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3类妈妈最易患乳腺癌
产后3类妈妈最易患乳腺癌
1、不爱哺乳的妈妈
据研究显示,女性在生产之后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日后发生乳腺癌的危险越小。进行此项研究的专家支出,现在大部分女性在宝宝满6个月后,由于工作的原因不再继续哺乳。但如果她们能够喂哺6个月以上,每年至少有1000人可免受乳腺癌的侵犯。
哺乳能预防乳腺癌,这是因为通过哺乳可以促使女性的内分泌系统进行调整,使性激素逐渐恢复到平衡状态。资料表明,哺乳次数越多,时间越长,乳腺癌的危险越小,而未哺乳女性的乳腺癌发生率要比哺乳女性高出5倍左右。哺乳不仅对宝宝有益,还能助于产后瘦身修复,还能预防乳腺癌,因此有条件的新妈妈一定要坚持母乳喂养。
2、挤奶不当的妈妈
乳房十分娇气,一旦受到“粗暴”的对待,则会以各种病痛来应对。有些新妈妈奶涨得厉害需要挤奶,但她们对乳房护理知识不了解、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因此无法掌握好手法的轻重,多用蛮劲对乳房进行暴力挤压。暴力挤压,不仅让乳房受压疼痛,还不能将乳汁淤积的乳腺管通开,反而还会使乳汁淤积更严重,从而引发乳腺炎,继而导致乳腺癌。
有些新妈妈乳头皲裂,若采用粗暴方法挤奶,或者挤奶时没有做好双手、挤奶器具和乳房的清洁工作,会大大增加乳房感染的机会,细菌可从乳头皲裂处进入乳腺组织,从而引发乳腺炎。
3、护胸不当的妈妈
没有哪一位女性不爱护自己的胸部。有些女性在婚前就已经做了丰胸手术,丰胸手术中“塞”进体内的填充物会使乳房“壮大”,但同时也带来诱发乳腺炎和乳腺癌的风险。一些不正规的填充材质更是直接导致乳腺癌的诱因。
还有些新妈妈,由于产后乳房发生变化,变得壮大敏感。为了避免尴尬,便使用乳罩对乳房予以压迫,殊不知这种“压迫法”往往会适得其反,一旦解除“压迫”,乳房立刻一蹶不振耷拉下来。压迫法也不利于乳腺疏通,反而会诱发乳腺癌。
怎样易患乳腺癌
乳腺癌和其它癌瘤一样,病因复杂,目前虽还不能全面了解乳腺癌的病因,但经过流行病学的调查,实验室的研究和病理观察,与乳腺痛发生有着密切关系的因素,是内分泌状态,病毒,遣传,以及生态环境等。
内分泌的异常刺激是人类乳腺癌的一个重要致病原因,为什么男女不同性别发生乳腺癌的差异如此之大,男性乳腺癌仅占全部乳癌的1%,从这一点就显示了雌激素在乳腺癌发生上的重要地位。由于雌激素长期处于相对或绝对过多状态,可以导致乳腺腺体上皮细胞过度增生,也就可以发生乳腺癌。
为什么同样雌激素升高有的会生乳腺癌,有的仅患乳腺增生病呢?怎么会得乳腺癌呢?
这就要从遗传因素找原因了,已经证实乳腺痛的发生首先需要有一个适当的遗传体质为基础,也就是人类的乳腺癌有遗传的倾向性,有的家族乳腺癌发病率高就是这个道理。1968年在人类的乳腺癌活检组织中,首次发现了和小鼠乳腺癌组织内形态一样的病毒颗粒,这又提供了乳腺癌病因的新探索:有的学者认为,乳腺癌的变异细胞或乳腺癌病毒可能早就存在于乳腺组织发病之首.
为什么并不立即发生癌变呢?
