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泡脚对类风湿有效果吗 羌防土鳖汤活血通络

泡脚对类风湿有效果吗 羌防土鳖汤活血通络

配方:羌活,防风,土鳖,川芎,木瓜,炒艾叶,五加皮,地龙,当归,伸筋草各30克。

用法:将所有药材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晾温后泡脚,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

功效:活血通络,祛风除湿。

类风湿性关节炎泡脚效果好不好

泡脚可以疏通血脉,驱除体内的寒气,降虚火,最好能稍稍有汗出即停。一般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朋友都会在临睡前泡脚,然后马上睡觉,这样是比较方便,但是更好的泡脚方法是在下午4-5点钟,膀胱经和肾经当令,此时泡脚对补肾效果更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泡脚疗法:

方一:附子20g,生薏米30g,枸杞子20g,黄芪20g,黄芩20g,制川乌20g,制草乌20g,制乳香20g,青风藤20g,桂枝20g,制没药20g,制马钱子10g,怀生地20g,煎水浴足。

方二:牛膝60g,泽泻60g,地肤子15g,白术15g,干漆15g,蛴螬15g,狗脊15g,车前子15g,萆薢60g,山药60g,茵陈13g,山茱萸16g,干地黄75g,天雄15g。煎水浴足。

方三:羌活60g,桂心60g,茯神60g,炒枳壳60g,酒牛膝60g,五加皮60g,麦冬60g,元参60g,薏米60g防风60g,,生地黄60g,芍药60g,丹参60g,槟榔60g,大黄15g,炒松子仁15g,木香15g,磁石(火煅醋淬7次)30g。煎水浴足。

方四:苍耳子10g,蜂房10g,乌蛇20g,土鳖虫10g,全蝎3g,蜈蚣2条,山甲珠10g,山龙30g,当归15g,熟地15g,淫羊藿20g,鸡血藤25g,蜣螂5个,海桐皮15g。煎水浴足。

泡脚对类风湿有效果吗

有效果。

类风湿多为风寒湿侵袭,痹着关节肌肉,气血不活,经脉不利所致,治疗以疏风散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为主,泡脚可以疏通经脉,驱除体内寒气,加适当的中药材,对类风湿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泡脚治疗类风湿可以采用以下中药配方。

中医怎么治疗骨性关节炎方法

对于骨关节炎的研究,我国中医有着自己的疗法,骨关节在中医里面可以分为风寒湿痹,血瘀阻痹,肾虚骨痹等等,不同的原因有着不同的疗法。

1.风寒湿痹证

[治法] 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药] 乌头汤加减。主要药物:黄芪、麻黄、川乌、芍药、甘草。

上肢痹,可重用羌活、桂枝;下肢痹,重用防己、牛膝;湿热甚,加黄柏、胆南星、土茯苓。

2.血瘀阻痹证

[治法] 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方药] 身痛逐瘀汤加减。主要药物:桃仁、红花、川芎、秦艽、羌活、没药、香附、五灵脂、牛膝、地龙、当归、甘草。

痛在腰腿者,去羌活,加独活、乌梢蛇;痛在腰以上者,去牛膝,加青风藤。

3.肾虚骨痹证

[治法] 养血滋阴,温阳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 三痹汤加减。主要药物:川续断、桂仲、防风、桂心、细辛、人参、茯苓、当归、芍药、黄芪、牛膝、秦艽、生地黄、川芎、独活、干姜、甘草。

偏寒者,加肉桂、附子;腰痛甚者,加杜仲、狗脊、川续断、巴戟天、独活;膝关节痛甚者,加桑寄生、鸡血藤、刘寄奴、透骨草;跟骨痛甚者,加乳香、没药。

4.湿热痹阻证

[治法] 清热解毒,利湿通络。

[方药] 四妙散加减。主要药物:牛膝、苍术、黄柏、薏苡仁、川续断、威灵仙、伸筋草。

关节明显红肿热痛者,须酌减祛湿药物而增清热药物,如金银花、蒲公英、板蓝根、虎杖等。

治疗风湿骨压痛的中医药方

组成:当归、防风、麻黄各30克,秦艽、独活、续断、羌活、鸡血藤、川芎各20克,淮牛膝、木瓜、杜仲、土鳖虫、白芷、制川乌、制草乌、紫草各10克。

功能: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主治:因受风寒引起四肢麻木、关节骨压痛、风湿麻痹、伤筋折骨。

