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月经不调的偏方
治疗月经不调的偏方
生化蜜膏
做法:当归、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服30毫升,日服3次。
功能:活血化瘀,温经调经。
主治:用于瘀血停滞所致月经过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舌正常或紫黯,或有瘀点,脉细弦涩。
黑木耳红枣茶
做法:黑木耳30克,红枣20枚,黑木耳红枣共煮汤服之。每日1次,连服。
功能:补中益气,养血止血。
主治:气虚型月经出血过多。
浓茶红糖饮
做法:茶叶、红糖各适量。煮浓茶一碗,去渣,放红糖溶化后饮。每日一次。
功能:清热、调经。
主治:月经先期量多。
山楂红糖饮
做法:生山楂肉50克,红糖40克。山楂水煎去渣,冲入红糖,热饮。非妊娠者多服几次,经血亦可自下。
功能:活血调经。
主治:妇女有经期错乱。
治疗月经不调的偏方 月经不调汤疗偏方
食材:排钱草根30-60克,老母鸡1只,黄酒适量。
做法:将老母鸡宰杀,去毛去内脏洗净,切块,排钱草根洗净,将鸡块和排钱草根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炖熟,饭前服食,
功效:补血,调经,祛风,利湿,用于治疗月经不调,闭经。
食材:淡菜100克,猪肉150克。
做法:将淡菜洗净,猪肉洗净切块,一同煮汤至肉烂后加食盐调味食用,于月经来潮前服食。
功效:补虚养血,用于治疗月经过多,症见羸瘦,眩晕,腰痛者。
食材:猪蹄一对,茜草30克,大枣10枚。
做法:将 猪蹄去毛洗净,切块,茜草洗净,用纱布包好,大枣洗净,三味下锅同煮,熟后去药袋,加食盐调味服食。
功效:凉血止血,祛瘀生新,滋养强壮,用于治疗血热妄行引至月经先期。
食材:河蚌肉250克,冬瓜500克,食盐,味精,葱花,麻油适量。
做法:将河蚌肉加少许姜汁浸泡,冬瓜去皮,瓤后切片,取出的冬瓜仁和冬瓜籽用水煮20分钟,去渣取汁,放入冬瓜片,煮5-10分钟,入蚌肉烹黄酒,再煮沸3分钟,放食盐,味精,葱花,淋上麻油 调味服食。
功效:除热止渴,清肝热,用于治疗血热之月经提前。
能够治疗月经不调的药物有哪些
1、女金丸治疗月经不调
女金丸治疗月经不调由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党参、白术(炒)、茯苓、甘草、肉桂、益母草、牡丹皮、没药(制)、延胡索(醋制)、藁本、白芷、黄芩、白薇、香附(醋制)、砂仁、陈皮、赤石脂(煅)、鹿角霜、阿胶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养血,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治月经不调因气血两虚所致,有月经提前、月经错后、月经量多,神疲乏力,经水淋漓不净,经行腹痛等症状效果显著。
2、七制香附丸治疗月经不调
能够治疗月经不调的药物有哪些?七制香附丸治疗月经不调由香附(醋制)、鲜牛乳、地黄、茯苓、当归、熟地黄、白术(麸炒)、白芍、益母草、川芎、艾叶(炭)、黄芩、山茱萸(酒制)、天冬、阿胶、酸枣仁(炒)、砂仁、延胡索(醋制)、艾叶、稻米、小茴香(盐制)、人参、甘草、食盐等药物组成,具有开郁顺气,调经养血的功效,治月经不调因气滞经闭所致,有胸闷气郁,两胁胀痛,饮食减少,四肢无力,腹内作痛,湿寒白带等症状效果显著。
3、加味逍遥丸治疗月经不调
加味逍遥丸治疗月经不调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麸炒)、茯苓、甘草、牡丹皮、栀子(姜炙)、薄荷等药物组成,具有疏肝清热,健脾养血的功效,治月经不调因肝郁血虚所致,有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等症状效果显著。
月经不调怎么治疗
1.西医治疗:一般而言,中医药效果更好。
2.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月经不调效果不错,但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所以患者应该找正宗的中医师,不应该一味听信所谓偏方。
月经不调偏方让你摆脱月经提前的困扰
首先介绍的是茶饮:绿茶、红糖各适量,先煮浓茶一碗,然后去除残渣,放入红糖调化后饮服。在月经前服用,每天两次,连续数天。可以清热调经,主要用于月经先期血量多的女性。
其次介绍一种粥,不但可以作为日常的饮食,也可以饮食治疗月经不调,在吃饭的时候就可以达到调理月经的作用。所以,该方法是很多女性朋友都喜欢的。具体的方法是:连根芹菜,粳米一百克,熟牛肉末十克。前二味煮粥,等到熟了加入牛肉末,稍煮就可以了。在月经前服用,早上和晚上各一次,温热服用。具有清热、凉血、补虚功用,可以治血热性月经先期。
