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让大脑放松的四步骤

让大脑放松的四步骤

大脑需要零压力

压力增大让很多人白天无法集中精力,夜晚无心睡眠。这就是大脑疲劳的一种症状,它在提醒你需要适当休息,缓解压力,让体力和精力都得到放松,为大脑保存能量。

放松的头部按摩

每隔2小时做一做头部按摩,不但能够促进大脑的思维活跃,更可以在片刻休息间让压力得到缓解。具体方法是:双手五指插入头发后轻轻并拢,向上轻轻提拉20次,然后手腕放松,掌心轻轻扣击头部20次就能达到效果。

大脑需要好音乐

身周环境中嘈杂声太多,分散着你宝贵的注意力,让脑力在无形中消耗。你需要些绿色音乐,来陶冶大脑的“情操”。

神奇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一项国外的健康调查结果指出,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可以激活大脑里用来传输信号的神经细胞,在噪音中始终保持集中的注意力。所以,不妨每天给自己30分钟时间,紧闭双目,静静地享受一下莫扎特钢琴曲的神奇力量,定会给自己的大脑一个惊喜。

安静的催眠曲

这并不仅仅是促进入睡,更能让大脑适时地彻底平静下来,将工作带来的所有紧张情绪全部驱赶出大脑,彻底放空。催眠曲适合在午休、睡前倾听,帮助浮躁而忙碌的大脑进入休息状态。

防止失眠的九个生活习惯

一、让卧室彻底黑暗。

在窗帘上加个遮光层,关掉所有带亮光的电器,让卧室彻底黑暗。或者换个方式,睡觉的时候带上眼罩,蒙上深色的布,都能有效促进入睡并提高睡眠质量。

二、睡眠温度17-21度。

注意卧室的温度不要太高,被子温暖即可,不要过热。理想的睡眠温度是17-21度,据报道美国总统卧房的空调温度就是17度。现在很多供暖地区冬天室内温度达到23度甚至更高,纯属浪费能源,既不环保,又不健康。

三、减少电磁干扰。

卧室里尽量不要放电器,不要看电视,以减少电磁干扰。

四、睡前不要做兴奋的事。

睡前不要做任何动脑的活动,不要谈论让人兴奋的事情。可以适当做点轻柔活动,比如瑜伽动作,或床上体操,让大脑放松下来。

五、要按时睡觉。

尽量早休息,在固定的时间躺到床上。

六、睡前不要进食。

睡前半小时不要吃东西,不要喝大量水,睡前应去一次卫生间,以避免起夜的干扰。

七、睡前不喝茶、咖啡等食物。

下午5点后不喝咖啡和茶,不喝可乐和可可,晚上不吃巧克力。

八、吃夜宵要提前一小时。

如果晚上可能觉得饥饿,可提前1-2小时吃少量夜宵,包括喝牛奶。

九、睡前热水洗澡泡脚。

睡前洗个热水澡,或者用热水泡脚,可以让身体和大脑放松。

让大脑动起来

只有多开动脑筋,多分析问题,才能使大脑皮层的记忆神经永葆青春,防止大脑迟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其实人的大脑也是一样的,只有多开动脑筋,多分析问题,才能使大脑皮层的记忆神经永葆青春,防止大脑迟钝,所以,赶快让您的大脑“动”起来吧!

经常“动”脑很重要

例一 65岁的赵先生,自从退休回家后算是彻底放松了,连以前每天必看报的习惯也丢弃了。最近他觉得记忆力明显变差,以前看一眼、听一次就能记住的东西,现在不行了,而且做事丢三落四。到医院一查,说是有轻微脑萎缩。其时,这些表现是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

大脑的逐渐退化是生理上的自然规律。一般认为人到中年后,脑的功能和结构即发生老化,大量神经细胞退化,大脑开始萎缩,脑血流量也比年轻时减少约17%。脑功能衰退的早期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所以,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老年人的记忆力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差,是由于脑细胞减少、脑萎缩所致。然而,有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一些经常积极用脑的健康老年人,大脑传递信息的细胞树突数量并不减少甚至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容易建立起多样联系,从而提高记忆力、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归纳、推理和判断能力甚至超过年轻人。所以,延缓大脑衰老、减少痴呆的发生是有可能的,其关键就是要经常“动”脑。

