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婴儿腹泻的6个原因

婴儿腹泻的6个原因

细心护理,才能让宝宝不受病痛折磨。

一、婴儿腹泻的6个原因

1、胃肠炎:胃肠炎(也称为肠胃感冒)是胃和肠道的一种炎症,可以引起婴儿、儿童和成人的腹泻。胃肠炎很常见,可以由很多不同的病毒引起。最常见的病原是轮状病毒,由于腹泻住院的小朋友中有一半是感染了这种病毒,好发于秋末冬初。

2、细菌感染:严重腹泻(有时伴有呕吐),同时有腹痛、血便、发烧,往往是病毒或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这种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但有些也可能非常严重,比如由半生不熟的肉类里含有的大肠杆菌引发的感染。

3、寄生虫: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起腹泻。比如贾第虫病(也叫梨形鞭毛虫病)就是由一种寄生在肠道内的、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寄生虫引起。集体生活时寄生虫很容易传播,而且需要特殊药物治疗。寄生虫主要是通过饮水(包括冲调配方奶用水)进入婴儿体内,自来水经过楼顶水箱和输水管道等的存储和运输,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含有红虫、贾第鞭毛虫等各类寄生虫。

4、抗生素:如果你的宝宝在抗生素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发生腹泻,可能与药物有关。

5、食物因素:喝太多果汁(尤其是含有山梨醇和高浓度果糖的果汁)或太多含糖饮料也可能会使宝宝肚子不舒服,大便变稀。

6、牛奶过敏:牛奶过敏的现象并不少见,也能引起腹泻,有时候还能引起呕吐。

宝宝秋季腹泻疫苗有必要打吗

我认为宝宝如果很健康就不一定需要服用,家长只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就可以了。因为轮状病毒疫苗为自费疫苗,由接种者自愿选择接种。 小儿腹泻是由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引起的急生肠道传染病,其中约50%-60%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6个月-3岁以内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轮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感染高峰期为秋冬季。儿童感染后一般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和腹泻,腹泻物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量花样稀水便,有恶臭,治疗不当可导致患儿死于脱水及严重的并发症如发育良、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 目前对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抗菌素无效,接种轮状病毒活疫苗是预防的唯一有效手段。该疫苗使用方便、安全、免疫效果良好。

婴儿腹泻的原因

1.胃肠炎

胃肠炎是婴儿腹泻的常见原因,因轮状病毒等其他病毒入侵肠道和胃从而发炎。暮秋和初冬是轮状病毒的横行时期,如果宝宝在这段时期腹泻、呕吐、发低烧、胃部肌肉抽搐,那么很有可能是感染了这种病毒,又发了胃肠炎。

2.细菌感染

没有熟透的肉类中带有一种叫大肠杆菌的细菌,如果食用了则会使宝宝严重腹泻。当宝宝粪便中出现脓血,腹部疼痛,发高烧时,一定要立刻就医。虽说因细菌感染而发生的腹泻有部分可以自己痊愈,但情况严重时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婴幼儿腹泻的原因

1.伤食泻,主要症状是婴幼儿大便夹有食物残渣,酸臭,或如败卵,腹部胀满,治疗要点是消食导滞、和中化湿;

2.风寒泻,主要症状是婴幼儿大便稀烂,色淡夹带有泡沫,无明显臭气,腹痛肠鸣,或伴有鼻塞、流涕、身热,治疗要点是疏风散寒、温中燥湿;

3.湿热泻,主要症状是婴幼儿大便水样或如鸡蛋汤,每日数次或数十次,色褐而臭,舌质红,治疗要点是清热利湿;

4.脾虚泻,主要症状是婴幼儿多于食后作泻,久泻不愈或反复发作,大便稀溏或呈水样,带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残渣、面色少华,治法是健脾益气;

5.脾肾阳虚泻,主要症状是婴幼儿大便清稀,形体消瘦或面目虚浮、四肢欠温,治法是补脾温肾、祛寒止泻。鲜姜有散寒的功效,所以对于第2和第5种类型的腹泻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6个月婴儿腹泻预防

