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人跑步注意事项

老人跑步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鞋袜装备。

购买适合跑步的专业运动鞋,为了更安全更舒适,千万不要过于节省。

2、热身运动和整理运动。

改善血液循环,减少乳酸积累,有效改善运动后的肌肉酸疼现象。

3、关心双脚。

一旦足部或者踝部感觉异常疼痛,需留意是否有足部疾病或者血液循环问题。

4、在柔软的地面跑步。

老年人足部的天然减震系统已经退化,应该选择在柔软的地面上进行。

5、运动量要适中。

老年人体力、健康状态都不比年轻人,所以运动量要适当。

6、糖尿病病人要特别注意。

糖尿病病人不适合跑步,因为即使跑步中的一点小损伤也会感染,如果坚持要跑步的话,过程中要多加小心注意,不要跑太快。

运动在秋季,室内户外两相宜 跑步

跑步是一项十分适宜在秋季进行的运动。跑步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改善循环系统,增强运动系统,促进呼吸系统。首先跑步能改善循环系统。经常跑步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增强头部的供氧量;老年人跑步能减少动脉硬化现象,延年益寿;其次跑步能增强运动系统,经常跑步消耗能量大,有利于塑身减脂,有利于肌肉线条的形成;老年人跑步还能预防肌肉萎缩和肥胖症;最后跑步对于呼吸系统的作用在于跑步过程中,人体不由自主地进入深呼吸模式,空气新鲜的户外环境对人体的肺部有很大的帮助,也能让人精神抖擞。有科学研究表明,坚持跑步的人,不仅体质会越来越好,患癌症的概率也更低。

跑步膝盖疼是怎么回事 鞋子不合适

很多人跑步很随性,穿个拖鞋、高跟鞋、凉鞋什么的就来跑步了。这样对于跑步来说,造成的伤害很大,可就不要怪为什么你的膝盖会疼痛了。

老人跑步应重点护膝

1、降低跑步的速度

高速度的跑步可能会对膝盖带来更大的冲击力,而且腿部落地的时候会过于竖直,膝关节因为弯曲较少而使肌肉缓冲作用减弱,于是膝盖直接承受了冲击力。所以有的人虽然每天跑的距离不长,但是由于速度太快,也出现了膝盖受伤的情况。

2、老人跑步量力而行

跑步的量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取决于自身肌肉和身体的疲倦感。如果腿部的肌肉过于疲劳,对落地脚步的控制会变差,承受冲击的能力也会减弱,严重的可能损害半月板和股骨头,这样的损伤很多时候是不可逆的。所以平时跑步如果感觉身体疲倦,就不要盲目增加跑量,应当充分休息,让身体恢复之后再慢慢增加跑量。如果感到双脚的落地变沉重,膝部有压力感的时候应该停止跑步。

3、注意跑步姿势

跑步的时候应该尽量使脚踝的位置落在膝盖正下方或偏后一点,这样当膝盖弯曲的时候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此外,尽量用前脚掌落地,重心在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如果偏离这个受力点都会增加对膝盖的冲击。最后还要保持身体平衡,不要左摇右摆,不应该过度向前迈步或者摆臂幅度太大,膝盖的正面能承受最多压力,摇摆太多会改变重心的位置,导致膝盖承受更多的冲击力。

三类老人不宜跑步

跑步是不少老人喜爱的运动项目,但以下三类老人不适宜跑步:

(1)患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等疾病的老人。这类老人跑步时机体耗氧量增加,易导致缺氧,进而诱发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

(2)患有隐匿性疾病的老人。跑步有可能触及或诱发潜在的疾病。例如,有的老人患有胆结石病,虽从未发过病,但即使慢跑,也有可能使位于胆囊底部的结石震落到胆囊颈部而引起绞痛。

(3)体形较胖的老年妇女骨骼变脆、肌肉韧带变硬,若跑步锻炼,易致肌肉、肌腱、韧带损伤。男性60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不宜跑步锻炼,而应以练太极拳、气功或体操为主。

散步和跑步哪个能减肥 哪些人不适合跑步减肥

1.心血管疾病患者。跑步速度加快,心率加快,心脏的泵血量就会增加,这样会对心脏和血管造成负担,增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风险。

2.过度肥胖者。过度肥胖者是指体脂率远超过28%的肥胖者,过度肥胖者跑步减肥容易使膝关节受伤,他们比较适合游泳和快走等负担较小的运动,不适合跑步减肥。

3.糖尿病人。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后,不适宜马上进行跑步,否则会出现低血糖情况。重症糖尿病患者,在没有注射胰岛素时或出现急性感染发热情况时,也不适宜跑步,以免出现中毒的情况。

