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避免乙肝传染给别人 共用碗筷会传染乙肝吗
怎么避免乙肝传染给别人 共用碗筷会传染乙肝吗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主要是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而共用碗筷只是属于普通的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传染乙肝的,因此可以与乙肝患者共同用餐,共用碗筷。
揭秘6大认识乙肝误区
乙肝的几个认识误区
1、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可结婚
首先有人说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不能结婚的,但是其实如果我们的身体有抗体那么就可以结婚了,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结婚,但婚前一定要检测血中的乙肝抗原抗体系统,即“两对半”。结果有任何一项阳性,不需注射乙肝疫苗。如均为阴性,则必须注射疫苗,待产生抗体后就可以结婚。一定要节制性生活,避免饮酒和过度疲劳。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必须注射乙肝疫苗。
2、乙肝患者不能与健康人接触
只要我们平时可以切断传染源,那么是可以和健康人接触的,乙肝病人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把牙刷、剃须刀等用品与他人分开,患有乙肝的妇女注意经期卫生,就不会把乙肝传染给别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可以正常上学、工作,和正常人一样生活。患了乙肝后,在急性期要注意休息。
3、乙肝妈妈不能哺乳
如果是乙肝妈妈的话,一定要注意,孩子在出生之后就注射疫苗,这样可以防止感染,乙肝患者的乳汁中HBsAg呈阳性,可能传染乙肝病毒。母乳喂养的乙肝病毒清除率要高于奶瓶喂养。在婴儿出生后24-48小时内,实施疫苗预防注射后,小儿基本上能避免通过哺乳染上乙肝病毒。但是应该注意:乳头有出血和溃疡都不宜用母乳喂养,且哺乳前母亲的双手应消毒。
4、空气可传染乙肝
还有人说乙肝病毒是可以通过空气传染的,其实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乙肝不会通过空气、消化道或饮食传播,同室工作、交谈、一起进餐不会被传染。但病毒携带者的唾液可能含有病毒,应采用公筷分食。乙肝一般也不会通过握手传染给其他人,除非双方双手都有裂口,有出血情况。
5、和乙肝感染者一块工作学习是否会被传染?
一般正常的接触是不会传染乙肝的,所以可以和乙肝感染者学习,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同住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共用厕所、同一办公室工作、共用电脑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不会通过咳嗽和打喷嚏来传播。目前也没发现乙肝病毒能通过蚊子等吸血昆虫传播。
6、接吻传染乙肝
一般的情况下,如果我们的口腔没有一些伤口出现的时候,接吻是不会传染乙肝的,乙肝病毒无法穿透完整的皮肤、粘膜以及消化系统粘膜而侵入人体、感染人体,即使将乙肝病毒吞入腹中也不会传染乙肝,所以说在正常情况下(嘴唇、口腔、咽喉部没有出血、伤口、溃疡等损伤现象)接吻是不会传染乙肝的。
和乙肝患者共用餐具会感染乙肝吗
和乙肝患者共用餐具会感染乙肝吗?专家指出,乙肝主要通过母婴传染、血液传染、性接触传染及日常密切接触传染,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染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和乙肝病人一起吃饭、共用餐具是不会被传染的。
但是和乙肝病人共用餐具,健康的人出现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的现象,此时乙肝病毒就有可能通过破损的伤口进入人体,进而造成乙肝传染。因此,为了避免传染,和乙肝病人一起吃饭时,餐具要分开使用。
由此可见,和乙肝病人共用餐具也有可能会被传染,所以为了安全起见,专家建议你极好去正规的肝病医院,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看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如果没有感染,且体内没有乙肝保护性抗体,需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致使体内产生抗体,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预防乙肝的传染。如果感染上了乙肝,也不必过于恐慌,积极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乙肝病情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丙肝传染性强吗
很多患者只知道甲肝,乙肝传染强,却对丙肝一无所知,所以经常发出这样的疑问,丙肝传染性强吗?丙肝是通过什么传染的?南京肝病治疗网特邀权威肝病专家讲解,专家指出丙肝传染且传染性强,同时提醒大家不要忽视了丙肝传染性的事实,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感染。那么丙肝传染性强吗?丙肝是通过什么传染的?
