孕妇食用益生菌也是有好处的,但是应该购买绝对健康的益生菌才行,如果买不到,可以在酸牛奶当中吸收,益生菌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还有助于防止骨质丢失,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功效。

宝宝吃益生菌有什么好处 益生菌的作用

1. 改善腹泻

饮食习惯不良会打破肠道菌群平衡,从而导致腹泻。补充益生菌有助于平衡肠道菌群及恢复正常的肠道pH值,缓解腹泻症状。

2. 改善便秘

双歧杆菌将糖分解后生成乳酸和醋酸,使肠道呈酸性,抑制有害菌在肠道内的繁殖,促进肠道蠕动,起到缓解便秘的作用。

3. 改善消化不良

益生菌可以促进肠道消化酶的分泌,帮助人体消化、吸收。

4. 减轻抗生素的副作用

抗生素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会杀死体内的有益菌,从而打破菌群平衡,引起一系列继发症状。补充益生菌,可以帮助恢复体内菌群平衡。

注意:服用抗生素后,应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益生菌为宜。

5. 缓解不耐乳糖症状

乳杆菌可帮助人体分解乳糖,缓解腹泻、胀气等不适症状,可与牛奶同食。

6. 增强人体免疫力

人体肠道内存在着非常发达的免疫系统。益生菌可以通过刺激肠道内的免疫机能,将过低或过高的免疫活性调节正常状态。益生菌的这种免疫调节作用,也有助于缓解过敏反应。

有效:是活菌,且数量足够,这样才能保证它发挥真正的效用。

持久:服用益生菌制剂一段时间后,检测孩子的肠道菌群,益生菌应该能够成为孩子肠道中主要存留的细菌。

安全:制剂中的添加剂应是安全的。比如,孩子是否对其中的某些添加物质(例如牛奶、鸡蛋、大豆等)过敏?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即便添加剂本身是合格的,也不能算作安全。

1、益生菌厌氧,服用时应该尽量避免和空气接触。

益生菌是个傲娇的菌,经不起等待。

给孩子吃益生菌时,一旦冲好就要尽快服用。粉末状的益生菌原本处于休眠状态,遇到水就“活过来”了。此时,就会被空气中的氧气“干掉”,所以在它们“阵亡”前,要赶紧吃下去。如果宝宝还小,喝的慢。你可以把粉末倒进小勺里一点儿,冲上水,这也就是“一口”的量,然后给孩子迅速喝下去。之后再冲下一勺,反复几次,一包益生菌也就吃完了。

2、不宜用热水服用

益生菌在40度的时候就会逐渐进入衰亡阶段,因此服用益生菌时,冲泡的温度不能高于40度。

作为活菌,且又在人体内存活,益生菌的最佳生长温度和人类肠道正常温度相近,大约是37℃。

所以,冲益生菌制剂的水温,最好是在35-40℃之间,不然益生菌就被烫死了。

3、 需与抗生素、思密达间隔使用

抗生素是杀细菌的,而且是个“盲人杀手”,不分好细菌和坏细菌,是细菌就杀;

而益生菌也是细菌哇,所以抗生素和益生菌同食,结果就是,没被空气杀死、没被热水烫死的益生菌,好容易到了肠道里,被抗生素搞死了。

使用时间最好是间隔2小时以上,抗生素2个小时之后使用益生菌效果更佳

4、进食后20分钟后服用

益生菌最好在饭后20分钟服用,因饭后胃酸浓度降低,更有利于让活菌顺利到达肠道发挥作用。进入胃的食物可消耗大部分胃酸,更有利于让大部分益生菌或者进入小肠,否则即使是被选出的已确定能到达小肠的益生菌株也难免遭受损失,令其功效打折。

01误区一:益生菌能治湿疹

很多宝宝的湿疹,除了因为皮肤过于干燥的问题起湿疹,更多的是身体内过敏再皮肤上的表现。吃益生菌只能起到平衡肠胃菌群,提升肠道屏障功能,改善过敏症状的作用。益生菌是辅助的角色,让其他的治疗更有效果。而对付宝宝湿疹最关键的还在于保持皮肤滋润,和避免接触过敏食物。