1、按时添加辅食,但不能同时添加几种辅食。

2、鼓励母乳喂养,尤以生后4~6个月和第一个夏季

3、注意饮食卫生和水源、餐具的清洁,并作到饭前便后要洗手。

4、食欲不振或在发热初期,减少奶和其它食物入量,改为口服补液盐配成饮料。

5、夏季避免继奶、过食或食用富于脂肪的食物,同时少穿衣服、注意居室通风。

6、及时治疗营养不良佝偻病或肠道外感染。

7、防止感染性腹泻的病菌传染:

(1)严重消毒病房,隔离患者

消毒方法:过氧乙酸烟熏、用新消毒表面消毒再、紫外线照射。

(2)注射相关疫苗

8、加强宣传小儿腹泻的预防措施。

9、饮食疗法

轻症减少奶量,代以米汤、糖盐水等;重症应禁食8~24小时,并静脉补液。

10、液体疗法

(1)口服法 适用于轻度脱水或呕吐不重者。补液量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升/日计算,分数次服用。

(2)静脉补液法 用于中度、重度脱水。

11、控制感染

针对病因,选用抗菌药物。

12、对症治疗

腹泻可口服1次碳酸铋或轻酸蛋白。助消化可口服胃蛋白酶合剂,或多酶片。依病情对症处理。

婴儿腹泻的原因

1.内在因素

(1)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婴幼儿时期,胃酸及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酶的活性较低,神经系统对胃肠道调节功能较差,不易适应食物的质和量,且生长发育快,营养物质的需要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较大,消化功能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2)机体防御功能较差:婴幼儿时期免疫功能相对不够成熟,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SIgA均较低,胃肠屏障功能较弱,胃酸分泌量少,胃肠排空较快,对感染因素防御功能差。另外,新生儿出生后尚未建立完善的肠道正常菌群,对侵入肠道的病原微生物拮抗能力弱,人工喂养者食物中缺乏母乳含有的大量免疫物质,且食物和食具污染机会较多,肠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3)体液分布特点:婴儿细胞间质液较多,且水代谢旺盛,肾功能调节差,易发生体液紊乱。

2.感染因素

(1)肠道感染:主要由细菌和病毒引起,有:

①细菌:除法定传染病外,有:

A.大肠埃希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按其致病机制分类为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 Coli,EPEC)、产毒素性大肠埃希杆菌(Enterotoxinogenic E.Coli,ETEC)、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Enteroinvasive E.Coli,EIEC)、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Enterohenor-rhagic E.Coli,EHEC)、黏附性大肠埃希杆菌(Enteroadhesive E.Coli,EAEC)。

B.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

C.耶尔森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

D.其他: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变形杆菌(Proteus)、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克雷伯菌(Klebsiel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等。

②病毒:

A.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

B.诺沃克病毒(Norwalk virus)。

C.肠道腺病毒(Adenovirus)。D.其他:星状病毒(Astrovirus)、杯状病毒(Calicivirus)、冠状病毒(Corona virus)等。

③真菌和原虫:真菌感染主要为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一些原虫的感染如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结肠小袋虫(Balantidiumcoli)、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阿米巴原虫(Entamocba hiltolytica)等。

(2)肠道外感染: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盂肾炎、中耳炎、皮肤感染及其他急性感染性疾病时可伴有腹泻,这是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的影响,使消化功能紊乱,酶分泌减少,肠蠕动增加所致。

3.非感染因素 :主要为饮食因素、气候因素和过敏因素。喂养不当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多过早喂哺大量淀粉类、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和断奶等均可导致腹泻。气候的突然变化,使肠蠕动增加,消化酶和胃酸分泌减少,可诱发腹泻。一些吸收不良综合征如乳糖不耐受症、糖原性腹泻、先天性氯化物性腹泻、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胰腺囊性纤维性变、原发性肠吸收不良等都可引起腹泻。牛奶蛋白过敏者,吃牛乳后48h发生水样泻。

