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疾就是肝有病吗
有眼疾就是肝有病吗
生活中,很多广东人一发现眼睛红,就会自己买些清肝热的夏枯草煮水喝,或者到凉茶店喝碗清肝热的凉茶,经常都会有效。的确,不管是急性或慢性眼病,中医治法很多都从“肝”入手,如清肝泻火、平肝潜阳、疏肝解郁、滋养肝肾等。
黄仲委介绍道,中医理论认为,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目的视觉功能有赖于肝气之疏泄和肝血之营养,而肝的生理和病理状况,可由目反映出来。如肝火上炎,眼部表现为红赤、黑睛生翳,可用龙胆泻肝汤等治疗;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出现两眼干涩、视力模糊或夜盲,进补应重在养肝明目,可用杞菊地黄丸治疗。这里的“肝”正是中医概念的“肝”。
“但中医治病还强调与身体整体关系,眼病的治疗需要全身五脏六腑辩证对待,不能仅仅认为‘肝’有问题。”黄仲委强调。例如白眼珠病就跟肺关系密切,急性结膜炎病初发时,眼白发红肿属肺经风热,用清泻肺火的药;眼睑病跟脾脏关系密切,眼睑上的麦粒肿(俗名眼挑针)就需要用清脾胃湿热的药;老人常见的眼底病跟肾关系密切,常需要用补益肝肾的药。
洋葱发芽了还能吃吗 吃洋葱注意事项
1、洋葱一次不宜食用过多,容易引起目糊和发热。同时凡有皮肤瘙痒性疾病、患有眼疾以及胃病、肺胃发炎者少吃。同时洋葱辛温,热病患者应慎食。
2、洋葱所含香辣味对眼睛有刺激作用,患有眼疾、眼部充血时,不宜切洋葱。
长期晚睡或睡眠不足表现
一、眼部疾病
肝开窍于目,过了子时不足会导致肝脏发虚,容易出现视力模糊、老花、迎风流泪等毛病,还会形成青光眼、白内障、眼底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等眼疾。所以眼睛有问题,一般就是肝有问题而引起的。只可惜世人对于眼睛疾病,多是只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已!不知病根在肝,病源在睡眠!
二、出血症状
肝有藏血、调节血液的功能,过子时不睡,会造成肝血不足,还会引起吐血、流鼻血、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眼底出血、耳出血等出血症状。病根在肝,病源也在睡眠!
三、肝胆方面疾病
子时胆要更替胆汁,胆经旺时人若不睡,胆汁更替不利,过浓而结晶成石,久之即得胆结石。又据报导现在某些国家或地区,五个人左右就有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大多是因为违反自然规律,过了子时不睡觉造成的。乙肝病毒携带意味着将来其中40%-60%的带原者会演变成肝硬化,严重的则形成肝癌。肝胆相照、肝胆本一家。病根也在肝,病源也在睡眠!
四、情志方面的疾病
过子时不睡易耗伤胆气,《黄帝内经》讲“气以壮胆”,胆气一虚人就容易惕惕不安,多疑、胆怯,久之则形成抑郁症(depression)、焦虑症等情志方面问题,甚至厌世、自杀。现在青少年患抑郁症(depression)甚至自杀者越来越多,大都是因经常熬夜伤了肝胆气。所以抑郁症depression、焦虑症等不能单单寻找心理因素,心理异常往往来自于生理失衡。病根也在肝胆,病源也在睡眠!
肝脏不健康的症状 肠胃问题
肝有病,肠胃好不了。嗳气、腹胀、厌食、恶心、反胃等消化问题很常见,很多人认为是肠胃问题,其实这些肠胃问题也可能是肝不好的表现!
大蒜不适合什么人吃 患眼病
长时间吃大蒜伤害最大的就是眼睛了,在养生论中就有辛害目的说法,而大蒜属辛会对眼睛造成伤害。患有眼疾的人不管是近视青光眼还是白内障吃大蒜一定要小心,必要时就一点也不要吃了。
吃了洋葱会上火吗 吃洋葱注意事项
(1)洋葱一次不宜食用过多,容易引起目糊和发热。
(2)患有皮肤瘙痒性疾病、患有眼疾以及胃病、肺胃发炎者少吃。
(3)洋葱辛温,热病患者应慎食。
(4)洋葱所含香辣味对眼睛有刺激作用,患有眼疾、眼部充血时,不宜切洋葱.
