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引起儿童贫血的主要原因

引起儿童贫血的主要原因

引起儿童贫血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儿童生长发育快 ,特别是在婴儿期 ,如果不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 ,婴幼儿很容易因缺铁而发生贫血 ;二是儿童饮食单调 ,特别是偏食者易发生贫血。

从上述原因来看 ,防治儿童贫血主要应在儿童饮食上下功夫 ,倡导母乳喂养婴儿 ,并及时添加辅食 ,注意摄入肝、瘦肉、鱼等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食物。在重视预防的基础上 ,也要注意儿童有无缺铁性贫血表现 ,如果出现食欲减退 ,伴有呕吐、腹泻 ,面色、口唇、甲床苍白 ,疲乏无力 ,不爱活动 ,伴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症状时 ,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是否已患贫血 ,以及早治疗。

孩子厌食可能感染了寄生虫

如今在大城市中依然存在寄生虫隐患,儿童尤其是寄生虫的易感群体,他们容易从多种途径感染寄生虫。而厌食、消瘦、睡眠不好等情况,很可能不是正常的“苦夏”反应,而是感染寄生虫的症状。不讲卫生、吃东西前不洗手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儿童感染寄生虫病。如对此掉以轻心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如常见的蛔、钩、鞭虫,如病情发展严重则可能引起儿童贫血,影响儿童发育甚至出现心力衰竭等症状。

专家提醒,如果孩子表现出腹痛、食欲减退、睡觉磨牙、消瘦、烦躁、夜惊等疑似寄生虫感染症状,更要及时就诊,遵医嘱使用世卫组织推荐的首选驱虫药史克肠虫清。另外,夏天食物容易腐烂、变质,食用后人感染寄生虫的机会增多,因此尽量不吃生食、不饮生水。

纯母乳喂养会导致婴幼儿贫血吗

母乳是婴幼儿最好的食物,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在4—6个月以前实施纯母乳喂养。但是一项对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婴儿期进行人工喂养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22.58%,实行混合喂养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31.20%,实行纯母乳喂养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43.93%;纯母乳喂养时间不到4个月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27.74%。

超过4个月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43.59%;如果在婴儿4个月前就添加牛奶(粉),贫血发生率为26.32%,在4个月后添加牛奶(粉),贫血发生率为41.36%;如果在婴儿8个月前就添加肉类,贫血发生率为32.34%,超过8个月才添加肉类,贫血发生率为37.21%。

母乳的消化吸收率虽然很高,但含铁量很低,100克母乳含铁量一般不超过0.5毫克,而100克配方牛奶(粉)含铁量可达到9毫克。因此,纯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就越大。富含铁元素的配方牛奶(粉)可有效防止儿童缺铁性贫血,添加肉类等富含铁的动物性蛋白也可补充婴儿的铁营养。

分析母乳喂养反而缺铁性贫血发生的概率高的原因发现,母乳喂养导致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母亲本身就贫血,由于自身身体状况的原因,造成孩子贫血。

2、孩子到了该添加辅食的时候(一般是4—6个月)却仍然只吃母乳,或添加辅食量较少,或添加不得当都会造成缺铁性贫血。母乳的消化吸收率虽然很高,远远高于各种配方强化奶粉产品,但是母乳中的含铁量很低,100克母乳含铁量一般不超过0.5毫克,而100克配方牛奶(粉)含铁量可达到5—11毫克。

婴幼儿生长速度很快,正常婴幼儿出生后5个月体重增加1倍,1岁增加2倍。婴幼儿在4—6个月后,体内储存的铁已经消耗渐尽,如仅以含铁量少的母乳喂养,或者给婴幼儿食用非婴幼儿配方的奶粉或辅助食品(比如只给孩子喝粥),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3、由于妈妈很难判断宝宝每次进食的量,如果宝宝长期没有吃饱,也可能造成贫血。

