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七类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七类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一、有一级、二级亲属在50岁前或绝经前罹患骨质疏松症。家族史也是骨质疏松症的一大重要信号。如果家族中有骨质病史、姿势不良、身高缩短等问题,那么你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就相对更大。专家建议,弄清家族中是否有人患过骨质疏松症,如实将家族史告诉医生,以便正确预测骨松危险。

二、长期服用某些药物。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素类药物会扰乱激素水平,导致骨骼中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流失。克罗恩病、狼疮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罹患骨质疏松症危险更大。女性患者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甲状腺素和抗抑郁药也容易导致骨质流失。服用这些药物时,务必高度关注骨密度变化情况,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双磷酸盐类增强骨密度药物。

三、白人或亚洲人、女性及50岁以上人群。3种危险因素中有1种,则骨质减少危险增加,若3种全有,那么骨折危险会大增。60岁以上人群更应当心,因为骨质减少危险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大。专家表示,75岁以上女性中,骨折发病率高达90%。50岁以上人群应测骨密度,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四、由于乳糖不耐受等原因而不喝牛奶。牛奶是最佳壮骨食物,补充钙质十分关键,维生素D强化牛奶更关键。莱克博士建议,经常饮用牛奶和维生素D及钙镁等矿物质强化豆奶,都有助于增强骨质,防止骨松。

五、出现饮食紊乱症。厌食症是骨质疏松症的一盏警示红灯。过度减肥容易降低激素水平,导致月经紊乱,雌激素水平降低会直接影响到女性骨骼健康。专家建议,厌食症或暴食症患者应及时治疗,恢复正常饮食习惯。另外还应确保经常饮用牛奶,补充钙镁维D补剂,以保证骨骼和牙齿健康。

六、女性月经紊乱或闭经早。雌激素水平偏低容易导致女性月经紊乱或提早闭经。而雌激素偏低会直接导致骨质流失。饮食紊乱、运动过量以及多囊卵巢病(PCOS)都会导致女性雌激素偏低。专家建议,发现月经不规则应及时就医。

七、吸烟。多项研究表明吸烟会降低骨质密度。成年期经常吸烟的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更高。莱克博士表示,研究发现,无论什么年龄戒烟,都会使骨骼受益。但是戒烟越早越好。

什么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1.酗酒者 酗酒导致骨密度降低,酗酒使成骨细胞功能受抑制,抑制人骨生长因子,使睾酮水平下降,易导致骨松和骨折。有专家建议:饮酒者每天乙醇摄入量在11~29克为宜,高于30克为过量,有害健康。

2.喜欢高盐饮食者 高盐饮食也是骨松症的高危险因素,因为钠排出同时也带尿钙排泄,从而导致骨丢失。

3.长期偏食者 偏食会致钙、蛋白质等营养素的缺乏,导致骨基质蛋白合成不足。

4.缺乏运动者 足不出门,长时间打电脑、看电视,体育活动太少者,也易患骨质疏松症。适量运动,尤其是负重运动,可以增加骨峰值和减少及延缓骨量丢失。运动可提高雌激素和睾丸酮水平,使钙的吸收和利用增加,肌肉发达则骨粗壮,骨密度高。但过度的运动可导致青春期的延迟,身体脂肪的过量丢失和雌激素的严重缺乏,易导致骨质疏松症。

5.嗜烟者 吸烟者骨量丢失率约为正常人的1.5~2倍。吸烟可使肠钙吸收减少、促进骨吸收、增加尿钙排泄、抑制骨形成作用。烟有抗雌激素作用,使女性吸烟者过早绝经,引起骨吸收、骨量丢失,增加骨折风险。

6.过早停经和卵巢切除者 主要是雌激素减少,使成骨细胞活性降低,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基质形成减少,骨丢失加快。雌激素和雄激素在骨生长和骨形成中都有重要意义。女性在青春期过度减肥,会使雌激素分泌减少,从而使骨峰值和骨密度都下降,易患骨松症。人的骨骼约有一半是在青春期形成的。

7.身体瘦小,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者 约25%~35%骨松性骨折决定于遗传因素,髋部骨折遗传因素起很大作用。经研究发现,绝经早的妇女,有髋部骨折家族史的患者,其发生髋部骨折的危险比一般人增加3.7倍。

8.长期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者 如经常使用皮质类固醇、肝素和抗惊厥药物的人也易患骨质疏松症。

若两个易患骨质疏松症的因素同时存在,则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更大,应更加重视及早加以防治。

