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黄鲂的介绍

黄鲂的介绍

别名:赤虹、老板鱼

简介:板鱼别称老板鱼,因其形状酷似农具犁铧头又称铧子鱼,学名孔鳐。生长在近海底层,肉质鲜美。

黄鲂的制作技巧

将板鱼与豆腐加姜片,葱段,蒜及胡椒粉,盐,油烹后炖之,出锅前再撒些香菜末。炖出的豆腐其鲜嫩度胜于鱼肉。又因其成本低,且营养丰富,所以很受欢迎。

武昌鱼与一般的鳊鱼有什么不同

平时所说的武昌鱼一般指的是团头鲂,而平时所说的鳊鱼其实包括了三种体型相似的鱼,即鲂鱼、团头鲂和鳊鱼。武昌鱼、鳊鱼、鲂鱼这三种鱼虽然都属鱼纲鲤科,且其体态相似,食性相同,但是它们毕竟是三种不同的鱼。鳊鱼:有北京鳊、辽河鳊、长春鳊、常见的是长春鳊。武昌鱼学名:团头鲂、鲂鱼,原产湖北梁子湖,现移殖全国各地。武昌鱼与鳊鱼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它与三角鲂则很难区分。有着“近缘”关系,但还是有小的差异。下面以科学的角度把三种鱼的不同之处写出,请广大钓友予以区分:三 种 鱼 的 不 同 特 征特征: 《 鳊鱼 》 《 武昌鱼 》 《 三角鲂》体形: 鳊鱼 侧扁而较高略呈菱形 、 武昌鱼 侧扁而高呈菱形 、 三角鲂 侧扁而高呈三角菱形 口: 鳊鱼 端位,略呈平弧形 、 武昌鱼 较宽,呈平弧形 、 三角鲂 较窄,呈马蹄形腹: 鳊鱼 自胸鳍至肛门全肉棱 、 武昌鱼 只腹鳍后部有肉棱 、 三角鲂 只腹鳍后部有肉棱尾柄: 鳊鱼 较长,呈菱形 、 武昌鱼 较高,略呈成方形 、 三角鲂 较高,略呈成方形体色: 鳊鱼 银灰,无条纹 、 武昌鱼 银灰色,有条纹 、 三角鲂 银灰色,条纹 不明显身长: 鳊鱼30余厘米 、 武昌鱼 40余厘米 、 三角鲂 50余厘米(这里是指最大个体)重量: 鳊鱼 2千克 左右 、 武昌鱼 3千克左右 、 三角鲂 5千克以上(同上)水层: 鳊鱼 中下层 、 武昌鱼 下层 、 三角鲂 中下层 至于图片我这里暂时也没有,你可以自己在网上搜索一下,能找到的。

黄鲂的副作用有哪些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好一日三餐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也会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有一些食物并不是每个人吃起来都对身体有好处的,下面一起看一下哪些人不适合吃黄鲂。

副作用

无副作用

禁忌人群

高胆固醇血症、肝病、高血压患者忌食黄鲂。

通过对哪些人不适合吃黄鲂了解以后,我们知道日常饮食虽然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但是他也是有一定的注意细节的调整,所以我们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去搭配自己的饮食。

黄鲂的吃法(做法)大全

黄鲂煲汤

材料:木瓜1个(300克左右),红枣6粒,猪展肉150克,黄鲂1条,花生仁一把(约50克),姜3片,水8碗。

做法:

1、木瓜削皮剖开,去籽,切块。

2、猪展肉洗净切大块;红枣洗净拍扁去核;花生洗净,稍浸泡15分钟。

3、洗净宰好的生鱼,起油锅,下生鱼和姜片小火煎至两面微黄。

4、煮沸清水,放入煎好的鱼和其他材料,武火煮20分钟,转文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红烧黄鲂

材料:鱼,酒、葱、蒜、辣椒,猪油、调味料各少许。

做法:

1、鱼去鳞片以及内脏后清洗干净,然后在鱼身上抹盐以及各种调味品,然后放在盆中腌制30-60分钟。葱、蒜清洗干净,备用。

2、锅中放入适量的猪油,烧热后再放鱼,用慢火或中火交替煎鱼,等到鱼变得金黄色之外再装盘备用。

3、锅中继续放油,烧热后放入葱白以及蒜片爆香,接着再放入豆瓣酱、料酒、老抽、醋等调味料勾成汁。

4、把盘中的鱼放进去,焖约十多分钟左右即可食用。

清蒸黄鲂

材料:鱼1条,葱、生姜、蒸鱼豉油、盐、油。

1、将鱼处理干净,内外抹盐,上放姜片。

2、上热锅蒸10分钟左右。

3、去掉盘里面蒸出来的汤汁,去掉旧的姜片。

4、并在鱼上撒切好的葱丝和姜丝。

5、另起炒锅,将油烧热,倒在鱼上,并倒入适量蒸鱼豉油。

鳊鱼的种类

团头鲂

团头鲂是长江中游湖泊中的一种大型鱼种。也是武昌鱼。它身体侧扁,头部很小,呈圆形。团头勘成长快,最大可达3千克。团头鲂也是草食性鱼类。苦草、眼子菜、轮叶黑藻等,是它的主要食物;幼鱼在发育期则是兼食一部分动物性饲料的。