4、某些因素会影响铁吸收,比如补钙过多会影响铁吸收。

因此,妈妈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对宝宝进行喂养。千万不要只认为母乳好就不给孩子添加辅食,也不要认为母乳会导致孩子贫血而及早断奶。

婴幼儿贫血是怎么回事

引起儿童贫血的原因主要分三类,一是生成不足包括造血物质如铁、叶酸、缺乏导致的营养性贫血和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二是破坏过多其中一种是红细胞内在缺陷造成的先天性遗传性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另一种是红细胞外在因素导致的非遗传性贫血如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感染性贫血等。

血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长期贫血可影响心脏功能及智力发育。所以一旦家长发现宝宝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容易疲劳、毛发干枯、抵抗力降低等症状,需警惕宝宝是否存在贫血,尤其是出现反应迟钝、舌头震颤、智力行为发育落后或倒退。

早产儿、双胞胎或母亲怀孕期间缺铁可引起婴儿体内的先天储铁不足,加之生后婴儿的生长发育迅速、需要量增多,或由于食物搭配不合理、慢性腹泻、反复感染,叶酸的吸收障碍等均可引起营养性贫血,所以在这些方面患者就要开始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

有些孩子是因为每天吸收的食物量很少,最容易导致营养不良的症状,但是并非仅仅是进食少引起的,还要走出营养误区,食物不是一定要很贵才有营养的,而是在选择的时候患者就要开始注意一下自己是否有营养的成份在里面,早产儿生后出现贫血的话,2个月后一定要补铁,及时治疗,有应针对性地改善宝贝的营养,才能保证宝宝健康成长。

引起儿童近视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么

1、用眼时间过长

有的儿童看书写字做作业、看电视等连续3-4小时不休息,甚至到深夜才睡觉休息,这样会使眼内外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当看远处时,眼睛的肌肉不能放松而呈痉挛状态,这样看远处就感到模糊而形成近视。一般主张连续看书写字或看电视 40-50分钟就应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

2、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

如果光线太强,如阳光照射书面等,会引起强烈反射,刺激眼睛,使眼睛不适,难以看清字体,相反,光线过弱,书面照明不足,眼睛不能清晰地看清字体,头部就会向前,凑近书本,以上两种情况均能眼睛容易疲劳,眼睛的调节过度或痉挛而形成近视。

3、用眼距离过近

儿童近视眼以长期用眼距离过近引起者为多见。儿童眼睛的调节力很强,当书本与眼睛的距离达7-10厘米时仍能看清物体,但如果经常以此距离看书,写字就会使眼睛的调节异常紧张,从而可形成屈折性(调节性)近视,所谓的假性近视。

如果长期调节过度,使睫状肌不能灵活伸缩,由于调节过度而引起辐辏作用加强,使眼外肌对眼球施加压力,眼内压增高,眼内组织充血,加上儿童眼球组织娇嫩,眼球壁受压渐渐延伸,眼球前后轴变长,超过了正常值就形成了轴性近视眼,所谓真性近视。正常阅读距离应是30-35厘米。

4、使用手机、电脑无节制

许多家长都给孩子配备了手机,家里也买了电脑,但由于这些电子产品的趣味性,孩子自律性不强,使用起来没有节制,眼睛自然容易疲劳引发近视。玩手机、电脑,也使得孩子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在户外,物体再怎么近,也要比屋里远。有研究证明,常在户外运动的孩子比不常出门的孩子更少患近视。

如何预防近视的发生

1、培养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2、看书写字30-40分钟后要休息10分钟

3、写字读书的光线最好从左边照射过来

4、保证每天有一小时运动

5、写字不要过小过密,不要写斜、草字

6、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7、打羽毛球、乒乓球

如何治疗近视

1、平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多望望远看看绿色植物,看近望远可以调节眼睫状肌,没有近视的可以防治眼睫状肌痉挛,已经近视的或者已配戴眼镜的可以用来缓解视疲劳。

