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个半马伤身体吗 每天跑半程马拉松对身体好吗
一周一个半马伤身体吗 每天跑半程马拉松对身体好吗
通常不建议普通跑者这样进行训练,因为我们的身体各个部位都有着耐久度,每日如此之大的训练量,肌肉、韧带24小时内是无法完全恢复的,况且是每天都进行,积累的疲劳将会导致身体出现损伤,如果你不是职业运动员有着需求,不建议这样进行训练。
马拉松和百米赛跑有什么区别
马拉松(Maathon)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分全程马拉松(Full Maathon),半程马拉松(Half Maathon)和四分马拉松(Quate Maathon)三种。以全程马拉松比赛最为普及,一般提及马拉松,即指全程马拉松。
百米赛跑是短跑,短跑是人体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在大量缺氧的条件下完成最大强度的工作,属于极限强度的运动。短跑能有效地发展速度素质,因此,它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而且在其他运动项目的训练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短跑技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为了便于分析,可把它分为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及终点跑三部分。
马拉松比赛时,运动员在起跑阶段往往都比较放松,没有哪一个人会拼劲争跑的。原因是后面漫长的征途上,需要持续地用力,要以顽强的意志和常人难以忍受的毅力才能跑到终点。
而百米赛场上,每个运动员都卯足了劲,哪怕是0.01秒也不放过。原因是,这样的赛段容不得有一丝闪失,轻易放弃了0.01秒,也许冠军就会花落别家。
跑马拉松对身体的危害 怎么跑马拉松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在决定要参加马拉松之后,要做几个月的系统训练,一般建议从5公 里和10公里慢跑开始,在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每天至少一个10公里,经过锻炼再冲击15公里或20公里,几个月后再跑半程马拉松或者30公里,然后再冲击全程马拉松。
千万不要空腹跑马拉松,在赛前2-3小时吃早餐,在不多吃的情况下,摄入足够的能量,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玉米、紫菜、豆腐、海带等,忌食辛辣刺激、油炸或是过于油腻的食物。
开赛之前要做适应性训练,比如,可以在比赛开始前30分钟进行热身,从而能够提高身体温度,提高心脏的适应能力,活动开关节、韧带、肌肉,热身运动起码要做10-20分钟,热身运动包括拉伸大腿肌肉、韧带等。
赛前0.5 ~1小时内,可饮水150 ~200ml,以补充在比赛中出汗丢失的水分,从10公里处开始,每到一个饮水站都应喝水,每次补水不超过100克,要少量多次。
跑马拉松最好是保持匀速,不要忽慢忽快,一般来说,跑全程马拉松跑10公里最快用时在6-8分钟左右。
建议跑马拉松之前制定一个计划,跑时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跑,不要攀比,否则会破坏你跑步和呼吸的原来节奏,一旦节奏打乱,就很难坚持下来。一般情况下,以四步一呼吸为宜,并尽量始终保持这一节奏,在呼吸方式上,以鼻呼、口鼻混合吸较好。
在马拉松结束后,不要马上就坐下来休息,可以用快走、慢走的方式来帮助身体平静下来,然后做一些拉伸伸展动作放松,并且及时喝些淡盐水,每100毫升水加0.3克-0.5克盐,要慢慢喝,每隔15分钟喝200毫升左右。
慢跑和一般跑步的不同
(1)速度
长时间慢跑的基本原则就是慢慢跑。配速和快走速度差不多,只要维持比你正常的十公里速度的每公里慢约50-60秒,或者是比马拉松配速慢30-40秒,如果以上的数据太抽象,那么简单来说,一般来说这个速度时,你能够边跑边轻松地说话就对了。
(2)跑姿
跑姿和一般跑步基本上是一样的。身体保持挺直,抬高腰部的位置。不过步幅比一般跑步要小,动作也更为简洁利落。跑姿更为放松和自由,也就是没有压力的跑。
(3)距离
一般来说长时间慢跑最好超过15公里,推荐20-35公里的距离是比较合适的。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程度都不一样,所以比较科学的方法是因人而异,比如:当你平时的训练量是5公里,那么10公里就可以算你的长时间慢跑了,也就是你通常奔跑距离的两倍。而对于想跑半马的跑者,长时间慢跑的距离可以设定为15-20公里。而对于以全程马拉松为目标的跑者,那么长时间慢跑的距离应该设置为25-35公里。马拉松比赛中,很多跑者会在后半程发生抽筋、撞墙,拼命补充盐丸、能量胶,其实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长时间慢跑超长距离的训练不够,肌肉的耐力不足而导致的。吃再多的盐丸和能量胶都无济于事,解决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赛前来几次长时间慢跑。对于级别更高的超级马拉松、百公里等目标的耐力运动员,那么长时间慢跑的距离会更长。