用法:口服一次30~60m1,一日2次

方解:风寒湿痹,四肢麻木,筋骨疼痛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治宜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方用麻黄、防风、羌活、独活、秦艽、白芷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共为主药;木瓜、牛膝、鸡血藤祛风活络止痛,川乌、草乌散寒止痛,共为辅药;当归、川芎、上鳖虫等活血祛瘀,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杜仲、续断补肝肾、壮筋骨为佐使药。

神经性头痛的治疗偏方

处方:川芎6克,白芷6克,细辛3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苍术10克,黄芩10克,菊花10克,当归10克,麦冬10克,藁本10克,蔓荆子10克,蜈蚣2条。水煎服,一日一剂。7剂1疗程,服用2~3个疗程即可治愈。

功效:散风清热,通络止痛,平肝熄风,用于风热上扰清窍,清阳被遏之各种头痛,不论头痛新旧部位均可用此方加减治疗可获良效。

本方为清上蠲痛汤变方,该方出自明朝龚廷贤所著的《寿世保元》,以散风清热,通络止痛立论。风为百病之长,易袭阳位,巅顶之上唯风能到,祛风之药有羌活、独活、防风、藁本、白蒺藜、葛根等;头晕头痛,因于阴虚阳亢或肝阳上亢者应酌加疏散内风之剂,如天麻、钩藤、白僵蚕等;受外伤瘀血阻络者加丹参、制乳香、制没药、红花等活血化瘀药;顽固性头痛久病入络者加虫类搜风通络药,如蜈蚣,僵蚕、全蝎、地龙、土鳖虫、蝉衣等;脾胃亏虚,清阳不升,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者加升麻、柴胡、葛根、桔梗等升阳举陷药;低血压等心脑肝血不足者加党参、白术、黄芪、麦冬、五味子等益气滋阴药;痰湿阻络者加陈皮、半夏、胆南星、白芥子等祛痰药;如使用本方头痛未能减轻者,应去医院检查头颅CT,排除脑瘤等器质性病变。

什么治风湿最好呢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草药,按其主要功用分为以下几类:

(1)疏散风邪:独活、羌活、防风、麻黄。

(2)温经散寒:熟附子、川乌、草乌、桂枝、细辛。

(3)除湿蠲痹:苡仁、防己、苍术、萆、蚕沙、木瓜、茯苓、猪苓、泽泻、滑石。

(4)清热通痹:知母、黄柏、石膏、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忍冬藤、生地、赤芍、丹皮。

(5)通经活络:莶草、络石藤、忍冬藤、秦艽、松节、伸筋草、木瓜、海枫藤、千年健、透骨草、鸡血藤、穿山龙、姜黄。

(6)搜风剔络:全蝎、蜈蚣、地龙、蕲蛇、乌梢蛇、穿山甲、土元、僵蚕、蜂房。

(7)活血化瘀:桃仁、红花、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五灵脂。

(1)古方:

①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石膏。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之恶寒发热,关节疼痛,肌肉酸楚,中医辨证为风热在表者。

②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羌活、独活、藁本、防风、川芎、炙甘草、蔓荆子。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之头痛头重,腰背重痛,恶寒微热,中医辨证为风湿在表者。

③三痹汤(《妇人良方》):独活、秦艽、防风、细辛、当归、芍药、川芎、干地黄、杜仲、牛膝、党参、茯苓、甘草、肉桂心、黄芪、续断、生姜。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日久不愈,腰膝冷痛,手足拘挛,中医辨证为风寒湿痹,属于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者。

对于什么治风湿最好呢这个问题,相信大家看了以上的内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如今的风湿病患者,一般接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同时也有很多的朋友进行中医方面的治疗。那么从治疗的角度看,目前中医治疗的效果是比较好的,所以患者可以尝试接受中医治疗。

骨质增生的中药疗法

1、药物组成及制法:石斛,生虎骨,赤芍,白及,川芎,羌活,桂枝,生杜仲,生地,川乌,白蔹,生山甲,独活,麻黄,透骨草,当归,生草乌,红花,大黄,防风,甘草。以上药料用香油7500ml,兑肉桂面,乳香面,没药面,麝香,血竭面,广木香面,公丁香面。搅匀。每大张净油30ml,小张净油15ml。

