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服降糖药怎么办 如何防止漏服药
漏服降糖药怎么办 如何防止漏服药
养成按时、规律服用降糖药的习惯对于平稳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展非常重要,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尽量避免漏服降糖药。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降糖药放在餐桌上、水杯旁等容易看到的地方。
2.在衣服的兜里或随身带的包里装上日常使用的降糖药,以免在外出吃饭时身边没有药。
3.将记有用药时间的纸条放在药盒里和兜里,以免在用药的时间上出现差错。
4.记忆力减退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选用格列吡嗪缓释片、达美康缓释片、格列美脲、二甲双胍缓释片等长效降糖药。此类药物每日只需服用一次,患者不容易忘记。
2型糖尿病患者要不要打胰岛素
2型糖尿病病人应用胰岛素是有益处的,它可使血糖浓度得到有效的控制,消除高血糖所致的“葡萄糖毒性作用”,有利于自身胰岛功能的恢复;并能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改善脂肪代谢异常,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并发症。
下列情况必须使用用胰岛素治疗:
(1)病人长期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但对口服治疗的效果越来越差,血糖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2)口服降糖药物有禁忌,如应用口服药物出现过敏反应。
(3)存在肝功能、肾功能不全,口服降糖药后可进一步损害肝肾功能。
(4)应激状态,如病人处于外伤、手术、妊娠、严重感染等情况时该用胰岛素来有效控制血糖浓度,以利于机体度过应激状态。
避孕药漏服了怎么办
第一步:算一算,漏服药多长时间了?
1. 假如漏服不超过 12 小时
这时候避孕效果不会降低,想起来的时候请立即补上一片,然后接着正常吃药即可,不用采取额外的避孕措施。
2. 假如漏服超过 12 小时
这时候,进入下一个步骤。
第二步:算一算,这是在用药的第几周漏的?
避孕药的连续服药时间一般是 3 周,然后停药 1 周(有些包装自带安慰片)。
1. 在第一周漏服:
想起来的时候请立刻补上(即使是一次要吃两片),然后在平时服药的时间再正常用药即可。
另外要特别注意:在之后的 7 天内如果有性行为,记得加用避孕套。
2. 在第二周漏服:
想起来的时候请立刻补上,然后在平时服药的时间再正常用药即可。
如果漏服之前的 7 天都按时吃药了,不用担心避孕效果;否则,如果之后的 7 天有性行为,需要加用避孕套。
3. 在第三周漏服:
请回忆,漏服之前的前 7 天都按时吃药了吗?
如果都按时吃了,要么把漏的补上,然后这个周期吃完,不要停药,接着吃下个周期的;要么干脆不要吃了,从漏服的那天开始算,停药 7 天,再接着吃下个周期的好了。
不用采取别的避孕措施。
如果之前 7 天,也没有按时吃,请把漏的补上,然后这个周期吃完,不要停药,接着吃下个周期的。接下来的 7 天内有性生活的话,请用避孕套。
中风治疗四大误区
误区一:阿司匹林吃了就管用
有的人每天仅服1片(25毫克)肠溶阿司匹林。在脑血栓的预防性用药中,不少人知道每晚睡前服用肠溶阿司匹林,但仅服1片。其实,目前国际公认的肠溶阿司匹林用量为每晚50~75毫克,即25毫克1片的肠溶阿司匹林应服2~3片。如果药量不足,则达不到预防目的。
误区二:偶尔漏服药没关系
一些老年人由于记忆力差,常忘记服药,觉得漏服一两次没关系,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有可能诱发中风。建议中老年朋友将自己常服的降压药、降糖药、强心药等分开包装,上面注明服用日期及早中晚服药的具体时间,或者把每日用药种类按时间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家中醒目处作为备忘录。工作繁忙的朋友应备三套药,办公室、家里、手提包内各一套,随时提醒自己服药。
误区三:用药种类多点更安全
一些有过中风表现的人往往惶恐不安,于是四处看病。甲医生开了“圣通平”,乙医生开了“尼富达”,殊不知这些名称不同的药,其实都是心痛定,结果因用药过量导致中风。
研究证明,银杏内酯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而抗血栓形成;能扩张血管,增强血液流动,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还能改善脑血液循环、脑部营养及记忆功能,促进脑细胞代谢,保护神经元和脑组织免遭缺血及缺氧损伤。黄酮具有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氧自由基,延长细胞寿命,延缓心、脑血管老化。金百舒银杏叶软胶囊利于人体吸收,对中风预防效果显著。
误区四:只管服药不注意监测
有些患者能够坚持服用抗凝药,但不注意监测。因风湿性心脏病引起偏瘫的患者多有心房纤颤,这类病人要终生使用抗凝药,同时进行用药监测。尤其对于彩超检查发现心房内有血栓的病人,在使用抗凝药时,要根据病情不断监测凝血酶原时间,以便及时调整临床用药剂量。否则,用药多了,会引起出血,用药量不足,又会引起血栓。许多风湿性心脏病人术后出问题,都是由于这个问题没处理好。
老人服长效药应注意观察用药后症状
每天一片,服用方便,不宜忘记,长效药因此受不少人的青睐。但最近有媒体报道“老人不宜用长效降糖药”,让大家心存疑惑。究竟哪些老人适合用长效药呢?