但事实上是,因为很多妈妈误信了益生菌能治疗湿疹,而忽视了真正该要做的护肤和远离过敏原,反而耽误了宝宝湿疹的康复!所以,宝宝湿疹一定是要,先找过敏原并远离,再润肤保湿,最后再考虑要不要补充益生菌。

02误区二:益生菌能增强免疫力

宝宝身体弱、爱生病,不少商家瞅准了这个商机,大肆宣扬“长期服用益生菌,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宝宝少生病”这个概念,但提高肠道免疫力≠提高全身免疫力。

从预防肠道疾病(比如细菌感染性的胃肠炎)的角度来说,适量补充益生菌的确能抵御这部分疾病的发生,增强肠道抵抗力。但补充益生菌改变的只是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并不能影响人的免疫系统,增强全身抵抗力。

宝宝滥用益生菌

什么是益生菌?200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将益生菌定义为:“给与一定数量的、能够对人体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制剂。”

地球上的微生物很多,这些微生物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和病毒等等,与人体伴随终生的微生物恐怕就属细菌了。一个正常成人体内的细菌大约是1000万亿个,一个人体内细菌的重量大约1~2公斤。人体的细菌从数量上和功能上起最大作用的当属生活在结肠和直肠里的细菌了,胃和十二指肠几乎没有细菌。

胎儿的肠道内是没有细菌的,出生后细菌很快从开放性器官——皮肤、眼睛、鼻子、耳道、口腔、上呼吸道以及肛门等处进入人体,到第3天细菌数已接近高峰,逐渐立足、繁殖、并建立微生态平衡。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因为母乳中含有乙型乳糖和低聚糖,所以肠道的细菌主要是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小儿消化道的细菌有益生菌,像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也有致病菌,像沙门菌、志贺杆菌、葡萄球菌等;还有一些条件致病菌(又称双向性菌群):像大肠杆菌、肠球菌等,这些条件致病菌为数不多但长期存在肠道中,一般是无害的,但是如果小儿患有严重营养不良或者菌群失衡就可能引起疾病,甚至还会发展为难以控制的感染性疾病。益生菌多为厌氧菌,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多为需氧菌。正常情况下,小儿体内细菌构成一定比例:其中厌氧菌:双歧杆菌占95%,乳酸杆菌占 1%,其它厌氧菌占3%,需氧菌(大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等)所占比例不足1%。体内厌氧菌占绝对优势,几乎是需氧菌的1000倍,因此起到保护肠道健康的作用。

益生菌对于人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肠道益生菌含有各种酶,因此可以水解蛋白质、分解碳水化合物。使脂肪皂化,溶解纤维素,合成人体需要的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

人体是一个可以自己生产益生菌的大工厂,吃进的食物经过肠道消化、分解和发酵可产生大量的益生菌群,这是人类肠道与生俱来的生理功能。普通人对益生菌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多,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还能自行调整体内的菌群平衡。但是腹泻患儿由于微生态严重失衡,其中需氧菌与厌氧菌比例接近 1:1,因此肠道失去了厌氧菌的屏障和保护作用,所以腹泻发生。

对于发育中的正常孩子来说完全没有必要额外补充益生菌,益生菌不是保健药物,也不是补药,更不是万能药。益生菌主要用于两种情况之下:一种是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使得抗生素不但杀死了致病菌,同时也杀死了与之同存的益生菌,因此需要补充益生菌以重新建立体内微生态屏障。另一种就是因为腹泻,造成大量的益生菌丢失,失去制约的致病菌或者条件致病菌此时引发疾病,造成肠道菌群失衡,为之补充益生菌,重新建立肠道菌群平衡,维护肠道健康。即使应用益生菌也是在医生指导之下短期使用,不能长期使用。

有人谈到益生菌可以预防和治疗一些过敏性疾患,如哮喘、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炎等,经过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益生菌对改善哮喘病临床症状无任何功效。医学界对益生菌在过敏性鼻炎的疗效仍持质疑的态度。益生菌在异位性皮肤炎的治疗作用医学界还没有定论。

长期应用益生菌会对人体构成潜在的危害。医学研究证明:人体长期使用人工合成的益生菌产品,会促使肠道功能逐步丧失自身繁殖有益菌的能力,久之人体肠道便会产生依赖性,医学上称之为“益生菌依赖症”。而人体一旦患上“益生菌依赖症”,终生都将依靠和使用人工合成的口服益生菌产品来维持生命的健康状态。

