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如何进行现场抢救
急性中毒如何进行现场抢救
生命是顽强的,但同时又是脆弱的。有时,意料不到的急性中毒,会使人面临死亡的边缘。如1995年3月发生在日本东京地铁的毒气事件,每年冬春季节屡有所闻的煤气中毒事故……人们置身于中毒现场,惊恐之余,一定要及时、正确地进行抢救。那么,应采取哪些方法呢?
首先应尽快脱离现场。发生急性中毒的生产、生活环境,空气中常含有高浓度的毒物,因此任何人都不能毫无防护地贸然进入,否则必然造成更大伤亡。应该先打开有毒环境的门窗,并用电风扇等进行充分的通风,以降低毒物浓度并送入新鲜空气。然后,救护员佩戴好有效的防毒面具或供气(氧)器或呼吸器,携带救护绳等进入该有毒环境,以便能把中毒者安全地抢救到新鲜空气环境中。如果现场没有防毒面具等,救护员只能在中毒场所已有适当通风的情况下才可进入。对于水溶性毒物如常见的氯、氨、硫化氢等,救护员可在口鼻处罩上一层湿毛巾,吸足气后屏气进入中毒环境进行短时间的紧急抢救。
其次,要注意保护心脏、肺部、眼睛等重要器官。抢救到新鲜空气环境中的中毒患者,如果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与心脏复苏等抢救。如果患者吸入的是剧毒的硫化氢、氰化氢,则不宜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而以压胸法为宜。此外,呼吸道通畅是做好人工呼吸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先清除口腔中的呕吐物等。
眼部有化学灼伤者,应在现场立即进行冲洗。如果现场没有冲洗设备,可用“一盆水”法,在面盆中放满流动清水(或自来水),患者将面部浸入水中,张开眼睑,转动眼球与头颅,也可以及时起到冲洗与稀释毒物的作用。
然后是彻底清除污染。很多毒物能由皮肤吸收,尤其灼伤的皮肤吸收更快,因此,皮肤有污染者在脱去或用剪刀剪去污染的全部衣服、手套、鞋袜后,应对污染皮肤立即进行充分而彻底的冲洗。为争取时间收到较好效果,可用大量的流动自来水冲洗,如果液态毒物溅落在皮肤表面较多时,可先用纱布或卫生纸等吸去毒物后再冲洗。磷灼伤时应将残留的磷屑彻底清除。
最后是解毒排毒防毒。只要诊断明确,都应该在急救现场就对患者进行治疗,例如缺氧、化学窒息与刺激性气体中毒者的氧疗,氰化物中毒者的吸入亚硝酸戊酯与注射硫代硫酸钠,有机磷农药中毒者的注射阿托品等。即使诊断不十分明确,只要有明确的毒物接触史,上述治疗对减轻或防止中毒也是有利的。
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倍加珍惜。只有了解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知识,才能在万一遇到危难时更好地保护自己,保护别人。
急性甲醛中毒的抢救措施
甲醛又名蚁醛,为无色刺激性气体,甲醛中毒多因吸入其气体或接触其溶液而引起。轻度中毒仅为眼、呼吸道、皮肤的刺激性表现,如眼刺痛、流泪、咳嗽、胸闷等。重度中毒可昏迷、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心跳骤停而危及生命。
现场处理
立即脱离现场,及时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对受污染的皮肤使用大量的清水彻底冲洗,再使用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溅入眼内须立即使用大量的清水冲洗。
出现上呼吸道刺激反应者至少观察48小时,避免活动后加重病情。
对接触高浓度的甲醛者可给予0.1%淡氨水吸入;早期、足量、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地防止喉水肿、肺水肿。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支气管解痉剂,去泡沫剂,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合理氧疗。
对症处理,预防感染,防治并发症。
其他处理
轻度和中度中毒治疗后,经短期休息,一般可从事原作业;但对甲醛过敏者应调离原作业;重度中毒视疾病恢复情况,酌情安排不接触毒物工作。
治疗急性中毒的原则是什么
治疗急性中毒的原则是什么?