另外,还有很多饮食对月经不调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的饮食不但能够对健康有益,也可以缓解一些病情。对于月经提前患者应该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像茄子、柿子、生藕、苘蒿菜、苦瓜、黄瓜、芹菜、柚、梨、绿豆、甲鱼等具有清热凉血作用,实热证的月经提前患者可以选用。而像淡菜、海参榛子、乌骨鸡、莲子等,具有补气益肾固下作用,适合体弱证者选用。
月经不调偏方让你摆脱月经提前的困扰!以上就是关于月经不调偏方的描述。如果对小编所提供的方法有什么质疑的,可以向妇科专家进行自选,本站专门开设了妇科在线咨询,专为女性朋友答疑解惑。
治疗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中药治疗
月经先期
实热型:症见月经提前而至,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黏而稠,伴心烦,口干,面红,尿黄,便干,舌质红,舌苔黄。治疗选用止血片。
虚热型:症见经行提前,量少色红,质稠,伴手足心热,两颧骨潮红,舌红苔少。治疗可选用知柏地黄丸
肝郁化热型:症见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色红或紫,或夹有瘀块,伴乳房、胸胁、小腹胀痛,心烦易怒,口苦,舌苔薄黄。治疗用加味逍遥丸。
气虚型:症见经行提前,量多色淡,质清稀,伴神疲乏力,心慌气短,食少,大便稀软,舌淡,苔薄。治疗宜选用人参归脾丸。
月经后期
实寒型:症见经期延后,色黯量少,伴小腹冷痛,热敷则痛减,怕冷,面色苍白。治疗可选用七制香附丸或痛经丸。
虚寒型:症见行经延后,量少,质清稀,小腹隐隐作痛,喜温喜按,伴腰酸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软。治疗可用艾附暖宫丸。
血虚型:症见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伴头晕眼花,心慌失眠,面色苍白或萎黄,手足麻木。治疗可选用当归丸、八珍益母丸、当归红枣颗粒等。
气滞型:症见月经延后,量少色黯有块,伴小腹胀痛,胸胁乳房作胀。治疗选用七制香附丸或元胡止痛片。
查出月经不调怎么进行对症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效果显著且副作用较小,月经不调不胜其扰,中医出马轻松调理!血淤型月经不调可表现为经期不断往后推,行经时经血颜色呈暗红色,量较少且有血块。查出月经不调怎么进行对症治疗?一般伴有剧烈的腹痛感,血块排出后可症状可减轻。在治疗月经不调的时候应以活血化瘀止痛为主,可选用益母草膏、桂枝茯苓丸等中成药,疗效都不错。
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效果显著且副作用较小,血虚型月经不调可表现为经期不断往后推,行经时经血量较少且色谈质稀,患者平时经常会出现头晕眼花,心悸怔肿,少寐多梦等情况,面色也比较偏黄。在治疗月经不调的时候应以补血益气为主,可选用妇科十味片、参茸白凤丸等中成药,疗效都不错。
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效果显著且副作用较小,血寒型月经不调可表现为经期推迟,行经时经血颜色较暗且量较少少,患者多数还伴有痛经的症状,平时四肢不温,比较怕冷。在治疗月经不调的时候应以温经散寒为主,可选用艾附暖宫丸、温经丸等中成药,疗效都不错。
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效果显著且副作用较小,血热型月经不调可表现为经期先后不定,行经时经血颜色偏红或深红,质地比较粘稠,部分患者还伴有血块的现象。此类患在平时总觉得胸闷心烦,面色潮红易口感,小编也比较偏黄。在治疗月经不调的时候应以清热凉血为主,可选用固经丸、清经散胶囊等中成药,疗效都不错。
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偏方
莲子桂圆汤:莲子、桂圆肉各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将莲子泡发后去皮、心洗净,与洗净的桂圆肉、红枣一同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煎煮至莲子酥烂,加冰糖调味。
此方具有补心血、健脾胃功效,适用于贫血乏力、神经衰弱、心悸、健忘、睡眠不安等。
一般我是睡觉前喝汤吃莲子、红枣、桂圆肉,一个星期吃1-2次,尤其是我原来也爱失眠多梦的,现在感觉比原来容易睡着了,睡得也比原来踏实了,补气血的效果也比较明显,开始喝的第一个月我就感觉血比原来多了,后来就慢慢的坚持下来了。
第二个猪肝粥:猪肝100~150克,大米100克。先将猪肝洗净切碎,与大米一同入锅,加水1000克及葱、姜、油、盐各适量,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稀粥。
