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中医来调理脾胃
如何通过中医来调理脾胃
1、适当服用药物:中医脾胃虚弱主要分三型:脾胃气虚、脾阳虚、胃阴虚。脾胃气虚者多气短乏力、头晕、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大便溏泻、面色萎黄,可服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脾阳虚主要表现为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可服用参梅养胃颗粒。
2、胡萝卜大米粥:大米100克,胡萝卜50克,大米煮成粥后加入胡萝卜,煮熟烂后食之,有健脾温胃的功效。
3、糯米小麦粥:糯米50克,小麦仁60克,煮成粥后加糖适量,调味服用,有健脾益中气之功效。
4、芡实茯苓粥:芡实15克,茯苓10克,大米适量。前两味入锅,加水适量,煮成软烂,再加入大米适量,继续煮烂成粥,分顿服。芡实茯苓粥有健脾除湿、涩肠止泻之功效。
5、每天顺时针按摩脚趾肚:40~80次,重点是第二个脚趾,对缓解胃痛、养胃都很好。每天上床后,双手搓热,将热掌心(劳宫穴)贴在胃和肚脐上,待热度稍减,再顺时针按摩30~40次。
总结:很多人之所以会出现脾胃虚弱的情况,其实与不科学的生活习惯有关,在此小编建议各位朋友在工作之余一定要多注意休息,休假的时候要多到户外做做体育运动,舒缓舒缓紧张的神经,这样才有助于健康,让您远离脾胃虚弱。
宝宝脾虚中医来调理
推荐疗法:
1. 取山药30克,苡仁15克,粳米50克。以上加水煮粥食用。
2. 取红枣15枚,去核,用小火先煮1小时,后加入广木香5克,煮5分钟,去渣温服,每日2-3次。
3. 取山药30克,芡实30克,莲子15克,磨成粉状,每次取3匙,加白糖少许,水调成饼状,蒸熟作点心食用。
脾虚便秘
甘薯:又称红薯。有健脾胃,润便的功效。用于小儿便秘、消瘦、纳减。
白木耳:又称银耳。可健胃生津、润肺止咳。适用于体质虚弱,久病干咳,大便干燥小儿。
无花果:有健脾开胃、清热润肠的功用。用于食欲不振,便秘等症。
白萝卜:又称莱菔。可宽胸利气、消食化痰、通便。用于食积不消、便秘、腹胀疼痛等。
推荐疗法:
取黄芪15克,黑芝麻50克,蜂蜜50克。先将黄芪加水小火煮1小时,取汁去楂备用。将芝麻炒熟后磨成粉加水煮成糊状,再加黄芪汁及蜂蜜调后服用。
取鲜菠菜200克,麻油一茶匙。先将菠菜洗净放入沸水中3分钟取出。加麻油拌食,每日2次。
小儿亚健康中医来调理
对于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儿童,刘主任建议最好找大夫进行系统的中药调理,中医根据儿童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段调理。
目前,中医临床根据儿童亚健康不同特点已开展了健脾保健推拿法、补肺保健推拿法、安神保健推拿法及益智等健脾保健推拿法,临床操作简单,儿童易接受,效果显著。
健脾保健推拿法适用于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毛发稀疏、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而无味或伴有胸脘痞闷、嗳气泛恶、大便不调、舌淡苔腻、脉沉细而滑。方法为顺运内外八卦、揉板门、补脾经、清胃经,起到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宽胸理气、和胃降逆的作用。
补肺保健推拿法适用于体质虚弱、反复感冒、咳嗽气喘、肺炎恢复期、哮喘缓解期的儿童。方法为:清肺、平肝、补脾、清天河水各5分钟,起到益气宣肺、顺气化痰、扶正祛邪、固表强卫、预防感冒的作用。
安神保健推拿法适用于易受惊恐、惊悸不安、烦躁不眠、急慢性惊风的儿童。方法为平肝、清天河水各5分钟,捣小天心50次,揉摸两手十指面2分钟,然后将小儿抱起,俯于大人肩部,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轻有节奏地扣拍督脉,自大椎向下,心腧、膈腧、肝腧、直至尾部,拍2-3分钟,在相当于心肺部位,可改用空掌拍之。其保健作用为宁心安神、镇静熄风。