用药种类较多者可选择。一些老人有不止一种慢性病,需要同时用多种药。长效药在体内持续作用的时间较长,或采用特殊剂型使药物缓慢释放,能够相对稳定、持久地发挥药效,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少。同时,长效药每天只需要用药一次,对用药品种多和记忆力差,易漏服、错服药物的老人具有一定的优势,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注意观察用药后症状。以口服降糖药为例,目前常用的长效药有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控释片等。其中,格列吡嗪控释片能够相对稳定、持久释放药物,作用持续时间长。格列美脲起效快,每天只需要服药1次。虽然效果强而持久,但由于血糖本身随着时间也在波动,长效降糖药可能引起低血糖。已经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低血糖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易被忽略。建议对低血糖耐受度低的老年患者用长效药前先咨询医生。其他老人并非完全不能用长效降糖药,但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症状变化。
从小剂量用起。除了长效降糖药外,还有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长效抗哮喘药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长效抗凝药如华法林等。这些药物都可能遇到类似的问题:作用时间长,可能无法完全应对随时发生的病情变化。因此老人在首次应用长效药时,应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选择,原则是由小剂量开始,逐步调节剂量,不可突然停药,以减少由长效药带来的不良反应。
此外,老人最好遵医嘱将合用的药物控制在3~4种,以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必要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漏吃降血糖药怎么办 漏服格列奈类药物
此类药物的代表药是瑞格列奈(诺和龙)和那格列奈(唐力)。漏服此类药物的处理方法与短效磺脲类药物类似。如果刚吃完饭时想起还没吃药,可以立即补服;如果两餐之间想起前一餐忘记用药,应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决定是否减量补服;如果马上到下一餐时间了,则要测餐前血糖,若升高不明显就无须改变用药和进餐量,若血糖升高明显,可以适当增加餐前用药剂量或减少这一餐的进食量,使血糖尽快恢复到正常范围,减少漏服药物造成的影响。
老人忘记服药补上有讲究
老人忘记吃药怎么办,可以补上吗?