一些医学专家还提出:益生菌的过度使用可能成为孕育“超级病菌”的新温床。由于许多乳酸菌对抗生素具有多重抗药性,透过与病原菌的共同生活、接触,很可能将自身携带的抗药性基因传递给病原菌,使之获得抗药性而成为“超级病菌”,导致感染时可能无药可医。其他可能的副作用还包括影响醣类与脂肪的代谢功能以及免疫功能失调等等。

美国卫克佛瑞斯特大学(Wake Forest University)医学院小儿科阿菲纳许?雪提(AvinashK.Shetty)博士研究团队所发表研究中指出,虽然益生菌在正常健康的人身上或有益处,如有助减缓儿童腹泻疾病,不过像免疫不全、免疫低下患者,或者极度虚弱的人在使用益生菌时要特别留意感染风险,益生菌很可能留在血液中,进而引起败血症、心内膜炎等疾病。

宝宝肠胃调理补充益生菌

在这冬春相交之际,很多的宝宝容易患肠胃疾病,时不时拉肚子、便秘……反复无常,如何调理宝宝肠胃问题?益生菌又是如何来为宝宝肠道健康加分的呢?

肠胃问题,为何总和宝宝过不去

显然,不想吃,吃不多,归根到底还是消化不好。那么如何才能改善肠道功能,提高吸收能力呢?原来主要取决于孩子肠道益生菌数量的多少,益生菌过少,便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成长发育。

一般来讲,剖腹产的孩子肠道益生菌较一般孩子差。因为胎儿的肠道内是无菌的,当妈妈分娩时,妈妈产道中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被孩子吸入,再定植在孩子的肠道中,生长繁殖,构成了一个良好的肠道微生态环境,这种细菌将陪伴终身,保卫着人体健康。而剖腹产的孩子因未经妈妈的产道,其肠道内益生菌比自然生产的孩子少得多、弱得多。

另外,三天两头生病,长期不规则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孩子肠道益生菌也很少。因为抗菌药物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杀灭了肠道益生菌,为此,急需补充。

益生菌对肠道的4个高效作用

1、降低肠道感染概率宝宝服用益生菌后,就好似给肠道铺上了一层保护膜,阻止有害菌在肠道内“定居”,从而减少消化道感染症状的出现。

2、增强宝宝的免疫力益生菌能够抑制肠道有害菌生长,使肠道菌群保持动态平衡,增强肠道抗感染力。除此,还能刺激体内产生免疫球蛋白A,增强宝宝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免疫力,减少感冒、发烧、腹泻。

3、帮助身体均衡营养益生菌有助于体内营养均衡,产生醋酸、乳酸及维生素,促进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

4、有助于减少过敏反应有些宝宝对牛奶过敏,经常发生腹泻。服用益生菌后,可使宝宝对牛奶过敏的症状减轻,从而使腹泻症状得到改善。

益生菌对宝宝的作用

1·预防以及改善宝宝腹泻:由于宝宝全身及胃肠道免疫力较低,容易发生腹泻。因此给宝宝补充益生菌有助于平衡肠道菌群及恢复正常的肠道PH值,缓解腹泻症状。

2·缓解宝宝乳糖不耐受症状:乳杆菌可帮助宝宝分解乳糖,缓解腹泻,胀气等不适症状。

3·增强宝宝免疫力:益生菌可以通过刺激肠道内的免疫机能,将宝宝肠道功能过低的免疫活性调节至正常状态。益生菌这种免疫调节的作用也被认为有助于抑制过敏性疾病。

4·促进宝宝肠道消化系统的健康发育:益生菌可以抑制有害菌在肠内的繁殖,减少毒素,促进肠道蠕动,从而提高肠道机能,改善排便状况。

1.小儿便秘,腹泻。

2.滥用抗生素。

3.人工喂养。

4.剖腹产儿童。

抗生素导致菌群不平衡抗生素对人体内细菌影响很大,是对抗有害菌的有效武器,但同时也杀死了有益细菌,通常情况下,用高剂量抗生素治疗两周后,肠道内绝大多数普通微生物都会被杀死。在停药一周后,肠道菌群才逐步恢复,但是益生菌的生长速度比其他细菌慢得多,肠道的菌群和健康时完全不同。(婴幼儿,儿童使用抗生素后会停止一周生长发育)。抗生素对某些细菌无能为力,残存的细菌和其他大量细菌一起争夺有限营养,导致菌群不平衡,影响人体健康。