例二 七旬老人圆了“冠军梦”(摘自2006年10月31日《武汉晚报》)。十年前,江岸花桥一村的74岁老人叶金祥体检时查出“轻微脑萎缩”,医生指出要经常动脑健脑,否则会转为老年痴呆。“下象棋就很动脑”。叶老先生重拾旧爱。三年前的重阳节,花桥社区举办老人象棋赛,叶老得了第三;去年是第二届,叶老走失一招,屈居亚军;经过一年卧薪尝胆,在昨天的第三届比赛中,叶老沉着应战,一举夺冠。

可见人类的大脑和思维功能严格遵循“用进废退”的基本规律。勤动脑,大脑接受信息刺激越多,脑细胞越发达越有生命力,越能延缓脑细胞的退化萎缩。如长期懒于动脑,大脑细胞就会加快萎缩、退化。

相关链接

老年痴呆症即阿尔茨海默病,指的是随着年龄增长,一些老年人逐渐出现行为和交往障碍,记忆损坏,情绪紊乱,人格改变,这样10多年后将夺去患者对自己和家人的终生记忆。在全球有2000多万人患有该病。在欧美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6%~12%发生痴呆,85岁以上的老人这个比率则高达20%~40%。老年痴呆也与家族遗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中风、脑外伤等多种疾病有关。

如何“动”脑

通过学习新知识来“动”脑

想要让自己的大脑“动”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让大脑主动去“记”东西。要经常给大脑以新鲜的知识刺激和训练,如阅读书报、学习电脑、学习外语和进行各种计算等等,而且要对这些知识主动进行摄取和记忆,才能不断保持自己头脑的灵敏性。请注意,这其中并不包括看电视,看电视时大脑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另外,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爱好和热衷的事业,也是保持大脑活力的秘诀,不可以让自己的头脑长期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之中。

通过多活动手指来“动”脑

在大脑皮层中,指挥手指活动的功能区域占了很大的面积。活动手指,可锻炼大脑,经常以手指为中心进行各种活动,可以使大脑皮层得到刺激,保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对大脑来说,高效率活动手指甚至比用功学习和死记硬背更能增强大脑的活力。手指运动的方式很多,最常见的有写字、绘画、编织、弹琴、玩健身球等。因此,培养一种能多动手的爱好,不仅能修身养性,还能防止大脑过早萎缩,甚至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何乐而不为?

通过休闲娱乐来“动”脑

平时的休闲娱乐项目中许多都对健脑益智有帮助,如打牌、下棋等都是促进大脑运动很好的方式。

桥牌

桥牌是一种扑克游戏,和围棋、国际象棋一起统称为“棋牌”。桥牌起源于英国,目前流行的桥牌为定约桥牌。作为一项文明、竞技性强的体育运动,桥牌风靡全球,并以它特有的魅力而称雄于各种牌类游戏。在2002年亚运会和2004年奥运会上,桥牌已经成为表演项目。

玩法 由4人组成两对,分为东西南北几个方向,东西向选手为一方,南北向选手为另一方。打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叫牌阶段”,在这个阶段玩家要确定牌局的“目标”,即4个人要确定牌局胜负的分数标准。第二个阶段为“打牌阶段”,在确定牌局胜负目标的基础上,一方“坐庄”,另一方“防守”,通过出牌“攻防”,取得“分数”。当选手出完牌后,按照规则计分,总分数最多的一方为胜方。

特点 可提高智力。在打牌的过程中,要运用很多数学、逻辑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比如,牌局上并没有一定得分的“牌招”,只是估摸着有个胜算的概率就要出牌,这就要会“算”;牌局里常遇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优秀的牌手就通过放“小鱼”来钓“大鱼”,演绎出一场好戏。常打桥牌的人,给人感觉都是“很聪明的”,他们的计算能力、记忆力都很强,患老年痴呆的可能性减少。

不足 比较难学且费时。复杂的“叫牌”体系,变化多端的攻防技巧,精确的计算,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且长期学习才能掌握。

其他玩牌方式

如“拱猪”、“升级”和眼下流行的“拖拉机”等。其普及面广,会的人多,易学,也可以达到“动”脑的目的。

围棋

下法棋盘盘面有纵横各19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361个交叉点。棋子分黑、白两色。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单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占据,便呈无气状态。无气状态的棋子将被拿掉。以最终所占地盘最大(或交叉点最多)者为胜利。