每当发生急性中毒,都应分秒必争地立刻进行抢救,以免失去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抢救急性中毒的原则和步骤是:
尽快清除未被吸收的毒物:
清洗被污染的皮肤、除去污染的衣服、脱离有毒的场所或催吐、洗胃、导泻、灌肠以清除食入的毒物。
防止毒物吸收:
在催吐、洗胃过程中或其后,给予拮抗剂以直接未被吸收的毒物发生作用,以减低毒性或防止吸收。例如强酸中毒可用弱碱(石灰水上清液、肥皂水)中和,强碱中毒可用弱酸(1%醋酸、果子水)中和,日常饮的豆浆、牛奶或蛋清也有中和酸、碱作用和保护肠胃道粘膜作用,并常用作金属毒物的拮抗剂。浓茶可以沉淀某些毒物。
促使已吸收的毒物排出:
到医院应用静脉输液,应用利尿剂排毒,目前透析方法已推广应用,效果较好,透析亦即是利用人工肾或利用腹膜的渗透作用将毒物从体内排除。
对症疗法:
根据病人出现的症状如惊厥、呼吸困难、循环衰竭等给予对症治疗,支持病人渡过危险阶段,争取及早康复。
服用中药中毒如何诊断
健康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的话题之一,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等于拥有了一半的财富,所以了解一些健康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预防疾病的侵扰,很好的保护自己和自己身边所关心的人。也可以尽快的走出自己对一些健康误区,及早的得到正确的治疗和护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相关介绍:
服用药物出现中毒现象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出现中毒后急救是最重要的,中医专家分析说服用中药中毒后要采取下面的流程解毒。
中药急性中毒具有突然发病、来势凶猛、发展快、病情重等特点,为使中毒病人尽快转危为安,必须尽快正确诊断,善于识别个别中药的特殊临床表现。救治时间的早晚与病人的预后关系甚大,通过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大致可以确定是否中毒及中毒的种类与程度,结合实验室检查,加以综合分析,有利于明确诊断,争取时间,进行有效的救治。急性中毒患者也有轻重之分,一般早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呼吸频率、心率的改变,重者则出现烦躁不安、谵语、氏迷、休克等症状。
一、询问病史
急性中毒患者可由本人或陪同前来者诉述,应询问何时服用何种中药、剂量及初期发病症状等,了解原先健康情况,并要求将剩余中药进行毒物分析及提供现场情况,以确诊是急性中毒还是慢性中毒。既要防止漏诊或误诊,也要防止有意伪造病史。
二、体格检查
对轻症病人,可以全面检查,以作出准确的诊断当然也要避免因体格检查而延误治疗。对危急病人则应观察其典型症状与体征,争取时间,有效地进行抢救。如含阿托品类中药中毒时,常有瞳孔散大、潮红、口干舌燥、心跳加快等。
重点检查的内容有:
(1)皮肤、面容的颜色及损伤情况,皮肤弹性,体温,肌肉是否抽搐与痉挛。
(2)瞳孔大小,对光反应,结膜是否充血。
(3)神态是否清醒、昏迷或谵妄。
(4)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呼气有无特殊气味,肺部有无锣音。
(5)心率、节律及血压。
(6)腹部是否压痛,有无腹泻。
(7)呕吐物及排泄物的气味、颜色。
三、实验室检查
这是正确诊断或证实诊断的依据。首先安排一般常规化验,或生化细菌检查,必要时可作肝、肾功能、基础代谢、心电图等检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采集患者大小便、呕吐物、胃洗出液、血液等,针对可疑毒物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查。有毒中草药中毒时,可采集同样的标本,让有关单位及专家鉴定。
以上是给大家介绍的一些疾病的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要是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就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我们的专家会为您做详细的介绍,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氨气中毒后要如何进行急救
急救处理:
吸入者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维持呼吸功能、卧床静息。及时观察血气分析及胸部X线片变化。给对症、支持治疗。防治肺水肿、喉痉挛、水肿或支气管粘膜脱落造成窒息,合理氧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支气管舒缓剂; 早期、适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可按病情给地塞米松10~60mg/d,分次给药,待病情好转后减量,大剂量应用一般不超过3~5日。注意及时进行气管切开,短期内限制液体入量。合理应用抗生素。脱水剂及吗啡应慎用。强心剂应减量应用。
误服者给饮牛奶,有腐蚀症状时忌洗胃,并对症处理。
眼污染后立即用流动清水或凉开水冲洗至少10分钟。
皮肤污染时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30分钟