功效:祛风散寒,舒筋活血止痛。

主治:颈椎病经络痹阻型。

用法:贴患处。

2、药物组成及制法:蜂毒、羌活、乳香、红花、川芎、三棱、冰片、大黄、木鳖子、玄参、生地、金银藤、、甘草、土贝母、黄芪、当归、薄荷梗、赤芍、白芷、杏仁、黄柏、僵蚕、生山甲、全蝎、生南星、蝉退、牡蛎、生半夏、羌活、防风、连翘、苍术、香附、橘皮、五倍子、蓖麻子、川连、细辛、官桂、丁香、头发、桑枝、槐条、柳条、苍耳子、老蒜、葱白、生姜等四十七味中药经古法熬制而成。

功效:祛风散寒,舒筋活血止痛。

主治:颈椎病,腰椎肩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筋骨扭伤、骨质增生、骨刺、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等一应骨病。

用法:以生姜擦拭皮肤后,将本膏药直接贴于使用部位或压痛点。每贴可贴六天,最好以两贴每三天交互换贴一次,效果更好。

艾叶泡脚能治风湿吗

艾叶泡脚能治风湿吗?艾叶泡脚是对风湿有一定的作用的。艾叶泡脚对全身气血的运行,关节经络的通利都会有好处,只能说对疼痛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根治不太现实。所以建议您还是继续坚持用艾叶泡脚,时间以泡到全身微微出汗为宜,不要大汗淋漓。

艾叶性温燥,芳香而辟秽,艾叶能祛寒、除湿、通经络。因现代人普遍寒湿重,所以艾叶就成了治病不可缺少的帮手。艾叶泡脚能治风湿吗?艾叶在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寒湿性关节疼痛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腰腿疼痛即可用适量艾叶煎汤,先熏蒸后泡洗;肩膀痹痛可用艾叶和米醋拌炒后装入布袋中热敷;用艾叶、生姜、食盐加黄酒共同翻炒后装入纱布包外敷,可以缓解急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所引起的疼痛。

冬天容易发生关节疼痛之类风湿骨痹的人群,建议每天晚上可以选用有温阳活血通经作用的艾叶泡脚方:将一两艾叶分成五份,每次取一份艾叶用纱布包好,水烧开,先熏脚,然后再泡脚。

但艾叶泡脚,也不能经常泡,因为艾叶泡脚能将虚火、寒火往下引,就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两亏,供血不足,反而会引起头晕、头痛,及情绪上的变化等。对于身体寒湿重的病人,用艾蒿每周2到3次就好,次数多了会伤底气,但用艾叶水泡脚的同时,必须停吃寒凉的食物,还可以在用艾叶水泡脚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即去了寒又不泻气。

痛风应该怎么样治疗比较

1.湿热阻痹:

治宜清热化湿、宣痹止痛。

药用白虎加桂枝汤加薏苡仁、防己、黄柏、牛膝等。

2.瘀热内郁证:

治宜清热化瘀通络。

药用凉血四物汤加减。

3.痰湿阻滞证:

治宜化痰除湿、舒筋通络。

药用六君子汤加味。

4.肝肾阴虚证:

治宜滋补肝肾、舒筋通络。

药用杞菊地黄丸加减。

5、风寒湿痹型: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药:薏苡仁汤加味,方中羌活、独活、防风祛风胜湿;川乌、麻黄、桂枝温经散寒;薏苡仁、苍术健脾除湿;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生姜、甘草健脾和中。

若风邪偏胜,以上肢游走痛为主者可重用羌活达30g,并加桑枝30g、片姜黄10~159祛风胜湿;寒邪偏胜,痛处不移,得温则减者可加细辛1.5~3g、草乌10g,温经散寒;湿邪偏胜,关节肿胀,重着不利,以下肢为主者酌加防己10~15g、土茯苓15~30g、木爪10~20g、萆薢15~30g,以利水胜湿。

艾叶泡脚能治风湿吗

艾叶泡脚是对风湿有一定的作用的。艾叶泡脚对全身气血的运行,关节经络的通利都会有好处,只能说对疼痛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根治不太现实。所以建议您还是继续坚持用艾叶泡脚,时间以泡到全身微微出汗为宜,不要大汗淋漓。

艾叶性温燥,芳香而辟秽,艾叶能祛寒、除湿、通经络。因现代人普遍寒湿重,所以艾叶就成了治病不可缺少的帮手。艾叶泡脚能治风湿吗?艾叶在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寒湿性关节疼痛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腰腿疼痛即可用适量艾叶煎汤,先熏蒸后泡洗;肩膀痹痛可用艾叶和米醋拌炒后装入布袋中热敷;用艾叶、生姜、食盐加黄酒共同翻炒后装入纱布包外敷,可以缓解急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所引起的疼痛。