特点围棋为中国古代的四大艺术“琴棋书画”之一。围棋是锻炼智慧的好方法。对弈时,每下一子就是提出一个问题,接下来就要想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脑像做体操一样,得到良好的锻炼。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头脑,陶冶情操。在围棋的对弈中,包含着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创作。围棋当中运用数字的地方特别多,比如气的计算、围地的大小、胜负的计算等。它能增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提高人们的计算本领。

不足不易学好,下一盘围棋的时间往往较长。

中国象棋

玩法 棋盘是正方形的,棋盘的中间有一条“界河”,把对垒的双方隔在两边。两边画有交叉线的地方共有90个交叉点,棋子就摆在这些交叉点上。中国象棋共有32枚棋子,分为黑、红两组,下棋的双方各用一组,每组各有一帅(将)、两士、两相(象)、两马、两车、两炮、五兵(卒)。两人对局时,按照规定的位置将各自的棋子摆好,红方先走,然后轮流按规则移动棋子,如:马走日字,相走田字,车可以“横冲直撞”,兵只可前行……最后以把对方将死为胜,不分胜负为和棋。

特点 易学,千变万化(人生如棋局局新),能起到很好的“动”脑作用。

不足 易痴迷恋战。

其他棋类

如五子棋、跳棋等等,也能起到较好的“动”脑作用。

学生为何遭遇失眠

很多人都有过半夜睡不着的情况,翻来覆去,难以进入状态。其中学生也是失眠的一个庞大部分。作为学生,学业压力已经不堪重负,如果不能好好休息,无疑是雪上加霜。那我和大家分享一些小办法,让大家一觉睡到大天亮。

1睡前让大脑放松,许多学生因为课业太重,都有睡前做题的习惯。其实这都不利于入睡,建议睡前听些慢调英文歌,不仅可以提高英语听力,也可以放松你的大脑,更快进入睡眠.

2睡前喝点牛奶助你快快入睡。睡前喝热牛奶有助于入睡。伴着淡淡的牛奶香可以让你有个好睡眠。

3睡前可自己做些按摩,按摩太阳穴或头皮等,因为此处有大量穴位,给身体来个大放松吧,泡脚也可以哦。

注意事项:学生拥有一个好睡眠才可以轻装上阵,睡眠问题不可小觑哦,按上面几种方法做,享有一个好睡眠吧。

熬夜之后睡不着怎么办 保持大脑放松

睡下之后,试着放松大脑,保持呼吸平稳,集中精力,使思想集中在一个点上,慢慢放松身心,这样便可以帮助快速入眠了。

让大脑动起来

只有多开动脑筋,多分析问题,才能使大脑皮层的记忆神经永葆青春,防止大脑迟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其实人的大脑也是一样的,只有多开动脑筋,多分析问题,才能使大脑皮层的记忆神经永葆青春,防止大脑迟钝,所以,赶快让您的大脑“动”起来吧!

经常“动”脑很重要

例一 65岁的赵先生曾是某工厂的党委干部,自从退休回家后算是彻底放松了,连以前每天必看报的习惯也丢弃了。最近他觉得记忆力明显变差,以前看一眼、听一次就能记住的东西,现在不行了,而且做事丢三落四。到医院一查,说是有轻微脑萎缩。其时,这些表现是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

大脑的逐渐退化是生理上的自然规律。一般认为人到中年后,脑的功能和结构即发生老化,大量神经细胞退化,大脑开始萎缩,脑血流量也比年轻时减少约17%。脑功能衰退的早期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所以,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老年人的记忆力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差,是由于脑细胞减少、脑萎缩所致。然而,有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一些经常积极用脑的健康老年人,大脑传递信息的细胞树突数量并不减少甚至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容易建立起多样联系,从而提高记忆力、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归纳、推理和判断能力甚至超过年轻人。所以,延缓大脑衰老、减少痴呆的发生是有可能的,其关键就是要经常“动”脑。

例二 七旬老人圆了“冠军梦”(摘自2006年10月31日《武汉晚报》)。十年前,江岸花桥一村的74岁老人叶金祥体检时查出“轻微脑萎缩”,医生指出要经常动脑健脑,否则会转为老年痴呆。“下象棋就很动脑”。叶老先生重拾旧爱。三年前的重阳节,花桥社区举办老人象棋赛,叶老得了第三;去年是第二届,叶老走失一招,屈居亚军;经过一年卧薪尝胆,在昨天的第三届比赛中,叶老沉着应战,一举夺冠。