4.膝关节不好的人。跑步对膝关节的灵活性有一定要求,膝关节不好的人跑步减肥会加重他们的病情。

跑步的注意事项

选择一双好跑鞋

跳步如果没有一好的跑鞋,那就麻烦了。随着年纪的增加,人体的骨头是硬的,特别到了老人,则是脆了。因此,在跑动过程中,减震是最关键的。因此,有一双好跑鞋,能有效地减轻跑步带来的震动。

选择一个好环境

千万不要到雾霾天气中跑步,那吸入的脏东西,足以让你的肺出问题,更不要带着口罩跑步,那效果不大。因此,最好选择树木葱绿,空气清新,远离汽车尾气的地方跑步。

选择一个好伙伴

一个人跑步是无趣的,而有多个朋友一起跑步,则会有意思。而且能够让你坚持下去。跑步的过程,是一个锻练耐力的过程,漫漫跑道,坚持下来不容易。有个伙伴一起跑,才有趣。

选择一个好天气

有些人刮风下雨下雨都去跑,其实,这样并不好!特别是雷雨天气,潮湿环境中去跑步。一方面是担心路滑出事,另一方面,容易感冒受凉,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因此,睛天是最好的天气。

老人坚持跑步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老人跑步的好处有哪些

1、提高睡眠质量

通过跑步,大脑的供血、供氧量可以提升25%,这样夜晚的睡眠质量也会跟着提高。

2、“通风”作用

在跑步的过程中,肺部的容量平均从5.8升上升到6.2升,同时,血液中氧气的携带量也会大大增加。

3、“泵”力大增

运动中,心脏跳动的频率和功效都大大提高,心跳、血压和血管壁的弹性也随着升高。

4、保持稳固

经常慢跑练习,肌腱、韧带和关节的抗损伤能力会有所加强,减少运动损伤的几率。同时,皮肤、肌肉和结缔组织也可以变得更加牢固。

5、保持年轻

经常运动,生长激素HGH的分泌增多并且可以延缓衰老。

老人跑步要注意这些

1、跑步的人都知道,刚跑完步后会耗掉一些体力和精力,老年人和年轻人是不同的,老年人到了一定数岁是不能耗的,所以跑步要慢,最好是行走,普通的行走,即不会耗掉体力和精力,又会让你得到身体的锻练。最好是选在下午5点以后再出去到公园里走走。

2、老年人不管用什么方法来锻练身体,都不宜太大动作,只要让四肢的各个关节得到活动就是最好的锻练了。

3、50岁以上较差、良好和优秀者每12分钟跑完的距离则分虽为1.5公里以内、1.6-2.4公里和2.5公里以上。

4、糖尿病病人不适合跑步,因为即使跑步中的一点小损伤也会感染,如果坚持要跑步的话,过程中要多加小心注意,不要跑太快。

老人跑步要科学选择时间

1、早晨太阳出来后再锻炼

常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太阳的升降,身体的阳气也在升降。有些老人家进行晨跑,常常在早上五、六点,天尚未见亮,他们就在瑟瑟凉风中开跑。专家介绍,老年人锻炼身体更要注意时间,尤其是秋冬二季,不是说起得越早,对身体越好。如果太阳都还没出来,在凉风中跑步,那不是锻炼身体,反而是在找病受。早上锻炼要等太阳升起再进行比较好。

2、忌雨天、雨后、雪后、雾中跑

有些老年人进行跑步锻炼,习惯风雨无阻,这样做是错误的。身体暴露部位受冷雨刺激后易诱发多种疾病。若在雾天跑步,由于雾滴含污染物,易吸入大量被污染的空气,可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各种过敏反应。另外要忌迎风跑。老年人可迎风时走,侧风和背风时再跑。

3、心态不好不要跑步

跑步最忌争强好胜、心情烦躁。老年人在和同伴或家人一起练跑时,不要有比高低、争强好胜心理,应该心平气和、量力而行。如果跑时烦躁不安,难受苦恼,也应停止。

老年人是否适合晨跑

以下几种老人禁止做晨跑锻炼

1、患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等疾病的老人不宜跑步。因为这些病人在跑步时,使机体耗氧量增加,易导致机体缺氧,诱发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

2、患有隐匿性疾病的老年人不宜跑步。因为跑步有可能触及、诱发潜在的疾病。例如有的老人患有胆结石病,可从未发过病,即使慢跑,也有可能使位于胆囊底部的结石震落到胆囊颈部而引起绞痛。

3、体形过胖的老年人不宜跑步。因为过重的身体会加重膝盖的负担,造成膝盖损伤。因此,老年人不要跑步时间过长,另外,跑步动作要正确,迈开的步子要小一些,着地时尽量有弹性。

