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片外敷可消除局部肿痛
土豆片外敷可消除局部肿痛
土豆为什么可以消肿呢?因为土豆含有丰富的钾,钾不仅能帮助身体排出滞留在体内的钠,还能促进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从而达到消肿的效果。在中医食谱中土豆属性平、微凉的食物,具有美容抗衰老、解毒消炎、活血消肿的功效。
专家说,临床上输液时发生的水肿主要是药物刺激和血液微循环不畅造成的,除可以采用抬高肢体、热敷等方法外,我们还经常采用贴土豆片来消肿。
经常静脉输液的病人,可能会遇上穿刺针头滑出血管外,引起药物外渗,局部皮肤发生明显肿胀、疼痛。在医院里,会立即停止注射,拔出针头,局部用50%硫酸镁湿敷,也可用0.25~0.5%的普鲁卡因局部封闭,以减轻疼痛,促进外渗液体的吸收。若在家里静脉点滴,要注意早期发现,一旦发生液体外渗,不要慌,要立即拔出针头,在无50%硫酸镁的情况下,局部可用土豆片外敷,干了再换上一片,3—4片即可见效。生土豆片可消肿,减轻疼痛,且经济、方便、易行,又无任何副作用。不妨一试。
宝宝打预防针处红肿 土豆外敷缓解
中医认为,土豆有消肿散结的作用,新鲜土豆切片外敷,具有高渗作用,能缓解局部肿胀。宝宝打预防针的地方红肿,可在注射后第二天用新鲜的土豆片敷,每次3-5分钟,每天3-4次,一段时间后就有立杆见影的消肿效果。
消除宝宝打针后硬块三种方法
宝宝打针以后,局部循环不畅可能就会造成硬结成块的情况,可以通过热敷等手段来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消散硬结的作用。
幼儿打针后局部形成硬块,家庭中消除的方法有:
1、热敷。
热敷可以促进硬结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药液的吸收,起到消散硬结的作用。越早热敷效果越好。方法是将毛巾或纱布叠成方块,浸在60-70度的热水中,稍稍拧干后敷在硬结部位,每5分钟更换1次,持续20-30分钟,每日至少1-2次。如果同时进行按摩效果会更好。
2、硫酸镁溶液外敷。
目的是使局部肌肉放松,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促进药液的吸收,使硬块变软消散。方法是将50毫升50%的硫酸镁溶液(药房买)倒在碗里,加10毫升热水,然后把纱布或小毛巾(3块交替使用)浸在药液里,稍稍拧干后,敷在硬结处,最好在上面捂一个热水袋来保温,每5分钟更换1次,持续15-20分钟,每日2-3次。
3、外敷土豆片。
将一只新鲜的土豆切成片,每片约0.5-1厘米厚,大小比硬块略大些。把土豆片覆盖在硬块上,然后用两条胶布固定好,24小时后取下,硬块就可以明显缩小。第二天再照样贴1片。一般外敷几天就可以使硬块消退。
消肿止痛的方法有哪些
消肿五法 ①皮肤碰撞后,局部肿胀、淤血,抹点牙膏能减轻症状。②手指肿痛,将适量酱油和蜂蜜调匀加温,把手指浸入,可消肿止痛。③取石灰水少许,以棉花蘸湿擦患处,片刻可止痒消肿。④跌打青紫淤肿者,用热醋涂患处,每日3次,可治愈。⑤黑豆500克,凉水5升,煮开后,加入白酒5升,再用文火煎煮成3升,乘温日服汁汤1次,3次服完,可治浮肿。等内服中成药:云南白药 三七伤药片 外用中成药:治伤酊 正红花油 正骨水活血膏
消除宝宝打针后硬块三种方法
1、热敷。
热敷可以促进硬结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药液的吸收,起到消散硬结的作用。越早热敷效果越好。方法是将毛巾或纱布叠成方块,浸在60-70度的热水中,稍稍拧干后敷在硬结部位,每5分钟更换1次,持续20-30分钟,每日至少1-2次。如果同时进行按摩效果会更好。
2、硫酸镁溶液外敷。
