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喝水有疑惑
宝宝喝水有疑惑
1、喝水太多会中毒吗?
据相关资料统计,水中毒的状况一般好发于6个月以下婴幼儿,症状包括嗜睡、不安、厌食、呕吐、体温降低等,甚至出现全身性痉挛、昏迷的现象。
之所以出现水中毒的情形,主要因为婴幼儿的肾脏功能要到1岁以后才能到达成人正常的标准。因此,一旦宝宝喝水太多,肾脏将无法及时排出体内的过多水分,而水分积聚在血液中导致纳离子浓度被过分稀释,造成低血钠,引起水中毒,进而影响脑部活动。
另外还有一些发生水中毒的小宝宝,主要是因为所喝的配方奶没有按照正确的比例冲泡,奶水过稀导致宝宝摄取水分过多。
2、需要额外补水吗?
该不该给婴幼儿额外喝水呢?据医师介绍,6个月以下婴儿的胃容量相对较小,如果额外补充水分,很可能就影响到喝奶量,进而减少其他养分的摄取。因此,只要宝宝没有患上水分容易流失的疾病,一般不建议给宝宝补水。
未添加辅食的宝宝
一般来说,只要宝宝的进食状况正常,就不需要再额外补充水分,除非在天气非常炎热、室内没有空调的情况下,才可以补充少量开水。
添加辅食的宝宝
就6个月之后的婴儿来说,多半已经开始接触奶水之外的其他辅食,水分摄取的来源更加丰富。因此,可以在宝宝进食后或两餐之间补充少量开水,这样能够帮助宝宝清洁口腔,也有益于牙齿健康。
3、什么温度的水给宝宝喝合适?
由于婴幼儿的消化道粘膜相当脆嫩,经受不了过冷或过热水的刺激。若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就去喂宝宝,则易发生不适甚至痉挛;过热的水则易发生烫伤。所以夏天以室温即可,冬天也只需控制在40℃左右为宜。
喝烧开后再冷却至室温的水最有利于健康。凉开水最容易被人体吸收并透过细胞膜,有利于新陈代谢,增加备注中的血红蛋白,并能增进机体的免疫功能。经科学家观察,常饮凉开水的人体内脱氢酶活性高,不易疲劳。
宝宝喝水有讲究
1.这些水不推荐给宝宝喝
不少家长用各种新奇昂贵的成品甜果汁、汽水或其他饮料代替白开水给孩子解渴,这不妥当。饮料里面含有大量的糖分和较多的电解质,喝下去后不像白开水那样很快就离开胃部,而会长时间滞留,对胃部产生不良刺激。矿泉水、矿物质水和纯净水因为矿物质的含量问题不推荐宝宝饮用。
2.白开水是最佳选择
喂宝宝用自来水烧开的白开水是最佳的选择(最好先用净水器过滤),夏天凉到室温,冬天40℃就可以。烧开后冷却4~6小时内的凉开水,无论对成人和宝宝都是理想的饮用水。
温馨提醒:
鲜榨的果汁对0~6个月的宝宝肠胃也有负担,不如等宝宝再大些,为他制作果泥吃。如果让宝宝偶尔尝尝鲜榨果汁之类,也最好用白开水冲淡再喝。宝宝饮用需限时限量,以免影响吃奶胃口和宝宝牙齿。
新生儿喂养的疑惑解答
疑惑一:为什么吃母乳的宝宝更容易饿?
原因:胃排空时间随食物种类不同各异,例如,水的排空时间为1~1.5小时,母乳2~3小时,牛奶3~4小时,并且母乳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最易于消化吸收,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饿得快。
对策:母乳喂养宝宝的喂奶间隔比奶粉喂养要短些。
疑惑二:冲调配方奶为什么不是越浓越好?
原因:食物在肠道吸收后,大部分代谢废物要经过肾脏排出体外,而婴幼儿期肾脏的发育和功能尚不成熟,对营养物质代谢的调节能力有限。如果食物的渗透压和肾脏溶质负荷太高,则会引起呕吐、腹泻、脱水等表现。
对策:为宝宝冲调配方奶时,应严格按照说明冲调,不能为了增加营养而冲配太浓,因为浓度越大,水分就越少,奶的肾脏溶质负荷就越高,使肾脏负担更重。另外,鲜牛奶因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较高,会加重肾脏溶质负荷,一般2岁以内不要让宝宝食用。
疑惑三:新生宝宝为什么吃不了多少就不吃了?
