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关元俞的作用与好处 关元俞刺灸操作手法

关元俞的作用与好处 关元俞刺灸操作手法

直刺0.8-1.2寸,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艾炷灸3-5壮;或艾条温和灸10-15分钟。

关元俞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关元俞养生按摩方法

两手叉腰,用拇指指端按揉关元俞,每次1-3分钟,长期坚持按摩,可以预防腰酸背痛,远离膀胱炎,慢性肠炎。

关元俞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关元俞的作用

关元俞位于腰部,与腹部关元穴相对应,也是人体元气输注之处,故有补益元气,补肾壮阳的作用,用于治疗肾虚的腰痛,腰膝酸软,遗精等。还可调理下焦气机,通调耳边,用于治疗肾阳不足的泄泻,遗尿,肾阴不足,虚热内炽的消渴,便秘及下焦湿热的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可调理肾气,原气,用于月经不调,痛经,可疏经活络,以治循经病症,下肢痿痹等。

月经不规律怎么治疗

1、基本治疗

(1)经早

治法:清热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操作: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气虚者针后加灸或者用温针灸。

方义: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2)经迟

治法: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

配穴:寒实证者,加子宫;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

操作:气海、三阴交用毫针补法,可用灸法。归来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可用灸法或温针灸。

方义:气海可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3)经乱

治法: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三阴交、肝俞

配穴: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

操作:肝俞用毫针泻法,其余主穴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作用。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选皮质下、内生殖器、内分泌、肾、肝、脾。每次选2-4穴,毫针刺用中等刺激,或用耳穴贴压法。

(2)皮肤针法:选背腰骶部夹脊穴或背俞穴,下腹部任脉、肾经、脾胃经,下肢足三阴经。用梅花针叩刺,至局部皮肤潮红,隔日1次。

(3)穴位注射法:选关元、三阴交、气海、血海、肝俞、脾俞、肾俞。每次选2—3穴,用5%当归注射液或10%丹参注射液,每穴注入药液0.5毫升,隔日1次。

如何控制遗精 控制遗精基本按摩方法

治则:补肾祛邪,固精止遗。

取穴:气海,关元,肾俞,命门,气海俞,关元俞,八髎穴。

按摩方法:

1.患者仰卧位,施摩法于气海,关元约5分钟。

2.续上施振法于局部约2分钟,然后点按气海,关元穴。

3.患者俯卧位,施㨰法于背部膀胱经,以肾俞,命门,气海俞,关元俞,八髎穴为重点约8分钟。

4.施擦法于以上各穴,透热为度。

5.最后施振法于腰骶部,并点按以上诸穴,结束治疗。

针灸如何治疗女性月经不调

(1)经早

治法清热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土穴关元三阴交血海,配穴: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操作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气虚者针后加灸或者用温针灸。方义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2)经迟

治法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配穴寒实证者,加子宫;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操作气海、三阴交用毫针补法,可用灸法。归来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可用灸法或温针灸。方义气海可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3)经乱

治法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三阴交肝俞,配穴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操作肝俞用毫针泻法,其余主穴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方义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这三种月经不调的情况,针灸都是可以解决的,所以女性们不要担心,如果自己有以上三种情况,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一下针灸治疗的选择,对您的身体肯定有所帮助的,不要觉得是常见现在就不去管,女性月经不调会导致很多情况的发生,一定要重视。

腰肌劳损可以尝试按摩治疗法

慢性腰肌劳损多是由于腰部软组织的急性损伤未作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因而按摩可适当缓解疼痛,从而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按摩手法有:

1、 取俯卧位,家人立其患侧,用指擦法自上而下,擦背部两侧膀胱经至局部发热,再虚掌拍叩击10次,然后在患处热敷。

2、 取俯卧位,家人立其患侧,在下腰部和下背部,沿膀胱经自上而下用指擦法操作10分钟。

3、 取俯卧位,全身肌肉放松,家人立其左侧,用左手掌根自脊柱右侧骶棘肌上端按揉并下至腰骶部,重点按揉肾俞、关元俞、膀胱俞、腰背部压痛点,重复进行5次。家人再立其右侧,换手同法操作,最后自上而下用掌根按揉脊柱各关节棘突,重复进行3次。

4、 取俯卧位,放松肌肉,用两手拇指指腹端按揉背部肾俞、关元俞、膀胱俞、腰压痛点各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关元俞怎么找简单