轮状病毒疫苗有必要打吗 秋季为什么要打腹泻疫苗

小儿腹泻是由病毒和细菌性感染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其中由50%-60%的是由于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6个月-3岁是宝宝腹泻的高发期。对这种传染性极强的轮状病毒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是感染的高峰期在秋冬季,因此,部分宝宝在秋季来临前要使用腹泻疫苗,即轮状病毒疫苗。

婴幼儿腹泻的原因

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期的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本病致病因素分为三方面:体质、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乱。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和水电解质紊乱。本病如治疗得当,效果良好,但不及时治疗以至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时可危及小儿生命。

原因:

1.体质因素:本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其内因特点:

(1)婴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低,但营养需要相对多,胃肠道负担重。

(2)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及肝、肾功能发育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

(3)婴儿免疫功能也不完善。血清大肠杆菌抗体滴度以初生至2周岁最低,以后渐升高。因而婴幼儿易患大肠杆菌肠炎。母乳中大肠杆菌抗体滴度高,特别是初乳中致病性大肠杆菌分泌型IgA高,所以母乳喂养儿较少发病,患病也较轻。同理小婴儿轮状病毒抗体低,同一集体流行时,小婴儿罹病多。

(4)婴儿体液分布和成人不同,细胞外液占比例较高,且水分代谢旺盛,调节功能又差,较易发生体液、电解质紊乱。婴儿易患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易致消化功能紊乱,此时肠道分泌型IgA不足,腹泻后易于迁延。

小儿腹泻6个食疗方法帮你治愈

一、苹果泥

材料:苹果,盐,糖。

做法:苹果切块,捣成果泥后食用。每天食苹果泥2—3次,每次30—60克。也可取苹果一个洗净切碎,加盐0.8—0.9克,糖5克,水250毫升共煎汤,分2—3次饮用。

功效:适用于6月龄以上小儿。苹果含有果酸,能吸附毒素,并含有鞣酸,具有收敛作用,适宜于小儿腹泻症。

二、芹菜叶汤

材料:芹菜叶100克,清水适量。

做法:将芹菜叶洗净,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煎煮10分钟,去渣留汁即可饮用(可加适量红糖调味)。不拘时间和用量,当茶饮,连饮3天。

功效:具有止呕止泻的功效,适于腹泻患儿饮用。

三、鸡内金山药糯米粥

材料:鸡内金1个,山药30克,糯米50克,清水适量。

做法:先将鸡内金、山药炒香研成末,每次取5克,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再把淘净的糯米放入砂锅,一起煮至成粥食用。每天一剂,病好为度。

功效:健脾,消食。适用于脾虚所致腹泻患儿食用。

四、胡萝卜汁

材料:鲜胡萝卜100克,盐。

做法:取鲜胡萝卜洗净切碎放入锅内,加盐3克、适量水,煮烂后去渣取汁,每天分2—3次服用。

功效:有健脾消食作用。

五、香菇汤

材料:香菇6-8朵。

做法:将香菇洗净(若基部带有茵木不必洗掉,保留效果更好)加水两碗,用沙锅煎煮至一小碗,加少许食盐服。一次服下,每日2次,一般服2次见效,3次病愈。

功效:适用于10-12个月宝宝,香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营养特点,具有止泻功效。

六、焦米汤

材料:米粉、糖。

做法:取一小碗大米,洗净晾干,入锅干炒,炒至焦黄,香味溢出为止。注意,这里说的是炒到焦黄,而不是炒糊,炒到发黑。炒的时候用中火,就不容易炒糊了。炒好大米以后,不用起锅,直接再加三小碗水,煮半小时后即可服用。

功效:焦米汤有一定的能量,米粉炒热后可使部分淀粉转变成糊精,利于消化吸收,炒焦后的淀粉还有吸附肠内细菌、毒素及气体的作用。

婴儿腹泻的原因

1、胃肠炎。在大人小孩中都很常见,是胃和肠道出现的一种炎症,容易导致拉肚子。引发胃肠炎的致病原多为病毒,最常见的是轮状病毒,好发于秋末冬初,因腹泻住院的宝宝中有一半是感染了这种病毒,如果宝宝拉肚子,并伴有胃痉挛、呕吐、低烧,那很可能是胃肠炎造成的。

