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络的定位和主治 三阳络的治疗用法
三阳络的定位和主治 三阳络的治疗用法
1、针刺方法:三阳络穴,直刺0.5—1.0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肘部;斜刺2.0—3.0寸,透郄门穴,前臂感觉麻胀,并向指端传导。
2、艾灸方法:三阳络穴,艾条灸10—20分钟;三阳络穴,艾炷灸3—5壮。
三阳络的准确位置图
经穴定位: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简易取穴:位于前臂背侧,先找到支沟穴,垂直向上1横指,前臂两骨之间凹陷处即是三阳络。
足五里准确位置图片 足五里的配伍疗法
1、足五里穴配三阳络穴、天井穴、历兑、三间穴:治嗜卧欲动摇;
2、足五里穴配血海、三阴交、风市:有养血祛风的作用,主治阴囊湿疹;
3、足五里穴配气海,太冲:有舒肝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睾丸肿痛;
4、足五里穴配中极、阴陵泉: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尿潴留。
三阳络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三阳络穴位解剖
在指总伸肌与拇长展肌起端之间;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为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
三焦经穴位图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分布
本经经穴分布在无名指外侧,手背,上肢外侧中间,肩部,颈部,耳翼后缘,眉毛外端,起于关冲,止于丝竹空,包括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牗,翳风,瘛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左右各23穴。
郄门指的是什么 郄门的配伍功效
郄门穴配梁丘穴、足三里穴、太冲穴:治神经性呕吐;
郄门穴配内关穴:治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
郄门穴配曲泽穴、大陵穴:治心痛;
郄门穴配大陵:止咯血;
郄门穴配尺泽、肺俞:有清营止血的作用,主治咳血;
郄门穴配曲池、三阳络:治咯血;
郄门穴配神门、心俞:有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悸,心绞痛;
郄门穴配内关、膈俞:治心胸痛;
郄门穴配膈俞:有宽胸利膈的作用,主治膈肌痉挛;
郄门穴配心俞、膻中:治风湿性心脏病;
郄门穴配心俞、大椎:治心肌炎。
三阳络是什么意思
三阳络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穴位含义为,手三阳经的阳气在此交会。
别名:通间、通门。属手少阳三焦经。
1、三阳络:三阳,指手三阳经的气血物质。络,联络之意。该穴名意指手三阳经的气血物质在此交会。本穴由于会宗穴传来的气血为由阳变阴的寒湿之气,穴内温压呈下降之状,手阳明少阳的天部阳气因而汇入穴内,本穴有联络手三阳经气血的作用,故名。
2、通门:通,通道也。门,门户也。通门名意指手阳明少阳的天部阳气由此汇入穴内。理同三阳络名解。通间名意与通门同,间指间隙。
3、手三阳经之会:本穴为手三阳经的阳气交会之所,故为手三阳经之会。
手五里的功效及作用 手五里配伍应用
1、手臂红肿疼痛:手五里、曲池、通里、中渚、合谷、尺泽。
2、瘰疬:五里、大迎、臂臑。
3、嗜卧,四肢不欲动摇:五里、三阳络、三间、厉兑、天井。
三阳络的准确位置图 三阳络养生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甲垂直掐按三阳络3-5分钟,力度以产生酸胀,微痛感为宜,可有效缓解龋齿牙痛。长期坚持按摩,还能防治听力减退,头痛,上肢疼痛等症。
三阳络疼痛是什么原因
三阳络穴位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具有开窍镇痛,舒筋活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三焦热盛致齿痛,暴喑,耳鸣,或因经脉痹阻导致手臂痛等症,三阳络穴出现疼痛,与上述疾病亦有一定关联,具体情况应咨询医生,确定病因后进行调理治疗。
步廊痛是什么原因 步廊常用配伍
1.配膻中,巨阙,肺俞,丰隆,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化痰,治疗痰浊壅塞之胸痛,胸满,胸闷等。
2.配膈俞,三阳络,郄门,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活血通络,治疗气滞血瘀之胸闷,胁痛。
3.配心俞,内关,宁心安神,宽胸止痛,针刺泻法,治疗心血瘀阻之心痛,心悸,怔忡。
4.配期门,行间,内骨干,天池,肩井,针刺泻法,治疗气郁血瘀之乳痈。
5.配肺俞,脾俞,丰隆,合谷,太渊,针刺泻法,化痰 止咳平喘,治疗痰湿咳喘。
步廊穴痛是什么原因
步廊痛的原因:
步廊穴属足少阴肾经,穴处胸部,起宽胸理气,和胃降逆之功,多用于治疗痰浊壅塞,气血瘀滞之胸痛,胸满,胸闷,胁痛,心痛,咳嗽,气喘诸症,以及胃失和降之呃逆,呕吐诸病证。步廊穴出现疼痛现象,多是胁肋痛,气滞,咳嗽气喘所致,具体情况应咨询医生,明确病因后进行治疗调理。
步廊常用配伍
1.配膻中,巨阙,肺俞,丰隆,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化痰,治疗痰浊壅塞之胸痛,胸满,胸闷等。
2.配膈俞,三阳络,郄门,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活血通络,治疗气滞血瘀之胸闷,胁痛。
3.配心俞,内关,宁心安神,宽胸止痛,针刺泻法,治疗心血瘀阻之心痛,心悸,怔忡。
4.配期门,行间,内骨干,天池,肩井,针刺泻法,治疗气郁血瘀之乳痈。
5.配肺俞,脾俞,丰隆,合谷,太渊,针刺泻法,化痰 止咳平喘,治疗痰湿咳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