丙肝传染性强吗?丙肝也是病毒性肝炎中的一种,病毒性肝炎都是会传染的,所以丙肝和乙肝一样也是具有传染性的,那么丙肝的传染性强吗?具相关资料显示,丙肝的发病率现在呈上升趋势,所以我们一定不要忽视了你认为不起眼的疾病。那么丙肝传染性强吗?是怎么传染的呢?其实丙肝的传播途径和乙肝基本相同。首先就是血液传播,输血或血制品,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在消毒不彻底的地方文身、拔牙等;其次是母婴传播:母亲体内的丙肝病毒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或分娩时胎儿被感染;再者就是性接触传播和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家庭内接触可能是丙肝毒传播途径之一,接触的内容有共用梳子,共用指甲剪,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等。
丙肝传染性强吗?经过肝病自己的详细的解答大家得知丙肝传染性强,所以要想避免丙肝传染,平常就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卫生,如果发现丙肝患者,餐具要分开使用,及时的避免其他途径的传染。由此可以看出丙肝的传染性很强,而且丙肝分布较广,更容易演变为慢性、肝硬化和肝癌。丙肝传染性强吗?其实强与不强,我们都要对丙肝重视起来。
戴避孕套可以预防乙肝吗
戴避孕套可以预防乙肝吗
乙肝通过性行为传播的几率很低,戴避孕套可以预防乙肝。乙肝传播可能存在以下误区:
1、乙肝病毒不经正常消化道传播。
2、一般生活、工作场所和交通工具不会传染乙肝。握手、拥抱、共同进餐不会传染乙肝。乙肝病毒不经空气或动物传播,蚊虫叮咬也不传播乙肝病毒。
3、多数情况下,接吻并不传播。但是双方有口腔黏膜破损或者牙周疾病时,可能导致感染。
4、乙肝传播途径和乙肝病发作不发作无关。换言之,乙肝病情发作时,日常接触仍不会传染别人。
5、采取及时正确的阻断措施可以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6、目前认为蚊虫叮咬不传染乙肝病毒,在传染病医院被蚊虫叮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避孕套过敏的原因
避孕套是人们选择最多的一种避孕方式,而对避孕套过敏,除了对乳胶过敏的原因之外,还可能是因为商家在生产避孕套的过程中对颜色、气味等进行加工,导致部分人对这些添加剂过敏。
1、对乳胶过敏。部分人对橡胶、乳胶等制品存在过敏反应,此类不宜使用避孕套。
2、对添加剂过敏。部分商家为争夺更多的用户,在产品研发时除了着重避孕功能外,还可在情趣上着手,例如采用不同的颜色、各种香味,这类避孕套也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质量不过关的话可导致使用后避孕套过敏。
自行“加料”。市场上,部分商家称使用润滑油、延时剂等可让性生活更加和谐,部分男性女性在性生活中对避孕套自行添加延时剂等药物,增加了过敏的危险。
乙肝患者家属如何预防乙肝感染
1、主动学习乙肝疾病相关知识
一项针对乙肝知识知晓率调查报告表明,乙肝患者家属对乙肝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不足严重,超过半数的乙肝患者家属不清楚乙肝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之间的关系。乙肝患者家属想要预防感染乙肝,首先应该主动学习乙肝疾病相关知识。
2、主动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
3、制定家庭防护措施
家中若存在乙肝患者,应该制定好严密的防护措施。若配偶为乙肝患者,在进行性生活时应做好防护措施,如无生育要求,最好是使用避孕套;家庭男成员不要共用剃须刀;女性不要共用修眉刀;在用餐时应该设立“公筷”等。
通过相关专家的深入讲解以后大家应该对预防乙肝感染的方法有所了解了,知道之后就按照这些要点去做,被乙肝感染的几率就会比较小了,这样您的身体健康也有保证。还有就是请乙肝患者们听医生的话,每天定时服药,并且要多锻炼。
