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枢的准确位置图 悬枢穴配伍应用方法
悬枢的准确位置图 悬枢穴配伍应用方法
配内关,足三里可温胃和中,通经止痛,主治胃痛;配天枢,中脘,可化积通腑,主治食积腹胀;配肾俞,委中,可通经活络,散寒止痛,主治腰痛;配长强,百会可升阳举陷,益气固脱,主治脱肛。
悬颅的准确位置图 悬颅穴的作用
足少阳胆经行于侧头,此穴属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阳盛则热,风盛则动,故本穴有疏风清热,消肿止痛的作用,临床用于风热胆火所致的头面疾患,以及热扰神明的惊痫。
悬枢的准确位置图 悬枢的穴位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腰动脉后支及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内侧支。
悬厘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悬厘穴配伍应用
配风池,太阳,外关,清肝泻火,通络止痛,治偏头痛。配攒竹,四白,合谷,清热除烦,消肿止痛,治面目红肿,内热心烦。配人中,迎香,下关,合谷,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治面瘫,面痛。
悬钟的准确位置图 悬钟常用配伍治疗
胸腹胀满,胁痛可配支沟,阳陵泉;头痛,眩晕,耳鸣可配风池,肾俞,百会;中风,半身不遂可配足三里,百会,四神聪;颈项强痛,落枕可配风池,大椎,落枕穴;腰酸胫软可配肾俞,大杼;小腿挛痛可配阳陵泉,承山;踝扭伤可配丘墟,昆仑,太溪。
悬枢的准确位置图
悬枢穴的位置,位于人体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悬枢疼痛为什么 悬枢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1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1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1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悬钟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悬钟穴位解剖
在腓骨短肌与趾长伸肌分歧外,有胫前动,经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悬枢疼痛为什么
悬枢穴属督脉,有温肾健脾,温经强腰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肾阳虚,阴寒内蕴之腹胀,腹痛,脾胃虚弱,胃痛,完谷不化,泄泻,痢疾,脱肛诸症,以及肾虚失养,经脉痹阻之腰脊强痛症。该穴与脾肾健康相关联,出现上述症状时,穴位有可能出现疼痛反应,具体情况应咨询医生后确诊治疗。
悬枢的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腰部,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腰部,在两髂前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处为第4腰椎棘突,再向上数3个椎体(第1腰椎),在其棘突下缘之凹陷处即是,按压有酸胀感。
悬枢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悬枢穴主治疾病
本穴可疏通督脉经气而治疗腰脊强痛,升阳举陷而治疗脱肛;其温肾健脾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的慢性腹胀,腹痛,泄泻。
悬枢的准确位置图片
科学定位:在腰部,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腰部,在两髂前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处为第4腰椎棘突,再向上数3个椎体(第1腰椎),在其棘突下缘之凹陷处即是,按压有酸胀感。
悬厘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悬厘穴穴位解剖
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
悬枢疼痛为什么 悬枢穴常用配伍
1.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灸肾俞,关元,温补脾肾,和胃理肠,如配肾俞,天枢,足三里,治疗脾肾阳虚泄泻,完谷不化;配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治疗脾肾阳虚腹痛,腹胀。
2.配中脘,内关,足三里,针刺泻法,灸中脘,温中和胃,治疗寒邪客胃之胃痛,呃逆,呕吐等。
3.配天枢,梁门,中脘,上巨虚,针刺泻法,化积通腑,治疗食积腹胀,泄泻等。
4.配肾俞,命门,委中,阳陵泉,针刺补泻兼施,温肾壮阳,温经通络,治疗肾虚腰痛,寒湿腰脊强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