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诱发哮喘的因素大致有哪些
阿司匹林诱发哮喘的因素大致有哪些
阿司匹林是一种很常见的药物,而且大家在感冒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买阿司匹林来治疗自己的感冒。但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因此阿司匹林对于大家来说肯定就不会是一种很完美的药物了,而且阿司匹林还会引发哮喘,那么阿司匹林引发哮喘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发病原因
有鼻炎(10%)、鼻息肉(72%)、鼻黏膜肥厚(81.2%)的病史,患者因上感、痛经,而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哮喘。
(二)发病机制
1.AIA的发病机制 阿司匹林诱发哮喘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较为公认与环氧化酶/5-脂氧合酶失平衡有关。阿司匹林优先阻断环氧化酶,从而抑制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生成;但阿司匹林不阻断5-脂氧合酶,大量未能被环氧化酶利用的花生四烯酸底物则通过脂氧合酶生成大量的白三烯(LTC4、LTD4、LTE4),后者是强有力的支气管收缩剂和促分泌素,此为“shunting假说”。支持该学说的研究结果为:①AIA患者鼻分泌物、尿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白三烯的含量增高。②预先给予白三烯受体拮抗药能部分甚至全部阻止阿司匹林诱发的哮喘。
2.其他药物诱发哮喘的发病机制
(1)变态反应:抗生素和含碘造影剂诱发哮喘的机制为特异性IgE抗体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麻醉剂和肌松剂的作用机制亦属于此,但它们亦可直接引起非IgE介导的组胺释放。
(2)正常药理作用:β受体阻断剂、胆碱制剂、组胺类药物因其本身正常的药理作用可引起支气管痉挛。
(3)活化补体系统:含碘造影剂除通过变态反应引起DIA外,还可通过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激活补体系统,从而释放过敏反应毒素而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引起支气管痉挛。
生活中预防咳嗽性哮喘的方法是什么
哮喘与药物:有些药物可引起咳嗽性哮喘发作,如普萘洛尔等因阻断β-肾上腺素能受体而引起哮喘。2.3%~20%哮喘患者因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而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咳嗽性哮喘患者因伴有鼻息肉和对阿司匹林耐受低下,因而又将其称为阿司匹林三联症。咳嗽性哮喘患者对其他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有交叉反应。老年为治疗心脑血管病需服用阿司匹林、β2受体阻断药,为避免咳嗽性哮喘发作应权衡利弊,选择性用药。
避免呼吸道感染:咳嗽性哮喘的形成和发作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咳嗽性哮喘患者中,可存在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的特异性IgE,如果吸入相应的抗原,则可诱发咳嗽性哮喘。病毒感染后可直接损害呼吸道上皮,致使呼吸道反应性增高。有学者认为病毒感染所产生的干扰素、IL-1使嗜碱粒细胞释放的组胺增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在易感期内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合。增强自身抵抗力,及时添加衣物,在寒冷季节戴口罩。
社区干预:鼓励咳嗽性哮喘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伙伴关系,通过规律的肺功能检测客观评价咳嗽性哮喘发作程度,避免和控制哮喘诱发因素,减少咳嗽性哮喘复发,制定哮喘长期管理用药计划,制定发作期处理方案,长期定期随访保健。
吸烟:老年咳嗽性哮喘患者中有吸烟史者占60%左右,多数咳嗽性哮喘患者在多年吸烟的基础上才形成哮喘。正是由于常年吸烟导致了气道高反应性,老年应避免吸烟,尽早戒烟。
春天预防哮喘常见的措施有哪些
据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亿的哮喘患者,而且大部分的哮喘患者在春季常常发作。哮喘会使我们呼吸困难,因此我们在春季应该做好预防工作。
1、春天预防哮喘,要保持室内环境:
室内空气应保持清洁与流通,因空气中的微生物是引起哮喘的主要原因,哮喘的形成和发作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因细菌及病毒感染后可直接损害呼吸道上皮,致使呼吸道反应性增高,所以避免呼吸道感染能有效减轻哮喘的再发。