这是由于机体的免疫机制有对抗癌瘤的作用,只有当机体免疫作用降低后才会发病的发展,所以免疫对乳腺癌的发生也起重要作用。(推荐阅读:刮腋毛会得乳腺癌吗)
综上所述,乳腺癌的病因除了上面几个主要方面外,乳房的外伤刺激,乳房良性肿瘤的长期存在,过量的射线照射、高脂饮食、精神的高度紧张或严重抑郁,也都和发生乳腺癌有联系。我们应从乳腺癌发生的这些相关因素开展针对乳腺疾病预防的工作。
乳腺癌的早期预防
1、性别因素
作为女性,你就具有可能患乳腺癌最大的危险性。
2、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加,患乳腺癌的可能性也随之升高
3、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大约有5-10%的乳腺癌患者患病原因是某些特定基因的突变(尤其是BRCA1和BRCA2基因),如果女性从其父母那里遗传到一个已经突变的基因的话,相对于其他人,她更容易患乳腺癌。一半以上带有遗传突变基因的女性在70岁时会患有乳腺癌。
4、家族病史因素
如果家族中血缘关系较近的亲属曾患有乳腺癌,那么她患乳腺癌的几率也就比一般人高。若其的母亲、姐妹、女儿曾患该病,那么她患乳腺癌的风险就会高出一倍,如果她的亲属是在50岁之前患乳腺癌,那么她患该病的可能性就更高。
5、自有病史因素
如果曾经在一侧乳房中发现过乳腺癌细胞,那么另一侧乳房的发病几率就大大增高。
6、早年放射治疗影响
曾经做过胸部放射性治疗(例如对霍氏淋巴瘤进行放射性治疗)的女性,会增加患乳腺癌的几率。
7、非典型组织增生
如果组织切片检查结果表明乳房组织存在不规则组织增生,这种情况常常说明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增加了。
次要影响因素
1、生育因素
没有生育过的女性比生育过的女性更加容易患乳腺癌,30岁之后才生育的女性也比30岁之前生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更大
2、月经
初潮较早(12岁之前)和绝经期太晚(50岁之后)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要稍微大一些。
3、肥胖
肥胖的女性更容易在绝经后患乳腺癌
4、酗酒
每天少量饮酒是没有什么坏处,但是如果过量饮酒(一天2-5次),那么患乳腺癌的几率是不喝酒的人的1.5倍。
新妈妈产后易患乳腺炎
产后乳腺炎原因
1、乳汁淤积:乳汁没按时排空,易造成乳汁淤积,而孩子的吸吮姿势错误,奶水自然无法被完全吸出。婴儿在吃不到奶的情況下,会愈发大力地吸吮,将新妈妈的乳头弄破,从而造成感染,使细菌侵入乳房组织。此外,在喂奶时,不可用手指按压乳房,因为这么做会阻碍奶水的流出。
2、缺乏保养:如果女性平时对乳头处的皮肤保养不甚注意,那么娇嫩薄弱的乳头皮肤极易被婴儿吮破,细菌会通过乳头裂口侵入体内。
3、先天原因:由于某些先天性的原因,也会致使该病发生,如乳头内陷,会妨碍喂奶的进行。
4、乳管阻塞:乳房的乳腺腺叶或小叶导管上皮细胞脱落后可能会进入乳汁,造成乳管的阻塞,乳管阻塞会加重乳汁的淤积。乳汁淤积会使乳腺组织变得较脆弱,使乳房易受到细菌的攻击。因此,新妈妈应及时排空奶水。
乳腺炎还能喂奶吗
如果处于乳腺炎早期阶段可不喂奶,但尽量将乳汁排出。如果仅有乳房红肿,尚未成脓,排出的乳汁在外观上也与正常乳汁无异,可以将乳汁加热煮开后再喂给婴儿,有条件的话,应将排出的乳汁镜检,确认没有脓细胞,方可继续哺乳。
但是如果乳母患有先天性乳头内陷未作矫正或体虚、乳汁转淡,继续哺乳利少弊多,还是提早回乳好。由于乳腺炎患者常常有口渴、便干、发热等表现,中医认为是阳症,而油腻厚味辛辣之物,煎炒炙之品既可能助阳生热,又可能滋腻伤脾,致使湿热内行,诱发可加重本病。
所以,早期乳腺炎患者饮食宜清淡,至于脓成已溃或切开引流术后则少食虾、蟹、海鲜类,以免引起过敏反应影响伤口愈合。
乳腺癌的治愈率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
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
研究人员发现偏好肉食和奶制品的女性患乳腺癌几率较低,而偏好水果和蔬菜的女性患卵巢癌几率较低。
研究人员按饮食习惯把3600名患乳腺癌或卵巢癌的女性以及3413名同龄健康女性归为4类群体:“动物制品”偏好者,“维生素和纤维”偏好者,“不饱和脂肪”偏好者,“高淀粉”偏好者。