关元俞的简易找法

定位:在腰部,当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两髂前上棘最高点的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2腰椎,向下数1椎体(第5腰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关元俞的作用与好处

1.关元俞意指小腹内部的湿热水汽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所对应的部位为脐下的关元穴,刺激这个穴位,让力度透过背部,对小腹和腰部起作用,刺激腰部经络和循环系统,还可以通过按压此穴加速腰部脂肪的燃烧。

2.本穴有培补元气的功效,适宜于下元亏虚所致的腰脊酸楚,足膝无力,头昏耳鸣,面白畏寒等症,多与关元,肾俞相配以补气助阳。

3.关元俞还有益肾调经的作用,用于肾虚所致的女性月经不调,闭经;与肾俞,三阴交,膈俞相配,用于男性肾阳虚惫所致的滑精,多余气海,三阴交,志室等相配以益肾固精。

保健按摩手法

正坐或站立,双手绕到腰部,握拳,以食指指节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现酸胀痛感为宜,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1-3分钟,注意女性经期忌按揉腰腹部。

中暑刮痧哪些部位图 中暑刮痧刮哪些部位

刮痧部位:背部,肘部,腘窝部。

刮拭步骤:1.刮背部正中线督脉,从大椎起沿正中线往下一直刮到十七椎处,以皮肤出痧为度;2.刮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从大杼穴起往下一直刮至关元俞处,以皮肤出痧为度。3.刮两肘外侧曲池穴及膝窝正中委中穴,以皮肤出痧为度。

主穴:大椎,委中,曲池,尺泽。

配穴:兼有胸闷者,加膻中;头痛者,加印堂,太阳;昏迷者,加掐或针刺人中。

操作手法:使用泻法,重刮主穴,可随症刮拭配穴。

取凉水半碗,先用少许凉水沾湿局部肌肤,操作者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屈曲,先后在病人鼻梁上部,甲状软骨,胸锁乳突肌和腰大肌处捏皮肤数次,直至皮肤出现红色或暗红色即可。

相关推荐

治疗月经不调有奇效

(1)经早 治法清热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土穴关元三阴交血海,配穴: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操作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气虚者针后加或者用温针。方义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2)经迟 治法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配穴寒实证者,加

胃痛艾哪个位置 不同类型胃痛艾方法

取穴及操作:主穴取中脘穴,配易关元穴施,用清艾绒制之艾炷直接置于穴位处,待燃脂1/3时,易炷再燃,一般7-10壮。 功效:温中散寒,和胃止痛。 取穴及操作:取双侧膏肓穴,厥阴俞,左侧足三里,膻中等穴位,分2日施, 每次5穴(自上而下,先背后腹),每穴3炷,炷如半粒枣核大,按瘢痕法施,施的同时用手轻轻拍击按摩周围皮肤,以减轻疼痛,待火自灭后再连续第2,3炷。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取穴及操作:取中皖,足三里,内关三个穴位,上述穴位分2日施,每穴3炷。 功效:清热止痛,降逆通便。

技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简述

[针治疗技术] 1.体针疗法 处方:膻中、内关、心俞、足三里、膈俞。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加关元、气海。 操作:毫针强激。 2.耳针疗法 处方:心、内分泌、交感、神门、肾、皮质下、小肠。 操作:每次选3~4穴,手法宜泻,留针1小时,每10分钟捻转1次。 [针治疗的注意事项] 1.针治疗心肌梗塞只能缓解心痛症状,可减少疼痛频率,降低疼痛感,对梗塞部位的栓子无溶解及疏通作用,因此本疗法只是应急,不作为首选疗法。 2.必需转有条件的医院救治,本法可做为医疗条件差的基层在运送病人途中首选。 3.心绞痛剧烈时

拉肚子怎么艾 脾虚型拉肚子艾

疗法1:神阙,关元,脾俞,胃俞,命门,肾俞,申脉,足三里,腹泻特效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取神阙,关元穴。 艾疗法2:脾俞,胃俞,命门,肾俞穴。 取穴体位:患者取俯卧位以上穴位。 艾手法:1.用艾条温和,每穴15-20分钟。2.用艾炷隔姜,每穴3-5壮,每日1次。 艾疗法3:申脉穴。 艾手法:用艾条雀啄法,将艾条点燃,对准所选穴位,采用类似麻雀啄食般的一起一落,忽近忽远的手法,给以较强烈的温热激,10分钟,以局部温热而不灼痛为度,每日1次。 艾疗法4:足三里穴。