可见人类的大脑和思维功能严格遵循“用进废退”的基本规律。勤动脑,大脑接受信息刺激越多,脑细胞越发达越有生命力,越能延缓脑细胞的退化萎缩。如长期懒于动脑,大脑细胞就会加快萎缩、退化。

相关链接

老年痴呆症即阿尔茨海默病,指的是随着年龄增长,一些老年人逐渐出现行为和交往障碍,记忆损坏,情绪紊乱,人格改变,这样10多年后将夺去患者对自己和家人的终生记忆。在全球有2000多万人患有该病。在欧美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6%~12%发生痴呆,85岁以上的老人这个比率则高达20%~40%。老年痴呆也与家族遗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中风、脑外伤等多种疾病有关。

如何“动”脑

通过学习新知识来“动”脑

想要让自己的大脑“动”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让大脑主动去“记”东西。要经常给大脑以新鲜的知识刺激和训练,如阅读书报、学习电脑、学习外语和进行各种计算等等,而且要对这些知识主动进行摄取和记忆,才能不断保持自己头脑的灵敏性。请注意,这其中并不包括看电视,看电视时大脑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另外,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爱好和热衷的事业,也是保持大脑活力的秘诀,不可以让自己的头脑长期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之中。

通过多活动手指来“动”脑

在大脑皮层中,指挥手指活动的功能区域占了很大的面积。活动手指,可锻炼大脑,经常以手指为中心进行各种活动,可以使大脑皮层得到刺激,保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对大脑来说,高效率活动手指甚至比用功学习和死记硬背更能增强大脑的活力。手指运动的方式很多,最常见的有写字、绘画、编织、弹琴、玩健身球等。因此,培养一种能多动手的爱好,不仅能修身养性,还能防止大脑过早萎缩,甚至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何乐而不为?

通过休闲娱乐来“动”脑

平时的休闲娱乐项目中许多都对健脑益智有帮助,如打牌、下棋等都是促进大脑运动很好的方式。

桥牌

桥牌是一种扑克游戏,和围棋、国际象棋一起统称为“棋牌”。桥牌起源于英国,目前流行的桥牌为定约桥牌。作为一项文明、竞技性强的体育运动,桥牌风靡全球,并以它特有的魅力而称雄于各种牌类游戏。在2002年亚运会和2004年奥运会上,桥牌已经成为表演项目。

玩法 由4人组成两对,分为东西南北几个方向,东西向选手为一方,南北向选手为另一方。打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叫牌阶段”,在这个阶段玩家要确定牌局的“目标”,即4个人要确定牌局胜负的分数标准。第二个阶段为“打牌阶段”,在确定牌局胜负目标的基础上,一方“坐庄”,另一方“防守”,通过出牌“攻防”,取得“分数”。当选手出完牌后,按照规则计分,总分数最多的一方为胜方。

特点 可提高智力。在打牌的过程中,要运用很多数学、逻辑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比如,牌局上并没有一定得分的“牌招”,只是估摸着有个胜算的概率就要出牌,这就要会“算”;牌局里常遇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优秀的牌手就通过放“小鱼”来钓“大鱼”,演绎出一场好戏。常打桥牌的人,给人感觉都是“很聪明的”,他们的计算能力、记忆力都很强,患老年痴呆的可能性减少。

不足 比较难学且费时。复杂的“叫牌”体系,变化多端的攻防技巧,精确的计算,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且长期学习才能掌握。

其他玩牌方式

如“拱猪”、“升级”和眼下流行的“拖拉机”等。其普及面广,会的人多,易学,也可以达到“动”脑的目的。

围棋

下法棋盘盘面有纵横各19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361个交叉点。棋子分黑、白两色。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单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占据,便呈无气状态。无气状态的棋子将被拿掉。以最终所占地盘最大(或交叉点最多)者为胜利。

特点围棋为中国古代的四大艺术“琴棋书画”之一。围棋是锻炼智慧的好方法。对弈时,每下一子就是提出一个问题,接下来就要想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脑像做体操一样,得到良好的锻炼。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头脑,陶冶情操。在围棋的对弈中,包含着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创作。围棋当中运用数字的地方特别多,比如气的计算、围地的大小、胜负的计算等。它能增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提高人们的计算本领。