冬天容易发生关节疼痛之类风湿骨痹的人群,建议每天晚上可以选用有温阳活血通经作用的艾叶泡脚方:将一两艾叶分成五份,每次取一份艾叶用纱布包好,水烧开,先熏脚,然后再泡脚。

但艾叶泡脚,也不能经常泡,因为艾叶泡脚能将虚火、寒火往下引,就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两亏,供血不足,反而会引起头晕、头痛,及情绪上的变化等。对于身体寒湿重的病人,用艾蒿每周2到3次就好,次数多了会伤底气,但用艾叶水泡脚的同时,必须停吃寒凉的食物,还可以在用艾叶水泡脚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即去了寒又不泻气。

相关推荐

中医对肩周炎如何辨证论治

中医临床上一般把肩周炎分为以下四型: (1)风寒侵袭 主证:肩部疼痛较轻,病程较短,疼痛局限于肩部,多为钝疼或隐痛,或麻木感,不影响上肢活动,局部发凉,得暖或抚摩则痛减,舌苔白,脉浮或紧,多为肩周炎早期。 主证分析:体虚之人,肌肤卫阳不固,复因汗出当风,风寒趁虚袭于肌肤经络,痹阻于肩部,使肩部气血运行不利,不通则痛,故见肩部疼痛,局部发凉,因病程短,风寒仅袭肌表,故其痛较轻。苔白脉浮或紧均为寒邪在肌表之征。 治则: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蠲痹加减。 活10g,独活10g,桂枝10g,秦艽10g,

中医是怎样治疗硬皮病的

1)辨证论治:本病以寒凝、湿热、血瘀、痰阻、脉络受阻为标;以肺、脾、肾之阳虚、气虚为本;本虚标实症候为主要表现。 ①寒邪阻络,肺卫不宣: 主症:四肢逆冷,手足遇寒变白变紫,颜面或皮肤肿胀无热感,而渐渐变硬,或咳嗽、发热恶寒,或胸闷气短,舌苔白薄,脉浮无力或涩。 治法:补气宣肺,通脉散寒。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合麻黄附子细辛加减。 黄芪25g,白芍25g,桂枝15g,炙麻黄15g,炮附子15g,穿山甲15g,生姜15g,大枣10枚,细辛3g,王不留行10g。 加减:皮肤水肿时加白芥子15g,土茯苓25g

哪些中药处方可以治疗骨膜炎

中药处方(一) 【辨证】实热痹阻。 【治法】清热解毒,社湿宣痹。 【方名】退热通络1号。 【组成】双花45克,公英45克,生石膏45克,龙胆草30克,土茯苓30克,虎杖30克,生地15克,木通1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蝉蜕15克,炙水蛭15克,乌梅10克,甘草10克,以嫩桑枝或鲜芦根适量煮代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中药处方(二) 【辨证】寒湿风邪阻于筋骨。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名】加减风灵。 【组成】海风藤15克,威灵仙9克,吊子风12克,苡仁15克,风12

绝密风湿药酒配方大全

风湿类风湿药酒配方大全:黄芪酒 黄芪20克,独活10克,风10克,炙甘草10克,川椒10克,制附子10克,白术10克,牛膝10克,川芎10克,细辛5克,炮干姜12克,当归9克,桂枝9克,葛根6克,秦艽6克,制乌头6克,山茱萸6克,生大黄3克,白酒2000克。将上述药物共研成粗末,浸泡于酒内,7天后饮用。每日2次,每次10克。 补气活血、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适用于气血不足、风寒所致的关节痹痛、手足麻木、屈伸不利等症。阴虚火旺者忌服。 风湿类风湿药酒配方大全:川乌酒 生川乌、生草乌、乌梅、牛膝、大青叶各15