三角鲂

三角鲂是我国江河湖泊中较大型的经济鱼种之一。三角鲂,因顶鳍高耸、头尖尾长,从侧面看近似三角形而得名。属鲤科、鲂鳊亚科、鲂属鱼类。体高,略呈菱形,三角鲂体长130~367mm,体侧扁而高,略呈长菱形,腹部圆,腹棱存在于腹鳍基与肛门之间,尾柄宽短。是中国特有鱼类。以水生植物为食,也吃水生昆虫、小鱼、虾和软体动物等。体形大肉厚、骨刺比较少、肉质嫩滑,为淡水鱼类中的珍品。躯体宽大,最大可达5千克,它的身体和头部,都近于三角形,故名三角鲂。

长春鳊

长春鳊长的有点像团头鲂,又不是团头鲂。这鱼不大,小者七、八两,大者一、二斤。因为鳊花虽然脂肪含量极其丰富,却又不是长满肥油,脂肪含在肌肉中。肉嫩味鲜。鳊花可煎可炖,煎炖皆宜。长春鳊体侧扁,呈菱形。腹棱明显,自胸鳍直至肛门背鳍刺粗壮而光滑。臀鳍条3,28~34。生活于水体的中上层。草食性。生殖季节4~8月,以6~7月最盛。在流水中产漂流性卵。生长较慢,常见体重为1市斤左右,最重可达4市斤。肉味鲜美,是一种名贵的经济鱼类。可作为饲养对象。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

黄糖的介绍

黄糖甜度很高,黄糖的成分所含物质丰富,除了甜味外,还具有独树一格的特殊风味,适合用在作法简单的食物上,例如用来制作红豆汤、黄糖糕、红茶、咖啡等,甜味皆醇厚独到。因为甜味的纯度高,可用来调制饮料或制作西点不会影响其它材料的原味,且具有使糕点质地蓬松的效用。 黄糖因为是土法生产,没有经过化学方法提炼,故保持甘蔗糖的原汁原味,为现今许多高级食品所使用。

吃黄鲂上火吗

很多人认为上火是因为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其实上火与日常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一定要注意饮食调整才能让身体更加的健康,那么吃黄鲂会上火吗?

黄鲂的营养价值

富含蛋白质、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镁、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吃黄鲂上火吗

黄鲂属于凉性食物,正常人不易上火,而且鱼肉营养价值丰富,脂肪含量低,胆固醇也低 。

虽然上火的原因有很多种,上面就是对吃黄鲂会上火吗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再吃黄鲂的时候就能更加的注意了。

黄鲂的生存生态

1、栖息于深海、近沿海砂泥底质水域之中型食肉性鱼类。

2、利用颐部须,可伸入砂中搜寻食物;运动时,常匍匐移动于海底。

3、主要以浅海的底生动物,如小鱼、多毛类、端脚类及软件动物等为食。

4、我国产轮头鲂鮄属Gargariscus、黄鲂鮄属Peristedion和红鲂鮄属Satyrichthys,共3属8种。

相关推荐

小黄鱼的介绍

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又名小黄花鱼,脊椎动物,硬骨鱼纲,石首鱼科,又名:小鲜、大眼、花色、小黄瓜、古鱼、黄鳞鱼、小春色、金龙、厚鳞仔,也叫“黄花鱼”、“小黄花”。体形似大黄鱼,但头较长,眼较小,鳞片较大,尾柄短而宽,背鳍起点至侧线间具5-6行鳞,金黄色。椎骨28~30块。耳石较大。体长约20余厘米,体长最长可达40cm。体背灰褐色,腹部金黄色。为近海底层结群性洄游鱼类,栖息于泥质或泥沙底质的海区。产卵场在沿岸海区水深10~25米,越冬场一般为40~80米,鱼群有明显的垂直移

黄豆芽的介绍

据分析,在每100克黄豆芽中,含蛋白质11.5克,脂肪2克,糖7.1克,粗纤维1克,钙68毫克,磷102毫克,铁1.8毫克,胡萝卜素0.03毫克,维生素B10.17毫克,维生素B20.11毫克,烟酸0.8毫克,维生素C20毫克。据研究,黄豆在发芽4-12天时维生素C含量最高,如同时每天日光照射2小时,则含量还可增加一倍。但不宜日照过久,以免豆芽变老而降低口味。 黄豆芽还对脾胃湿热、大便秘结、寻常疣、高血脂有食疗作用。