2、春天预防哮喘,要适当运动:
很多人担心运动后会引发哮喘,便停止了一切活动,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哮喘患者运动前先咨询一下医生,可适当的进行散步和深呼吸锻炼。外出时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进入环境不好的公共场所。
3、春天预防哮喘,避免过敏原:
首先避免接触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因素有:尘螨、猫狗等动物的皮垢、霉菌、花粉、牛奶、禽蛋、蚕丝、羽毛、飞蛾、棉絮、真菌等都是重要的过敏原。有些药物可引起哮喘,如阿司匹林诱发阿司匹林哮喘,如对此类药物过敏,应避免使用。
4、春天预防哮喘,注意气温:
注重气候温度的骤然变化。哮喘的发作与气候环境温度的变化常密切,哮喘患者更应该注意气候温度的骤然变化,及时加减衣物,尽量减少感冒的次数。
哮喘如何预防
1、要保持室内环境:
室内空气应保持清洁与流通,因空气中的微生物是引起哮喘的主要原因,哮喘的形成和发作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因细菌及病毒感染后可直接损害呼吸道上皮,致使呼吸道反应性增高,所以避免呼吸道感染能有效减轻哮喘的再发。
2、要适当运动:
很多人担心运动后会引发哮喘,便停止了一切活动,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哮喘患者运动前先咨询一下医生,可适当的进行散步和深呼吸锻炼。外出时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进入环境不好的公共场所。
3、避免过敏原:
首先避免接触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因素有:尘螨、猫狗等动物的皮垢、霉菌、花粉、牛奶、禽蛋、蚕丝、羽毛、飞蛾、棉絮、真菌等都是重要的过敏原。有些药物可引起哮喘,如阿司匹林诱发阿司匹林哮喘,如对此类药物过敏,应避免使用。
春季怎么预防哮喘
1.首先避免接触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因素有:尘螨、猫狗等动物的皮垢、霉菌、花粉、牛奶、禽蛋、蚕丝、羽毛、飞蛾、棉絮、真菌等都是重要的过敏原。有些药物可引起哮喘,如阿司匹林诱发阿司匹林哮喘,如对此类药物过敏,应避免使用。
2.避免吸入烟、尘和植物油、汽油或油漆等气味以及冷空气,必要时佩戴口罩。
3.春季气候多变,容易微生物感染,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
4.避免过度劳累:突击性强烈的或长时间的体力劳动,紧张的竞技性运动,均可诱发哮喘。
5.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如忧虑、悲伤、过度兴奋会导致哮喘发作。
6.职业性因素:如制药工业、化工企业中工作的工人,对某些药物或原料过敏,工作中注意防护。
春天预防哮喘常见的措施有哪些
1、春天预防哮喘,要保持室内环境:
室内空气应保持清洁与流通,因空气中的微生物是引起哮喘的主要原因,哮喘的形成和发作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因细菌及病毒感染后可直接损害呼吸道上皮,致使呼吸道反应性增高,所以避免呼吸道感染能有效减轻哮喘的再发。
2、春天预防哮喘,要适当运动:
很多人担心运动后会引发哮喘,便停止了一切活动,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哮喘患者运动前先咨询一下医生,可适当的进行散步和深呼吸锻炼。外出时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进入环境不好的公共场所。
3、春天预防哮喘,避免过敏原:
首先避免接触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因素有:尘螨、猫狗等动物的皮垢、霉菌、花粉、牛奶、禽蛋、蚕丝、羽毛、飞蛾、棉絮、真菌等都是重要的过敏原。有些药物可引起哮喘,如阿司匹林诱发阿司匹林哮喘,如对此类药物过敏,应避免使用。
4、春天预防哮喘,注意气温:
注重气候温度的骤然变化。哮喘的发作与气候环境温度的变化常密切,哮喘患者更应该注意气候温度的骤然变化,及时加减衣物,尽量减少感冒的次数。
如何预防哮喘发作 避免过敏原
首先避免接触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因素有:尘螨、猫狗等动物的皮垢、霉菌、花粉、牛奶、禽蛋、蚕丝、羽毛、飞蛾、棉絮、真菌等都是重要的过敏原。有些药物可引起哮喘,如阿司匹林诱发阿司匹林哮喘,如对此类药物过敏,应避免使用。
过敏性哮喘的病因
发病原因
吸入物:吸入物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前者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等;非特异性吸入物如硫酸,二氧化硫,氯氨等,职业性哮喘的特异性吸入物如甲苯二异氰酸酯,邻苯二甲酸酐,乙二胺,青霉素,蛋白酶,淀粉酶,蚕丝,动物皮屑或排泄物等,此外,非特异性的尚有甲醛,甲酸等。