研究发现,“动物制品”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几率较低,同时,相比维生素和纤维摄入量最少的女性,“维生素和纤维”组女性罹患卵巢癌的几率要低23%。
易引发乳腺癌的原因
1、夜班女性易患乳腺癌:人造光抑制了人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通常在黑夜时才会产生。人体内褪黑激素含量低,不仅会刺激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还会促使易导致乳腺癌的雌激素的分泌。
2、过度使用指甲油用是患乳腺癌的原因之一:女人爱美的工具—指甲油也是乳腺癌隐患之一。在有些化妆品中,指甲油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最高,很多化妆品的芳香成分也含有该物质。这种物质会通过女性的呼吸系统和皮肤进入体内。
3、长期便秘易患乳腺癌:便秘者的粪便中存在一种致突变原。经测定,该突变原与目前已知的几种致癌物质类似。这种致突变原经肠道吸收后,可随血液循环进入相对敏感的乳腺组织,这样,发生乳腺癌的可能性就明显地增加了。
4、多吃烧烤肉是患乳腺癌的原因之一:常吃烧烤肉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要比不爱吃烤肉的女性高出2倍左右。因为肉用高温烤烧、油炸或火炭烤烧会产生一种叫异常胺的(AH)致癌成分,这些致癌成分在与人体肌肉组织的肌酸和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作用时能促使癌细胞形成。
5、摄入脂肪含量高易患乳腺癌:过多摄入脂肪含量偏高的食品、经常喝酒、吸烟等导致体重超标。成年妇女体重超标是引发乳腺癌的原因之一,尤其是更年期后的妇女,因为脂肪细胞会产生雌激素,增大乳腺癌的发病率。
8种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1、经期:13岁以前即有月经初潮或至50岁还未停经的妇女,雌激素对乳腺的作用时间长,容易得乳腺癌。
2、婚姻状况:独身未婚妇女较已婚妇女易患乳腺癌,且年龄越大这种倾向愈加明显;晚婚晚育或婚后没有生育的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比已生育的高。
3、生育及哺乳:第一胎在35岁以上、40岁以上未孕,或反复的人工流产等因素均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可能,产后未哺乳者患乳腺癌的危险也要增加。
4、激素:长期补充外源性激素,常用激素类药品如口服避孕药或含激素化妆品,都可能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
5、遗传和家族史: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机会明显高于没有乳腺癌家族史者。
6、饮食: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会增加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肥胖或过多摄入脂肪的人容易患乳腺癌。
7、病史:因各种原因反复多次接触放射线者,也会增加患癌的机会;乳腺的不典型增生可能会进展为乳腺癌;一侧已得过乳腺癌的,对侧再患癌的机会比正常未得癌的可能性要大。
8、吸烟和熬夜:主动或被动吸烟者乳腺癌发病率较高,已进入绝经期并曾经吸烟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较未吸烟者增加了3倍。
乳腺癌逐渐成为城市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究其原因,和油炸食品、动物性食品摄入过多,运动不足、日照太少、焦虑等因素有关。