颈椎病怎么预防 尽量不要酗酒

酒精会影响钙质在骨上沉积,使人们易患骨质疏松症、骨质软化症,加速颈椎退行性变。

酸性体质的人群易患骨质疏松症

现实生活中,骨质疏松症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它属于一种慢性疾病,那么骨质疏松症偏爱哪类人群呢?据专家证实,酸性体质的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多种原因可致浑身“冒凉风”

当患者出现身体疼痛,特别是关节疼痛、冒凉风、红、肿、发烧等症状时,应该检查血沉、骨密度等。如果只是单纯的冒凉风,血沉还不快,那么这个“凉风”就不是病理性的,没有炎症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市民不需要紧张。建议做骨密度检查,因为骨质疏松也可以导致浑身冒凉风的症状,另外,纤维肌痛综合症、风湿性多肌痛、免疫力低下等也可以导致浑身冒凉风。

酸性体质易患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姜医师介绍,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缺钙、降钙素以及维生素D的不足都是主要原因。人体的正常环境是弱碱性,但受饮食、生活习惯、周围环境、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人的体液很多时候都趋于酸性,尤其在摄入大量高蛋白、高糖分时,为了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身体就会出于本能动用体内的碱性物质来中和这些酸性物质。而体内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就是钙质,它们大量地存在于骨骼中。所以在大量进食酸性食物的时候,身体就会自然地消耗骨骼中的钙质来中和血液的酸碱性。众所周知,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这与酸性体质有一定关系。酸性体质把人的血钙中和并沉淀,所以必须改善酸性体质补钙才能成功。

骨质疏松症可导致呼吸功能下降

姜医师介绍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多数都有腰背疼痛的症状,这也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可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还有很多患者在疼痛后出现身长缩短、驼背的症状,并且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骨质疏松症还会导致呼吸功能下降,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滥补钙可导致肾结石

姜医师介绍,许多老年人错误地认为,只要吃钙片就能防治骨质疏松。其实,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此后骨质就开始丢失。所以,35岁之前就要打好基础,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许多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如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并发症。治疗骨质疏松要根据病因,否则会出现并发症,比如继发性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的,必须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盲目补钙没作用。

骨质稀疏是什么原因

人到了中年以后,年龄在增长的过程中,各方面机能却是在逐渐下降的,比如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这就造成了骨代谢紊乱。

中、老年人,尤其女性绝经以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破坏。医学公认,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骨疏松症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

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癌药、利尿剂、抗凝血剂、胃药或止痛药者。

中老年人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运动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原因是什么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老年人患病率男性为60.72%,女性为90.47%。

引起中老年人骨质丢失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近年来研究认为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1)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已是公认的事实。

(2)随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

(3)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骨纳差,进良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4)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运动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5)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骨疏松症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

为什么糖尿病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糖尿病造成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

(1)血糖控制不良,多尿导致钙的流失;

(2)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导致钙吸收障碍;

(3)胰岛素抵抗状态下的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影响钙、磷代谢。糖尿病引起骨质疏松可造成全身关节疼痛、肌肉痛等,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锻炼,使血糖难以控制,形成恶性循环。

酸性体质的人易患骨质疏松症吗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姜医师介绍,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缺钙、降钙素以及维生素D的不足都是主要原因。人体的正常环境是弱碱性,但受饮食、生活习惯、周围环境、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人的体液很多时候都趋于酸性,尤其在摄入大量高蛋白、高糖分时,为了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身体就会出于本能动用体内的碱性物质来中和这些酸性物质。而体内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就是钙质,它们大量地存在于骨骼中。所以在大量进食酸性食物的时候,身体就会自然地消耗骨骼中的钙质来中和血液的酸碱性。众所周知,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这与酸性体质有一定关系。酸性体质把人的血钙中和并沉淀,所以必须改善酸性体质补钙才能成功。

骨质疏松症可导致呼吸功能下降

姜医师介绍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多数都有腰背疼痛的症状,这也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可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还有很多患者在疼痛后出现身长缩短、驼背的症状,并且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骨质疏松症还会导致呼吸功能下降,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高盐饮食的危害 诱发骨质疏松

长期高盐饮食的人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和肾结石等疾病。如果平时膳食食盐摄入过多,尿液里的钙水平会升高,长此以往,可能导致骨骼变薄和骨质疏松症,也增加骨折的风险。而尿液中的钙离子增多,还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为何骨质疏松盯上中老年人

1、因为年龄的原因,随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

2、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也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已是公认的事实。

3、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运动锻炼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4、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骨纳差,进食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5、近年来分子物孛的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变异有着密切关系。

