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典型与非典型肺炎的比较有哪些不同

典型与非典型肺炎的比较有哪些不同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其症状:发热,呼吸急促,持久干咳,可能有单边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有小量痰或大量痰,可能含有血丝。幼儿患上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能有轻微咳嗽或完全没有咳嗽。应注意及时治疗。

典型性肺炎:病原体明确的肺炎往往在临床表现中有一定的规律,临床表现相对典型,如肺炎球菌性肺炎有发热、咳嗽,肺部听诊有小水泡音,胸片显示片状阴影,可称为典型性肺炎。

非典型肺炎:再如支原体肺炎,在人们认识这种疾病之前,发热、咳嗽、肺部听诊、胸部x片等临床表现均不典型,故刚开始也曾被称为非典型性肺炎。后来,在经过血清免疫学等检查,找到并分离出肺炎支原体后,就将其从非典型肺炎之中分出来,不再将支原体肺炎称为非典型肺炎。所以非典型肺炎并不是什么可怕的疾病,也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只是一种人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明确的病原体之前的一种过渡性名称。

所以对于病因了解并且可以控制治疗的是典型肺炎,而对于病因还不可以确定治疗还无法痊愈的肺炎称为非典型肺炎,这就是典型与非典型肺炎的比较,进而得出的结论。

哪些人是非典型肺炎的高危险人群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人群对该病普遍易感,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但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如家庭成员、同一病房的病人、同一病区的医务人员、护工和探视者等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医护人员发病占有较高比例,是本次所暴发的非典型肺炎不同于以往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特点之一。医护人员高发主要与它在发病初期人们未充分认识到该病的传染性、部分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措施还不够严格有关,此外与医护人员在救治病人时,不得不长期与病例近距离接触,加上工作紧张劳累又休息不够,身体抵抗力降低等因素也密切相关。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流行病学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这种疾病想要护理好的话,需要我们知道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的护理好非典型肺炎患者的疾病,但是我们在护理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时候还需要知道这种疾病具备一定的传染性。

  (1)传染源:

  SARS病人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急性期病人传染性最强

  极少数病人在刚出现症状时,即具有传染性

  尚未发现潜伏期病人和治愈出院者有传染给他人的证据

  (2)传播途径

  ①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

  与病人近距离接触,吸入病人咳出的含有病毒颗粒的飞沫,是SARS传播最重要的途径。

  气溶胶传播是经空气传播的另一种方式,易感者可以在未与SARS病人见面的情况下,有可能因为吸入了悬浮在空气中含有SARS-COV的气溶胶所感染。

  ②接触传播是另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

  易感者的手直接或间接接触了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其他被污染的物品,经口、鼻、眼黏膜侵入机体而实现传播。

  影响传播的因素很多,其中治疗、护理、探视病人、与病人共同生活、直接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等密切接触是最主要的因素。

  (3)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SARS-COV普遍易感,但儿童感染率较低,原因尚不清楚。

  医护人员和与病人密切接触的亲友是本病的高危人群。

  其实我们对于非典型肺炎这种疾病并不陌生,想要护理好的话需要我们为患者做好相关的疾病阐述和总结工作,因为非典型肺炎的患者一旦发病,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很好的护理的话,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加深,患者可能会因为疾病的消耗过大而死亡。

什么是非典型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的特殊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临床上以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和干咳、胸闷、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和干咳、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可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炎性浸润影、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是其重要特征。重症病例表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并可迅速发展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要经常喝水吗

肺炎的症状以咳嗽为主,也有发热现象。典型症状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40℃,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软等,还常常伴随剧烈的胸痛,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重;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重症时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昏迷等。

专家介绍,肺炎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最常见的是按病原分类,可分为典型肺炎和非典型肺炎。其中,典型肺炎是指由肺炎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并没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指除肺炎链球菌以外的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它与一般肺炎不同,并不具备肺炎的发病特点,年轻人最为多发,可占到全部肺炎病例的10%-20%,非典型肺炎具备传染性。

“肺炎分为不同的类型,治疗的时候也应该有所针对,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山东省胸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孙文青说,“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采用抗病毒的药物,细菌感染则是利用抗细菌的药物。如果病人感染了肺炎,或者出现疑似症状,应尽快来医院诊断治疗。”

如何护理非典型肺炎

① 发热:嘱病人多饮水,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防止受凉,高热时给予物理及药物降温,按时测量体温并记录,进食易消化、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