跑马拉松后膝盖疼 跑马拉松如何保护膝盖
跑马拉松时,鞋子的选择是很重要的,最好能穿一双弹性好的合脚的专门的马拉松跑鞋,在跑马拉松的过程中能帮助缓解对膝盖的冲击,保护膝盖。
在跑马拉松之前,一定要进行系统训练,一般建议从5公 里和10公里慢跑开始,在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每天至少一个10公里,经过锻炼再冲击15公里或20公里,几个月后再跑半程马拉松或者30公里,然后再冲击全程马拉松。
在跑马拉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将全身的关节、肌肉、韧带都活动开来,不仅能让身体更快进入运动状态,还能预防运动伤害的出现,可以先快走或慢跑几分钟,然后做拉伸动作。
正确的跑姿可以减少对膝盖的伤害,预防跑后出现膝盖疼,一般来说跑马拉松的姿势如下:
保持上身稳定不要左右晃动,眼睛直视前方,肩部适当放松避免含胸,摆臂应是以肩为轴的前后动作,左右动作幅度不超过身体正中线,腰部保持自然直立,脚的落地位置在身体正下方,这样膝盖会自然弯曲,肌肉来吸收落地的冲击,避免伤及膝盖。
可以在平时多做一些运动来锻炼膝盖肌肉力量,也是可以起到保护膝盖的作用的,推荐动作如下:
靠墙静蹲:站桩背靠墙、双脚与肩同宽置于前。背贴着墙慢慢往下滑,使身体和大腿、大腿和小腿各呈90度,维持此姿势30至60秒,然后起身休息,共做3次。注意膝盖应与脚趾指向一致。
直腿抬高:坐直,抬腿直到伸直,脚趾略微向外,尽量上下移动大腿,每边腿10次*3组。
卧姿侧抬腿:侧躺在地上,单腿上升,并且下降(注意,此时膝盖一定要伸直),屁股不要离地,上呼下吸建议做3 组 12 次,间歇60s。
合理的饮食和规律的作息对于保持膝盖的健康也是有帮助的,平时可以多喝水、多吃些水果、蔬菜、优质蛋白;还有像抗发炎食物,如深海鱼、鱼油、葱姜等,另外在马拉松赛前训练期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跑马拉松时要量力而行,不要在超出自身负荷的情况下进行,以免伤及膝盖或是其他部位,甚至给健康带来威胁。
在跑完马拉松后,一定要及时的做一些拉伸动作来放松腿部和膝盖,也能预防和保护膝盖,推荐放松动作如下:
坐位伸膝
坐在椅子上,将双脚平放在地上,然后逐渐将左(右)膝伸直,并保持直腿姿势5—10秒钟,再慢慢放下。双腿交替进行,重复练习10—20次。
伸肌锻炼
仰卧位,将一侧膝关节屈曲尽量贴向胸部,用双手将大腿固定5—10秒钟,然后逐渐伸直膝关节,两腿交替进行。重复进行10—20次。
股四头肌锻炼
俯卧位,将一侧腿屈膝靠向臀部,双手反向握住踝部(或用毛巾环绕踝部),逐渐将下肢向臀部牵拉,并保持这一姿势5—10秒钟,然后放下,双腿交替进行。
马拉松跑多少公里跑多久 马拉松怎么准备
1、如果想要参加全程马拉松,那么在这之前的1-2个月至少应当跑过2次30公里以上的距离,并且每次在4小时内完成。
2、如果之前已经完成了半程马拉松,那么备战全程马拉松的周期至少需要3个月;备战半程马拉松的周期至少需要2个月,前提是一直有跑步的习惯。
3、备战全程马拉松,月理想跑量应当至少达到150-180公里,普通的跑者不建议超过200公里,怕增加受伤概率。至少也需要达到100-150公里。为半马备赛,理想跑量应当达到80-100公里,至少也需要达到60-80公里。
4、马拉松跑训练的开始阶段,必须承受大量跑的练习,以提高有氧代谢与跑的能力。跑的总量逐渐增加,有氧代谢跑的训练量达到总跑量的80%左右。定时跑、在野外不问断的持续跑等均属于有氧代谢训练。以后由于混合代谢跑量增加,有氧代谢跑量的比重减少,应根据不同量和强度发展有氧代谢和专项能力。掌握不同地形跑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开始训练时就应当重视跑的基本技术与不同地形跑的训练。跑的技术也应作为马拉松运动员选材的条件。
5、需要掌握上坡跑和下坡跑的技术,上坡跑时适当加大上体前倾,适当缩短步长,加快步频,两臂积极摆动,用前脚掌着地。下坡跑时,上体略直些,适当控制步长,保持适宜的步频,可用全脚掌或脚后跟自然着地。上、下坡跑时,要尽量控制好身体姿势的改变和跑的技术的变化,尽可能地减少因上、下坡跑加重腿部的负担。马拉松跑运动员还需要掌握顺、逆时针跑,拐弯跑和折返跑的技术,培养跑进中摄取饮食和饮料的能力,以免因路线的变化破坏跑的节奏和呼吸节奏。
业余跑半马一般跑多久
一般2小时左右跑完为正常水平。
业余爱好者刚参加马拉松跑步的话,一般半程马拉松的在全程匀速的情况下跑完比较难,几乎都是跑一半快走一半的比较多,大约耗时在2小时左右跑完为大部分跑者的水平,如果跑完用时在1小时30分是比较厉害的选手了,要是进入1小时10分的话,则是非常厉害,是专业跑者的水平。