2、从小孩子要饮食均衡,不能挑食偏食,多补充一些鱼肉蛋奶、动物肝脏,新鲜水果和蔬菜,少吃甜食零食还有碳酸饮料。

3、利用小儿推拿治疗孩子近视

根据中医的五轮八廓学说,医生首先会用热敷手法,热敷可以明目,活化眼周、眼内血液循环,其次对眼周各个穴位进行指压和按摩,主要是用疏泻手法。因为 “肝开窍于目”,眼是肝的开窍之处,而肝喜疏泻。另外,还可以循经按压患者肝经,肾经,敲胆经,开膀胱经,可以聪耳明目。

小孩长期贫血的治疗方法

概述

我们平常所说的儿童贫血是在儿童时期表现出来的一种贫血,我们的儿童时期是一个特殊的生长的时期。主要是由于儿童正在处于身体的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各个系统各个器官都处在生长发育当中,各种功能还在逐步的完善当中。在这个时期儿童也是需要我们家长细心照顾的时候,主要是使营养均衡,使孩子不挑食、不厌食,食物要多样性,使身体飞各个系统各个器官均衡、全面的发展。

步骤/方法:

01我们平常所说的贫血主要包括缺铁性的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这几类,那么儿童的贫血是什么原因引起来的呢,儿童的贫血大多数是由于饮食的不均衡,营养的缺乏造成的贫血。

02由于在儿童时期,儿童本身没有较丰富的科学知识和自控能力,常常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非常容易偏食造成必要的营养的缺乏,就会造成营养缺乏性的贫血,其中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贫血就是比较常见的。

03治疗儿童的贫血就是要纠正儿童的饮食习惯,只有营养摄入均衡了才不会造成贫血,具体是什么类型的贫血还要去医院检查确诊,是缺铁还是缺少叶酸和维生素b12,只有找出病因我们才会有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

注意事项:

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小孩子是饮食均衡,不能偏食,造成营养缺乏性的贫血,一定要以预防为主,多吃含铁质的食物,多吃蔬菜等含叶酸和维生的食物。

现在很多家庭的家长每天都忙于工作,家中的小孩都是由保姆照顾,所以小孩长期贫血有时候就会被忽视,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平常的工作再怎么忙碌,我们都应该始终把孩子放在首位,只有孩子健健康康的成长,爸爸妈妈才能更好的工作,也可以为孩子少操一份心,以免因为孩子的疾病问题而导致无法安心工作。

儿童贫血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引起儿童贫血的原因主要分三类,一是生成不足:包括造血物质如铁、叶酸、vtb12缺乏导致的营养性贫血和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二是破坏过多:其中一种是红细胞内在缺陷造成的先天性遗传性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亦称蚕豆病)和地中海贫血,另一种是红细胞外在因素导致的非遗传性贫血如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感染性贫血等;三是丢失过多造成的失血性贫血如急性大出血、慢性消化道炎症、寄生虫病。

儿童期贫血多数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叶酸缺乏),据统计我国近40%的学龄儿童和托幼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单纯母乳喂养(乳类含铁少、母亲素食)和未及时添加辅食引起的铁、叶酸、vtb12摄入不足是导致儿童营养性贫血最主要的原因;而早产儿、双胞胎或母亲怀孕期间缺铁可引起婴儿体内的先天储铁不足,加之生后婴儿的生长发育迅速、需要量增多,或由于食物搭配不合理、慢性腹泻、反复感染使得铁和vt12、叶酸的吸收障碍等均可引起营养性贫血。

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长期贫血可影响心脏功能及智力发育。所以一旦家长发现宝宝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容易疲劳、毛发干枯、抵抗力降低等症状,需警惕宝宝是否存在贫血,尤其是出现反应迟钝、舌头震颤、智力行为发育落后或倒退(如原来会坐、会爬反而不会)的现象,可能是患了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并非仅仅是进食少引起的,要走出营养误区,食物并非价格越贵越有营养,在大力提倡母乳喂养的同时及时添加辅食,早产儿生后2月补铁,及时治疗慢性病,有应针对性地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才能保证宝宝健康成长。