② 咳嗽:按时服用化痰止咳药物,多饮水利于气道分泌物的排出,持续剧烈干咳,须报告医生使用中枢性镇咳药,防止剧烈咳嗽引致肺泡破裂——气胸发生。

③ 呼吸困难:给予舒适的卧位,按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定时监测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准备一套无创人工通气的物品,必要时使用。

④ 疼痛:包括全身肌肉疼痛和胸痛,嘱病人卧床休息,咳嗽时按压胸部可减少胸痛的程度,剧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⑤病情观察:因此病进展较快,多数患者在发病14天内属于进展期,除有肺部损害、低蛋白血症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心肌和肝损害等多器官功能障碍,故除密切注意观察病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情况外,还要注意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情加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

临床表现与治疗

21.非典型肺炎病人的潜伏期有多长?

初步观察统计非典型肺炎病人潜伏期一般在1-12天之间,大多数在4-5天内发病。

22.非典型肺炎病人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是什么?

病人通常以发热(体温38℃以上)为首发症状,多为高热,并可持续1-2周以上,可伴有寒战或其他症状,包括头痛、全身酸痛和不适、乏力,部分病人在早期也会有轻度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痛等)。发病2-7天后,病人会有干咳、少痰、呼吸困难,少数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约10%的病人需要机械性通气。血液化验时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或降低,胸部X线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肺炎改变。

23.非典型肺炎与普通流感在症状上有什么异同?

非典型肺炎与流感具有一些相似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全身酸痛、乏力、咳嗽、咽痛等。而流感通常数日后好转,较少出现肺炎。

24.如果与非典型肺炎病人有过接触,多久才能知道是否会发病?

与非典型肺炎患者有接触史的人一般要通过为期2周的隔离观察。如果已感染非典型肺炎,通常会以高热(体温>38℃)等症状起病(详见有关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症状和体征)。2周以内未发病而且没有再次接触的人一般不会发病。

25.什么样的病人应怀疑可能是非典型肺炎病人?

有两种情况下,应怀疑是否染上非典型肺炎:

(1)在发病前2周曾密切接触过非典型肺炎病人,出现发热(>38℃)和咳嗽、呼吸加速、气促、呼吸窘迫综合症、肺部(口+罗)音、肺实变体征等之一及以上和早期白细胞数正常者。

(2)生活在非典型肺炎病人流行的地方,或者发病前2周到过非典型肺炎正在流行的地区,出现发热(>38℃)和咳嗽、呼吸加速、气促、呼吸窘迫综合症、肺部(口+罗)音、肺实变体征等之一及以上和早期白细胞数正常者,且胸片显示肺炎改变者。

2003非典型肺炎是什么病毒引起的

1第一:03年是非典特别盛行的一年,据研究调查表明,那年有8000患者染病,其中800多患者死亡。非典型肺炎的症状一开始和普通的感冒发烧类似,但是患者肺部有发炎的迹象,而且总是低烧不退,这就是它与普通感冒发烧的区别。

2第二:非典型肺炎有非常强的传染性,它通过短距离飞沫、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所以说一旦发现了非典型肺炎的患者,一定要及时进行隔离疗。所有的人在与患者接触的时候一定要消毒戴口罩。

3第三:预防非典型肺炎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要保持空气畅通。平时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要经常洗手和漱口。公共场所要注意消毒,可以选择一些84消毒液兑一点水喷洒在房间内。也可以加热醋在房间里熏一熏。

典型肺炎与非典型肺炎比较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其症状:发热,呼吸急促,持久干咳,可能有单边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有小量痰或大量痰,可能含有血丝。 幼儿患上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能有轻微咳嗽或完全没有咳嗽。应注意及时治疗。

对于无法明确病因的肺炎,根据其临床表现分类

目前,对于肺炎的病原体大部分是清楚明了的,并能及时控制,但有一些肺炎因为病原体需要进行一系列实验室检查、各种培养及鉴定之后才能明确,暂时无法查清,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真相大白。对于这些短时间内无法明确病因的肺炎,则根据其临床表现分类。