原因:婴幼儿的胃容量小,新生婴儿为30~35 毫升,3个月时为100 毫升,1岁为250毫升,3岁增加到500~600毫升。
对策:喂养宝宝时,每次喂的奶量和食物量不宜过多。判断宝宝吃的量够不够的最好方法是看身高和体重的增长情况,是不是持续的增长,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
疑惑四:新生宝宝为什么爱溢奶?
原因:婴儿期食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差,胃呈水平位,食管和胃交界处贲门括约肌发育亦不完善,吃奶后容易发生溢乳和呕吐,尤其是吃奶过程中宝宝吞下较多空气时。
对策:为了避免溢乳和呕吐,通常喂奶后可将宝宝竖抱起来,让他趴在妈妈肩膀上,然后轻轻拍孩子的背部,使吞入的空气排出。
疑惑五:为什么满4个月后才能添加米粉?
原因:婴儿期一些消化酶分泌不足。刚出生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已能充足分泌,可以满足蛋白质消化的需要;而脂肪的消化吸收率稍低些,为80%~85%;负责消化谷物类食物的淀粉酶要到4~6个月后,才开始分泌。
对策:米粉等谷物类含淀粉食物应在生后4~6个月时开始添加。
宝宝喝水有考究
目前,天气非常炎热,家长应该重视给宝宝补水的问题。婴幼儿口渴了不会说,只会通过一些动作表示,因此妈妈及其他照管人应注意观察,如宝宝不断用舌头舔嘴唇,或见宝宝口唇发干时,或应换尿布时没有排尿等,都提示宝宝需要喝水了。
一般在两次喂奶(喂食)之间,户外活动时间较长了、洗澡后、睡醒后、晚上睡觉前等都需要给宝宝喝水,但在喂奶前不要给宝宝喝水,以免影响吃奶量。3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小婴儿,如果没有腹泻、明显多汗时无需饮水,母乳中的水分可以满足宝宝的需要,过多喂水,会影响孩子的食欲。
婴幼儿的消化道粘膜很娇弱,经受不了过冷或过热水的刺激,不能从冰箱里刚取出的水喂宝宝,过热的水易发生烫伤。所以,夏天水温同室温即可,冬天控制在40度左右为宜。凉开水最容易被人体吸收并透过细胞膜,有利于新陈代谢,并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烧开后冷却4~6小时的凉开水,是最理想的饮用水。
最好不要给宝宝喝带有甜味的水,因为宝宝味觉很敏锐,且有天生的嗜甜性。喝过甜水后,很难接受白开水,也不愿意喝甜味很淡的母乳了,这对宝宝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尤其不要给宝宝喝各种人工配制的饮料,这些饮料大多有人工添加剂,对宝宝娇弱的胃肠道有刺激,引起腹痛、腹泻,甚至更长久地不利影响。
宝宝喝水这件事你可能做错了
还没有当妈的时候,经常会感到疑惑:为什么那些爸爸妈妈们连宝宝喝奶、喝水这些小事,都有这么多疑惑,这些不都是很简单的问题么?
直到当妈以后,才明白,只要是关乎宝宝的事,事无巨细,每一件都是这么重要!
比如喝水这件事,下面这些问题,就着实让妈妈们纠结一番,看看你是否也有同样的疑惑:
1、母乳喂养/混合喂养的宝宝要喝水吗?
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是:婴儿开始吃辅食前,他可以从母乳或配方奶中获得所需的水分。6个月内,吃母乳或配方奶的婴儿通常无须补充水和果汁。
崔玉涛医生也认为:由于母乳、配方粉中85%都是水,正常喂养时,若孩子没有腹泻的额外水分丢失,就不应额外给孩子“喝水”。观察孩子排尿颜色,能很准确判断孩子是否缺水。如果尿色发黄(晨尿除外),才需额外补水。
2、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需要喝水呢?