此方具有益血补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血虚萎黄、贫血等症。
这个做法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坚持,我每天晚上都会吃一次,习惯了口味也容易接受,效果和第一个差不多,我交替着来同时吃的一起补,互不影响
五个杞子红枣煲鸡蛋:枸杞子20克,红枣10枚,鸡蛋2个,同煮,蛋熟后去壳再同煮10分钟。吃蛋喝汤,有补虚劳、益气血、健脾胃等功效。可治疗贫血症,还可用于体质虚弱、头晕眼花、健忘失眠、视力减退的调理。
食物治疗月经不调偏方
大枣治疗月经不调
大枣20枚,益母草10克,红糖10克,加水炖饮汤,每日早晚各1次。适宜于经期受寒所致月经后延,月经过少等症。
鸡蛋治疗月经不调
鸡蛋2个,益母草30克,将鸡蛋洗净,同益母草加水共炖,蛋熟后去壳再煮20分钟,吃蛋饮汤。适宜于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过少,月经后延症。
红高粱花治疗月经不调
红高粱花、红糖各适量,水煎,分2次饮服。适宜于月经提前、经量多而鲜红者。
当归治疗月经不调
当归、生姜各10克,羊肉片100克,加水同煮,熟后加盐,饮汤食肉。适宜于月经后延、量少、腹冷痛等症。
治疗月经不调的小偏方
月经不调的原因
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具体表现为月经量过多或过少、月经来潮时间不准等。由于作息不规律、过度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内分泌环境的改变,容易导致女性月经不调。此外一些妇科疾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都是导致女性月经不调的原因。
1、作息不规律。由于生活或工作的影响,经常熬夜,或者作息时间颠倒,这种不良的作息习惯很容易导致内分泌失常,引发月经不调。
2、过度减肥。无节制地减肥或过量运动会导致身体没有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从而影响体内的雌激素的正常合成,出现月经量过少或闭经的情况。
3、情绪因素。如果长期处于抑郁、焦虑或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中,下丘脑功能会受损,卵巢无法分泌荷尔蒙和排卵,容易导致月经不调。
4、人流手术。多次人流手术会导致子宫内膜薄,子宫损伤难以修复,甚至造成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症的情况出现。
5、子宫肌瘤。有子宫肌瘤的女性通常会出现月经不调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多、经期超长等,症状的严重性取决于子宫肌瘤的病变情况。
6、甲状腺问题。如果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也会影响卵巢功能,使月经变得不规律。
月经不调偏方秘方大全
偏方1 大枣血藤汤
【配方】鸡血藤9~15克(干品),大枣10枚,瘦猪肉200克。
【制法】将猪瘦肉洗净切块,与洗净的鸡血藤、大枣一起炖熟,调味即可。
【功效】补血益气,适用于血虚型月经不调。
【用法】食肉饮汤,于每次月经前服用,连服5天,每天1剂。
偏方2 三七枸杞炖鸡
【配方】三七5克,枸杞子30克,仔鸡1只(约500克),葱、姜、黄酒、盐适量。
【制法】将鸡宰杀去毛、内脏,洗净切块,放入砂锅中,加入三七片,枸杞子及适量的清水,烧开后去浮沫,淋黄酒及适量的盐,葱,姜等,慢火炖至烂熟。
【功效】补血益气,适用于血虚型月经不调。
【用法】食肉喝汤,亦可佐餐食。
偏方3 黄芪蒸乌鸡
【配方】黄芪20克,乌鸡1只,盐适量。
【制法】将乌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把黄芪纳入鸡腹内,鸡放汤盆内,加少量清水,然后将汤盆放入大锅中,隔水将鸡蒸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益气补血、固肾调经,适用于血虚引起的月经不调、白带过多、痛经、头晕等症。
【用法】拣去黄芪,食肉饮汤,每日2次。
偏方4 四物乌鸡汤
【配方】熟地黄、当归各15克,白芍10克,川芎8克,乌鸡1只,葱、姜、盐、料酒各适量。
【制法】将乌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洗净,放入纱布袋内包好。将乌鸡和药包一起入砂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加葱、姜、料酒,用小火炖至鸡肉熟烂,拣去葱、姜、药包,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血和血、调经化瘀,适用于血虚所致的惊悸头晕,目眩耳鸣,面色无华,月经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等症。