1、请及时正确补服。
漏服药后及时正确补服,能最大程度降低对治疗的影响。
老人忘记吃药,如果时间很短,可以马上补上,下顿的药仍按原来时间服用,比如一天一顿的药,过三四个小时后发现忘吃。一天两顿的药,错过吃药时间一两个小时发现。一天三顿的药,过一个小时发现,都可以及时补上。但如果时间很长,已接近下一顿服药时间,就不要补了,下顿药一定要按时服用。
最精确的时间点是两次用药间隔时间的1/2。
一般而言,如果发现漏服的时间是在两次用药间隔1/2以内,应按原剂量即刻补服,下次服药仍按原时间进行。如果发现漏服时间已超过用药间隔的1/2,则不必补服,按原设定时间服药。
2、不要下次加量服。
有的老人忘记吃药后会采取下顿服两倍剂量的方法来弥补,但是医生证明,这是不行的。
①多数药在漏服后,不能在下次加量补服,特别是那些安全范围小、毒副作用强的药物,如地高辛、氨茶碱等。
②很多药加倍服用会引发严重后果,如降压药和降糖药,补服不当可导致低血压或低血糖,诱发脑梗塞等。
③如果自己擅自增加用药量,会使血药浓度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造成不良反应。
④有些药物的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很接近,擅自加量非常容易中毒。
⑤任何吃进去的药物都要通过肝、肾来代谢,擅自加量会影响肝肾功能。
3、特殊药补服原则。
①氨氯地平等长效降压药一般每天需服用1次,在服药后48小时甚至72小时内可维持稳定血药浓度。当日发现漏服可立即补服,次日发现则不必补服。
②降糖药的补服方法与种类有关。单独用盐酸吡格列酮等胰岛素增敏剂,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漏服者可当日补服。
③格列喹酮通常要求在餐前30分钟服用,若吃饭前想起,可服药后将进餐时间推后30分钟。
④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美脲等通常要求每天早餐时服用1次,若漏服后在午餐前想起,可根据血糖情况,按原剂量补服。若到午餐后才想起,可视情况减量补服。
⑤激素类药物的补服方法需要根据治疗方案调整。如果按隔日1次的方案,在服药当日或次日发现漏服应即刻补服,并及时调整方案,服药时间顺延。如果按每日1次的用药方案,在发现漏服后应即刻补服,次日发现则不必补服,不可加倍服药。
如何预防老人忘吃药?
老年人普遍记忆力下降、生活自理能力差,记忆力下降,所以老忘记吃药,需要家人不断提醒才行。与其等到漏服药后再补救,养生之道网建议大家做好预防。
1、选长效药。
老人记忆力减退,用药种类不止一种,想按时服药并不容易。此时可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长效药。
2、设定闹钟。
充分利用电子设备提醒用药。例如,糖尿病患者可在手机上设定胰岛素注射时间,并把注意事项写在备忘录中,这样,闹钟一响,不仅能提醒患者注射胰岛素。
3、用小药盒。
可以买个分类药盒,这种分类盒,主要分为一周或一月用量两种,即分别有7个或31个小格,早、中、晚用不同的颜色分开。家人可以协助老人将每天要吃的药物按量分类放好,还可以画个表格,用颜色鲜艳的笔注明日期和药名,以及服药的时间,每吃一次药,老人都在相应的位置打上勾。这样,吃没吃药、吃过几次就一目了然了,避免忘了吃或者重复吃。
服药较多者可用不同颜色的药盒将药物分类,将需要一起服的药装在同一颜色的药盒中。长期服药者可在药盒外贴上写有药名的标签,避免漏服。维生素、硝酸甘油等容易被氧化的药物,宜用原包装妥善保存,不宜提前拆开装入药盒内,否则容易变质。
漏服降糖药怎么办 漏服α-糖苷酶抑制剂
α-糖苷酶抑制剂包括阿卡波糖(拜唐苹、卡博平)和伏格列波糖(如倍欣)等。此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延缓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降低血糖(主要是餐后血糖),其正确用法是在进餐时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如果是在进餐过程中发现漏服,应立即按原剂量进行补服;如果是在进餐后半小时以内发现漏服,也应立即按原剂量进行补服,但药效会大打折扣(此类患者可在服药后进行适当的运动,以弥补药效的不足);如果是在进餐结束半小时以后才发现漏服,因缺乏作用底物,因而不必补服。此时患者应立即检测血糖,如果血糖水平只是略高,可通过增加运动量来控制血糖水平;如果血糖水平明显升高,可服用其他短效降糖药来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用药避免误区
1、看见别人吃什么药自己就吃什么药