吃素为什么会诱发乳腺癌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研究人员发现偏好肉食和奶制品的女性患乳腺癌几率较低,而偏好水果和蔬菜的女性患卵巢癌几率较低。研究人员按饮食习惯把3600名患乳腺癌或卵巢癌的女性以及3413名同龄健康女性归为4类群体:“动物制品”偏好者,“维生素和纤维”偏好者,“不饱和脂肪”偏好者,“高淀粉”偏好者。研究发现,“动物制品”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几率较低,同时,相比维生素和纤维摄入量最少的女性,“维生素和纤维”组女性罹患卵巢癌的几率要低23%。
乳腺癌的危害
生活方式
坐多动少,缺乏锻炼,接触阳光少,长时间紧箍着文胸,过单身生活,不要孩子,这些因素都与乳腺病有关。
体重
超重(尤其脂肪堆积在腰部)、摄入过多脂肪会增加患病的风险。尤其绝经后,若体重增加12公斤以上,患乳腺癌几率将增加28%。
年龄
乳腺癌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40—49岁年龄段的女性中,乳腺癌患病率是1/68;50—59岁年龄段,乳腺癌患病率达到1/37。
遗传史
若母亲与姐妹绝经前患乳腺癌,其家属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5倍;若绝经后患乳腺癌,其家属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1.5倍;如有卵巢癌、宫颈癌、子宫癌或结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家族史,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乳腺病史
临床和统计资料表明,在乳腺囊性增生病妇女中,患乳腺癌的机会要比一般妇女高2.5—4倍。一个有乳腺癌病史的女性,其患新的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4倍。
放射线
放射线是公认的致癌因素。经常接受X线胸透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9倍。年龄越轻,射线的致癌作用越明显。月经前、妊娠期对放射线敏感,应尽量回避。
精神因素
长期忧虑、抑郁、悲伤等,均能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及抗癌能力,尤其精神压力过大或遭遇家庭变故的女性,更易患乳腺癌。
雌激素
女性分泌的雌激素越多,就越容易患乳腺癌。其中包括:(1)月经出现早。初潮年龄在11—13岁者,比在17岁以后者患乳腺癌危险性高20倍。(2)绝经晚。闭经年龄越晚,患乳腺癌的几率越大。(3)生第一胎时年龄大。初产年龄晚会增加乳腺癌的危险。(4)采用雌激素替代治疗。(5)哺乳期短。泌乳时间在5年以上,可使乳腺癌的危险降低30%。(6)服避孕药。凡有乳房疾病、乳腺癌家族史或乳腺肿块者,最好不要使用口服避孕药。(7)大量使用加入雌激素的美容品,吃用雌激素喂养的鸡、牛等肉类,都可能增加乳腺癌发病率。
药物
有些药物,如降压药利血平、吩噻唑及甾体类药物有增加乳腺癌患病几率的危险。
人工流产史
研究表明,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18岁以前做过人工流产的妇女,比没有做过人工流产者患乳腺癌的危险高110%。
上述就是引起乳腺癌的十大危害因素,希望广大女性尽量规避以上不利的因素,积极做好日常的预防措施,以免患上乳腺癌。对于乳腺癌患者,除了接受一系列专业的治疗外,也不能忽视日常的护理。
新妈妈们要小心炎性乳癌的侵袭
宝宝顺利降生到这个世上,最高兴地固然是妈妈,但是在为孩子健康操心劳力的时候,也要关心一下自己的身体健康,喂奶的妈妈们要小心了,虽然母乳喂养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比不母乳喂养的女性,但是由于此时激素水平变化大,还是可能会出现炎性乳癌。
怀孕哺乳期是炎性乳癌高发期
乳腺癌的致病诱因很多,饮食结构不合理、动物蛋白吃太多、环境污染、工作压力大等都有可能让机体免疫力失调,刺激肿瘤生成,但普遍还有一个看法认为,不生育不哺乳的女性发生乳腺癌几率较高。生育哺乳防的是“未来”的癌变可能,女性在怀孕、哺乳期间,也进入了“炎性乳癌”的高发期,孕妇产妇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怀孕哺乳期的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大为改变,比平时更容易患“炎性乳癌”。炎性乳癌的特点是恶变程度高、进展快、复发转移多、症状类似炎症从而非常容易被忽略,不少妈妈由此不幸抛下襁褓中的新生婴儿离开人世,还有一些则在怀孕期间就面临“保孩子还是保自己”的艰难选择,因为怀孕期不能大量用药,而一旦拖延则可能回天乏力。