益智保健推拿法适用于先天不足、五迟五软、脑发育不全、脑瘫后遗症、脑震荡、脑外伤后遗症及各种惊风后遗症等。方法为揉二马20-40分钟。其保健作用为补肾益精、健脑益智,独穴多揉久推,必能大补肾中水火,壮元气,填精髓,强腰膝,促进生长发育。
瑜伽可以调理脾胃吗 调理脾胃的运动还有哪些
快走是最为简单有效的运动,不需要器械,也不受场地的限制,对用来调理脾胃最合适不过,建议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快走运动的强度,一般速度应控制在每分钟100-130米,每次快走时间不宜少于20分钟。
慢跑是最为受欢迎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心肺功能,促进肠胃蠕动,对脾胃等脏器能起到好的作用,而想要通过慢跑来调理脾胃的话,每次时间不低于20分钟,每周四次以上为宜。
太极拳是最为轻松、简单的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改善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对改善脾胃功能效果很好,每天打太极拳的时间保持在30-40分钟,每周练3-5次。
宝宝脾肺虚寒怎么办
1、口水不断
有时候我们睡觉会有流口水的现象,而宝宝流口水更是经常见到的。大多父母都不会太在意宝宝流口水,以为宝宝长大后,流口水的现象自然就会减少的了,甚至不会再有。如果宝宝的牙齿都长出来了,流口水还是很严重,那么有可能是宝宝脾胃虚的缘故。此时,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
山楂可以调理脾胃,很多调理脾胃的药物中就含有山楂。同时,麦芽也可以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即将来临的春季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山药,山药有润肺健脾胃的功效,春季宝宝容易患上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吃山药可以提前预防,再有红枣、青鱼、薏米都有健脾胃的功效,家长可以适当的做给宝宝吃。当然宝宝月龄小,可以多喝粥,用粥代替米饭,脾胃虚弱的宝宝以少食多餐为原则进食。
2、久咳难愈
宝宝咳嗽,一般都会以为是气管炎,但是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脾胃功能虚弱。如果不对症下药的话,宝宝便会久咳难愈。这时候,妈妈们可以这样做:
应在调理脾胃的基础上治疗宝宝的咳嗽。除了给宝宝服用消炎药,还需服用健胃消食口服液。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可见脾胃乃是源头,脾胃虚弱是咳嗽的根源。要想治好宝宝的咳嗽,就得从根源下手,治疗宝宝的脾胃虚弱,这样宝宝的咳嗽就能快点好。
治疗宝宝因脾胃虚弱而引起的咳嗽,除了吃药,还可同时用推拿捏脊的方法去治疗,双管齐下。具体做法是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长,然后捏起宝宝背部皮肤约0.5~1厘米,沿脊椎两侧从下往上推进。如此反复,每天1~2次。
舌苔刮不尽中医来调理
舌诊属于中医望诊的范畴,主要观察舌质、舌苔及整体神韵,不同部位又分属不同的脏腑,所以舌象可忠实反映出五脏六腑的健康情形,具有诊断上的价值。
许多人一早起床刷牙时,常会发现自己舌头上的舌苔不少,有时候白白的,有时候又黄黄的,有时候薄,有时候又很厚,大部分的人会想办法刮掉,但是隔天早上起床又一样,觉得很奇怪。
舌诊属于中医望诊的范畴,主要观察舌质、舌苔及整体神韵,不同部位又分属不同的脏腑,所以舌象可忠实反映出五脏六腑的健康情形,具有诊断上的价值。因此人们可以根据自己近来舌头的表现,粗略判断一下身体出了什么问题,进而从饮食生活习惯上调整,使身体恢复健康,不宜用刮,因为“舌为心之苗”,常刮舌苔容易伤心气,又解决不了问题。
临床上常见的舌象:
舌质淡红、舌苔白厚
