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智力发育水平对照表 6个月婴儿
婴儿智力发育水平对照表 6个月婴儿
大运动:俯卧翻身
精细动作:会撕纸、把弄到桌上一积木
适应能力:两手同时拿住两块积木、玩具失落会找
语言:叫名字转头
社交行为:自喂饼干、如会找躲猫猫(手绢挡脸)的人的脸
婴儿智力发育水平对照表 7个月婴儿
大运动:独坐自如
精细动作:耙弄到小丸(直径约0.5公分)、自己取一积木,再取另一块
适应能力:积木换手、伸手够远处玩具
社交行为:对镜有游戏反映、能分辨出生人
婴儿智力发育水平对照表 2个月婴儿
大运动:拉着手腕可以坐起、头可竖直短时(5秒)
精细动作:俯卧时头可抬离床面、拨浪鼓在手中留握片刻
适应能力:立刻注意大玩具
语言:能发出a、o、e等元音
社交行为:逗引时有反应
婴儿智力发育水平对照表 3个月婴儿
大运动:俯卧时可抬头45度、抱直时头稳
精细动作:两手可握在一起、拨浪鼓在手中留握0.5秒
适应能力:眼睛跟红球可转180度
语言:笑出声
社交行为:模样灵敏、见人会笑
七个月大宝宝护理知识
在孩子七个月大的时候,爸爸妈妈长们要特别注意宝宝的护理知识,加强营养卫生,预防“四病”发生。此时,宝宝长出了牙齿,要在辅食中加一点固体、半固体食物,使宝宝的牙齿得到刺激和锻炼,这样有利于出牙。
7个月后的婴儿,患佝偻病、缺铁性贫血、高热惊厥、腹泻的显著增多。增加母乳和辅食的营养含量,讲究清洁卫生,可使您的宝宝免受这些常见病的侵袭。得病后要及时送医院诊治。这时的婴儿,智力发育很快,要注意早期教育。多与宝宝说话、逗玩,适当做体操,可促进宝宝智力的发展和体格的发育。
婴儿发育特点:
第七个月婴儿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仍薄弱,因此容易得病,尤其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另一方面,胎儿期从母体中得到抵抗传染病的抗体已消耗殆尽,因而容 易患各种传染病。家长应注意与传染病人的隔离,减少到公共场合去,不要到有传染病人的家庭去串门。第七个月婴儿生长发育迅速,营养物质需要多,母乳已 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必须及时添加辅食。
第七个月婴儿智力发育很快,家长应注意早期教育。
体重。婴儿体重第七个月增长 500克~550克,到第七个月末,体重达7000克~8000克。
身高。婴儿身高第七个月增长1.5厘米左右,到第七个月末,身长达65~70厘米。
头围。婴儿头围第七个月增长0.5~1厘米,到第七个月末,头围达41.5~43.5厘米。
出牙。多数孩子在这个时期出牙,先出下门牙,婴儿出牙时会出现流口水、烦躁不安,喜欢乱咬东西,甚至会有低热。这时不论是否已出牙,均应开始让婴儿咬饼干或吃半固体食物,使孩子牙齿得到刺激和锻炼,使以后能顺利出牙。
吸吮拇指。3~4个月婴儿吸吮拇指是很普遍的,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婴儿饥饿时常常把拇指或其他几个手指塞进口腔吸吮以示宽慰。对7个月以后的婴儿要阻 止吸吮拇指,但不必用强制手段。阻止的方法是婴儿吸吮母乳后,母亲应该让小儿的心理活动转移到其他方面,例如母亲用温和的笑脸与婴儿对视一下,或者与婴儿 讲话,或用手指抚摸婴儿的躯干,或者与婴儿逗笑;在婴儿玩乐、情绪愉快的时候会忘记吸吮手指的动作,一岁以后仍有吸吮拇指的习惯,家长应研究其原因。
母乳喂养有利与宝宝智力发育
胎龄18周至出生后2周岁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刻,生后6个月又最为关键。
婴儿期是整个儿童期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故保证此期的营养供给是相当重要的,而此期最有利于婴儿脑细胞发育的食品是母乳,
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 母乳中蛋白质主要是乳清蛋白、酷蛋白等,其中以乳清蛋白含量最高,其生物利用率高,能保证婴儿期神经细胞快速发育所需的蛋白供给,而且母乳中含有利于脑细胞发育的物质如牛磺酸等.
(2) 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补体、溶菌酶、乳铁蛋白等,这些能增强婴儿对疾病的防御能力,避免疾病对婴儿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影响,保证智力的正常发育.
(3) 母乳中含有多量的不饱和必需脂肪酸,花生四烯酸、甘二碳酸等长链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均高于牛乳,而这些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成分,对脑发育、神经髓鞘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视网膜细胞同大脑灰质一样富含这些长链多价不饱和脂肪酸,而这些高浓度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智力、视力发育.母乳中胆固醇含量是牛乳的3--4倍,并且易于吸收,而胆固醇是民神经髓鞘所秘需的,对发育中的脑细胞具有重要作用.
(4) 乳糖是母乳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成分,能保证服细胞的能量供给,其能促进肠内 钙的吸收,且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从而可减少佝偻病的发生及其对智能的影响.
(5) 母乳中铜、铬含量及初乳锌的含量均较牛乳丰富,母乳中铁的含量虽不高,但其吸收利用率可达50%,故比其他乳品在人体内参与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和细胞分裂,是婴儿智能发育所必需的,母乳特别是初乳中锌的含量高,一般能满足婴儿的需要.
(6) 通过喂乳,母亲可对婴儿进行启蒙教育,促进婴儿智力发育,而且哺乳时母子间的皮肤接触、目光交流、爱抚及哺乳前后语言和感情交流,都有利于婴儿感知觉的发育. 故生后母乳喂养(至少生后6个月内)有利于婴儿脑细发育,有利于婴儿智力发育.