1.服用抗菌素时。抗菌素尤其是广谱抗菌素不能识别有害菌和有益菌,所以把有益菌和有害菌全部杀死。使用抗生素后补充益生菌会对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起到很好的作用。

2.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急慢性腹泻,大便干燥和颜色深及吸收功能不好引起的营养不良时,可以给宝宝补充益生菌。

3.早产,剖腹产和不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能从妈妈那儿得到足够的益生元,剖腹产的孩子出生时未经过母亲产道的挤压,获得的益生菌比较少,很多研究显示,母乳喂养儿体内的双歧杆菌数量是非母乳喂养儿的10倍之多。这会影响他们的抵抗力和胃肠功能,为了肠道菌群的正常化,应该补充益生菌。

4.对于免疫力低下或者需要增强免疫力的特殊时刻(如某种流行疾病期间),能够起到预防作用。

5.带宝宝出行或旅游时带点益生菌,如果宝宝胃肠不舒服,服用后能够有效缓解。

1·益生菌的活性。为保证益生菌更好发挥益生作用,对益生菌产品的保存环境应避免高温。

2·益生菌不要与抗生素同时服用。可以先服用抗生素,间隔两个小时后在服用益生菌。因为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不能识别有害菌和有益菌,在杀死病菌的同时把有益菌也杀死了,间隔两个小时后补充益生菌,可以减少益生菌的“伤亡”。

健康的宝宝需要补充益生菌吗

宝宝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各个系统还不成熟,自身合成的有益菌数量往往不足,而日常的饮食又很难做到有效的补充有益菌,因此健康的宝宝也要适时的补充有益菌,以保证宝宝的抵抗力。

相关推荐

婴儿期需要补充什么

宝宝15天后就建议补充鱼肝油,促进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混合喂养的宝宝三个月后建议补充钙,母乳喂养的4-6个月后补充。作为日常的补充的可以选择乳钙,吸收好不上火便秘,如纽利兹、君宝康、朵望、爱宝氏等。同时结合益生菌能帮助更好的吸收,宝宝4个月后,添加辅食如米粉、蛋黄、稀释的蔬果汁等。2岁前是宝宝大脑智力的高峰期,及时给宝宝补充DHA有助于宝宝大脑智力和视网膜视力的发育。6个月后,宝宝免疫球蛋白耗尽,免疫力下降,及时给宝宝补充牛初乳可以直提高宝宝免疫力和抵抗力让宝宝少生病。

刚出生的宝宝需要补充什么营养

1、宝宝15天后就建议补充鱼肝油,促进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混合喂养的宝宝三个月后建议补充钙,母乳喂养的4-6个月后补充。作为日常的补充的可以选择乳钙,吸收好不上火便秘,如纽利兹、君宝康、朵望、爱宝氏等。 2、同时结合益生菌能帮助更好的吸收,宝宝4个月后,添加辅食如米粉、蛋黄、稀释的蔬果汁等。2岁前是宝宝大脑智力的高峰期,及时给宝宝补充DHA有助于宝宝大脑智力和视网膜视力的发育。6个月后,宝宝免疫球蛋白耗尽,免疫力下降,及时给宝宝补充牛初乳可以直提高宝宝免疫力和抵抗力让宝宝少生病。 3、婴儿需要补DHA吗

孕妇需要补充多少益生菌

在孕期的时候,很多孕妇都会容易发生便秘,在这个时候益生菌就能发挥很好的作用了,因为益生菌有预防和缓解便秘的作用。益生菌是指通过调节肠道内菌群,改善肠道健康的活菌,益生菌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维持肠道健康的活性微生物。益生菌不但可以预防过敏体质,而且还可以提高孕妇和宝宝免疫力,孕妇适量服用益生菌有利于健康。但是在补充益生菌的过程中,很多孕妈咪就不清楚补充的量究竟需要多少了,难不成每天都要大量进食益生菌吗?其实不然,虽然说益生菌好处多多,但是补充益生菌也是有个限度的,建议孕妇补充类食品不宜过量,以优酪乳为例,