温馨提示乙肝疾病的传播大部分都是由于接触所传播的,所以说家属是最容易被传染乙肝疾病的,是不是患者的家属都很恐慌,其实也没必要太过于担忧,只要上面文章所介绍的注意事项我们能够做到位,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乙肝传染给自己。
和大三阳的人一起吃饭会被传染吗 怎么预防乙肝传染
在50~80%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唾液中可以抓到乙型炎病毒,乙肝携带者母亲给孩子嘴对嘴地喂食物是个坏习惯,应该制止。
蚊子、臭虫、跳蚤等吸血的节肢动物也可能传播乙肝,应该搞好家庭及环境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洗勤晒被褥。
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文眉、修脚等均可传染HBV;一些不正规的医疗诊所,对于针剂、器皿、器械没有经过严格消毒,亦容易感染乙肝病毒。
尽量一个人使用自己的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等,养成饭前便后、出入公共场所(公交车、医院、超市等)后洗手的卫生习惯。
注射疫苗是预防乙肝传染最积极主动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预防办法,就是尚未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注射全程的乙肝疫苗,使其产生对乙肝病毒的抵抗力,并且要定期去正规医院进行乙肝五项检查。
超薄避孕套容易破吗
超薄避孕套容易破吗
乙肝通过性行为传播的几率很低,戴避孕套可以预防乙肝。乙肝传播可能存在以下误区:
1、乙肝病毒不经正常消化道传播。
2、一般生活、工作场所和交通工具不会传染乙肝。握手、拥抱、共同进餐不会传染乙肝。乙肝病毒不经空气或动物传播,蚊虫叮咬也不传播乙肝病毒。
3、多数情况下,接吻并不传播。但是双方有口腔黏膜破损或者牙周疾病时,可能导致感染。
4、乙肝传播途径和乙肝病发作不发作无关。换言之,乙肝病情发作时,日常接触仍不会传染别人。
5、采取及时正确的阻断措施可以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6、目前认为蚊虫叮咬不传染乙肝病毒,在传染病医院被蚊虫叮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和乙肝患者吃火锅会不会被传染呢
针对这位网友的问题,也是大家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和乙肝病人吃火锅会不会传染要视情况而定,一般通过吃饭传染乙肝的机率是相当低的。乙肝不会通过空气、消化道或饮食传播,而性接触、器官移植、血液和血制品等是乙肝传播途径。
不过和乙肝朋友一块吃火锅在一定的条件下还是有可能被传染上乙肝的,当您的口中存在伤口,比如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等,此时传染上乙肝病毒的几率还是比较大,所以在这点上要多加注意。另外你自己留意别让伤口粘上乙肝患者的唾液。所以建议网友尽快去正规的肝病医院做检查,正确检测出你是否感染乙肝病毒以及病毒DNA数目。
对于和有乙肝的朋友一块吃火锅会被传染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里,如果乙肝两对半检查查出了是乙肝,那么患者就要引起重视积极进行乙肝治疗。
乙肝的认识误区你中招了吗
观点一:“如果乙肝传染性那么厉害,全世界都得乙肝了”
【事实】不知道为什么要全世界得了乙肝才能证明乙肝传染性厉害?在中国这样的高流行国家,超过一半的人一生中曾经感染过乙肝(也有数据说中国超过6成的人一生中曾经感染过乙肝),这就是说,居住在中国这样的高流行国家一生中感染乙肝的总和概率不低于0.5,这是一个奇高无比的感染率。
不过,感染后并不一定成为携带者,感染后是否成为携带者要视不同年龄群体甚至不同个人的免疫力而定。根据美国乙肝基金会,围产期婴幼儿感染后成为携带者的几率是90%;儿童感染后成为携带者的几率是50%;成年人感染后成为携带者的几率是10%。