典型性肺炎

病原体明确的肺炎往往在临床表现中有一定的规律,临床表现相对典型,如肺炎球菌性肺炎有发热、咳嗽,肺部听诊有小水泡音,胸片显示片状阴影,可称为典型性肺炎。

非典型肺炎

再如支原体肺炎,在人们认识这种疾病之前,发热、咳嗽、肺部听诊、胸部x片等临床表现均不典型,故刚开始也曾被称为非典型性肺炎。后来,在经过血清免疫学等检查,找到并分离出肺炎支原体后,就将其从非典型肺炎之中分出来,不再将支原体肺炎称为非典型肺炎。所以非典型肺炎并不是什么可怕的疾病,也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只是一种人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明确的病原体之前的一种过渡性名称。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急性的呼吸系统感染,世界卫生组织(WHO)于3月15日将其名称公布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SARS是由一种新病原引起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现象,目前在国内部分地区有病例发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一种新的冠状病毒(SARS相关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又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主要通过短距离飞沫、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临床上以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干咳少痰为特征,严重者出现气促或呼吸窘迫。 本病是一种新的呼吸道疾病,其临床表现与其他非典型肺炎相类似,但具有传染性强的特点,故我国医务工作将其命名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表现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表现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这种疾病具有什么样的临床表现呢?根据疾病发病时间不同,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也就不同,但是总的来说如果我们想要护理好的话,还需要知道非典型肺炎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后才能给予患者护理。

潜伏期通常限于2周之内,一般约2~10天。

起病急,自发病之日起,2~3周内病情都可处于进展状态。

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呈持续性高热,可伴有畏寒、肌肉酸痛、关节酸痛、头痛、乏力。在早期,使用退热药可有效,进入进展期,通常难以用退热药控制高热。

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少部分病人出现咽痛。

可有胸闷,严重者呼吸加速、气促,甚至呼吸窘迫。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多见于发病6~12天以后

部分病人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病人的肺部体征常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啰音,或有肺实变体征。

SARS并发症一般发生在疾病最为严重的阶段之后,常有肺部继发感染、肺间质纤维化、纵隔气肿、皮下气肿、气胸、胸膜增厚或粘连、骨质缺血性改变等。

非典型肺炎有多么长的潜伏期

非典型肺炎是危害极其严重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的致命率是特别高的,这种疾病的发病季节一般都发生在,冬春季节,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做好抵御各种疾病的预防工作,不然的话,他对我们的身体还有可能会造成致命的伤害,我想很多人对于非典型肺炎并不陌生。主要是因为在2003年的时候非典型肺炎引起了全国的恐慌。也有很多人因此而丧命。当时因为非典型肺炎的突发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因此让人们觉得特别的可怕。

而非典型肺炎他也就是指由于某种未知的病原体引起的肺炎。这些病原体有可能是冠状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或者是军团杆菌所引起的肺炎症状,也有是指不是由细菌所引起的肺炎症状。因为所引起的肺炎都是一些不常见的原因病毒所以一时间让人束手无策。

非典型肺炎患者的病状是与流感病人非常相似的,首先出现的就是发烧肌肉酸痛等症状,肺部有发炎的迹象与典型细菌性肺炎最大不同是有患者不会有毒性病容。比如说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等状况非典型肺炎病人也不会有浓痰。

非典型肺炎,病程的潜伏期大约是在4到11天,病人表现出发热,同时会伴有头痛关节痛,全身酸痛和乏力的症状。还会有比较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干咳。部分病人会出现呼吸加粗气粗,等呼吸困难等症状多数的病人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肺部可见少许干湿罗音。还有一些病人会出现白细胞,不升高,少数白细胞降低或者是血小板降低的情况。

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他可能会通过飞沫,分泌液和接触呼吸道而感染。所以在2003年我国爆发非典性肺炎的时候,大部分活动都被取消而且患有非典型肺炎的病人全部隔离。因为这种病是可以通过短距离的飞沫,接触呼吸道分泌物途径来传播。

相关推荐

大叶性肺炎分类

(一)病理分类(解剖部位) 1.支气管肺炎(最常见的肺炎) 2.大叶性肺炎。 3.毛细支气管炎。 4.间质性肺炎. (二)病因分类 1.病毒性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其他病毒 2.细菌性肺炎: (1)G+球菌:肺炎链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 (2)G-杆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厌氧菌、军团菌。 (3)其他感染性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原虫。 (三)病程分类 急性肺炎一月之内迁延性肺炎1-3月慢性肺炎3个月以上。 (四)病情分类 1.轻症:呼吸系统

寒冷季当心肺炎支原体

随着天气变冷,医院里的支原体肺炎患者逐渐多了起来。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2003年由冠状病毒引发的“非典”,一开始就曾被怀疑是支原体肺炎。那么支原体肺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肺炎较常见的病原体,儿童和青少年多发 细菌和病毒感染都能够导致肺炎,而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称支原体肺炎。 60多年前,国外学者描述了一种不明病原体的肺炎,其不同于典型的由肺炎链球菌所致的肺炎,对青霉素治疗没反应,故称为“非典型肺炎”。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才认识到,引起这种肺炎的病原体就是肺炎支原体。