呼吸道感染:感染哮喘的形成和发作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在哮喘患者中,可存在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的特异性IgE,如果吸入相应的抗原则可激发哮喘,在病毒感染后,可直接损害呼吸道上皮,致使呼吸道反应性增高,有学者认为病毒感染所产生的干扰素,IL-1使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组胺增多,在乳儿期,呼吸道病毒(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表现哮喘症状者也甚多,由于寄生虫如蛔虫,钩虫引起的哮喘,在农村仍可见到。
饮食关系:食物由于饮食关系而引起哮喘发作的现象在哮喘病人中常可见到,尤其是婴幼儿容易对食物过敏,但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引起过敏最常见的食物是鱼类,虾蟹,蛋类,牛奶等。
气候改变:当气温,温度,气压和(或)空气中离子等改变时可诱发哮喘,故在寒冷季节或秋冬气候转变时较多发病。
哮喘与药物有关:有些药物可引起哮喘发作,如心得安等因阻断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而引起哮喘,约2.3%~20%哮喘患者因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而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患者因伴有鼻息肉和对阿司匹林耐受低下,因而又将其称为阿司匹林三联症,其临床特点有:服用阿司匹林可诱发剧烈哮喘,症状多在用药后2小时内出现,偶可晚至2~4小时,患者对其他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有交叉反应;儿童哮喘患者发病多在2岁以前,但大多为中年患者,以 30~40岁者居多;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2∶3;发作无明显季节性,病情较重又顽固,大多对激素有依赖性;半数以上有鼻息肉,常伴有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和(或)鼻窦炎,鼻息肉切除术后有时哮喘症状加重或促发;常见吸入物变应原皮试多呈阴性反应;血清总IgE多正常;家族中较少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关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人认为患者的支气管环氧酶可能因一种传染性介质(可能是病毒)的影响,致使环氧酶易受阿司匹林类药物的抑制,即对阿司匹林不耐受,因此当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类药物后,影响了花生四烯酸的代谢,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PGE2/PGF2α失调,使白细胞三烯生成量增多,导致支气管平滑肌强而持久的收缩。
冬季哮喘宝宝的禁忌有什么呢
忌与冷空气接触:冷空气可刺激呼吸道粘膜感受器,产生异常冲动而致气管痉挛,诱发哮喘,故在寒冬季节,患儿除注意加强保暖与及时添加衣服外,还要尽量避免与强冷空气接触。
忌被动吸烟:被动吸烟可对气管构成慢性损害,从而形成高反应状态而诱发哮喘,因此冬季家有哮喘儿的父母应绝对避免吸烟。
忌接触变应原:哮喘患儿慎穿动物毛皮,慎食虾蟹海鲜,慎用阿司匹林及水杨酸钠等易致敏的药物。忌与花粉接触,最好不带孩子去花园、花伍游览,以免接触变应原而引起哮喘发作。
忌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造成的“气管高反应状态”是发生哮喘的基本机理,也是构成复发的主要因素,因此冬季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是减少哮喘复发的关键。
忌剧烈活动和情绪激动:因剧烈活动和情绪激动可致β受体敏感性降低,相对α受体敏感性增高,从而诱发支气管哮喘。此外,过于剧烈运动还可因过度换气而引起反射性气管痉挛,所以冬季莫让患儿剧烈跑动或大喊大叫,避免诱发哮喘发作。
是什么导致支气管哮喘发生的
引起支气管哮喘的原因一、气候改变:当气温、温度、气压和(或)空气中离子等改变时可诱发哮喘,故在寒冷季节或秋冬气候转变时较多发病。
引起支气管哮喘的原因二:精神因素:病人情绪激动、紧张不安、怨怒等,都会促使哮喘发作,一般认为它是通过大脑皮层和迷走神经反射或过度换气所致。
引起支气管哮喘的原因三、哮喘与药物:有些药物可引起哮喘发作,如心得安等因阻断2-肾上腺素能受体而引起哮喘。约2.3%~20%哮喘患者因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而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患者因伴有鼻息肉和对阿司匹林耐受低下,因而又将其称为阿司匹林三联症。