观点二:“乙肝不是消化道传染疾病,因此不通过消化道传染”;“共餐不会传播乙肝”;“乙肝只通过血液传染”
【事实】一起吃饭一般情况下不会传染乙肝。这样说主要是要区分乙肝和甲肝的传染途径。甲肝是消化道传染疾病,可以通过食物和水传染,也就是说,被甲肝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进入完好没有破损的消化道仍可引起传染。乙肝就不一样,被乙肝病毒污染的食物,进入完好没有破损的消化道是不会引起传染的,所以乙肝不是消化道传染疾病。
不过,被乙肝病毒污染的食物,进入有粘膜破损的消化道是会引起传染的。而且要是携带者和易感者都有口腔溃疡的话,被血液污染的唾液进入破损的口腔消化道粘膜更会引起传染,这种可能性不低,因为中国人口腔健康状况普遍不佳,74%的中国人都患有龋齿、牙龈炎、牙周疾病或口腔溃疡(《人民日报》,2008)。
观点三:“唾液不会传染乙肝”;“要吃一升(或一桶)唾液才然感染乙肝”;“唾液病毒浓度低因此没有传染性”
【事实】唾液中HBV DNA水平并不低,荷兰科学家发现(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2004)从血清HBV DNA水平中位数和唾液HBV DNA水平中位数看,唾液HBV DNA水平只比血清HBV DNA水平差一个数量级,即血清HBV DNA水平中位数约为唾液HBV DNA水平中位数的10倍。
关于唾液的传染性
A、据2004年,荷兰科学家《临床病毒学学报》)报道,唾液HBV-DNA的水平比血液HBV-DNA的水平低一个数量级。
B、血液传染性:血液中病毒颗粒浓度达到1000--10000个/ml时,即可引起传染【流行病学(第5版 2003年) 卫生部高校教材】;传播乙肝病毒所需血量非常微少,0.0001-0.0000001ml血量即可引起传染【传染病学(第3版)主编 王季午】——由此计算一下,可知血液传染需要的病毒量非常之低。
根据血液数据计算出来的唾液数据:
A、唾液中病毒颗粒浓度达到1000---10000个/ml时,可引起传染(与血液数据一样);
B、传播乙肝病毒所需唾液量为0.001-0.000001ml(是血液数据的十倍);
结果:唾液传染需要病毒数和血液传染需要病毒数一样。
观点四:“唾液要通过破损的口腔,需要很大的创口才行”
【事实】HBV不能通过正常的皮肤或粘膜屏障。皮肤或粘膜屏障的破损——可能是极其微小和忽略不计的——是引起传播所需要的。(WHO 2002年的manual)
也就是说,极其微小的创口也可能引起传播
观点五:“只有甲肝才需要分餐,乙肝携带者不需要分餐”
【事实】这是错的,如果是甲肝的话,就不是分餐不分餐的问题了,而是要吃煮熟的食物不吃生食的问题。
观点六:“乙肝携带者肝功能正常就没有传染性”
【事实】传染性主要要看血清的HBV DNA是否阳性及载毒量,其它体液的传染性也要看每种体液的HBV DNA是否阳性及载毒量。肝功能正常的携带者完全可能血液或体液的HBV DNA载毒量很高从而传染性很高。
观点七:“急性乙肝发作前的潜伏期没有传染性”
【事实】在急性乙肝发作前的数周内和发作期间均有传染性。
观点八:“乙肝病毒不能间接传播”
【事实】乙肝病毒是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播的。乙肝病毒传染性是艾滋病的50-100倍。艾滋病毒在体外几乎没有生存的能力因而没有间接接触传播的可能性。但乙肝病毒在体外各种器物表面可以生存7天以上而不失传染性,是可以间接传染的。
以上英文翻译为:HBV能稳定的附着于周围物体表面长达7天,(当附着于这些无生命的物体,诸如,牙刷、奶瓶、玩具、剃须刀、餐具、医院设施及其它物品表面的)HBV与(易感者)破损的黏膜或皮肤相接触时,HBV 间接种植(传播)就发生。
简而言之,HBV 能稳定的附着于任何物体表面约7天而不失其传染性,如桌面、剃须刀片、血迹等
观点九:“中国有那么多携带者主要是因为70年代末80年代初共用注射针头”
【事实】中国有那么多携带者主要是因为母婴垂直传播和对婴幼儿、儿童的水平传播,共用注射针头只是儿童水平传播的一个途径,不能解释中国这么高的携带比例。从其他东亚社会看,许多东亚社会(如台湾、香港、日本、韩国等)或现在有或曾经达到过与中国类似的携带比例,这也足以说明用水平传播的一条途径来说明中国的携带率是不对的。