青天葵的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

目前从青天葵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中已发现36种化合物,青天葵植物化学成分主要黄酮类、萜类、氨基酸类和挥发油类。 1、对喘息型慢性气管炎症显著作用,对治疗鼻咽癌一定的缓解作用。 2、青天葵对肺部疾病显著疗效且能抗病毒,将其应用于防治非典型肺炎(SARS),效果显著,同时也说明了传统中医药在防治传染性疾病中不可估量的优势。 3、选用不同性味和不同作用的38种中药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抑制实验,其中青天葵可抑制菌环直径为17mm, 可用以治疗慢性胃炎和消化溃疡。 4、青天葵水提取物可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阙,减少冰

心绞痛的典型与非典型症状

区分真假心绞痛是急诊科临床工作当中随时面对的问题,一句话说的好,“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当然,如果不是心绞痛却被误认为是,也会带来不必要的压力,所以必要学会识别真假心绞痛。 典型的心绞痛: 这要从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等方面进行描述: ①其疼痛的部位以胸骨后(中下段)最常见占60%左右,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和左臂内侧; ②胸痛性质难以准确描述。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常诉胸部压迫感、紧张感、阻塞样窒息感; ③可诱因。劳累、情绪激动、受寒、便秘等都可诱发心绞痛,特别是饭后,气

典型肺炎的传染途径

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主要包括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军团菌和立克次体(引起Q热肺炎)。这些病原体大多为细胞内寄生,没细胞壁,因此可渗入细胞内的广谱抗生素(主要是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其治疗效,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效。 SARS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其传染性随病程而逐渐增强,发病第2周传染性最强。一般认为症状明显的患者其传染性强,特别是持续高热,频繁咳嗽。退热后及恢复期时传染性迅速下降。每个患者传播毒力不均相同,的“毒王”可以传染几十人,的却一个人也没传染。回顾性调查发现传播力强的

典型性痣变异型

Toussaint和Kamino发现在其他类型痣中也存在“非典型性”痣的组织学改变,他们还注意到些非典型性痣具其他类型痣的特点。他们回顾2164例符合混合性非典型性痣诊断标准的混合痣,其中87.6%具典型性痣的组织病理学特点,8.3%显示真皮成分先天性痣的特点,3.1%表现为Spitz痣的表皮和真皮特点,0.3%复合性蓝痣特点,0.6%晕痣特点,0.1%为皮内痣,作者由此提出将非典型性痣分为6组:(1)非典型性痣,(2)非典型性痣伴先天性痣特点,(3)非典型性Spitz痣,(4)非典型性复合

非典病毒传染途径

一、传染源 目前的研究显示非典型肺炎患者、隐性感染者是非典型肺炎明确的传染源。传染性可能在发热出现后较强,潜伏期以及恢复期是否传染性还未见准确结论。2003年5月13日,日本冲绳生物资源学院的科学家发现,导致严重性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的作用因子是一种鸟类病毒的变异形式。但动物是否是传染源,目前来说仍争议。 二、传播方式 SARS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人与人的近距离接触,近距离的空气飞沫传播、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和密切接触等。另一种可能性是SARS可以透过空气或目前不知道的其他方式被更广泛的传播。 三、易感

小儿支气管炎的危害哪些

小儿支气管炎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一定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孩子出现了相关症状后,要积极的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检查治疗。 什么是支原体? 支原体是一种比细菌小、又比病毒大的微小微生物,它是最小的能独立生活的原核生物,但又具某些细菌的特性。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一种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儿童肺炎的常见病原体。2003年新出现的SARS病毒引起的非典,其实是因为一开始病因不明,才使用了“非典型肺炎”这一名称。真正的非典型肺炎是支原体肺炎的旧称,其发生率占小儿肺炎的15%~20%。 今年是支原体肺炎流行高峰年 支原体肺炎

小儿肺炎的早期症状

小儿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四季均易发生,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冬、春季节患肺炎较多。但是,引起肺炎的不同病因就造就了不同类型的肺炎着不同的早期症状,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宝宝肺炎的早期症状 支原体肺炎 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曾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起病缓慢,发热、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少量黏液性或黏液脓性痰(偶血痰)。 细菌性肺炎 占成人各类病原体肺炎的80%。在儿童、老年人和免疫抑制患者中病死率极高。多畏寒、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少数咯血和呼吸困难。其它症状恶心呕吐、周身不

肺炎支原体阴性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过去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可引起流行,约占各种肺炎的10%,严重的支原体肺炎也可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