儿童贫血的原因

贫血一直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一大问题,而原因往往是由于缺铁所致。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因为贫血而就诊的孩子却是并没有减少多少,这就表明,贫血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并没有降低。那么为了治疗贫血,我们首先就要知道宝宝贫血的一些知识。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病,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通常血色素低于12克/分升dl可考虑为小儿缺铁性贫血。小儿缺铁性贫血低于9克为轻度,低于6克为中度,低于3克为重度。

一般城市儿童即使缺铁也是在10克至12克血色素,基本上是由于饮食不均衡所造成的,数值不会有太大偏差。当出现这种情况,只要合理地调节孩子的饮食就可以让宝宝的指标正常。专家建议1岁以上的孩子,多吃绿色蔬菜、瘦肉牛、羊、猪,如果孩子出现中度、重度的时候就应该到医院看医生了。

宝宝缺铁性贫血的危害

儿童贫血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不但会导致儿童脸色苍白、睡眠不宁、面色发黄、毛甲干涩、容易感冒等,还会使儿童产生头晕、恶心、呕吐、四肢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此外,铁缺乏会导致孩子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下降,智商降低,阻碍孩子智能的正常发展,并能使铅的吸收增高。如果不及时补铁,可出现体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细胞免疫水平下降等症状,易诱发感冒、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因此,在婴幼儿时期发生缺铁性贫血,可能会导致不可逆转的损害,父母们应当非常重视宝宝的合理喂养。

怎样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

首先,由于母乳中的铁婴儿容易吸收,妈妈应当尽量选择母乳喂养。如不能母乳喂养时,要尽量选择富含铁的婴儿配方奶粉。

其次,家长要注意在宝宝4~6个月时,适时适量为他们添加辅食。4个月以后可以添加铁质强化食物,如强化米粉等。

第三,要注意要添加含铁质多的食物。一般来说,肝、血、豆类、肉类牛肉、羊肉、鱼肉等、绿叶蔬菜、杏、桃中含铁比较多,绿叶蔬菜、肝、肾、酵母中叶酸含量较多。

第四,要及时补充蔬菜水果,因为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能促进食物中铁的吸收。

添加辅食时,应当遵从一种到多种、从少到多、从稀到稠的原则,按照宝宝的消化能力逐渐增加,每添加一种辅食应观察3~7天,当宝宝有病或者天气太热时,应暂缓增加新品种。10个添加辅食时要注意的要点

专家指出,稍小点的宝宝可以通过鸡蛋黄和猪肝酱等来补充铁,稍大些的孩子就可以适量添加肉泥、肉松或动物血来补充铁。宝宝饮用鲜牛奶时,煮沸的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叶酸、维生素B12等抗贫血因子的流失。

现在的贫血,往往不是营养跟不上所导致,其具体的原因,便是喂养的不合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想要解决这类贫血无疑是有些简单的,只要稍稍注意一下,多了解这方面的 知识,儿童贫血将不再是那么普遍。

如何有效预防儿童贫血

儿童贫血是一种严重影响小孩健康的内科疾病,会影响小孩子的营养吸收,让家长朋友担心不已。那有没有好的预防儿童贫血的方法呢?下面就请专家为大家讲讲常见的预防儿童贫血的方法。

一般,常见的预防儿童贫血的方法有:

1、提倡母乳喂养

因母乳中铁的生物利用率和吸收率均高于牛奶;4个月后应添加蛋黄、肝泥、肉末、豆粉、煮烂的菜叶等含铁的辅食;牛奶喂养的小儿应提早于2—3个月添加。小儿时期每天铁的需要量为10—15毫克,青春期的女孩每天为20毫克,当每天提供的食物中铁的含量达不到这个要求时,应从补铁的药物中摄取。这是常见的预防儿童贫血的方法。

2、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食物中铁的吸收,对预防儿童贫血十分有益。由于每一种食物都不能供给人们所必需的全部营养成份,所以膳食的调配一定要平衡。