观点十:“世界卫生组织说乙肝只有三个传染途径”
【事实】原话是说有三个“主要”传染途径,同时WHO也承认有35%的感染病例传染源传染途径未明,即不能用parenteral、sexual和perinatal这三个途径来解释。
乙肝大三阳的汗液会传染吗
乙肝大三阳较高的传染性一直都是人们不敢接近的主要原因,尽管有关部门已经作出声明,和乙肝大三阳一块吃饭,握手并不会被传染,但人们仍惶惶不安,那么乙肝大三阳传染性有多大呢?对于乙肝大三阳的汗液会传染吗?肝病专家指出,乙肝大三阳的汗液会传染吗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般来说,乙肝大三阳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都含有乙肝病毒。如果健康的人的皮肤黏膜有破损,而伤口处正好接触到大三阳患者的带有病毒的体液(包括汗液),那么就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所以此种情况下,有关乙肝大三阳的汗液会传染吗?是会传染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乙肝大三阳汗液中能够检测出乙肝病毒,但是含量微乎其微,所以大家不要过于担心,只要体内有抗体,打过乙肝疫苗,正常交往是不会感染上乙肝的。因而对于乙肝大三阳的家人,就要积极的预防乙肝大三阳的传播,目前接种乙肝治疗是预防乙肝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因而对于没有感染乙肝病毒,其体内没有保护性抗体的人群,需要到正规的肝病医院按照0、1、6的方案接种乙肝疫苗。另外对于乙肝大三阳患者,一定要做好个人的卫生,做好定期复查,发现异常积极治疗,以降低传染性。当然,对于乙肝大三阳治疗,一定要科学规范,首先应选择到信誉高、条件好的专业大型肝病治疗医院。
怎样预防乙肝
乙肝是一种传染性非常高的疾病,许多人都会很恐慌,自己会不会被传染。其实乙肝不可怕,随着我国的医疗技术的提高,乙肝传播性的可能已经大大地减少。我身边的朋友也得过乙肝,医生给的建议是,乙肝是可以预防和治疗,最重要的是很接受治疗,做好预防措施。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怎样预防乙肝。
1不用未检测乙型肝炎指标的血液及血制品。不到黑窝点去献血。献血应该到正规的医院献,不要到贪小便宜到黑诊所去献血和卖血,是十分不安全的。
2不要用不洁的注射器、穿刺针、针灸针、牙钻、内窥镜等介入性医疗仪器。做检查,打针的时候,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不要去小诊所,黑诊所,里面有很多未经消毒的医疗用品。
3不要用不消毒的剃须刀、穿耳针、纹身针等进行美容活动。很多爱美的女士,都会去美容中心做美容,一定要选择正规的美容中心,避免不洁的美容用具。
4不要和乙型肝炎病人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共用毛巾、牙刷、被褥等,以防生活接触性感染。乙肝病人用过的餐具一定要进行消毒,可以用1比99的消毒水进行冲洗。
5特异性的预防。就是用乙型肝炎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的感染。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已证明是十分有效的。新生儿期接种疫苗以0、1、6个月免疫程序。3针免疫后,可保证15年内不得乙型肝炎。因为到目前为止,只有15年的追踪,可能保护时间更长,甚至终身受益。
注意事项:总的说来,还是要到正规的医院,正规的美容院,同时注意个人的卫生,不用不洁的医疗用品和美容用品,还可以打预防针预防乙肝。大家只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注意一下,就可以避免乙肝的传染了,乙肝的预防从身边的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