或许你还想问清楚宝宝每天喝多少ml的水吧。讲真,养孩子并不是做实验,不可能那么精准。而且,每个宝宝对于水的需要量也有自己的“个性”。
来,推荐个通俗易懂的方法:
✔ 看尿液的颜色:正常情况下,宝宝尿的颜色应该为无色透明或者浅黄色。如果尿液为深黄色,说明宝宝缺水了。但晨尿除外,这是因为夜晚睡眠过程中,人体代谢慢,小便也少,所以晨尿颜色会偏黄,这是正常现象。
✔ 看小便次数:一般3岁以下宝宝每天尿6-8次。如果宝宝每天小便次数不足6次,那就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要及时补充水分。
✔ 看皮肤、嘴唇是否干燥:如果宝宝嘴唇干燥,皮肤上出现大量皮屑,没有光泽,那就表示身体缺水水分了。
3、宝宝可以喝葡萄糖水吗?
过去,宝宝刚出生时,有些家长会给孩子喂点葡萄糖,补充能量。现在也还有家长认为喝葡萄糖水可以去黄疸。
实际上,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宝宝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妈妈乳房中的乳汁,而不是其他任何一种液体。
重点是,你或许根本还没意识到,喂葡萄糖水,对孩子到底是有多大的坏处!
葡糖糖是单糖,身体可以直接吸收,宝宝吃了以后,身体里的血糖会急剧升高,为了控制血糖,身体里的胰岛素会加快分泌,糖分很快被代谢掉后,血糖降低了,胰岛素又会快速减少分泌,这样喝一次葡萄糖,就会使胰腺受到两次刺激,对宝宝胰腺的发育有很大损伤。
医生建议:葡萄糖属于药物,没有低血糖的状况,是不能直接服用葡萄糖的,家长不要私自给孩子添加。
而至于新生儿黄疸,是因为体内胆红素堆积,常规的排出途径是通过粪便排出,真正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增加喂养,保证孩子的奶量,严重时可以用照光或者其他方式治疗。葡萄糖属于单糖,在肠道中很快被直接吸收,没有退黄效果。
4、宝宝上火了,可以喂点蜂蜜水吗?
蜂蜜虽然是天然食品,但由于没有经过消毒杀菌的过程,其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孢子,1岁以下的宝宝,免疫和肠胃功能都还没有发育完善,如果食用可能会受到感染,引起肉毒杆菌性食物中毒。
而且,如果经常给孩子喝蜂蜜、果汁或者其他糖水,会刺激孩子的味觉,使孩子喜欢上吃甜的食物,不喜欢味道比较淡的母乳、辅食,以后也不爱喝白开水。
5、宝宝喝什么水最好?
对于宝宝来说,还是白开水最合适。
矿泉水中矿物质含量过高,宝宝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长期喝容易增加肾脏负担。而纯净水经过过滤,虽然去除了水中的细菌和杂质,但也把水中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过滤掉了,长期喝会导致人体微量元素缺乏。
孕期禁忌真真假假大揭秘
疑惑1怀孕时吃生冷的食物,生下来的宝宝气管会不好?
答案是错的。生冷食物与宝宝气管发育无关连
亚东纪念医院妇产部主治医师周龙生表示,宝宝气管的好坏与否和妈咪怀孕时的饮食没有绝对关系,且生冷食物也不会直接造成子宫温度降低,甚至直接影响到胎儿的情形。比较值得注意的是,生冷食物因大多为生食(如:刨冰、生鱼片),未经高温加热处理,孕妈咪容易因感染食物里的细菌而有腹泻、肠胃不适等症状,严重时的确会间接影响到子宫,导致流产的憾事发生,孕妈咪一定要特别留意。
疑惑2孕妈咪可以吃麻辣锅吗?
答案是对的。少量摄取,以不刺激肠胃为原则
对于孕妈咪是否可以吃辣这件事,周龙生医师表示,对胎儿来说,孕妈咪具有对外来食物筛选过滤的功能,除非摄取过量的辣食,不然是不易对胎儿造成影响;但因麻辣锅中的辣性物质会刺激肠胃蠕动,临床上的确有因拉肚子影响子宫收缩,导致早产的情形,所以孕妈咪在吃辣时一定要适可而止。
疑惑3孕妈咪喝醋会改变体质,导致流产或畸胎等情形吗?