婴儿惊风可以艾

婴儿惊风可以艾。 小儿惊风多以外感时邪,内蕴痰热,或久吐久痢,脾虚肝盛为其主要发病因素,而艾具有补益脾胃,扶补阳气的功能,通过正确的艾方法,可以有效扶补脾肾阳气,调理脾胃,并且能用开窍熄风,从而有效缓解惊风症状。具体艾方法如下: 治法:急惊风当立清热豁痰,开窍熄风之法;慢惊风应温补脾肾,育阴潜阳,以扶元固本为先。 艾取穴: 惊风发作时刻:水沟,十宣,百会,合谷,太冲。 间歇期:急惊风加大椎,中脘,丰隆;慢惊风加脾俞,胃俞,肾俞,肝俞,关元,神阙。 解析: 水沟醒神,十宣清热泻火,合谷,太冲合用开

不孕艾哪里 艾治不孕的方法

取穴:气海,关元,中极。 操作方法:点燃艾条,悬于施穴位上方约3厘米高处,艾条在施穴位上左右往返移动,或反复旋转进行治,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一般每个穴位艾10到15分钟。 取穴:神厥,气海,关元,三阴交,肾俞,次髎,命门。 操作方法:施时,将温盒安放于应穴位的中央,点燃艾条之后放置在铁窗纱上,盖上盒盖,放置在穴位处,每次艾15到30分钟。 取穴:气海,关元,中极,肾俞,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太溪。 操作方法:将银针消毒后入腧穴得气,并给予适当的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纯净细软的艾绒

月经艾什么部位 月经期间艾配穴会有不同效果

穴位:中脘、天枢、水分、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手法:艾条温和。 示例:受者仰卧,注意关好门窗防止受凉,掀开腹部衣物充分暴露穴位后,持点燃艾条垂直悬起于穴位之上,离皮肤3~4厘米,以受者觉得温热舒服、微有热痛感为度,由上至下,每穴3~5分钟,由上至下,依次中脘、天枢、水分、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艾穴位:气海、关元、中极、三阴交 操作手法:艾条温和穴位:关元、子宫、血海、三阴交穴 操作手法:艾条温和或隔姜

心俞的位置和功效 心俞操作手法

取俯卧位,可向上(后项方向)或向下(尾骶方向)横1.0-1.5寸,其针感向上可达项部,向下可走至背腰部,治疗胸段背肌疾患;或向内(脊柱方向)斜1.0-1.5寸,可使针感走向心胸,胸胁,上肢,对其所达之处的疼痛收效显著;向外(肩胛骨方向)斜1.0-1.5寸,可使针感走向胸胁,上肢,治胸胁,肋间,上肢疾患。 注意:由于该穴部位的胸后壁随厚,但因深面有肺,故直不宜超过1寸。向周围斜时,针尖向内最为安全。针尖向外斜伤及肺的可能性比直还大,应谨慎对待,以免引起气胸,忌进针过快,过猛。

中医怎么针治疗闭经

1. 基本治疗 (1)血枯经闭 治法养血调经。以任脉、足阴明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足三里 归来 配穴气血不足者,加气海、脾俞、胃俞;肝肾不足者,加肝俞、肾俞;潮热盗汗者,加太溪;心悸者,加内关;纳呆者,加中脘。 操作毫针补法,可施。 方义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补下焦真元而化生精血。足三里、归来为胃经穴,健脾胃而化生气血。血海充盈,月事自能按时而下。 (2)血滞经闭 治法活血调经。以任脉、足太阴经、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中极 三阴交 归来 配穴 气滞血瘀者,加合谷、血海、太冲;痰湿阻滞者,加阴陵泉

脑动脉硬化按摩治疗好不好

基本操作: 1.患者坐位,以双手拇指分推印堂至太阳穴,揉眉弓。后五指分开,沿头正中线分搓,使患者有热感。再以两手捏拿风池、肩井穴。 2.患者仰卧,指揉推法作用于胸腹正中线,乳头直下及腋中线,往返4~6遍。再以一手按压中脘,一手按压关元,一起一伏,交替缓慢按压数次。 3.分别点按足三里、三阴交、脾俞及肾穴各半分钟。 辨证加减: 1.心脾两虚者:揉按心俞、肝俞、胃俞、小肠俞、足三里各一分钟,横擦左侧背部及直擦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 2.心肾两亏者:先推一侧桥弓20~30次,再推另一侧桥弓穴。横擦肾穴、命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