2、细菌感染。如果宝宝拉肚子严重(有时伴有呕吐),同时,还出现腹痛、脓血便、发烧等现象,那往往是细菌(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这种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但有些也可能会非常严重(比如由半生不熟的肉类里含有的大肠杆菌引发的感染)。因此,如果宝宝有上述症状,要马上带他去看医生。

3、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起宝宝拉肚子。比如贾第虫病(也叫“梨形鞭毛虫病”)就是由一种寄生在肠道内的、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寄生虫引起的。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更换尿布后勤洗手,是终止寄生虫感染传播的最好方法。

4、抗生素。如果宝宝拉肚子发生在用有抗生素的药物期间或用此类药物治病后,可能与所用的药物有关。把宝宝拉肚子的情况告诉医生,看看是否可以换用其他药物或疗法。

5、果汁过量。如果宝宝喝含有山梨醇和高浓度果糖的果汁,也可能会肚子不舒服,大便变稀。给宝宝少吃点这些食物,应该1周左右就能好转。专家建议不要给6个月以下的宝宝喝果汁。6个月以后,再根据宝宝的情况添加果汁。

6、配方奶。配方奶冲调不当也可能引起宝宝拉肚子,所以,冲奶时要严格按比例加水。此外,宝宝也会由于配方奶的冲调用具消毒方法不当,而出现腹泻。不管是上述哪一种情况,更换配方奶的品牌都没有用,所以,最好先带宝宝看医生,然后再决定该怎么办。

相关推荐

夏季婴儿腹泻原因

1、胃肠炎:胃肠炎(也称为肠胃感冒)是胃和肠道的一种炎症,可以引起婴儿、儿童和成人的腹泻。胃肠炎很常见,可以由很多不同的病毒引起。最常见的病原是轮状病毒,由于腹泻住院的小朋友中有一半是感染了这种病毒,好发于秋末冬初。 2、细菌感染:严重腹泻(有时伴有呕吐),同时有腹痛、血便、发烧,往往是病毒或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这种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但有些也可能非常严重,比如由半生不熟的肉类里含有的大肠杆菌引发的感染。 3、寄生虫: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起腹泻。比如贾第虫病(也叫梨形鞭毛虫病)就是由一种寄

婴儿季节性腹泻的原因有哪些

婴儿腹泻原因 由于婴儿的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若爸爸妈妈喂养或护理不当,宝宝就很容易发生腹泻。宝宝若发生腹泻后,爸妈们应该要了解的就是宝宝发生腹泻的原因,下面归结了几种会引起婴儿腹泻的常见原因: 1、喂养过量或喂养次数过多。有些爸爸妈妈,怕宝宝饿到了,就经常给宝宝吃得太多,或者是增加了一天的喂养次数,导致宝宝肠胃消化不良。 2、夏天喝过多地饮料,或者给宝宝冲奶的水是凉的,都会使宝宝的胃肠道负担加重,最直接后果就的导致腹泻。 3、饥饿。饥饿也会使婴儿腹泻,当喂养不定时,会使宝宝的胃肠道不能定时分泌消化液

新生儿腹泻有六大原因

新生儿腹泻原因1:生理性稀便 在给宝宝腹泻下定义以前,首先应考虑宝宝是否真正得了“腹泻”。由于正常新生儿的肠道功能尚未健全,不同喂养方式的宝宝大便性状也存在明显区别,因此,当宝宝出现大便次数多及稀便等“腹泻”表现时,可能还无法断定宝宝得了“腹泻”。如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可多达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较稀薄,如果宝宝精神好,吃奶好,体重增长正常,就不必担心。当然,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每天大便5次以上,或大便中出现像鼻涕状的黏液,或含大量的水分,应及时找专家检查治疗。 新生儿腹泻原因2:喂

