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患者的临床表现
心悸患者的临床表现
1、心悸突然发生、突然终止
可见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纤颤等。
2、心悸渐渐发生、渐渐终止
可见于窦性心动过速、焦虑状态等。
3、心悸突然发生并反复发作
叫见于多发性异位心律。
4、心悸可通过弯腰、屏气、呕吐等动作引起迷走神经反射而立即终止
可见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悸患者需要注意些什么
休息:有了心悸的人,在医院经过适当治疗,回家后在饮食起居等各方面应注意保养自己,以巩固疗效,防止或减少心悸的发作。晚上宜早睡,不宜熬夜,保证午睡,对有失眠者,应服镇静剂,保证大脑皮层得到充分的休息。否则可造成中枢神经功能的紊乱,使心肌兴奋性增高而诱发早搏。另外,不要看紧张或有刺激性电影或电视,以防心悸的发生。
饮食:宜清淡,并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豆制品,尽量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少喝浓茶或咖啡,不吸烟,不饮酒,饮食不过饱。
情绪:应保持心情开朗,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兴奋和忧伤。
避免感冒或咽炎:密切注意气候变化,避免寒风侵袭,尽量勿到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免染上感冒。如有咽痛,应及时诊治。
强身:为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适当参加太极拳或气功锻炼,但一定要持之以恒。
心悸应该如何预防与治疗
情志调畅,饮食有节及避免外感六淫邪气,增强体质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积极治疗胸痹心痛、痰饮、肺胀、喘证及痹病等,对预防和治疗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心悸患者应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坚持治疗,坚定信心。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饮食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轻证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重症心悸应卧床休息,还应及早发现变证、坏病先兆症状,做好急救准备。
解郁抗虑胶囊服用方法:每日2粒,早晨中午各1粒,饭前饭后均可服用。
怎么样诊断心悸
1、心悸患者的病史
心悸是许多疾病的一个共同表现,其中有一部分心悸的患者并无器质性病变,因而病史对于心悸的诊断尤为重要。如应仔细询问患者心悸的发生是否与体力活动,精神状态以及应用药物等因素有关。
若心悸常在轻度体力活动后产生,则病变多为器质性的,应进一步询问既往有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病史,若心悸发生在剧烈运动之后,或在应用阿托品等药物之后,则为机体的一种生理反应。
另外,心悸发作时间的长短也与病因有关如突然发生的心悸在短时间内很快消失,但易反复发作,则多与心律失常有关。此时应详细追问心悸发作当时患者的主观感觉,如有无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的感觉是否伴有意识改变及周围循环障碍,以便做出初步的诊断。
若患者从幼年时即出现心悸,则多与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有关详细询问病史除对病因有一个初步判断外,还可以了解患者有无其他官能性诉述或表现对以后的治疗也有很大的帮助。
2、心悸患者的体格检查
询问完病史之后,就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体格检查。如怀疑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时,应重点检查心脏有无病理性体征,即有无心脏杂音,心脏增大以及心律改变等,有无血压增高、脉压增大、水冲脉等心脏以外的心脏病体征患者的全身情况,如精神状态体温有无贫血多汗及甲状腺肿大等也应仔细检查避免遗漏。
心悸是一种疾病吗
1、心悸患者晚上要记得早睡
心机者不宜熬夜,保证午睡,对有失眠者,应服镇静剂,保证大脑皮层得到充分的休息。否则可造成中枢神经功能的紊乱,使心肌兴奋性增高而诱发早搏。另外,不要看紧张或有刺激性电影或电视,以防心悸的发生。密切注意气候变化,避免寒风侵袭,尽量勿到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免染上感冒。如有咽痛,应及时诊治。
2、心悸患者应保持精神乐观