关节炎患者吃什么中药好

一、黄芪 ,人参 ,白术 ,当归 ,仙茅 ,菟丝子 ,仙灵脾 ,白芍 ,鸡血藤 ,威灵仙 ,己 ,桂枝 ,炙甘草 ,生姜 ,大枣,各适量。可随证加减,对于患者关节疼痛明显的,可 蜈蚣 、全蝎 (为末冲服);偏风盛的,可加风、乌蛇、活、独活 ;偏寒盛的 ,加熟附片 、细辛 ,偏湿盛加苍术 ,苡仁 ,海桐皮、木瓜 ;偏热盛加石膏 、知母、秦艽、地龙、络石藤 ;肾虚症明显的,可加加破故纸 、鹿角霜各适量,水煎服。适合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二、乌蛇祛风通络: 乌梢蛇 ,黄芪、伸筋草、鹳草等、稀莶草 ,当归

肩周炎能否治好呢

中医根据肩周炎患者的病因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分别采用辩证治疗的方法治疗。 1、风寒侵袭型 患者病程较短,肩部疼痛较轻,仅局限于肩部,多数患者为钝痛或隐痛,或肢体麻木感,不影响上肢活动,局部发凉,得暖或抚摩则痛减。舌苔白,脉浮或紧,多为肩周炎早期。此种类型的肩周炎治疗以驱风散寒、通络止痛为主。治疗采用:阂痹加减:海风藤15G,活、独话、桂枝、秦充、桑枝、当归、川穹、木香、乳香各10G,甘草6G。寒胜者加制川乌、纫辛;风胜者,重用活,再加风。 2、寒湿凝滞型 患者肩部疼痛常向远端放射,昼轻夜甚,病程较

强直性脊柱炎偏方

(1)学者以补肾祛寒、强督助阳为主,辅以化湿疏风、散寒通络作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大法,并注意调护脾胃,以固后天之本。若瘀邪化热之证,则需先予以补肾清热法,待标热得解后,仍以补肾强督治本之法收功。如补肾强督治?临床疗效满意。其方药组成如下:熟地黄15g,淫羊藿12g,狗脊30g,制附子9g,鹿角胶10g(烊化),川续断15g,骨碎补15g,活、独活各10g,桂枝12g,赤芍、白芍各12g,知母12g,土鳖虫6g,风12g,麻黄3g,干姜6g,怀牛膝12g,炙穿山甲9g,炙草乌9g。 (2)学者将

痛风患者可以喝红酒吗 痛风患者可以喝这些药酒

药材:黑豆、僵蚕各250g,白酒1 000mL。 制法:将黑豆炒焦,以酒淋之,绞去渣,贮于净器中,将僵蚕也投入净器中,以酒浸泡之。经5日去渣备用。不拘时候,每次温服1小杯。 药材:青藤、钩藤、红藤、丁公藤、桑络藤、菟丝藤、天仙藤、阴地蕨各120g,忍冬藤、五味子藤各60g。 制法:共为细末,用真绵包裹后浸入适量老酒中,放入瓷罐密封。春秋7日,冬10日,夏5日。 功效:此酒舒筋活络,清热除湿,宣痹止痛之功效,用于痛风。日服3次,每次服10mL。 病在上,食后及卧后服;病在下,空腹服用。 追风酒 药材:当归

痛风如何快速缓解 药酒快速缓解痛风

食材:黑豆、僵蚕各250g,白酒1000mL。 制法:将黑豆炒焦,以酒淋之,绞去渣,贮于净器中,将僵蚕也投入净器中,以酒浸泡之。经5日去渣备用。不拘时候,每次温服1小杯。 功效:此方对于治疗痛风很好的缓解作用。 九藤酒 食材:青藤、钩藤、红藤、J公藤、桑络藤、菟丝藤、天仙藤、阴地蕨各120g,忍冬藤、五味子藤各60g。 制法:将上药共为细末,用真绵包裹后浸入适量老酒中,放入瓷罐密封。春秋7日,冬10日,夏5日。 功效:此酒舒筋活络,清热除湿,宣痹止痛之功效,用于痛风。日服3次,每次服10mL。病在上,

吃食物什么祛风湿

风湿性疾病多为慢性病,治疗目的是改善疾病愈后,保持其关节,脏器的功能,解除关症状。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常用的抗风湿病药物如奈普生,阿斯匹林,布洛芬,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等。 【乌蛇粥】 乌蛇肉100克,粳米100克。先将乌蛇肉洗净后切细,用淀粉、酱油、料酒胡椒粉勾芡;将粳米淘洗干净后入锅内煮粥;待沸后加入乌蛇肉,等粥熟后加入调料即可。每日1剂。本品祛湿的功效。可用于风寒湿邪所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和类风湿区别吗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对筋骨痉挛,腰膝疼痛者更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