不足不易学好,下一盘围棋的时间往往较长。

中国象棋

玩法 棋盘是正方形的,棋盘的中间有一条“界河”,把对垒的双方隔在两边。两边画有交叉线的地方共有90个交叉点,棋子就摆在这些交叉点上。中国象棋共有32枚棋子,分为黑、红两组,下棋的双方各用一组,每组各有一帅(将)、两士、两相(象)、两马、两车、两炮、五兵(卒)。两人对局时,按照规定的位置将各自的棋子摆好,红方先走,然后轮流按规则移动棋子,如:马走日字,相走田字,车可以“横冲直撞”,兵只可前行……最后以把对方将死为胜,不分胜负为和棋。

特点 易学,千变万化(人生如棋局局新),能起到很好的“动”脑作用。

不足 易痴迷恋战。

其他棋类

如五子棋、跳棋等等,也能起到较好的“动”脑作用。

让大脑动起来

只有多开动脑筋,多分析问题,才能使大脑皮层的记忆神经永葆青春,防止大脑迟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其实人的大脑也是一样的,只有多开动脑筋,多分析问题,才能使大脑皮层的记忆神经永葆青春,防止大脑迟钝,所以,赶快让您的大脑“动”起来吧!

经常“动”脑很重要

例一 65岁的赵先生自从退休回家后算是彻底放松了,连以前每天必看报的习惯也丢弃了。最近他觉得记忆力明显变差,以前看一眼、听一次就能记住的东西,现在不行了,而且做事丢三落四。到医院一查,说是有轻微脑萎缩。其时,这些表现是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

大脑的逐渐退化是生理上的自然规律。一般认为人到中年后,脑的功能和结构即发生老化,大量神经细胞退化,大脑开始萎缩,脑血流量也比年轻时减少约17%。脑功能衰退的早期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所以,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老年人的记忆力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差,是由于脑细胞减少、脑萎缩所致。然而,有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一些经常积极用脑的健康老年人,大脑传递信息的细胞树突数量并不减少甚至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容易建立起多样联系,从而提高记忆力、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归纳、推理和判断能力甚至超过年轻人。所以,延缓大脑衰老、减少痴呆的发生是有可能的,其关键就是要经常“动”脑。

例二 七旬老人圆了“冠军梦”(摘自2006年10月31日《武汉晚报》)。十年前,江岸花桥一村的74岁老人叶金祥体检时查出“轻微脑萎缩”,医生指出要经常动脑健脑,否则会转为老年痴呆。“下象棋就很动脑”。叶老先生重拾旧爱。三年前的重阳节,花桥社区举办老人象棋赛,叶老得了第三;去年是第二届,叶老走失一招,屈居亚军;经过一年卧薪尝胆,在昨天的第三届比赛中,叶老沉着应战,一举夺冠。

可见人类的大脑和思维功能严格遵循“用进废退”的基本规律。勤动脑,大脑接受信息刺激越多,脑细胞越发达越有生命力,越能延缓脑细胞的退化萎缩。如长期懒于动脑,大脑细胞就会加快萎缩、退化。

相关链接

老年痴呆症即阿尔茨海默病,指的是随着年龄增长,一些老年人逐渐出现行为和交往障碍,记忆损坏,情绪紊乱,人格改变,这样10多年后将夺去患者对自己和家人的终生记忆。在全球有2000多万人患有该病。在欧美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6%~12%发生痴呆,85岁以上的老人这个比率则高达20%~40%。老年痴呆也与家族遗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中风、脑外伤等多种疾病有关。

如何“动”脑

通过学习新知识来“动”脑

想要让自己的大脑“动”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让大脑主动去“记”东西。要经常给大脑以新鲜的知识刺激和训练,如阅读书报、学习电脑、学习外语和进行各种计算等等,而且要对这些知识主动进行摄取和记忆,才能不断保持自己头脑的灵敏性。请注意,这其中并不包括看电视,看电视时大脑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另外,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爱好和热衷的事业,也是保持大脑活力的秘诀,不可以让自己的头脑长期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之中。

通过多活动手指来“动”脑

在大脑皮层中,指挥手指活动的功能区域占了很大的面积。活动手指,可锻炼大脑,经常以手指为中心进行各种活动,可以使大脑皮层得到刺激,保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对大脑来说,高效率活动手指甚至比用功学习和死记硬背更能增强大脑的活力。手指运动的方式很多,最常见的有写字、绘画、编织、弹琴、玩健身球等。因此,培养一种能多动手的爱好,不仅能修身养性,还能防止大脑过早萎缩,甚至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何乐而不为?