婴儿腹泻 推荐6个民间止泻偏方

偏方一:用苹果泥 如果宝宝腹泻不止的话,可用买来的新鲜的苹果做成苹果泥,如果气温过低则可适当加热一下,然后喂宝宝吃,正常情况下如果宝宝的腹泻不是太严重的话一到两天之内就可以看到止泻的效果了。因为苹果中含有丰富的果胶和鞣酸其都具有吸附和收敛的作用,再者苹果属于碱性水果有利于中和体内的胃酸。 偏方二:苹果胡萝卜汁 如果宝宝不喜欢吃苹果泥的话,也可用半个苹果和一小结胡萝卜一同榨汁给宝宝喝。胡萝卜中的果酸有助于宝宝的大便成形,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胡萝卜最好先煮熟之后在进行榨,这样更有利于止泻,同 时也能起到补水的作用

宝宝腹泻常见的饮食误区

对于小儿腹泻容易出现的饮食误区,家长也应多多注意,以下是常见的小儿腹泻患者的饮食误区。 1、宝宝腹泻应该多喝水 腹泻宝宝不宜喝水,因为宝宝持续腹泻,丢失的钾和钠比较多,白开水中并不含这些成分,而且过量饮水会稀释胃酸,影响孩子食欲。 2、腹泻的孩子一点油也不能吃 有些小儿容易腹泻,尤其是渗出性体质的孩子,腹泻可持续很长时间,不应当长期忌油。如长期忌油,可使小儿消耗体内贮存的脂肪,引起消瘦,还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与利用,久之,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长期忌油还可造成腹泻,易发生在6个月至3岁小儿,称“学步婴儿腹

什么是婴儿腹泻

婴儿腹泻是一种大多发生在0~2岁婴幼儿身上的肠胃功能紊乱急性病,即婴儿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拉肚子和呕吐。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轻型腹泻和重型腹泻。引起婴儿腹泻原因多种多样,症状也各不相同。

婴儿腹泻主要原因是哪些

1、胃肠炎 胃肠炎(也称为肠胃感冒)是胃和肠道的一种炎症,可引起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是轮状病毒。如果你的宝宝拉肚子时,并伴有胃痉挛、呕吐、低烧,那很可能是胃肠炎。但是要注意哦,如果宝宝吃的或喝的不多,可能会失去很多水分。 2、细菌感染 严重腹泻(有时伴有呕吐),同时有腹痛、血便、发烧,往往是病毒或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这种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但有些也可能非常严重(比如由半生不熟的肉类里含有的大肠杆菌引发的感染)。因此,如果你的宝宝有上述症状,就应该马上带他去就医,以便做进一步的检查。 3、寄

婴儿腹泻原因 气候因素导致腹泻

外界气温寒热变化突然,腹部受凉后使肠道蠕动增强;气温太热,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又因口渴而多喂乳汁等因素均可增加消化道负担,进而更容易导致婴儿腹泻的发生。

宝宝拉肚子 婴儿腹泻的6大元凶

婴儿病理性腹泻 6个原因需排查 妈妈们要注意,宝宝拉肚子可能是病毒感染(比如胃肠炎)或细菌感染引起的,也可能是寄生虫、抗生素或牛奶过敏等原因造成的,对大一些的宝宝来说,还可能是因为喝了太多果汁。 细菌感染 严重腹泻(有时伴有呕吐),同时有腹痛、血便、发烧,往往是病毒或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这种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但有些也可能非常严重(比如由半生不熟的肉类里含有的大肠杆菌引发的感染)。因此,如果你的宝宝有上述症状,就应该带他去看医生。医生会给他做检查,还可能会做大便培养来看看是否是由细菌感染

宝宝为什么会拉肚子

原因1:生理性稀便 在给宝宝腹泻下定义以前,首先应考虑宝宝是否真正得了“腹泻”。由于正常新生儿的肠道功能尚未健全,不同喂养方式的宝宝大便性状也存在明显区别,因此,当宝宝出现大便次数多及稀便等“腹泻”表现时,可能还无法断定宝宝得了“腹泻”。如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可多达7—8次,甚至10—12 次,大便通常较稀薄,如果宝宝精神好,吃奶好,体重增长正常,就不必担心。当然,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每天大便5次以上,或大便中出现像鼻涕状的黏液, 或含大量的水分,应及时找专家检查治疗。 症状: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