骨质疏松有遗传性吗

"根据研究发现,其实骨质疏松也是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的,有少数人群骨细胞中维生素D的受体基因有变异,使骨密度降低,造成基础骨量低,为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这些人群有遗传的家族史。 除了遗传因素,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还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内分泌因素:可以造成骨质疏松的激素有8种,雌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甲状腺激素、活性维生素D、雄性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以及生长激素。在这些激素中,性激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尤其是对妇女的影响更为明显。 第二个是营养因素:长期低钙饮食或钙吸收障碍,挑食、节食、厌食、不喝牛奶、长期素食,维生素及矿物质微量元素摄入不足,营养不良的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第三 生活因素:缺乏运动和身体锻练也是造成骨质疏松症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患者是由于户外活动少、晒太阳少,酗酒、嗜烟以及长期过量饮用咖啡等造成的骨质疏松症。"

几个日常习惯可以导致骨质疏松

几个日常习惯可以导致骨质疏松,得了骨科病患者要积极的接受骨科医院的治疗,同时,也不能放松辅助治疗,只有各种方法紧密结合进行治疗。

1、身材变矮、弯腰驼背,这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表现

2、腰背酸痛:活动加重,休息后疼痛减轻的腰背酸痛是由于骨质疏松症引起。

3、体型偏瘦、营养状态差,厌食偏食或胃肠道疾病所导致的营养不良。

4、嗜烟嗜酒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

5、年龄因素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因素中占很大比重,在女性绝经前后,也就是45-50岁开始就应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而男性一般在63-77岁之间开始出现雄性激素分泌减少造成骨质疏松症,也应进行骨密度检查。

6、长期用药、其他疾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易患骨质疏松症,而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多发性内分泌病、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支气管哮喘病、肺心病、等多种疾病都容易继发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怎么发现呢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疾病。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什么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一是绝经后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中老年人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此外,消化功能降低、户外运动减少等都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骨质疏松症有何表现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

2 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

3 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 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看来,骨质疏松并不像我们从字面上认识的那样只是骨骼方面的表现,它还会引起身体其他功能的退化,它的发病原因也并不单纯,重要的是其实骨质疏松也是可以预防的。

带你详细了解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分哪几类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疾病。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什么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一是绝经后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中老年人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此外,消化功能降低、户外运动减少等都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骨质疏松症有何表现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

2 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

3 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 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为何骨质疏松盯上中老年人

1、因为年龄的原因,随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

2、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也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已是公认的事实。

3、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运动锻炼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4、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骨纳差,进食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5、近年来分子物孛的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变异有着密切关系。

相关推荐

更易骨质疏松症

从医院的就医比例上看,男骨质疏松要多于女性,一般的们都会认为是女性的身体弱,没有男性的强,所以女性得骨质疏松的就会多,其实不然,从调查中得出男性的饮食不规律一般多于女性,男性的就业和生活压力明显偏高,所以在饮食方面就多少有些不当,这就引起了男性更易得骨质疏松。 爱荷华大学的阿诺德·安徒生博士和他的同事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对380个饮食不规律的进行了研究,其中46%为男性。研究结果发现,饮食不规律的男的骨骼密度要远低于规律饮食男的骨骼密度。 根据研究结果,与女相比,特别是那些有易饿症的

吸烟男性更易骨质疏松症

吸烟对男性健康产生伤害,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但是很多的男性都无法戒烟,而且男性吸烟,其实更容易上骨质疏松,所以建议男性朋友,一定要注意减少吸烟,或是戒烟。 最近,在美国一项针对中老年烟民的大型研究中发现,男性烟民比女性烟民更易骨质疏松和脊椎骨折。烟龄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均是导致男性和女性烟民低骨密度的风险因子。 目前普遍认为吸烟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高风险因素,研究员对年龄在45岁到80岁之间的3321名烟民进行了定量CT检查,以测定其骨密度。结果发现11%的具有正常骨密度,31%具有中级骨密度,

如何避免骨质疏松性的骨折

可以自己预测一下,平时是否常有腰背疼痛,疲乏无力,指甲软而断裂,脱发,多汗,身体缩短或驼背,发生多次骨折等。 测量你的身体是否缩短:可伸开双臂,双手指尖的距离等于你的身高。 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就是去看医生,通过相应的检查,如照X光片,测量骨密度,血、尿的生化实验室检查等确诊。红十字中心医院可为您提供比较详细的检查和详尽的咨询。 骨质疏松除了服用药物外,还有营养疗法(含Ca、P、VD微量元素)、运动疗法、电疗、光疗等。骨质疏松症预防要从儿童开始,中老年更要注意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症,避免骨质疏松症导致骨折的严