3、纠正一些不良的进食习惯

如强迫、引诱进食以及挑食、偏食,彻底治疗各种慢性失血性疾病。这也是常见的预防儿童贫血的方法。

4、掌握科学喂养技能

供给的食物一定要结合小儿年龄、消化功能等特点。营养素要齐全,其量和比例要恰当,预防儿童贫血食物不宜过于精细、过多含糖、过于油腻、调味品过于浓烈以及带有刺激性。其品种要多样化,烹调时不要破坏营养素,并且做到色、香、味俱佳,以增加小儿食欲。

以上就是关于常见的预防儿童贫血的方法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关于预防儿童贫血的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他们将为大家详细解答。

老人贫血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贫血,对于任何的一个年龄段的人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但他们所出现贫血的原因却是不一样的,所以要进行改善的不一样。小编今天介绍一下,老人贫血是因为什么原因诱发的?和老年人饮食有大的关系吗?又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

据资料统计,老年人贫血患病率是50-55%。为什么老年人容易产生贫血呢?

老人贫血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老人贫血 —— 铁吸收利用率降低:

膳食中的铁可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两种形式,它们在肠道是通过不同机制被吸收的血红素铁可被肠粘膜上皮细胞直接吸收,其吸收率高达20%以上,而非血红素铁在吸收前必须与结合的有机物分离,转化成亚铁后才能被吸收,很大程度上受到食物中其他成分的影响,吸收率常仅为1-5%。

动物性食品中的铁的有将近一半是血红素铁,另一半是非血红素铁。植物性食品中的铁全部都是非血红素形式。老年人的膳食一般摄入的肉、鱼、禽类食物较少,植物性食物摄入较多,而植物性食品中的植酸、草酸、磷酸和膳食纤维等均能降低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利用率。另外,还与维生素B12、B6及叶酸等营养素摄入量不足、饮茶过浓等因素有关。

2、老人贫血 —— 胃酸缺乏:

非血红素铁主要以Fe(OH)3络合物的形式存在,在胃酸作用下,可还原成亚铁离子,再与肠内容物中的维生素C,某些糖及氨基酸形成络合物,有利于吸收。许多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或服用抗酸剂,不利于非血红素铁的释出,也阻碍铁的吸收。#p#副标题#e#

3、老人贫血 —— 铁摄入量减少:

随着年龄的增加,食物摄入总量减少,铁的摄入量亦有减少的趋势。我国老年人每日铁的膳食推荐量为12毫克。由于老年人的活动量减少,咀嚼消化功能衰退,每日进食的数量和品种大大受到限制同样也影响了铁的摄入量。

4、老人贫血 —— 蛋白质摄入不足:

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血红素和珠蛋白,仅有铁而没有足够的氨基酸,仍然不能合成血红蛋白。老年人往往限制饮食摄入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不高,亦会引起贫血。

以上四种介绍都是有可能引起老人贫血的原因,针对以上列出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改善,不论是从老年人饮食还上其他方面,贫血就会有一定的改善哦!

相关推荐

老年人贫血原因 造血功能衰退

众所周知人的血液成份是在不断的更新的,而人的造血功能会随着人的老化而不断的衰退,当体内的红骨髓变成黄骨髓时,造血功能也慢慢的衰退。人越老,造血功能就会越差是引起老龄人老爱贫血主要原因之一。

孩子血小板低怎么回事

1、长期服用的药物中也会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长时间的药物的服用,会应影响人体细胞的生成,影响血小板的生成,是引起儿童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2、现在生活中很多有危害性的射线的存在,对人体的细胞产生危害作用,影响细胞的生成,所以放射因素也是儿童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之一。 3、血小板数量异常:往往也伴有血小板功能的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症,都是典型的血小板功能低下的疾病,但在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及外科手术中,血小板功能增高,是血栓产生的重要原因。 4、血小板生成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