糖尿病与其它普通疾病不一样的,是需要根据糖尿病类型、患者体型、高血糖类型、有无其他疾病以及患者的年龄等来选药。如,根据糖尿病类型选药,1型糖尿病可以用胰岛素、二甲双胍、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2型糖尿病可用二甲双胍、胰岛素促泌剂、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等;妊娠糖尿病应用胰岛素;而其他类型的糖尿病要先治疗原发病再加上口服降糖药或用胰岛素。
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在吃药时还要看自身的体型,如果是肥胖型患者,可用二甲双胍;瘦型患者可用磺脲类降糖药。
还有,我们知道每个患者的血糖高出现的时间不一样,如果餐前不高、餐后高,可用糖苷酶抑制剂加其他口服降糖药;如果餐前高、餐后更高,则要用磺脲类、非磺脲类、二甲双胍、 a-糖苷酶抑制剂。
另外,还要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年龄进行选药。儿童糖尿病患者多为1型,可用胰岛素、二甲双胍;老年人由于自我管理能力等下降,常出现重复用药、遗漏用药和低血糖等问题,可用一日一次的缓控释制剂。
为了防低血糖,老人还要慎用作用太强的降糖药。
2、迷信进口药、贵药、新药
市场上层出不穷的糖降新药,总是会受到很多糖友的追捧,觉得新出的药物就会对症,就是好药。其实,评价药物的好坏,要看其有效性(疗效如何)、安全性(副作用的大小)、经济性(价格是否合理)、适用性(是否适合自己,是否方便),而不能以是否为新药、进口药、贵药为标准,更不能盲目排斥国产药、便宜药、老药。
3、担心二甲双胍伤胃不敢吃
吃过二甲双胍的糖友都知道服用这个药初期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但如果餐中或餐后服用,会大大减轻不良反应,用一段时间可慢慢耐受。二甲双胍不经肝脏代谢,所以没有肝毒性,也不损伤肾脏。二甲双胍是临床首选的降糖药物,原因之一就是其安全性好。二甲双胍除了具有降糖作用之外,还可以持续控制体重、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控制心血管风险。
4、不按时服降糖药
降糖药的服药时间很有讲究,如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药物要在餐前30分钟服,双胍药要在餐中或餐后服,糖苷酶抑制剂要在吃第一口钣时服,格列酮类在餐前、餐后均可服用。
5、忘记吃药后补服
忘记吃药是常有的事,虽说当时觉得没什么大事,但是漏服药可引起血糖波动,或让血糖居高不下,所以,漏服药该如何补、什么时间补,都很有讲究。如果漏服的是磺脲类药物,且已接近下一顿饭,就不用补了;如果是双胍类药,想起来就要及时补;如果是糖苷酶抑制剂,饭中、饭后可以补上,饭后过很长时间就不用补了;如果是一天一次的药,中午想起来可以补,晚上才想起来就不用补了,要出门或运动前不用补。为了防止漏服药物,老年人可以备一个特制的药盒,或者设计一个服药日历。
6、服用降糖药物时只遵医嘱不看说明书
现在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就是在就医时频繁问医生如何用药,吃几片,什么时间吃,其实药品说明书都有着很详细的信息,如不良反应、禁忌证的介绍,有与其他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药物如何保存等内容,这些信息在吃药前都应该了解。
漏服降糖药怎么办 漏服双胍类药物
常用的双胍类药物主要是二甲双胍,服用双胍类药物的患者,漏服发生在餐后两小时之内,如果血糖只是轻度升高,可以通过临时增加运动量来降低血糖而不必补服;如果血糖明显升高,可以按原剂量进行补服。要是发现漏服时已到了下一次服用二甲双胍的时间,就无需再补服了。
偶尔漏服降糖药如何补救,吃口服药糖友必看 偶尔漏服降糖药如何补救
常用的双胍类药物主要是二甲双胍,此类药物不增加胰岛素分泌,单独应用一般不会出现低血糖。服用双胍类药物的患者,漏服发生在餐后两小时之内,如果血糖只是轻度升高,可以通过临时增加运动量来降低血糖而不必补服;如果血糖明显升高,可以按原剂量进行补服。要是发现漏服时已到了下一次服用二甲双胍的时间,就无需再补服了。
磺脲类药物品种繁多,主要可分为短效磺脲类药物和中、长效磺脲类药物两大类。
短效药物(如糖适平、美吡达等)通常要求每餐前半小时服用。如果您到了进餐时才想起来,可以将进餐时间往后推半小时。如果到了饭后两餐之间才想起来,则需要立即测一个随机血糖,若血糖轻度升高,可以增加活动量而不再补服;若血糖明显升高,可以当时减量补服。如果您到了下一餐前才想起来漏服药了,那就测一下餐前血糖,如果餐前血糖升高不明显,就依旧按照原剂量服药,无需任何改变;如果餐前血糖升高明显,可以酌情临时增加餐前用药剂量或是适当减少当餐的进食量,以使血糖尽快恢复到正常范围。切不可把上一次漏服的药物加到下一次一并服下,以免造成低血糖。