骨质疏松如何调理

(1)因证施膳:骨质疏松症药膳以中医理沦为依据。不一样骨质疏松症的情况不一样。药膳的挑选应用也有所区别,这即是“辨证施膳”。骨质疏松症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2种。前者是晚年群易的。而后者是由别的疾病导致的。如糖尿病、甲状腺功用亢进等。因而。在运用药膳医治骨质疏松症时。前者主要是补钙、磷、铁、锌等微量元素;而后者主要是辅助医治单一疾病的药膳。如糖尿病导致的骨质疏松症。该药膳不只要能下降血糖。并且对骨质疏松症也要有极好的食疗作用。 (2)因时施膳:四季气候的改变。对体生理、病理改变均

过度喝咖啡或引发骨质疏松症

常喝咖啡影响钙吸收 据宰主任介绍,年轻白领由于工作压力大,经常用喝咖啡、喝浓茶甚至抽烟的方式来提神,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影响肠道对维生素D和钙剂的吸收。喝得越多, 越容易骨质疏松。女一生中要经历月经、生育、哺乳等,在骨质疏松病的几率上,要远大于男性。像小顾这样,骨密度值已经接近临界点,咖啡应该少喝为 妙。 “任何都可能骨质疏松症,严重的还能引发其他并发症。现代运动少,室内活动多,不见太阳,喝碳酸饮料浓茶咖啡,这些都能导致骨质疏松。”宰 主任说。骨骼健康成长最强健的时期在20-30岁之间,在这段时

骨质疏松症传染性大吗

骨质疏松症传染性大吗?骨质疏松症不具有传染性,所以不会传染,骨质疏松症的病因较多,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能导致骨质疏松的许多因素中,公认的有遗传、内分泌、营养、失用、年龄以及免疫等多种因素,骨质疏松是以上因素或尚有未知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 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主要有: (1)疾病因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肝肾疾病、肠胃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都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此外,影响身体活动的疾病,如偏瘫、长期卧床的病,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2)营养

喝咖啡会引起骨质疏松症

据宰主任介绍,年轻白领由于工作压力大,经常用喝咖啡、喝浓茶甚至抽烟的方式来提神,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影响肠道对维生素D和钙剂的吸收。喝得越多, 越容易骨质疏松。女一生中要经历月经、生育、哺乳等,在骨质疏松病的几率上,要远大于男性。像小顾这样,骨密度值已经接近临界点,咖啡应该少喝为 妙。 “任何都可能骨质疏松症,严重的还能引发其他并发症。现代运动少,室内活动多,不见太阳,喝碳酸饮料浓茶咖啡,这些都能导致骨质疏松。”宰 主任说。骨骼健康成长最强健的时期在20-30岁之间,在这段时间里,骨骼达到最高骨

吸烟男性更易骨质疏松症

最近,在美国一项针对中老年烟民的大型研究中发现,男性烟民比女性烟民更易骨质疏松和脊椎骨折。烟龄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均是导致男性和女性烟民低骨密度的风险因子。 目前普遍认为吸烟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高风险因素,研究员对年龄在45岁到80岁之间的3321名烟民进行了定量CT检查,以测定其骨密度。结果发现11%的具有正常骨密度,31%具有中级骨密度,58%的存在低骨密度现象,其中有37%的曾发生过脊椎骨折。而在所有发生低骨密度的烟民中,男性占到55%,其中有60%发生过脊椎骨折。 研究员指出,每年

和女肾虚的区别

肾虚的主要表现有: 1、卵巢早衰闭经、月经不调,性欲减退; 2、脱发增多,眼睑浮肿,变胖,怕冷; 3、更年期提前骚扰,潮红、盗汗、月经周期拖后,情绪易波动; 4、易泌尿系统感染、妇科炎症等疾病; 5、听力下降或耳鸣、记忆力减退;易骨质疏松症、颈椎病、腰椎病等; 6、易生黄褐斑、粉刺、痤疮,容易有过敏等皮肤问题。 男肾虚的主要症表现有: 1、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 2、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重者夏天肾脏也凉)、身体发沉; 3、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软; 4、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

绝经会引发什么疾病

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对骨代谢有抑制作用。妇女绝经后骨代谢加速,以骨吸收为主,骨质丢失,渐渐出现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很常见的老年性疾病,60岁妇女的病率可达25%~50%,中国。其主要并发症是骨折,50~70岁妇女的骨折率比年轻妇女可增加10倍,因而,可降低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甚至缩短寿命。 2.心血管疾病和血脂变化 冠心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但妇女在绝经后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接近甚至超过男性,在许多国家已成为妇女的第1位死因。杨超元曾对北京60岁以上的663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