【用法】月经过后,早晚佐餐食用,连吃3~5天。
妇女月经不调偏方
1、黑木耳红枣茶
黑木耳30克,红枣20枚,黑木耳红枣共煮汤服之。每日1次,连服。功能补中益气,养血止血。主治气虚型月经出血过多。
2、浓茶红糖饮
茶叶、红糖各适量。煮浓茶一碗,去渣,放红糖溶化后饮。每日一次。功能清热、调经。主治月经先期量多。
患者怎么通过饮食调理月经不调
具有治疗月经不调功效的食物
1、鸡肉治疗月经不调具有补虚劳赢弱、益产妇的功效,是补养身体的上好佳品。对女性月经不调、白带多及一些虚损病有较好的疗效。
2、羊肉治疗月经不调,味甘,性热,可补肾壮阳、暖中驱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对腹部冷痛、气血两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用于治疗肾虚腰疼、经血不调、产后血淤等症。
3、银耳治疗月经不调,性平,味甘,有滋阴润肺、补肾强精、止血、活血、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体弱、月经不调、神经衰弱、大便秘结、眼底出血等症。
治疗月经不调患者的食疗配方
1、当归、生姜各10克,羊肉片100克,加水同煮,熟后加盐,饮汤食肉。适宜于月经不调、量少、腹冷痛等症。
2、鸡蛋2个,益母草30克,将鸡蛋洗净,同益母草加水共炖,蛋熟后去壳再煮20分钟,吃蛋饮汤。适宜于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不调,月经后延症。
3、龙眼肉50克,鸡蛋1个,先煎龙眼,30分钟后打入鸡蛋,共炖至熟,早晚各1次,连服10天。适用于虚证月经不调。
4、米醋200克,豆腐250克,同煮熟,饭前吃,1次吃完。适宜于经期过短、月经不调、量多的壮实女性。
中医治月经不调偏方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以“补肾养血一活血化瘀一补肾一活血调经”为周期性选方用药。补肾可提高女性的性功能,促进卵泡发育,在有一定雌激素水平基础上再活血化瘀,才能促进成熟卵泡排卵。因此,活血化瘀法只能在补肾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通过中药人工周期疗法调节月经的期、量、色、质,恢复正常后一般维持的时间较长,远期疗效优于西药人工周期法。不少患者在用西药人工周期法调经期间月经比较正常,但停药后又会反复,远期疗效不如中药。
【常用方药】
(1)经后期(卵泡期):治以补肾养血调经。处方:丹皮15g,泽泻10g,茯苓20g,山茱萸10g,山药30g,熟地黄10g,枸杞10g。当归20g,鸡血藤30g,香附10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菟丝子10g。3剂,水煎服,隔日1剂。
(2)经间期(排卵期):治以活血补肾促排卵。处方:丹参15g,当归20g,生地黄20g,川芎15g,赤芍15g,香附10g,桃仁10g,山茱萸10g,鸡血藤30g,枸杞15g。5剂,隔日1剂。
(3)经前期(黄体期):治以活血补肾通经。处方:桃仁10g,红花20g,当归20g,生地黄30g,川芎15g,赤芍15g,山茱萸10g,三棱10g,莪术10g,牛膝10g,土鳖10g,木通10g。5~6剂,水煎服,隔日1剂。
(4)经期:
气虚型治以益气摄血,化瘀补肾调经。处方:党参20g,茯苓20g,白术10g,炙甘草10g,黄芪30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白芍30g,益母草30g,阿胶(烊化)15g,三七(冲)5g,山茱萸10g,地榆30g。2~4剂,水煎服,隔日1剂。
阴虚型治以滋阴清热,化瘀补肾调经。药用生地黄30g,地骨皮15g,玄参15g,麦冬20g,白芍30g,阿胶(烊化)15g,三七(冲)5g,山茱萸10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益母草30g,紫草30g。2~4剂,水煎服,隔日1剂。偏肾阳虚者加巴戟天、肉苁蓉、仙茅、淫羊藿等;偏肾阴虚者加女贞子、墨旱莲、制首乌、枸杞、菟丝子等。中药人工周期法,1个月为1个周期,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中成药及西药。
疗效标准:痊愈:月经期、量、色、质完全恢复正常,随访3个月未复发。有效:月经期、量、色、质基本恢复正常,随访3个月有复发。无效:月经期、量、色,质没有完全恢复正常。治疗结果:治愈81例,占84.4%;有效12例,占12.5%;无效3例,占3.1%;总有效率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