* 这几种女性产后更容易得乳腺癌
不爱哺乳的妈妈易得乳腺癌
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在生产之后以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日后发生乳腺癌的危险越小。 研究专家指出,很多女性在婴儿6个月大后,便不继续喂哺母乳。如果她们能够喂哺6个月以上,每年至少有1000人可免受乳腺癌的侵犯。通过哺乳可以促使女性的内分泌系统进行调整,使性激素逐渐恢复到平衡状态。资料表明,哺乳次数越多,时间越长,乳腺癌的危险越小,而未哺乳女性的乳腺癌发生率要比哺乳女性高出5倍左右。
女性乳腺癌的发生与肥胖
有研究显示,超重与肥胖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几率明显增高,尤其是绝经后,没有应用激素替代疗法的女性,危险性可增加2-12倍。体重每增加5Kg,发生乳腺癌的几率增加8%,而BMI大于25的女性,其乳腺癌的发病率要比正常体重的女性高出9倍。同时研究还发现,腰臀比大于0.77,患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比正常人高出3倍,而腰臀比大于0.8,则相对危险性要比正常人高出6倍。所以中心性肥胖的女性,对乳腺癌具有较大的潜在危害。
肥胖女性易患乳腺癌的机制,可能与脂肪组织是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的主要来源有关,脂肪组织可生成相当可观的雌激素,雌激素水平越高越易患乳腺癌,所以肥胖女性的内源性雌激素水平增高可能导致发病风险增高。
肥胖妇女患乳腺癌后,易发生腋下淋巴结转移。美国研究人员表示,较瘦的女性患者中,有33%发生腋下淋巴结转移,而肥胖患者中则有66%发生转移的现象。也就是说肥胖女性在罹患乳腺癌后,手术效果相对差些,术后复发率也高于非肥胖者。
男人竟然也会得乳腺癌
现在乳腺癌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不少的男人说:“乳腺癌是女人的事”,事实上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乳腺癌确实在女性群体中比较的高发,但是并不代表男人就不会患上乳腺癌,那么哪几类男人比较容易患上乳腺癌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哪些男性容易患上乳腺癌呢?
易患乳腺癌的男人一、有家族史的人。
和女性一样,男性乳腺癌也与遗传基因有关。
易患乳腺癌的男人二、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者。
盲目服用一些添加了雌激素的保健品或食品,以及因长期治疗前列腺疾病而服用抗雄激素药物等,有可能会增加男性患乳腺癌的风险。
易患乳腺癌的男人三、肝功能不佳者。
因患有肝硬化等疾病而导致肝功能下降的男性比常人更易患乳腺癌,这是因为肝功能下降会影响血液中激素的代谢,导致雌激素在体内大量蓄积,而雄性激素水平相对较低。因此,长期酗酒导致肝损伤的男性也要提高警惕。
易患乳腺癌的男人四、肥胖者。
肥胖会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因为过多的脂肪细胞会将雄性激素转化成为雌性激素。男性体内的雌激素过多,乳腺癌就有可能找上门。激素的失调还有可能导致男性患上不育症等疾病。
男性也要养成自查习惯
与女性乳腺癌不同的是,男性乳腺癌的平均发病年龄比女性晚十年左右,早期往往难以发现,因此在治疗上也更为困难。
爱护乳房不仅仅是女人的事。男性平时也应注意保持乳房的清洁卫生,养成自查的好习惯。如果出现局部疼痛和压痛、摸到肿块、发现乳头出现凹陷、溢液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到医院进行相关咨询与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