中、长效磺脲类药物主要有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缓释片)、格列美脲(亚莫利)等。此类药物的用法为:每天服用1次,于早餐前半小时服用。如果您早餐前漏服,快到午餐前才想起,可以根据血糖情况,按照原来的剂量补服药物。如果到了午餐后才想起来,可酌情按原剂量的一半进行补服;如果是在晚餐前或晚餐后才发现漏服,则不必补服,以免引起夜间低血糖,此时患者可通过减少晚餐时的进食量和进行运动来控制血糖,等到第二天早餐时再按照计划正常用药。
此类药物的代表药是瑞格列奈(诺和龙)和那格列奈(唐力)。漏服此类药物的处理方法与短效磺脲类药物类似。如果刚吃完饭时想起还没吃药,可以立即补服;如果两餐之间想起前一餐忘记用药,应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决定是否减量补服;如果马上到下一餐时间了,则要测餐前血糖,若升高不明显就无须改变用药和进餐量,若血糖升高明显,可以适当增加餐前用药剂量或减少这一餐的进食量,使血糖尽快恢复到正常范围,减少漏服药物造成的影响。
α-糖苷酶抑制剂包括阿卡波糖(拜唐苹、卡博平)和伏格列波糖(如倍欣)等。此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延缓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降低血糖(主要是餐后血糖),其正确用法是在进餐时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如果是在进餐过程中发现漏服,应立即按原剂量进行补服;如果是在进餐后半小时以内发现漏服,也应立即按原剂量进行补服,但药效会大打折扣(此类患者可在服药后进行适当的运动,以弥补药效的不足);如果是在进餐结束半小时以后才发现漏服,因缺乏作用底物,因而不必补服。此时患者应立即检测血糖,如果血糖水平只是略高,可通过增加运动量来控制血糖水平;如果血糖水平明显升高,可服用其他短效降糖药来控制血糖。
这类药物的代表是罗格列酮(文迪雅、太罗)和吡咯列酮(瑞彤、艾汀)。这类药物只需要一日一次服用,起效较慢,单独使用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因此,单独使用胰岛素增敏剂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生漏服后,可在当日的任何时间按原剂量进行补服。
此类药物有西格列汀(捷诺维)、沙格列汀(安利泽)、维格列汀(佳维乐)、利格列汀(欧唐宁)、阿格列汀(尼欣娜)等,这类药物具有血糖依赖性的胰岛素促泌作用,同时有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速度、减轻体重等多重作用,安全性好,单独应用不会引起低血糖。服用本药的患者一旦发生漏服,可以随即按原剂量进行补服。
养成按时、规律服用降糖药的习惯对于平稳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展非常重要,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尽量避免漏服降糖药。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将降糖药放在餐桌上、水杯旁等容易看到的地方。
②在衣服的兜里或随身带的包里装上日常使用的降糖药,以免在外出吃饭时身边没有药。
③将记有用药时间的纸条放在药盒里和兜里,以免在用药的时间上出现差错。
④记忆力减退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选用格列吡嗪缓释片、达美康缓释片、格列美脲、二甲双胍缓释片等长效降糖药。此类药物每日只需服用一次,患者不容易忘记。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针对漏服降糖药的补救方法都属于非常规手段,不可长期使用,否则会给糖尿病患者的身体造成损害。只有按照用药计划及时、规范地服用降糖药,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避孕药漏服了怎么办 月经周期第三周漏服
漏服如果发生在月经周期第三周,应当立即补服一片药物,并依次在原定服药时间服用下一片药物,待服完该盒药物以后,直接开始服用下一盒,随后停药;或在发现漏服时立即停药,停药2到3天后出现月经来潮,于停药后第8天开始服用新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