通过休闲娱乐来“动”脑

平时的休闲娱乐项目中许多都对健脑益智有帮助,如打牌、下棋等都是促进大脑运动很好的方式。

桥牌

桥牌是一种扑克游戏,和围棋、国际象棋一起统称为“棋牌”。桥牌起源于英国,目前流行的桥牌为定约桥牌。作为一项文明、竞技性强的体育运动,桥牌风靡全球,并以它特有的魅力而称雄于各种牌类游戏。在2002年亚运会和2004年奥运会上,桥牌已经成为表演项目。

玩法 由4人组成两对,分为东西南北几个方向,东西向选手为一方,南北向选手为另一方。打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叫牌阶段”,在这个阶段玩家要确定牌局的“目标”,即4个人要确定牌局胜负的分数标准。第二个阶段为“打牌阶段”,在确定牌局胜负目标的基础上,一方“坐庄”,另一方“防守”,通过出牌“攻防”,取得“分数”。当选手出完牌后,按照规则计分,总分数最多的一方为胜方。

特点 可提高智力。在打牌的过程中,要运用很多数学、逻辑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比如,牌局上并没有一定得分的“牌招”,只是估摸着有个胜算的概率就要出牌,这就要会“算”;牌局里常遇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优秀的牌手就通过放“小鱼”来钓“大鱼”,演绎出一场好戏。常打桥牌的人,给人感觉都是“很聪明的”,他们的计算能力、记忆力都很强,患老年痴呆的可能性减少。

不足 比较难学且费时。复杂的“叫牌”体系,变化多端的攻防技巧,精确的计算,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且长期学习才能掌握。

其他玩牌方式

如“拱猪”、“升级”和眼下流行的“拖拉机”等。其普及面广,会的人多,易学,也可以达到“动”脑的目的。

围棋

下法棋盘盘面有纵横各19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361个交叉点。棋子分黑、白两色。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单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占据,便呈无气状态。无气状态的棋子将被拿掉。以最终所占地盘最大(或交叉点最多)者为胜利。

特点围棋为中国古代的四大艺术“琴棋书画”之一。围棋是锻炼智慧的好方法。对弈时,每下一子就是提出一个问题,接下来就要想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脑像做体操一样,得到良好的锻炼。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头脑,陶冶情操。在围棋的对弈中,包含着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创作。围棋当中运用数字的地方特别多,比如气的计算、围地的大小、胜负的计算等。它能增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提高人们的计算本领。

不足不易学好,下一盘围棋的时间往往较长。

中国象棋

玩法 棋盘是正方形的,棋盘的中间有一条“界河”,把对垒的双方隔在两边。两边画有交叉线的地方共有90个交叉点,棋子就摆在这些交叉点上。中国象棋共有32枚棋子,分为黑、红两组,下棋的双方各用一组,每组各有一帅(将)、两士、两相(象)、两马、两车、两炮、五兵(卒)。两人对局时,按照规定的位置将各自的棋子摆好,红方先走,然后轮流按规则移动棋子,如:马走日字,相走田字,车可以“横冲直撞”,兵只可前行……最后以把对方将死为胜,不分胜负为和棋。