益生菌什么时候吃比较好呢

我们都知道,宝宝会在秋冬季容易感染病菌,引起小儿腹泻。所以,父母要更注重宝宝的身体健康,提高宝宝免疫力。而益生菌,是可以有效促进肠道的蠕动,增强对病菌的抵抗力。但是,也要懂得选择对的时间吃对的药。那么益生菌什么时候吃最好呢?一起跟着小编来学习一下吧。 益生菌是调理宝宝肠道的,一般是宝宝拉肚子或者便秘的时候,给宝宝吃的,宝宝好好的肯定是不需要给宝宝吃的。益生菌的服用最好是早饭后半小时用40度温水服用效果最好的。宝宝3岁以上是需要每天服用2袋的,最好的时间就是早晚饭后半小时各一袋。水温一定不能过高。吃益生菌

肠道传染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呢

用药的2个原则 1、不要马上用抗生素和止泻药 大多数情况下,人体自身可以有效应对病原微生物,同时,区分肠道感染病原是病毒或是细菌比较困难,因此不建议马上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盲目滥用抗生素反而可能杀灭肠道益生菌,致使腹泻迁延不愈。同样,也不应马上使用止泻药物,否则可因延迟病原微生物排出而加重病情。 2、补充益生菌和锌 目前推荐使用益生菌类制剂和适量补充微量元素锌作为肠道感染时的辅助治疗药物。益生菌和微量元素锌具有增强肠道益生菌,保护和修复黏膜细胞,调节肠道通透性,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以减轻病情,缩短病程

宝宝要吃益生菌

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吸收,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腹泻、便秘、腹胀等症,如果宝宝没有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或存在其他破坏肠内菌群平衡的因素,不提倡婴幼儿额外摄入过多的益生菌制剂。所以,宝宝在正常情况下无需使用,若长期使用益生菌会形成依赖。

宝宝益生菌有什么好处

抑制有害菌 益生菌通过在肠道占位争夺排挤有害菌,产生的有机酸、过氧化氢和细菌,可以阻止有害菌生长繁殖,起到屏障作用。 增强肠道免疫力 益生菌会定殖肠道粘膜,形成一道安全屏障,防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血液,且可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可增强肠道固有免疫,促进肠道粘膜分泌抗体,提高宝宝对外来病原物的抵抗能力,宝宝服用益生菌,可以减少感冒和腹泻的次数。 促进营养吸收 益生菌能产生乳糖酶帮助宝宝消化乳糖,减缓乳糖不耐受症所造成的腹胀、返气和腹痛。分解乳糖产生的乳酸,可以促进宝宝体内对钙、铁、磷、锌、维生素D的吸收,同时产生

宝宝益生菌有依赖性吗 宝宝益生菌有副作用吗

益生菌从理论上讲对人体健康没有副作用,它本身就是肠道内的活性菌。只有菌群失调时,才需要额外补充,起到平衡作用。一般无腹泻,无便秘,宝宝消化正常,抵抗力也还好的情况下不需要特别的服用,盲目滥用益生菌也无益。

伊利金领冠婴儿奶粉怎么样

伊利金领冠奶粉是专为婴幼儿特别配制的优质营养配方奶粉。独特的i-PROTECT保护系统有助于幼儿建立完善的免疫系统,并针对婴幼儿的生理特点与营养需求,提供体格与智力健康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素。贴近母乳的伊利金领冠是依据母乳营养的黄金标准,研发出有助提高婴幼儿自身体抵抗力的i-PROTECT系统,能像母乳一样帮助宝宝增强免疫力,达到很好保护宝宝的目的。 它以母乳黄金比例特别添加α-乳清蛋白与β-酪蛋白,α-乳清蛋白与β-酪蛋白作为母乳中两种主要蛋白质,不仅容易消化、吸收,更有助于宝宝免疫系统的发育,增强宝宝

益生菌适合什么样的人群食用 提高免疫力

益生菌被人食用以后还有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作用,益生菌中的肽聚糖、脂磷壁酸等有效物质在人体内可以作为抗原直接发挥免疫激活作用,而且还可以刺激人体本身的免疫系统,所以适量食用含有益生菌的饮品可以起到一定的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