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患者护心小动作
心肌缺血患者护心小动作
1、干沐浴:干沐浴可以促进气血流通,从头顶百会穴开始,顺序为头面部、左右肩臂、胸部、背部、腹部、两肋、腰部、左右腿、足,以手或毛巾干擦,以皮肤有温热感或皮肤微红为度。2、伸展四肢:展四肢可以使存留四肢过多的血液迅速回流心脏,供给心脑系统足够的氧与血,两脚和两手伸屈运动,然后两腿慢慢下蹲成全蹲,两臂上提,反复做5~10次。3、摩脚心:足是人类的“第二心脏”,蹬摩脚心可使全身血液循环,具有活经络、舒体腿强身、疏通经络等功效。仰卧以双足跟交替蹬摩脚心,使脚心感到温热。4、扩胸:扩胸动作可以舒长心肺血管,提高心肺供血氧的能力,两手放松下垂,然后握空拳,屈付抬起,提肩向后扩胸,最后放松还原。
老年人心肌缺血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
1.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也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
2.心肌缺血的症状还包括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3.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也可能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
4.心肌缺血患者还会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5.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心肌缺血患者可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这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
6.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心肌缺血患者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
心肌缺血情况所会出现的常见症状
1、胸腹部不适:这是最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出现类似胃部不适的胸腹部不适,与一般胃病不同的是,此种胃部不适是一种憋闷、胀满的感觉,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如生气或过度悲伤等。心肌缺血的症状会持续时间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内,心肌缺血患者伴有钝痛、灼热及恶心呕吐感。
2、非心前区的疼痛:心肌缺血患者的疼痛可出现在背部、颈部、左前臂、腕部、手指、牙床、咽喉,甚至下肢,也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这类心肌缺血的疼痛虽部位各异,但诱因多是劳累、激动等,且呈阵发性,服用硝酸甘油能缓解。
3、疲劳感:疲乏也是心肌缺血的症状的表现形式。心肌缺血患者多表现为无任何原因可解释的疲倦,精力不足,在活动后甚至连伸直身子的力气都没有。
心肌缺血怎么办才好
心肌缺血患者经常会出现心肌绞痛的现象,这种痛苦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因为心肌缺血,患者朋友也不能去工作和学习,影响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下面我们来看看心肌缺血的治疗方式吧,希望大家能够重视。
心肌缺血的治疗有:
1、控制体重:肥胖者要设法减肥,减少食物的总热能卡;不宜过多地饱食,并通过体力活动、锻炼来减轻体重,务使达到较理想水平。这就属于心肌缺血的治疗措施。
2、温水浴疗:给左上肢做局部温水浴,水温从37℃开始,逐渐开始42℃,使局部末梢血管和冠状动脉反射性扩张,改善冠脉循环。这也是心肌缺血的治疗方式。
2、生活调理: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在日温差变化大时,注意保暖。起居应有规律,睡眠要充足,心境要平稳,万勿大喜大悲、忧愁郁闷。禁止吸烟饮洒。这是心肌缺血的治疗里比较常见的方法。
在中医里有些药物对治疗心肌缺血的效果很好,而且几乎不会产生副作用,对心肌缺血患者十分有益。那常见的中医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常见的中医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
一般,常见的中医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有:
1、芳香开窍类
具有镇静止痛,改善微循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这种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具有服用剂量小,起效快,疗效高的优点。推荐阅读:心肌缺血的危害及中医治疗方法