引起支气管哮喘的原因四、吸入物:吸入物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前者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等;非特异性吸入物如硫酸、二氧化硫、氯氨等。职业性哮喘的特异性吸入物如甲苯二异氰酸酯、邻苯二甲酸酐、乙二胺、青霉素、蛋白酶、淀粉酶、蚕丝、动物皮屑或排泄物等,此外,非特异性的尚有甲醛、甲酸等。
引起支气管哮喘的原因五、食物:由于饮食关系而引起哮喘发作的现象在哮喘病人中常可见到,尤其是婴幼儿容易对食物过敏,但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引起过敏最常见的食物是鱼类、虾蟹、蛋类、牛奶等。
冬季呵护哮喘宝宝有五忌
忌与冷空气接触:
冷空气可刺激呼吸道粘膜感受器,产生异常冲动而致气管痉挛,诱发哮喘,故在寒冬季节,患儿除注意加强保暖与及时添加衣服外,还要尽量避免与强冷空气接触。
忌被动吸烟:
被动吸烟可对气管构成慢性损害,从而形成高反应状态而诱发哮喘,因此冬季家有哮喘儿的父母应绝对避免吸烟。
忌接触变应原:
哮喘患儿慎穿动物毛皮,慎食虾蟹海鲜,慎用阿司匹林及水杨酸钠等易致敏的药物。忌与花粉接触,最好不带孩子去花园、花伍游览,以免接触变应原而引起哮喘发作。
忌上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造成的“气管高反应状态”是发生哮喘的基本机理,也是构成复发的主要因素,因此冬季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是减少哮喘复发的关键。
忌剧烈活动和情绪激动:
因剧烈活动和情绪激动可致β受体敏感性降低,相对α受体敏感性增高,从而诱发支气管哮喘。此外,过于剧烈运动还可因过度换气而引起反射性气管痉挛,所以冬季莫让患儿剧烈跑动或大喊大叫,避免诱发哮喘发作。
过敏性哮喘是如何引起的
吸入物:吸入物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前者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等;非特异性吸入物如硫酸,二氧化硫,氯氨等,职业性哮喘的特异性吸入物如甲苯二异氰酸酯,邻苯二甲酸酐,乙二胺,青霉素,蛋白酶,淀粉酶,蚕丝,动物皮屑或排泄物等,此外,非特异性的尚有甲醛,甲酸等。
呼吸道感染:感染哮喘的形成和发作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在哮喘患者中,可存在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的特异性IgE,如果吸入相应的抗原则可激发哮喘,在病毒感染后,可直接损害呼吸道上皮,致使呼吸道反应性增高,有学者认为病毒感染所产生的干扰素,IL-1使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组胺增多,在乳儿期,呼吸道病毒(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表现哮喘症状者也甚多,由于寄生虫如蛔虫,钩虫引起的哮喘,在农村仍可见到。
饮食关系:食物由于饮食关系而引起哮喘发作的现象在哮喘病人中常可见到,尤其是婴幼儿容易对食物过敏,但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引起过敏最常见的食物是鱼类,虾蟹,蛋类,牛奶等。
气候改变:当气温,温度,气压和(或)空气中离子等改变时可诱发哮喘,故在寒冷季节或秋冬气候转变时较多发病。
哮喘与药物有关:有些药物可引起哮喘发作,如心得安等因阻断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而引起哮喘,约2.3%~20%哮喘患者因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而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患者因伴有鼻息肉和对阿司匹林耐受低下,因而又将其称为阿司匹林三联症,其临床特点有:服用阿司匹林可诱发剧烈哮喘,症状多在用药后2小时内出现,偶可晚至2~4小时,患者对其他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有交叉反应;儿童哮喘患者发病多在2岁以前,但大多为中年患者,以 30~40岁者居多;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2∶3;发作无明显季节性,病情较重又顽固,大多对激素有依赖性;半数以上有鼻息肉,常伴有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和(或)鼻窦炎,鼻息肉切除术后有时哮喘症状加重或促发;常见吸入物变应原皮试多呈阴性反应;血清总IgE多正常;家族中较少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关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人认为患者的支气管环氧酶可能因一种传染性介质(可能是病毒)的影响,致使环氧酶易受阿司匹林类药物的抑制,即对阿司匹林不耐受,因此当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类药物后,影响了花生四烯酸的代谢,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PGE2/PGF2α失调,使白细胞三烯生成量增多,导致支气管平滑肌强而持久的收缩。