目的是使局部肌肉放松,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促进药液的吸收,使硬块变软消散。方法是将50毫升50%的硫酸镁溶液(药房买)倒在碗里,加10毫升热水,然后把纱布或小毛巾(3块交替使用)浸在药液里,稍稍拧干后,敷在硬结处,最好在上面捂一个热水袋来保温,每5分钟更换1次,持续15-20分钟,每日2-3次。
3、外敷土豆片。
将一只新鲜的土豆切成片,每片约0.5-1厘米厚,大小比硬块略大些。把土豆片覆盖在硬块上,然后用两条胶布固定好,24小时后取下,硬块就可以明显缩小。第二天再照样贴1片。一般外敷几天就可以使硬块消退。
土豆片敷眼睛消肿吗 土豆敷眼睛多久消肿
土豆敷眼睛如果是轻微地水肿的话,一般敷一块土豆片就能够帮助消肿,如果是比较严重的水肿的话,可能需要敷多块土豆片才有效果。另外还可以使用毛巾热敷眼睛部位以帮助加快水肿消失。
眼部护理的偏方
1、涂蜂蜜法:在洗脸后勿擦干脸上的水分,让其自然干,然后在
眼部周围涂上蜂蜜,先按摩几分种,再等10分种后用清水洗净,水不要擦去使其自然干,涂上面霜即可。最好要用洋槐花蜂蜜,槐花蜂蜜具有槐花之清热、去湿、利尿、凉血、止血等功效,槐花蜂蜜呈水白色,透明状,具有槐花香味,不易结晶,当结晶后呈细粒状或油脂状。
2、敷酸奶法:用纱布蘸上些酸奶,敷在眼睛周围,每次十分钟。
3、热鸡蛋按摩法:将鸡蛋煮熟后去壳,用小毛巾包裹住,合上双眼用鸡蛋按摩眼睛四周,可加快血液循环。
4、苹果片敷眼法:将含汁量多的苹果切片,敷双眼每次15分钟。
5、土豆片敷眼法:土豆去皮切成约2厘米的厚片,外敷双眼每次5分钟。
(三)眼袋或生理性浮肿:新鲜土豆切成片先揉擦眼部患处,再敷在眼周15—20分钟取下,可消肿,经常使用可减轻眼袋症状。
嘴唇起泡吃什么好
嘴唇起泡怎么办
中医大多认为嘴角起泡是内热所致,西医认为是病毒引起了嘴角起泡。
如果是病毒性引起的疱疹,可以内服阿昔洛韦片,外擦阿昔洛韦软膏。
如果是内热,可以口服知柏地黄丸。或平时配置苦丁茶、菊花、荷叶、决明子等中药泡茶喝。
但是,目前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还是去医院看一下,内热是属于胃热、肝火、心火、还是肾虚造成的虚火上逆呢?
治病就要找出病根,才能对症下药。疾病往往来得快,去得慢。所以,对于这病还是服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汤药效果比较好一点。
吃土豆治疗嘴唇起泡
土豆不但味道鲜美,可做成多种美食,内服能和中消食健脾,外敷有消肿解毒功效。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土豆富含大量营养物质,每500克土豆约含钙 11-30毫克、磷15-38毫克、铁0.4-2.8毫克、硫胺素(即维生素b1)0.03-0.05毫克、核黄素(即维生素b2)0.03-0.06毫克等。
嘴上起泡,属于中医“上火”范畴。着急、发怒等情志变化容易伤肝,引起肝火上炎,故有皮肤起泡症状。另外,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口周起泡,也是脾虚的表现之一。土豆恰好既能消肿解毒,又能健脾,所以外敷可起到一石二鸟作用。虽然西医看来它是病毒感染,但更深层次的病因在于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的缺乏。土豆含有大量b族维生素成分,所以,用土豆片来治疗嘴上起泡是有效的,也是可信的。
宝宝打疫苗后胳膊红肿 宝宝打疫苗后胳膊红肿怎么办
红肿是正常的反应,注射后第二天用新鲜的土豆片敷,每次3-5分钟,每天3-4次,第三天以后用温毛巾热敷,每次3-5分钟,每天3-4次,直到消退。如局部感染时可涂龙胆紫药水。
功效:土豆片有健脾利湿,解毒消炎,可辅助治疗消化不良、习惯性便秘、神疲乏力、慢性胃痛、关节疼痛、皮肤湿疹等症。对于消除宝宝胳膊的红肿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