2、活血化瘀、疏通血管、芳香开窍双效类
对已发生的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基因靶向护心组合利用“活血化瘀、芳香开窍降脂抗凝”治疗机理,能够从改善血液、血管病变两方面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治疗。
3、活血化瘀类
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对心脏功能有改善作用。能治疗并预防动脉硬化组织缺氧引起的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等血栓病。临床应用总有效率达92.7%,心电图有效率为53%,且无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这也是常见的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
每个心肌缺血患者都希望能够早日摆脱这种痛苦,因此患上了这种疾病后,我们决不能怠慢,一定要去医院,让医生帮助我们治疗。患上了心肌缺血的人,尤其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不然的话,是很容易导致病情恶化的。
心肌缺血应该吃什么水果
1、苹果
苹果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水果之一,苹果对各种疾病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对于心肌缺血来说,苹果中含有丰富的钾离子,能够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心肌缺血。平常家里可以多预备一些苹果,注意每天坚持食用苹果。香蕉同样具有丰富的钾离子,不妨多吃。
2、猕猴桃
猕猴桃被誉为水果之王,其维生素含量高,同时具有抗氧化作用,对于心肌缺血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3、核桃
核桃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防止动脉硬化带来的心肌缺血症状。具有补心健脑的功效。
4、山楂
山楂中有丰富的扩张血管的物质,具有增强心肌,调节血脂,减少胆固醇含量的作用,对预防心肌缺血有很好的疗效。
苹果,猕猴桃,核桃和山楂这四个水果都是心肌缺血患者应该去吃的水果,因为这四个水果可以帮助心肌缺血患者去对坑心肌缺血这个疾病,减轻自己所承受的痛苦,最后我希望以上的介绍会对心肌缺血患者有所帮助。
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法
1、心脏移植术:药物对重症晚期心肌缺血,特别是左室射血分数(LVEF)<20%的心肌缺血患者的效果很差,所以,心脏移植便成了重要的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法,并取得满意效果。但由于供心有限,能接受心脏移植的心肌缺血患者,大约仅为需要心脏移植病人总数的38.2%或39.5%左右,约有20.4%~35%受者在等待供心期间死亡。
2、冠状动脉搭桥术:这也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治疗方式之一,对心肌缺血进行CABG成功的关键是需要有足够的存活心肌,即残存的冬眠心肌和顿抑心肌越多,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就越好。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EF)有助于探测出残存的存活心肌。特别是在左室前壁对(18)-F-氟去氧葡萄糖(FDG)摄取率,发现能更客观地评价手术后心肌缺血患者的LVEF改善程度。
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
1、心脏移植术:是心肌缺血治疗的一种常见方法,尤其是在药物对重症晚期心肌缺血效果不是特别明显的情况下。但由于供心有限,能接受心脏移植的心肌缺血患者,大约仅为需要心脏移植病人总数的38.2%或39.5%左右,约有20.4%~35%受者在等待供心期间死亡。
2、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心肌缺血,冠状动脉搭桥术也是较为常见的方法之一。存活心肌是否足够,是对心肌缺血进行CABG成功的关键,即残存的冬眠心肌和顿抑心肌越多,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就越好。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EF)有助于探测出残存的存活心肌。特别是在左室前壁对(18)-F- 氟去氧葡萄糖(FDG)摄取率,发现能更客观地评价手术后心肌缺血患者的LVEF改善程度。