黄花鱼的介绍

黄花鱼又名黄鱼。生于东海中,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叫鱼脑石,故又名石首鱼。鱼腹中的白色鱼鳔可作鱼胶,有止血之效,能防止出血性紫癜。 黄花鱼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分别为我国四大海洋业品种之一。大黄鱼也叫大先、金龙、黄瓜鱼、红瓜、黄金龙、桂花黄鱼、大王鱼、大黄鲞;小黄鱼也叫梅子、梅鱼、小王鱼、小先、小春鱼、小黄瓜鱼、厚鳞仔、花鱼。都隶属鱼纲,石首鱼科。

黄螺的介绍

黄螺(huáng luó)是波部东风螺(Babylonia formosae habei)的俗称,其又叫凤螺、风螺等。迄今为止,市场上的波部东风螺仍主要靠自然海区捕捞。由于近十几年来国内市场需求量剧增,极大地刺激了捕捞强度的提高,导致自然海区资源量逐趋衰竭,市价猛涨,市场供不应求。波部东风螺在日本和台湾市场也颇受欢迎。因此,开发波部东风螺人工增养殖技术,并尽快促其产业化,前景广阔。而要发展该种的人工增养殖,首先要解决的是苗种问题。 东风螺学名方斑东风螺,别名小风螺、海猪螺、花螺。属腹足纲,新腹足目,蛾螺科

牛黄的介绍

牛黄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牛胆囊的胆结石。在胆囊中产生的称“胆黄”或“蛋黄”,在胆管中产生的称“管黄”,在肝管中产生的称“肝黄”。 牛黄完整者多呈卵形,质轻,表面金黄至黄褐色,细腻而有光泽。中医学认为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尿毒症。天然牛黄很珍贵,国际上的价格要高于黄金,大部分使用的是人工牛黄。

黄鱼的介绍

黄鱼,有大小黄鱼之分,又名黄花鱼。属鱼纲、石首鱼科。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叫鱼脑石,故义名“石首鱼”。大黄鱼又称大鲜、大黄花、桂花黄鱼。小黄鱼又称小鲜、小黄花、小黄瓜鱼。黄鱼食性较杂,主要以鱼虾为食。以我国舟山渔场产大黄鱼最出名。 是没有鳞的海鱼。它的形状像鲟鱼,色灰白,它的背部有三行骨甲,鼻上长有胡须,它的嘴靠近颔下,尾部有分叉。它生长在深水处。肉:性味,味甘,性平,有小毒。

黄颡鱼的介绍

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又名黄腊丁、嘎牙子、黄鳍鱼、黄刺骨,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体长123-143mm,杂食,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 黄颡的种类较多,有瓦氏黄颡、岔尾黄颡、盎塘黄颡、中间黄颡、细黄颡、江黄颡、光泽黄颡等。 黄颡体长,腹面平,体后半部稍侧扁,头大且扁平。吻圆钝,口裂大,下位,上颌稍长于下

黄酒的介绍

黄酒以大米、黍米、粟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数种未知氨基酸,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8种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 黄酒是中国的汉族特产,属于酿造酒。在世界四大酿造酒(白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韭黄肉丝介绍

韭黄肉丝 韭黄肉丝菜系是浙江一带的传统风味名菜,属于浙菜系。特点,香味扑鼻,口感宜人。把猪肉去筋切丝,用生抽、胡椒粉、淀粉、鸡粉、油腌上;韭黄切段;香菇水发后去蒂切丝;将生抽、盐、糖、鸡粉、香油、淀粉加少量水兑成调味汁待用。肉丝用油滑熟,捞出沥干油待用。炒锅烧热放油,爆香葱段、香菇,下韭黄略炒,放入肉丝,加入调味汁,炒匀即可。 中文名韭黄肉丝 主要食材 瘦猪肉 口 味 可口 辅 料 胡椒粉、淀粉、盐、糖、 目录 1 基本材料 2 制作过程 3 美食营养 基本材料 编辑 瘦猪肉200克,韭黄150克,胡椒粉

黄颡鱼的介绍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又名黄腊丁、嘎牙子、黄鳍鱼、黄刺骨,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体长123-143mm,杂食,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4-5月产卵,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 黄颡的种类较多,有瓦氏黄颡、岔尾黄颡、盎塘黄颡、中间黄颡、细黄颡、江黄颡、光泽黄颡等。 黄颡体长,腹面平,体后半部稍侧扁,头大且扁平。吻圆钝,口裂大,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