心悸患者要保持情绪稳定,坚持治疗,坚定信心。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饮食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轻证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重症心悸应卧床休息,还应及早发现变证、坏病先兆症状,做好急救准备。
3、心悸患者要注重饮食均衡
不抽烟、不喝酒,不服用感冒药、减肥药、或刺激性药物,例如古柯硷、安非他命。多运动,例如疾走、慢跑、游泳、骑脚踏车。寻找健康的压力纾解管道,例如静坐、瑜珈、深唿吸。饮食均衡、低脂肪饮食。
儿童吃哮喘药都有什么副作用
首先,通常来说如果患者是持续性哮喘,吸入气体那种比较口服药,可以更为有效控制病情,但是有机会以下的副作用:比如声音沙哑,口泡,心悸,患者还可能出现失眠,咳嗽或是出现头痛的情况。
其次,如果说患者是短期内服用了一些含有激素成分的口服药物,则可能出现以下副作用,比如:患者食欲增加,女性可能出现月事不准,痉挛,胃痛或是胃气,还可能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
最后,如果患者是那种长期服用含有激素成分的口服药物,刚可能出现以下副作用,造成患者体重增加,溃疡,而且身体骨脆,以及出现高血压,高血糖,还可能容易有瘀伤的情况。
心悸怎么办
1、保持心情愉快:心悸患者应经常保持心情愉快,精神乐观,情绪稳定,避免惊恐及忧思恼怒等不良刺激。
2、饮食有节: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忌过饱、过饥、戒烟酒、浓茶,宜低脂低盐饮食。心气阳虚者思过食生冷;心气阴虚者忌辛辣炙煿;痰浊、瘀血者忌过食肥甘;水饮凌心者宜少食盐。
3、生活规律:注意寒暑变化,避免外邪侵袭而诱发或加重心悸。注意劳逸结合。
4、心悸病势缠绵,应坚持长期治疗:获效后亦应注意巩固治疗,可服人参等补气药,改善心虚症状,增强抗病能力。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胸痹、痰饮、肺胀、喘病、痹病等,对预防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还应及早发现变证、坏病的先兆症状,结合心电监护,积极准备并做好急救治疗。
心慌如何预防
注意调节情志,防止喜怒等七情过极。 适当注意休息,少房事,少进食含动物脂肪多的饮食,少进咸、辣和酒、烟、浓茶、咖啡等。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体操、气功等,注意预防感冒等。 一定要控制情绪,少生气。
心悸患者应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坚持治疗,坚定信心。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饮食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事物,宜低旨、低眼饮食,忌烟酒、浓茶。轻证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重症心悸应卧床休息,还应及早发现变证、坏病先兆症状,做好急救准备。
防治心悸患者的食疗偏方
1、百合糖水
百合100克,白糖适量,煮汤食用。适用于肺结核和热性病后期患者以及失眠,心悸,精神不安,肺痿肺痈,痰火咳血等症。
2、人参酒
白人参50克(捣碎或切片),浸于60度白酒(500毫升)内,半个月后即可饮用,随饮随加白酒。每日晚餐时饮用10-30毫升。可治神经衰弱,失眠,疲倦,心悸,短气,阳痿等症。
3、熟地归芪羊肉汤
熟地黄30克,黄芪25克,当归头15克,白芍15克,生姜3片,红枣5枚(去核),羊肉500克,陈皮10克。适用于补血益气、固本养颜。用于贫血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怔忡、腰酸乏力、面部色斑等。
4、莲子百合猪心汤
取莲子、百合各30克,与猪心切片200克加水共煨汤,肉熟后调味即成。适用于心悸、失眠、头昏、遗精等。
5、五味子汤
取五味子20克,炙甘草30克,水煎服,适用于心悸患者。
6、莲心汤
取莲子心30枚,酸枣50克,炙甘草20克,水煎。每晚睡前服,连服10天。适用于肝火上延,心肾不交型患者。
警惕心悸可能是心脏病的征兆
出现心悸心慌不代表一定就是心脏病,尽管很大程度上心悸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比较高,我们还是要进行相应的检查,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查明病情的具体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饮食上尽量做到营养搭配均衡,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就能很好的缓解患者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