儿童散光的症状 儿童散光怎么预防
要指导儿童养成一个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便用手或者是其他物品接触眼睛,以免感染眼疾,如果已经感染到了眼疾就减少外出。
儿童可以在郊外进行玩耍,看看远处旷野,平时引导观赏绿色植物。
儿童在进行阅读时应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阅读,不要在光线昏暗甚至是黑暗中看书,也不要在黑暗中用手电筒照射看书。
阅读时光线最好是来自左后方,看书保持30公分左右的距离,不要躺着和在摇晃的车上看书,书籍要选择字体清晰的正版书籍,看书时间不要太长,看书一个小时休息10分钟,这样可以预防儿童散光。
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多食用一些含有丰富蛋白质、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枸杞、鱼肝油、鱼类等达到养肝明目的疗效。
家长平时应该要格外注意孩子的用眼健康,定期给孩子做视力检查。
这种口臭是肝有病
口腔是呼吸、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因此诱发口腔异味的原因非常多。胃肠道疾病、肝病、肾炎和心脏病等都可以引起口臭。而其中,肝病引起的口臭尤其特别,它的味道是腐臭味,程度尤其严重。
肝病患者之所以口臭,主要是因为肝功能异常,导致血液中的尿素氮和氨含量增多,而氨经过呼吸,会从口鼻排出一部分。
肝病患者出现明显的口臭往往是肝病加重的表现,需要及时诊治。一旦因肝病出现肝昏迷,同时伴有口腔出血和明显的口臭,说明肝功能衰竭,患者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想消除口腔异味,您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如果口腔仍有异味,应及时到综合医院检查治疗全身疾病,以免延误全身疾病的治疗。
不少人认为,人们呼出的难闻气味是口腔疾病或早晨忘了刷牙所致。然而,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很多全身性疾病,如肝、肺、肾、胃有病也会引起口臭,如果经常出现要寻找病因。
这样口臭是肝有病
腐败味——上呼吸道疾病
鼻窦炎、扁桃体炎和咽喉炎等上呼吸道疾病都会分泌大量含蛋白质的黏液,部分形成鼻涕,剩下的从鼻道流入口咽部。这些黏液部分黏附于舌根后部或口咽部,当蛋白质分解后,就会产生腐败味。
酸臭味——胃病
胃幽门部狭窄或梗阻时,食物在胃内留置时间过长,会产生酸臭腐败的气味,通过口腔散发出来。反流性食管炎等胃病还可导致病理性口臭,黏附在口腔、咽喉部位的呕吐物不停释放“酸气”。通常在积极治疗胃病后,口臭能得到显着改善。
烂苹果味——糖尿病丙酮酸中毒
当一个人血糖超标,未加控制时,体内的脂肪分解,就会产生酮体,其中的α-酮戊二酸会发出一种酸酸的烂苹果味道。当呼出这种气味时,患者体内的酮体浓度已经非常高了,接近或达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水平,需要及时就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尿臊味——尿毒症
尿臊味多是患有慢性肾炎或肾病的患者发出的。病程进展到慢性肾功能衰竭阶段(俗称尿毒症)时,由于无尿,某些毒性物质不能排出体外而潴留于血中,就会使病人呼出的气体散发出尿味,这是病情趋于危重的信号。
排泄物臭味——肝衰竭
肝衰竭时,肝脏代谢能力减弱,分解毒素的能力下降,导致血氨升高,使口中出现略带甜味的排泄物臭味,又被称为“死亡的气息”。体内某些支链氨基酸代谢能力减弱,还会导致烂苹果味。
哪种脸色是肝有病
脸色变了可能有病
“中国人的脸色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红黄隐隐’。”为什么这么说呢?王鸿谟解释,因为我们在两侧颧骨处的红色比较明显,其他部位则是黄色。这两种颜色隐约交替,没有明显的界限。当你的面色发生哪些变化,就说明可能有病呢?他指出:
第一是面色变得太深或太浅;
第二是红黄隐隐中,突然红色消失,全部变成了黄色,或者黄色消失,都变成了红色;
第三是脸上突然出现了原本没有的颜色;
第四是面色违背了季节规律,正常应是春季略青、夏季略红、秋季略黄、冬季略灰;
第五是颜色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部位,比如应在两侧颧骨部位的红色转移到了其他部位。
脸上出现这3种颜色,你可能病的不轻
有3种颜色,如果突然出现在脸上,是最明显的疾病标志。王鸿谟说,它们分别是白色、青色和黑色。
1 白色多与肺病、虚证有关
脸色过白的人,往往都患有贫血。不仅如此,还会感觉没力气、爱出汗,这是血虚和气虚的表现。
2 青色多与肝病、气滞血淤有关
通常形容一个生气的人,会用到“青筋爆出”、“脸都绿了”这类词。中医认为,肝能反映人的情绪,所以面色偏青的人一般性格暴躁,要谨防肝病。而满面青紫,往往是由血淤、组织缺氧引起的,严重者会发生剧痛或猝死。
3 黑色多与肾病有关
青色和黑色都是最为严重的病色,提示有重大疾病。当脸上出现两者结合的青黑色时,就意味着有严重的血淤。而整个面色发灰、发黑的时候,可能是慢性肾病的表现,主要特征是腰膝酸软、排尿失常、性功能减退。
此外,黄色和红色如果太多,也说明有一定的疾病。脸色过黄表示脾胃不和,可能表现为吃饭不香,吃点东西肚子就胀,长期腹泻、大便溏稀。如果不注意,时间长了,会逐渐发展为消瘦或虚胖,甚至黄疸。
一旦出现白眼仁发黄,必须及时就诊,否则可能危及生命。红色多与心病有关。一般人提到满面红光,总觉得很健康,其实,脸发红的人要提防心脏病,还有一些感染引起的热证,如伤寒、肺结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