婴儿智力发育水平对照表 8个月婴儿
大运动:双手扶物可站立
精细动作:拇指、无名指捏住小丸(直径:0.5cm);手中拿两个积木,并试图取第三块积木(正方形,边长2cm)
适应能力:持续用手追逐玩具、有意识的摇铃
语言:模仿声音
社交行为:懂得成人面部表情
婴儿智力发育水平对照表 4个月婴儿
大运动:俯卧时可抬头90度、扶腋可站片刻
精细动作:摇动并注视拨浪鼓
适应能力:偶然注意小丸、找到声源
语言:高声叫、咿呀作声
社交行为:认亲人
婴儿智力发育水平对照表 5个月婴儿
大运动:轻拉腕部即可坐起、独坐头身向前倾
精细动作:抓住近处玩具
适应能力:拿住一积木注视另一积木
语言:对人及物发声
社交行为:见食物兴奋
判断孩子智力发育情况方法有哪些
1、婴儿睡眠是否太多
新生儿每天绝大部分都在睡觉,随着他的长大,睡眠时间越来越少,清醒时间越来越长。如果婴儿睡眠时间过长,超过了一定限度,整天都在昏睡,连喂奶都有困难,则可能是智力方面有问题。
2、婴儿是否爱笑
一般来讲,出生4~6个星期的婴儿就开始会微笑,有的孩子可能更早一些。刚开始婴儿的微笑往往是在浅睡时出现,再长大一些,婴儿可能会在睡梦中会咯咯地笑出声来。
有些研究儿童心理的专家发现,从婴儿的微笑中可以大致了解其智力发育的情况。爱笑的孩子要比不爱笑的孩子智力发育更好一些。如果婴儿出生8~10个星期后,仍不会笑,那么就可能在智力方面存在着问题。
3、婴儿是否能用眼睛“跟人”
新生儿瞳孔对光有反应,但因视黄斑区细胞较少,眼肌调节不良,故视觉很不敏锐,视力范围最远为60厘米,20厘米内视觉最清楚,并能短暂注视。婴儿4~6周能在水平方向用目光追随活动的物体转动90度,12周时听到母亲说话的声音会转头朝向母亲。12~16周时,看见成人拿奶瓶准备给他(她)喂奶时,会张开嘴等着。如果到了6个月孩子仍然不能用眼睛“跟人”,就有可能智力发育不正常。
4、社会性发展是否正常
婴儿刚出生后,还不会认人,谁抱都一样,一点也不认生。3个月以后,婴儿开始认人了。当父母或亲近的人走近时,他(她)常常以微笑表示愉快,有时还会手舞足蹈。婴儿6个月以后,开始出现怯生现象,对陌生人表现为害怕、躲避,甚至惊哭,常常把脸埋在母亲怀里,而一旦看见亲人,就张开双臂,想让人抱他。这说明孩子此时已能分清熟悉的人和陌生人,有了明显的记忆。如果孩子已满8个月,仍没有怯生现象,则要考虑是智力方面有问题。
5、婴儿动作发育是否正常
刚刚出生的婴儿会握住放到他们手里的一切东西,这是人的一种本能的反应。这就是抓握反射。婴儿只有在出生3个月以后抓握反射消失时,婴儿才能有意识地握物。这时他们往往躺在床上,玩自己的手。但在出生6个月以后,他们大多停止对自己肢体的玩弄。智力发育异常的儿童在6个月以后直到1周岁仍会出现玩弄自己手的现象。6~7个月的婴儿能弯腰拿取离自己较远的物体,并能将物体在自己的两手之间传递; 6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有咀嚼食物的动作,能自己吃饼干。9个月的婴儿能随意放掉或扔下物体,并常常以此为乐。上述这些也可以作为了解婴儿智力发育状况的参考。
哪些因素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
父母在最佳生育期生育的孩子:一份抽样结果表明,母亲在23岁以前所生子女平均智商为103,而24~28岁这段时间生育者则高达109,太晚生育(29岁以后)的子女又低于105。专家建议24~29岁为育龄女子的最佳生育期。至于男士,30岁左右当爸爸最合适了。
被胎教刺激发育的孩子:胎儿在3个月左右就有感觉,当母亲抚摸腹壁时,胎儿会用脚踢作为回应。到4个月时胎儿对外界的声音有所感知。声音不断地刺激胎儿感觉器官,促进其发育,在人体智力发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6个月时,胎儿能感受到外界一些活动,此时放一些音乐,孕妇进行腹部的按摩等胎教,可以促进胎儿的智力发育。
善于母婴交流的孩子:对婴儿进行轻轻地抚摸,可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应坚持每天3次对婴儿头、颈、胸及四肢做重点按摩,并抚摸婴儿全身,每天坚持15分钟,连续10多天可见效。
母体呈碱性的孩子:人体的体液呈微碱性,有利于身体对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如果小儿体内缺少碱性物质,会影响激素的分泌和神经活动,这种儿童智商偏低。可改善孩子饮食结构,多食一些碱性食物可以提高学习成绩。一些食品如核桃、哈士蟆、珍珠、红枣等可以增进智力发育。含有维生素C高的食品也对提高智商有利。
吃母乳长大的孩子:营养学家对300名7~8岁的儿童做了智商测验,并与婴儿的食谱相对照发现,吃母乳长大的儿童智商普遍较高,平均比吃代乳品长大的同龄儿高出10分之多。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比较看重,在准妈妈怀孕期间,胎儿的大脑发育迅速,所以,准妈妈们,要想抱抱聪明,一定要避开那些不利胎儿智力发育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