特点 易学,千变万化(人生如棋局局新),能起到很好的“动”脑作用。

不足 易痴迷恋战。

其他棋类

如五子棋、跳棋等等,也能起到较好的“动”脑作用。

按摩就可以瘦脸吗

Part1 安抚醒肤

Step1

取紧致保养品于掌心搓热后,从额头开始,从额头中央深深按压至太阳穴。

Step2

再由鼻翼两侧往外深按压至耳前。

Step3

从下巴沿轮廓线按压至耳垂下。使保养品均匀分布全脸。

Step4

由下往上按压整个颈部,使颈部也能吸收保养品滋润度。

Part2 舒缓放松

Step1

以中指与无名指按压眉头3秒后放松。

Step2

接着往上滑推至眉头正上方约一横指高度处,按压3秒后放松。

Step3

往上滑推至距发际线一横指处,按3秒后滑推至发际线。步骤1至3做3次。

Step4

无名指稍往上施力按眉头凹陷处略感酸痛位置,按3秒放松再按,重复3次。

Step5

以无名指按眉毛中央眉骨凹陷处,施力稍往上,按3秒后放松再按,共3次。

Step6

无名指沿眉骨滑推至太阳穴,定点按压3秒后放松再按,重复3次。

Part3 顺畅循环

Step1

以中指与无名指深深按压额头中央3秒钟后,往外滑推至约眉峰上方位置深按压3秒。

Step2

中指与无名指再滑推至太阳穴位置深按压3秒后放松。

Step3

接着再滑推至耳前凹陷处,深按压3秒后放松。步骤1至3重复3回。

Step4

双手捏下巴,拇指由外往内画小圆揉捏轮廓线,双手顺轮廓线往耳下移动,重复3回。

抑郁症适合做什么运动 跑步

跑步的时候大脑会分泌一种物质叫内啡肽,这是一种类似于吗啡功能的生化物质,内啡肽的分泌能使人大脑放松,对减轻心理压力能起到独特的作用。

跑步的时间应该选择在傍晚为宜,每周至少跑三次,每次持续15到30分钟。

奇异果吃了有哪些好处 稳定情绪

奇异果中含有血清促进素,能起到稳定情绪、镇静的作用。另外,它所含的天然肌醇,有助于脑部活动,使大脑放松。

相关推荐

爱眼护眼小常识

步骤 1:调整电脑荧幕 调整荧幕的对比和明亮度可以帮助减少电脑所引起的眼睛问题,因为荧幕闪烁太快或太慢都将导致眼睛的不适。 荧幕扫描频率应大于每秒60次,如果扫描频率太慢将会造成荧幕闪烁,进一步造成眼睛不适。 建议改善方法:调整电脑荧幕的对比度和明亮度,扫描频率维持每秒大于60次。 步骤 2:调整眼睛位置 一般人正常的阅读角度约为俯角40度。一般说来直视电脑荧幕是一种不自然的角度,所以容易引起疲倦、眼睛酸痛、甚至头疼。 建议改善方法:应调整座椅高低及电脑荧幕的角度,荧幕中心在眼睛下方7度-10度之间。

苦瓜敷脸祛痘超快

苦瓜敷脸步骤1:把几只嫩苦瓜洗干净,用保鲜膜一条一条地把它们包好,然后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冷藏十五分钟以上。 苦瓜敷脸步骤2:在苦瓜冷藏的过程中,我们要先用质地温和的卸妆清洁品对脸部进行清洁。把彩妆,油脂,污垢等彻底清洁干净,毛孔变得洁净。 苦瓜敷脸步骤3:把冷藏好的苦瓜切成薄片,然后均匀地敷在脸上,就像用青瓜敷脸那样。 苦瓜敷脸步骤4:贴好苦瓜之后,静躺二十分钟左右,事先可以先放下轻松的音乐,身心得到放松。 苦瓜敷脸步骤5:最后把苦瓜片拿掉,用清水洗干净脸部。之后涂上保湿乳液就可以了。

牛肚菌怎么煲汤

材料:土鸡、牛肚菌、姬松茸、野生香菇 详细步骤 制作步骤: 1、牛肝菌片,先取出,放入菜篱,轻抖,将菌上的杂质及泥沙、灰尘抖落。 2、 姬松茸,步骤同上,野生香蕈,步骤同上; 3、三菌经过预处理后,用温水泡发2小时; 4、然后挤干水,保留姬松茸、香蕈的泡水,备用; 5、将鸡骨架起出来,鸡肉斩件; 6、加放姜片,适量的盐、糖、胡椒粉、淀粉、料酒和花生油轻轻抓匀; 7、烧一锅水,水量为鸡肉的2、5倍,加入姜片,2汤匙料酒; 8、水沸后,将起出的鸡骨架放入,并煮开; 9、再将三菌;姬松茸、香蕈的泡水一起放入煮沸

产后乳房下垂松弛怎么恢复 Part 2运动篇

想要美胸不下垂、胸部有弹性,推荐5招美胸瑜伽。这些动作可以紧实胸大肌、胸型尖挺,并能疏通乳腺、防止胸部下垂,更能紧实肱二头肌、延展肱三头肌,美化手臂肌肉线条喔! 功效:松开肩关节的压力、刺激淋巴腺体、放松肩颈压力。 步骤: 1.手拿毛巾依自己的柔软度调整适合的间距。 2.吸气,双手往上;吐气,往后向下转动肩关节。 3.吸气,双手往上;吐气,往前向下方双手带回。来回做5~10次。 Tips:胸部是女人最在意的部位之一,因为漂亮的胸型能够展现女性独特的魅力!其实,胸部不一定要大才好看,只要比例好看、坚挺集