哮喘的分类是怎样的
哮喘的分类:职业性哮喘一种有特殊病因的支气管哮喘,职业性有害物质可作为危险因素启动或参与发病过程,其发病率在哮喘病人中占2%至15%;在某些职业人群中可高达5%至40%。
哮喘的分类:运动性哮喘由运动而诱发的哮喘,有家族过敏史者发病率较高,多见于儿童与青少年,这种哮喘在不参与剧烈运动时不会出现哮喘症状。
哮喘的分类:阿司匹林哮喘因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所诱发,这种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解热镇痛药不耐受现象,称之为阿司匹林哮喘。
哮喘的分类: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发作呈间歇发作,不带有哮鸣音的一种疾病,是慢性持续性干咳的原因之一。
注意这4点让你远离咳嗽性哮喘
哮喘与药物:有些药物可引起咳嗽性哮喘发作,如普萘洛尔等因阻断β-肾上腺素能受体而引起哮喘。2.3%~20%哮喘患者因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而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咳嗽性哮喘患者因伴有鼻息肉和对阿司匹林耐受低下,因而又将其称为阿司匹林三联症。咳嗽性哮喘患者对其他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有交叉反应。老年为治疗心脑血管病需服用阿司匹林、β2受体阻断药,为避免咳嗽性哮喘发作应权衡利弊,选择性用药。
吸烟:老年咳嗽性哮喘患者中有吸烟史者占60%左右,多数咳嗽性哮喘患者在多年吸烟的基础上才形成哮喘。正是由于常年吸烟导致了气道高反应性,老年应避免吸烟,尽早戒烟。
避免呼吸道感染:咳嗽性哮喘的形成和发作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咳嗽性哮喘患者中,可存在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的特异性IgE,如果吸入相应的抗原,则可诱发咳嗽性哮喘。病毒感染后可直接损害呼吸道上皮,致使呼吸道反应性增高。有学者认为病毒感染所产生的干扰素、IL-1使嗜碱粒细胞释放的组胺增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在易感期内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合。增强自身抵抗力,及时添加衣物,在寒冷季节戴口罩。
社区干预:鼓励咳嗽性哮喘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伙伴关系,通过规律的肺功能检测客观评价咳嗽性哮喘发作程度,避免和控制哮喘诱发因素,减少咳嗽性哮喘复发,制定哮喘长期管理用药计划,制定发作期处理方案,长期定期随访保健。
阿司匹林诱发哮喘怎样治疗
药物诱发哮喘总的治疗原则:一旦怀疑哮喘病人为药物性哮喘则立即停用可疑的致喘药物,同时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等处理,并酌情给予抗组胺药,β受体激动药,静滴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若患者是因类固醇激素诱发的哮喘则不用),对重症哮喘应及早进行机械辅助通气。预防DIA最有效的方法是避免再次应用这类药物。
对于AIA,急性病例按上述原则处理,慢性病例可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若合用抗组胺药和肥大细胞稳定剂色甘酸、酮替芬可减轻症状、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白三烯受体拮抗药和5-脂氧合酶抑制药亦有一定疗效。对于无法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类消炎药的患者,可进行阿司匹林脱敏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口服阿司匹林20mg,2h后口服40mg,以后每隔2h增加40mg直至160mg,给药过程中严密观察症状、体征及肺功能的变化,如无反应可每天服用最终剂量。脱敏后患者仍应每天服用一定剂量的阿司匹林以保持脱敏效果。此项治疗可使大多数患者在每天口服325~650mg阿司匹林的情况下不发作哮喘,并使其对其他非甾体类消炎药发生交叉脱敏。对于合并有鼻窦炎、鼻息肉的AIA患者,积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亦有助于控制AIA。
预后:阿司匹林哮喘严重者大汗淋漓、端坐呼吸、口唇发紫,最严重者可因休克、窒息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