跑步瘦身需要注意什么
参加大运动量体育项目的市民——
1、在准备参加运动训练或比赛前进行严格体格检查,主要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运动试验等检查,确保无严重运动不适症。
2、如有锻炼基础,但也应注重身体检查,严格鉴别因长期训练引起的心脏生理性变化与病理性变化。
3、在运动中,密切观察出现的各种不适,重视先兆症状,如运动中发生晕厥、心绞痛、胸闷、胸部压迫感、眩晕、头痛、极度疲乏等。
4、遵守科学训练的原则、遵守训练的卫生和患病后恢复训练的原则。
第一次参加全程或半程马拉松比赛的市民——
1、不论训练时候感觉如何,跑之前最好做一次体检,务必确认心脏没问题。
2、全程马拉松跑前一个月,至少有几次训练量达到单次跑步上35km,并无明显身体异样。
3、跑不动时候不要硬抗、咬牙坚持,放缓节奏慢跑或慢走调整状态,仍然觉得难受时候请就近寻求医疗帮助。
长时间慢跑减肥吗 长时间慢跑和一般的跑步有什么不一样
长时间慢跑的基本原则就是慢慢跑。配速和快走速度差不多,只要维持比你正常的十公里速度的每公里慢约50-60秒,或者是比马拉松配速慢30-40秒,如果以上的数据太抽象,那么简单来说,一般来说这个速度时,你能够边跑边轻松地说话就对了。
跑姿和一般跑步基本上是一样的。身体保持挺直,抬高腰部的位置。不过步幅比一般跑步要小,动作也更为简洁利落。跑姿更为放松和自由,也就是没有压力的跑。
一般来说长时间慢跑最好超过15公里,推荐20-35公里的距离是比较合适的。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程度都不一样,所以比较科学的方法是因人而异,比如:当你平时的训练量是5公里,那么10公里就可以算你的长时间慢跑了,也就是你通常奔跑距离的两倍。而对于想跑半马的跑者,长时间慢跑的距离可以设定为15-20公里。而对于以全程马拉松为目标的跑者,那么长时间慢跑的距离应该设置为25-35公里。马拉松比赛中,很多跑者会在后半程发生抽筋、撞墙,拼命补充盐丸、能量胶,其实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长时间慢跑超长距离的训练不够,肌肉的耐力不足而导致的。吃再多的盐丸和能量胶都无济于事,解决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赛前来几次长时间慢跑。对于级别更高的超级马拉松、百公里等目标的耐力运动员,那么长时间慢跑的距离会更长。
对初跑者来说可以抛弃速度、距离,按照时间来跑自己的长时间慢跑,比如每周进行1-2次一小时的LSD对减肥、强健体魄都大有好处,这样的足够慢的速度可以让你获得生理上的助益,又慢得能够快速恢复体力。一般半马或全马之前需要有2-3次的长时间慢跑,一方面提高肌肉的长距离耐受力,减少抽筋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从心理上对超长距离作适应。
每天跑半程马拉松对身体好吗 一周跑步几次合适
日常锻炼的话建议每周3-4次就可以了,每次3-5公里的强度是非常适合的负荷,既能够达到锻炼的需求,同时给予休息的时间不至于让负荷过大短时间无法消除。
马拉松长跑的利弊
马拉松是所有体育运动中体力消耗最大也是最磨练一个人意志的一个项目,如果你不是专业运动员建议你先从10公里慢跑开始,每天至少一个10公里(这里说的是一次完成、中间不得停下来)经过数月的锻炼,再冲击15公里或20公里,几个月后再跑半程马拉松或者30公里,然后再冲击全程。这样下来每天跑全程(最少也要2天跑一个全程,间隔时间久了还要从半程重新开始)。
马拉松全程多少公里啊
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还有半程马拉松,距离是全程的一半。
田赛的内容
田赛可分为 跳跃、 投掷两类项目
跳跃,包括跳高、 撑竿跳高、跳远、 三级跳;
投掷,包括推铅球、 掷铁饼、掷 垒球、掷标枪、掷链球。
径赛,可分为 短跑、 中跑、 长跑、 接力跑、 跨栏跑和 障碍跑;
公路跑,必须在公路上进行,有各种距离的公路跑和公路接力跑,包括 半程马拉松、 马拉松等;
竞走,均可在 体育场内或场外进行;
越野跑,必须在 原野、 草地等自然环境中进行。
每天跑半程马拉松对身体好吗 跑完半马膝盖疼正常吗
一次半马21公里,这并不是个短距离,途中我们的膝盖将遭受数万次的冲击,并且长时间运动,让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非常疲劳,因此产生疼痛是很正常的。
一周一个半马伤身体吗
如果一周总距离为半马,那么一周二十几公里强度并不是很大,即使运动水平不高也能做到。
如果每周进行一次半马训练,其实也是可以的,因为每次完成后你有着一周的时间进行恢复,当然前提是你能够完成,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完成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