最常见是脾湿,也就是脾虚湿侵,主要是脾胃消化系统机能障碍,对水液的代谢不良所致。此时除了有厚厚的白苔之外,可能还有肠胃胀气、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喉咙有痰、大便稀软不成形、脸色较白、体形瘦弱或虚胖、肌肉稀软没力气等症状;女性患者或见白带多。
具有这种情形者建议尽量规律饮食,并多吃薏仁、五谷类,或莲子、山药等食物,并选择米饭为主食,借谷气,以助脾胃之气,少吃油腻、甜食、西瓜、水梨、橘子、大白菜、苦瓜、冬瓜、芹菜、白萝卜、香瓜、柿子等生冷食物;糯米则因为不好消化,也在禁忌之列。
此外,还要注意水分摄取勿过量,以免水湿加重,再a配合适当运动,一段时间后,消化系统对水分运化恢复正常,舌苔的情形就会改善。
调理上,着重于健脾利湿,常会用到人参、茯苓、苍术、白术、陈皮、半夏、姜、薏仁、山药、莲子等药,依据每一个案不同,加以运用。
舌质暗红、舌苔黄厚
多是胃中湿热,主要原因除了脾的湿气重之外,胃火也大,湿与热交阻于内,患者除了舌苔黄又厚之外,多兼见口臭、口干舌燥、唇红、便秘、或大便硬结、小便短赤,甚至夜晚烦躁、失眠,情绪暴躁等。这种情形者建议多吃西瓜、冬瓜、大白菜、苦瓜及新鲜蔬菜,或红豆、绿豆汤等,性凉又可利湿的食物。要避免葱、姜、蒜头、辣椒、补药或烈酒、油炸烧烤等性热易上火食物,还有甜腻之类的食物,以免生痰动火。
同时配合充足睡眠,一阵子之后,脾胃湿热改善,黄黄厚厚的舌苔自然就会消失,口气也会变得清新。
调理上,以利湿清热为主,常会用到黄芩、黄连、大黄、黄柏、石膏、知母清热泻火,搭配茯苓、苍术、白术、滑石、车前子、陈皮利湿。
要注意的是,以上两种舌象兼见症状如果与上述不同,或经过这一些生活饮食改变,仍不能改善舌苔状况的话,则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或比较复杂的病机,这时候则须由中医师透过四诊合参,进一步论治。
经常打哈欠中医来调理
自我按摩
1.按摩头部太阳穴 四指并拢先按摩上下眼睑,然后按摩的手指从眼角处向太阳穴处慢慢移动,每天按摩数分钟。按摩的时候最好情绪稳定、挺胸收腹,这样才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
2.按摩足底涌泉穴 涌泉穴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足心,在我们的足底部,第二跖骨间隙的中点凹陷处。按摩的时间最好在每晚睡觉之前,按摩的方法有指压、揉搓等,每次按摩50~100次,以足心发热为宜。
泡茶饮
1.冰糖薄荷茶
材料:薄荷叶5~10片,冰糖或者是蜂蜜、果汁适量。
制作方法:将薄荷叶用冷水洗净后,放到茶杯中,加入热水200毫升,加盖15~20分钟,这样薄荷的清香就会慢慢散出,等薄荷水凉了以后,根据个人喜好,加入一些冰糖、蜂蜜或鲜果汁,可以使茶的口感提升,品茶时,也能达到提神的目的。
2.玫瑰薄荷茶
材料:玫瑰花干花蕾4~5颗,薄荷2~3钱。
制作方法:将干玫瑰花与薄荷一同放入杯中,加盖10~15分钟,待茶变温后饮用,养颜提神效果更佳。
3.菊花人参茶
材料:菊花干花蕾4~5颗,人参2~4钱
制作方法:将人参切成细段,放入适量菊花花蕾,加入热水,加盖浸泡10~15分钟,有助提神明目。
舌苔发白后要怎么做呢?
舌苔发白不一定就是疾病的表现。从中医来看,如果舌苔出现偏厚或者发白等情况,而身体无其他不适症状,一般认为是“上火”的表现。而这种情况还经常会导致口腔里有难闻气味,甚至出现口臭。因此,建议您可以在刷牙时用牙刷轻刷舌苔,在饮食上最好以清淡为主。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较长,就该到医院口腔科看看了,因为舌苔发白也有可能是肠胃疾病表现出的症状。
舌苔发白
舌苔发白,阐明有脾胃失调,而肝肾不和,形成了冷热错杂,下热上冷。
1、停药,保持良好生活状态;朝六晚十的作息规律;
2、喝甘露饮:(新颖鸭梨往皮、莲藕往皮、芦根、麦冬、荸荠新颖榨汁)调理脾胃;
3、积极锤炼(八段锦)固肾益气,调理肝脾功效;
4、日常饮食(百合薏米粥、水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