儿童贫血的标准及分类

儿童贫血的判定标准 由于贫血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Hb的下降程度,故临床常以Hb下降作为诊断贫血的主要依据。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系统组织与功能均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故Hb正常范围也随年(月)龄变化而异。 贫血的分类 可能导致儿童贫血的病因很多,营养不良、各种急慢性疾病或造血系统病变均可导致儿童贫血。 骨髓RBC和Hb生成不足 可由三类因素所致:① 造血营养物质缺乏:体内缺铁、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等,尤以体内缺铁所导致的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② 原发于骨髓造血系统的疾病,主要是再生障碍性

月经量少能喝红糖水吗 红糖水功效

中医认为,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尤其适合产妇、儿童贫血时食用。红糖的功效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产后妇女补血上。

宝宝贫血是什么引起儿童贫血的基本原因

如果骨髓不能及时造血或者在周围血循环中的红细胞衰老破坏过多、过快,使二者失去平衡,导致血循环中的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下降,那么就会发生贫血

幼儿贫血的指标是多少

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贫血诊断标准: 6月~

儿童贫血的分类

可能导致儿童贫血的病因很多,营养不良、各种急慢性疾病或造血系统病变均可导致儿童贫血。 骨髓RBC和Hb生成不足 可由三类因素所致:① 造血营养物质缺乏:体内缺铁、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等,尤以体内缺铁所导致的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② 原发于骨髓造血系统的疾病,主要是再生障碍性贫血;③ 各种疾病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如感染性疾病、慢性肾脏疾病和恶性肿瘤(以白血病为主)等。 RBC破坏过多(溶血) 常见溶血性贫血(溶贫)可分为先天遗传性与后天获得性两大类,其中先天性溶贫,常见疾病主要是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葡萄糖

造成儿童白癜风误诊的原因是什么

1、儿童白癜风容易与儿童贫血痣相混淆 儿童白癜风是一种皮肤色素脱失性疾病,而儿童贫血痣是一种皮肤色素局限性减退的疾病。 儿童白癜风的皮肤白斑颜色与正常皮肤区别明显,用干净的玻片垂直向下压皮肤时,白斑的边界会更加清晰。而儿童贫血痣的皮损与正常皮肤无明显界限,即使用玻片下压,界限也不清晰,且皮损会随之消失。而贫血痣有一个典型特征,即树枝样纹理,用力摩擦皮损,局部不发红,而周围正常皮肤发红。 2、儿童白癜风容易与儿童无色素痣相混淆 儿童无色素痣虽是先天形成,但并非出生即会表现出症状,属于一种局部黑色素发育异常性

引起贫血原因

(一)血红蛋白合成障碍 1.缺铁性贫血:铁摄入不足、铁需要量相对增加(妊娠、儿童生长发育期)铁吸收障碍(慢性胃肠道疾病、胃大部切除术后),慢性失血。 2.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3.维生素b6反应性贫血。 4.载铁蛋白缺乏性贫血。 (二)核成熟障碍 1.恶性贫血。 2.其他原因致叶酸及或维生素bl2。缺乏利用障碍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营养不良(食物中缺乏、婴幼儿哺育不当、长期酗酒、顽固性厌食〉、需要量增加(妊娠、哺乳期、儿童生长发育期、阔节裂头绦虫感染、溶血、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吸收不良(全胃或胃大部切

引起贫血原因

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贫血原因主要是造血的原料缺乏,造血原料主要包括铁、维生素 B12、叶酸、维生素 B6及蛋白质;或是造血工厂本身瘫痪、停产了,如骨髓因感染、中毒、放射线破坏,或被其他细胞如肿瘤细胞占据等;还可能是使工厂机器运转的“润滑剂”不足,也就是调节红细胞生成的因素缺乏,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等。 这类贫血中常见的类型有: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B12 或叶酸缺乏性巨幼红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性贫血、铅中 毒性贫血以及肿瘤引起贫血等。 溶血性贫血: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