临床上针对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法是有很多种的,一定要在对患者病情有详细了解的情况下,谨慎选择。因人而异,对症用药,是中医治疗心肌缺血的又一特点.西医治疗“一病一药”;不管是什么原因,自身有何原因,自身有何情况,这个病就用这个药。然而往往是因人的个人差异不同,适应症不同,同一种药对他有效,而对另一个人就没效。中药因人下药,根据心肌缺血患者的症状,特点,标本兼顾,同病异治,这样就提高了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
中老年心肌缺血患者如何保健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比较虚弱,加上平时缺乏锻炼,这样就容易患上一些疾病,心肌缺血就是其中的一种。得了心肌缺血以后除了要接受药物治疗以外,还得注意平时的保健,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中老年心肌缺血患者如何保健?做好保健可以康复得快一点。
有氧运动需坚持
中老年人应以有氧代谢运动为主,如慢跑、骑车、步行、游泳、登山、球类、登楼、健身操等。因为过度运动可造成心血管意外或猝死,所以运动既要持之以恒,又要顺序有度。建议每天步行约3公里,时间在30分钟以上;每周运动5次以上;运动后心率加年龄约为170次,这样可以保持有氧代谢。
夜间起床莫着急
通过动态心电图测试发现,很多人在夜间突然起床时常伴有一过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所以有专业人士提出“三个半分钟”的保健方法,即夜间醒来静躺半分钟,坐起半分钟,双下肢下垂床沿半分钟,然后再下地活动。
午间小睡助健康
有研究表明人体24小时血压呈双峰一谷,中午午睡能使波谷更深更宽,有助于缓解心脏及血管压力。有午睡30分钟以上习惯者,冠心病死亡率降低30%。
防止便秘护心脏
中老年人发生便秘几乎成了司空见惯的事,但是临床上有很多老人因便秘时用力过大而导致心肌梗死,所以缓解便秘对保护心脏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洗澡温度别太高
老年人不能在饱餐或饥饿时洗澡,水温也要和体温差不多。温度太高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导致心脑缺血,容易诱发心肌梗死。
希望中老年心肌缺血患者按照上面的注意要点进行保健,坚持这么做的话康复的时间可以减少一半,自己身体受到的伤害也是最少的。患者在治愈以后生活还的规律一点,千万不能熬夜,因为长时间的熬夜是会让心肌缺血复发的。
心肌缺血危害有多可怕
1、心肌缺血的危害首先是对心脏和全身都可能带来许多不利影响。氧是心肌细胞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完全依赖心肌血供,所以一旦心肌缺血,立刻会引起缺氧。心肌缺血、缺氧、缺能量,最终会影响心脏的收缩功能。若有20%~25%的心肌停止收缩,心肌缺血患者通常会出现左室功能衰竭;若有40%以上的心肌不能收缩,就会有重度心泵功能衰竭。
2、心肌缺血的危害还会损害舒张功能。收缩不良和舒张不良结合起来,易导致心肌缺血患者的心室充盈压升高,引起肺充血,心肌缺血的危害还可引起复杂的物质代谢紊乱和心肌电活动失常。因此,一旦出现心肌缺血,应找准心肌缺血的病因对症治疗,才可避免潜在的严重后果。
如何治愈心肌缺血
1、心脏移植术手术是属于心肌缺血的治疗方式之一,药物对重症晚期心肌缺血,特别是左室射血分数(LVEF)<百分之二十的心肌缺血患者效果很差,所以,心脏移植便成了重要的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法,并取得满意效果。
2、心肌缺血的治疗还可以选择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心肌缺血患者进行CABG成功的关键是需要有足够的存活心肌,即残存的冬眠心肌和顿抑心肌越多,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就越好。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EF)有助于探测出残存的存活心肌。最近,特别是在左室前壁对(18)-F-氟去氧葡萄糖(FDG)摄取率,发现能更客观地评价手术后病人的LVEF改善程度。这也是比较常见的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法。
孕妇对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法
1、孕妇怀孕期间出现心肌缺血首先要明确缺血的原因,是由于代谢异常、病毒感染或是重度贫血,并进行个体化治疗。
2、出现心肌缺血的患者妊娠期间应多向妇产科医生咨询预防或应急措施,经过合理的功能锻炼,提高心功能。
3、心肌缺血患者选择分娩方式时要依据当时的心功能状态,经全面评估决定,如果心功能正常,可以在有经验的医生监护下选择阴道分娩。
4、对于大部分心肌缺血患者来说,提前数周进行剖腹产可减轻危险,虽然疼痛比较明显,但手术时间短,术中用药方便,且麻醉本身可以降低血压,对心肌缺血有一定好处,即使出现心肌缺血发作,也很方便用药。
5、心肌缺血患者在分娩后应密切监护,观察身体变化,及时做好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