答案是错的。喝醋不会导致流产或畸胎
坊间流传孕妈咪喝醋会改变体质,进一步造成流产与畸胎的情形,对此,周龙生主治医师表示,由于人体对于外来食物的调适能力很强,要让体质完全酸化或碱化并不件容易的事,更遑论会因此造成流产与畸胎的情形。
疑惑4妈咪怀孕时吃蛋,会造成日后宝宝对蛋过敏吗?
答案是错的。孕妈咪涉取的食物与宝宝过敏无因果关系
马偕纪念医院妇产部主治医师黄建霈表示,多数宝宝对蛋过敏的原因为蛋类食物中的蛋白质在食用后会分解成氨基酸,而氨基酸会提高组织胺等致敏物质的浓度,进而诱发过敏的情形,此与孕妈咪们在孕期吃蛋没有太大关系;此外,黄建霈主治医师也指出,宝宝对食物过敏的原因多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此遗传因素为母体自身,并非与孕妈咪食用外来食物所致有关。
婴儿喂水量是多少
很多妈妈有疑问,宝宝出生就喝母乳了,都是液体还需要再喝水吗?医生建议,6个月前的婴儿从母乳或者奶粉中能够获得足够的水分,不需要额外喝清水或者蒸馏水了。
等宝宝开始长牙后对营养要求更高了,因为牙齿需要氟化物类营养来提供生长养分,这时候宝宝就需要喝水了。大部分家长给宝宝多喝水是为了预防便秘,不过导致便秘原因有很多,跟肠胃本身并没有很大关系,所以饮食习惯也并非主要的便秘因素,多喝水主要会影响小便量而不是大便质量。
以上就是新生儿喂水量的介绍,宝宝在不同的时期,需要的水量是不同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水量也会增加,当您的宝宝喝水量增加的时候,不要感到好奇,应该适当的为宝宝增加水量,希望以上的信息能够给您带来帮助。
哮喘宝宝应早治
家有哮喘宝宝,你该注意什么?
“我的宝贝孙子已经咳了两星期,半夜咳得特别厉害,有时整夜咳得没法睡。稍微运动也会咳。宝宝可怜,大人也跟着受苦。医生说他是过敏性哮喘。听说哮喘的小孩不能运动,不能吹冷气,不能打预防针……我们该怎么办?”
这是一位外婆读者写来的信,相信很多家有哮喘宝宝的父母也有诸多疑惑。为了帮您答疑解惑,我们特别采访了有关专家。
儿童哮喘不一定喘 三岁以内能完全治愈
有的宝宝长期咳嗽,断断续续,时好时坏。当医生诊断为哮喘时,家长很疑惑,宝宝只是“咳”,没有“喘”啊。不喘也可能是哮喘吗?
儿童哮喘病有一半左右的病人,一开始只是以慢性咳嗽来表现,尤其半夜咳得厉害,运动后也容易咳,用普通的感冒药治不好,一拖几星期,这就应该怀疑宝宝得了哮喘了。一般来说宝宝哮喘发作时会出现打喷嚏、胃口不好、咽喉疼痛和咳嗽等症状,症状在宝宝活动后或早起时最明显;宝宝哮喘严重时会出现紫绀及鼻翼扇动现象,宝宝的哮鸣音较粗短、低调,常伴有水泡音。
宝宝喝水有什么讲究
6个月内的宝宝:特别是月子里的小宝宝,胃容量极小,喂奶也是按需哺乳,完全可以用母乳来代替喝水,喝奶粉的宝宝,在两顿奶之间加10-20毫升水就够了,并且每天的总奶量不低于800毫升。
7个月-1岁的宝宝:此时的宝宝开始添加辅食了,在不低于600毫升奶量的基础上,除水果蔬菜等辅食外,每次喝30毫升左右的水。
1-2岁的宝宝:宝宝在每天保证400-500毫升奶量之余,在两餐中间或餐前都可以喝水,每次半杯约100毫升左右。
2-3岁的宝宝:这阶段的宝宝多数会自己表达口渴,每天保证400-500毫升奶量,只要不是在饭后马上喝水影响消化,只要感觉口渴,随时都可以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