上面介绍的就是氨气中毒的急救措施。这种疾病对人体的伤害是很大的,很多朋友在患上这种疾病之后,会出现昏迷现象,甚至还会失去生命,所以大家在使用氨气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氨气的合理使用是避免氨气中毒的唯一方法。
食物中毒如何进行现场急救
发生食物中毒后,可以采取的应急措施:
(1)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2)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3)封存。将吃过的食物进行封存,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4)呼救。马上向急救中心呼救,越早去医院越有利于抢救,如果超过2小时,毒物被吸收到血液里,治疗比较困难。
细菌性食物中毒
(1)致病原因:一是由于细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引起的急性感染,常见的细菌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韦氏杆菌;另一原因是细菌在食物中大量繁殖,释放出外毒素,毒素被肠道吸收后引起中毒,属于这类中毒的常见细菌有葡萄球菌、肉毒杆菌。
(2)现场自救:现场主要采取催吐、导泻方法救治,可用高锰酸钾溶液(1:5000)或微温清水洗胃。呕吐时中毒者头部应偏向一侧,以免吸入气道。注意补液,避免脱水,可以口服米汤加盐或糖盐水。严重者到医院急救。
豆角中毒
豆角是人们普遍食用的蔬菜,常因烹调不当食用后中毒。
(1)中毒成分和机理:一般认为与豆角中毒有关的有毒成分是豆角所含的皂素和红细胞凝集素,具有凝血作用。
(2)中毒原因及预防:主要是因为烹调时未熟透,食后引起中毒。豆角宜炖食,炒食不要过于贪图脆嫩,应充分加热,使之彻底熟透。
(3)中毒症状:潜伏期半小时至3小时,长者可达15小时。食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少数人有胸闷、心慌、出冷汗、手脚发冷、四肢麻木、畏寒等,体温一般正常。
(4)自救互救措施:通常无需治疗,吐泻之后迅速自愈。吐泻严重者可对症治疗,中毒较轻的人经过休息可自行恢复,用甘草、红豆适量煎汤当茶饮,有一定的解毒作用。中毒重者应到医院抢救治疗。
蘑菇中毒
据统计,有毒蘑菇约有80多种,其大小、形状、颜色、花纹各不相同,很难鉴别。毒蘑菇含有植物性生物碱,毒性强烈,可损害肝、肾、心及神经系统,即使是微量被吸收到体内也很危险。蘑菇中毒后应:
(1)立即呼叫救护车赶往现场。
(2)立即催吐、洗胃、导泻。中毒不久而没有明显呕吐的人,可以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部催吐,然后用1∶2000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浓茶水或活性炭混悬液等反复洗胃。
(3)在等待救护车期间,为防止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患者饮用加入少量食盐和食用糖的糖盐水,补充体液,防止休克。
(4)对于已昏迷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农药中毒如何进行急救呢
1、清除毒物
皮肤污染,脱去衣服,除敌百虫外,立即用5%碳酸氢钠溶液或肥皂水,或温清水、清水洗消,包括头发、指甲;眼污染用2%碳酸氢钠溶液或温清水或清水彻底冲洗。
口服中毒要彻底洗胃,操作时应注意:(1)入胃管前先抽胃内容物;(2)注入洗胃液每次不大于500ml;(3)第一次洗胃液中可加5mg去甲肾上腺素,以减少有机磷的吸收;(4)彻底反复洗胃,至灌洗出液体清而无味为止,一般需1万ml以上,洗胃液应吸出充分,防止吸收,以免诱发或加重肺水肿、脑水肿;(5)中毒12小时以上,症状未好转者,仍可洗胃;昏迷患者也应洗胃。
2、解毒治疗
(1)拮抗剂阿托品。拮抗和消除毒蕈碱样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兴奋呼吸中枢,是解毒治疗的必用药。但阿托品无拮抗烟碱样作用及胆碱酯酶的复能作用。中度、重度中毒时,一般应与复能剂合用。有机磷中毒患者对阿托品的耐受性显著提高。阿托品用药必须采取早期、足量、重复给药,直到毒蕈碱样症状明显好转和“阿托品化”即瞳孔较正常略大,轻度烦躁,颜面潮红,皮肤干燥无汗,腺体分泌减少,肺部湿性罗音显著减少或消失,心率增快,意识障碍减轻或昏迷患者开始苏醒,再考虑用维持量或停药观察。阿托品与复能剂合用时,阿托品用量应酌减,注意避免过量使用引起阿托品中毒。
(2)复制剂。常用的有解磷定与氯磷定。对有机磷与胆碱结合不稳固的,如对硫磷、内吸磷等,及时给药效果好;对乐果、敌百虫、敌敌畏、马拉硫磷复能效果差。过量使用复能剂可发生复能剂中毒,出现与有机磷中毒类似的症状。
此外,对急性中毒患者临床表现消失后仍应继续观察2~3天;乐果、马拉硫磷,久效磷中毒者,应延长治疗观察时间;重度中毒患者避免过早活动,防止病情突变。
喝了假酒怎么处理 喝假酒中毒急救措施
发现患者有中毒症状后,立即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咽部,舌根催吐;给中毒戴眼罩,或者用纱布盖眼,防止光对眼睛的刺激,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后,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