夜班补觉的最佳时间 上夜班白天睡不着怎么办

上夜班而白天睡不着觉主要是因为生物钟的问题,若是需要长期上夜班的话,可以在白天需要睡觉的时候,多吃一点安神的食物,例如在睡前喝上一杯温热的牛奶,尽量避免在白天的时候食用一些会大脑兴奋的食物。 若是不想食用食物的话,也可以利用一些放松的方法来促进睡眠,例如泡脚,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大脑和机体得到放松,使人产生困意,从而得到助眠的效果。

瑜伽中级动作图解(下) 单腿交换伸展式图解

此瑜伽动作能灵活脊骨、髋部和后肌腱,坚持动作还能减腹部赘肉。 步骤一:双腿伸直做好,屈膝脚掌紧贴左大腿内侧。 步骤二:手臂齐肩膀抬起,掌心向下。吸气,上体稍后倾,双臂高抬举过头,同时提升脊柱。 步骤三:呼气,由髋部前屈,双手向外伸出,扶着脚踝或胫骨,放松肩膀。吸气,然后呼气,并将躯干压至左腿上,手肘触地。收缩左大腿并把膝盖向下压。保持30-60秒,自然呼吸。 步骤四:深呼吸后抬头,坐直,重复另一侧动作。 结束动作:伸直腿,受自然放在大腿上,放松休息。 有坐骨神经痛者不宜做此动作,动作时要避免耸肩,髋部下

喝酒会大脑近视

外科医生已经发现,过多地摄入酒精,会伤害身体的一些器官,比如胃、肝等。但是心理学家也已发现,酒精对人的大脑也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研究已经显示,人喝过酒之后攻击性会降低,并且参与危险性行为的可能性也会降低。这是因为,酒精使我们大脑的注意力发生如视力“近视”般的效果。具体来说,就是我们的大脑难以对周边的信息进行接收处理,而对手头正在处理的事情的关注度却很高。酒喝得越多,“近视”就越严重。 以前,我们倾向于把酒看作是一种抑制的解除剂,有时候它会我们大声地喧闹,有时候会我们安静地沉思,有时候又会我们悲伤抑郁

学生睡眠不好怎么办?

1、把自己的压力写出来。 很多人睡眠不好,就是压力太大造成的,当因为紧张、担心而无法入睡时,可以把自己的担忧写在纸上,有些没必要的担心就可以自动抛弃,解决办法的思路更加明了,心里也就踏实多了。对于失眠的高三学子来说,一方面应积极调整心态,减轻因失眠而带来的心理压力。 2、不和其他同学比熬夜。 进入高三以后,自己也很容易受到身边同学的影响,看到身边很多同学都在熬夜学习,自己也熬夜,我们建议高三的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不要受别人的影响,不要与别人比学习时间的长短,而要比学习的效率。要在经历比较充沛的情况下

白领男士健康午休法

午间放松法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如果你整个上午都在进行强脑力劳动,午休时间就更要大脑放松一下。可以做一做头面部、肩颈部的按摩和眼保健(保健食品)操,以便松弛你绷紧的神经,解除大脑的紧张和困乏。 具体方法是:用手指肚从前到后梳理、按压头部,重点按压睛明穴、太阳穴、头顶的百会穴、风池穴,感觉疼痛的穴位,可以多揉压一会儿。还可以揉捏耳朵和颈部肌肉,拍打肩部和上肢。另外,更简单的放松方式是“远眺+愣会神儿”,自己有片刻的时间放空,什么都不想。一上午的紧张工作,令你头皮发紧?去公司附近的发廊里洗个头吧!对于强脑

10种能提高记忆力的食物

MIND食谱推荐的10种食物 1.绿叶蔬菜 饮食建议:每天1 - 2次。(每天吃1 - 2次绿叶蔬菜的被调查者,其脑功能衰退要比同龄人晚11年) 饮料:菠菜冰汁 2.其他蔬菜 饮食建议: 除了绿叶蔬菜,每天至少吃一种其他蔬菜。 食谱:蔬菜沙拉 3.坚果 饮食建议:每天吃一点坚果。 食谱:盐焗山核桃 4.浆果 饮食建议:每周至少吃两次浆果。 食谱:浆果制作的甜点 5.豆子 饮食建议:至少每隔一天要一顿含豆子的菜肴 食谱:黑豆汤 6.全谷物 饮食建议:每天吃3种全谷物食品 食谱:意大利全麦饭 7.鱼 饮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