老人晨跑的坏处

1、对于没有晨跑习惯的老年人来说,晨跑后容易导致精神倦怠,不少老年人跑完后感觉要睡回笼觉才能恢复。这就是身体的有氧基础不够的典型症状。

2、对于有氧基础不够发达的人,晨跑容易导致低血糖啊呼吸困难啊等等,甚至有可能会造成身体伤害。

3、在很多地区污染严重,太阳没出来前的空气质量其实是很差的,午后相对要好一些。

给老年人的晨跑建议

1、跑前检查身体:参加慢跑的老年人要先检查身体,看看自己是否适合跑步。医生认可后,则可积极参加,并长期坚持下去。

2、如何提高有氧基础:持续的进行有氧锻炼,最佳时机是下午4-7点。在这个时候锻炼自己的身体以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提升了身体素质之后,再进行晨跑。

3、慢跑锻炼要掌握合适的心率:可用170-年龄=最高心率的公式来掌握,跑完后测出的脉搏应低于最高心率。一般60岁的人跑完的合适心率为96-112次/分;65岁93-109次/分;70岁90-150次/分;80岁84-98次/分。

4、忌雨天、雨后、雪后、雾中慢跑:有些老年人跑步锻炼风雨无阻,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身体暴露部位受冷雨刺激后易诱发多种疾病

5、补充能量:晨跑前半小时,补充400ml的水,补充一定的糖分,和少量碳水化合物。

相关推荐

HIIT和跑步怎么选 HIIT和跑步哪个更减脂

短时间是HIIT,长时间是跑步。 HIIT属于高强度间歇性训练,一般HIIT训练能做20分钟左右。在HIIT进行的时间内,它可以比同样时间的跑步燃烧更多的脂肪。但是HIIT强度较高,不能持久。而很多人跑步跑一个小时以上都完全没有问题,所以如果时间充足,跑步可以帮助人们消耗更多的脂肪。

跑步脚抽筋怎么办呢

跑步是很多人喜欢做的一种运动,跑步可以给身体带来很多好处,多数人跑步是为了加强体质,让身体体质变强壮,但是还有很多人跑步是为了能够得到减肥瘦身的效果,但是跑步毕竟是一种运动,如果不合理运动的话是很容易出现脚抽筋的现象,脚抽筋也是很常见的,但是跑步的时候脚抽筋危害就大了,跑步脚抽筋到底该怎么办呢? 刻停止跑动,坐在地上,身体正直,把抽筋的腿放直一手压膝盖,另一手把脚掌往回掰,身体下压,一直至小腿肌肉不再感到抽痛。 一手压膝盖,另一手把脚掌往回掰,身体下压(也可以让别人帮忙),一直至小腿肌肉不再感到抽痛。 方

老年人晨跑必须注意的7点 跑步速度忌过快

老年人跑步一般可以用120-130米/分钟的慢速度进行,从主观感觉上来说,以能边跑边和同伴说话聊天,跑步时不喘粗气,不面红耳赤为度。

跑步机上如何跑步更有效果

现在很多人都买了跑步机,但是很多人有些人跑步时习惯含胸弓背,人体重心前倾,就会加大腰椎的压力,时间久了就会造成腰椎劳损。此外,跑步落地时的震荡下落带给人脚掌的冲击力差不多是体重的5倍,重心前倾会给腿部和脚部关节带来更大的冲击力,久而久之便会出现不适。因此,在跑步机上锻炼时一定要收腹挺胸、收紧腰背部肌肉。 摆臂不正确也会造成身体不适,不要左右摆臂,这样会造成重心左右摆动,对膝关节产生不利的影响,在跑步机上锻炼时要前后摆臂。 有人跑时声响特别大,这很有可能是用脚掌直接落地。脚掌直接落地会将地面对人体的反作用力

跑步怎么防止腿粗

注意跑步姿势 很多人跑步之后出现了腿变粗的情况,这很可能是由于跑步姿势不正确而导致的,正确姿势应该是用臀部作为主要的发力肌群,如果一直使用小腿发力就会导致小腿出现肿胀情况,而定导致小腿变粗。 按摩腿部 部分人跑步后出现腿变粗情况是由于跑步的过程中一直在运动,同时一直站立,这样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血液会停留在下肢而引发出一定的下肢水肿,那么下肢的水肿和浮肿就会让腿看起来更粗一些。所以跑完步之后不能立马休息,最好用手对腿部进行按摩,这样能帮助消除水肿,从而能防止小腿变粗。 进行拉伸运动 跑步前和跑步后都要做好

老人坚持跑步

1、提高睡眠质量 通过跑步,大脑的供血、供氧量可以提升25%,这样夜晚的睡眠质量也会跟着提高。 2、“通风”作用 在跑步的过程中,肺部的容量平均从5.8升上升到6.2升,同时,血液中氧气的携带量也会大大增加。 3、“泵”力大增 运动中,心脏跳动的频率和功效都大大提高,心跳、血压和血管壁的弹性也随着升高。 4、保持稳固 经常慢跑练习,肌腱、韧带和关节的抗损伤能力会有所加强,减少运动损伤的几率。同时,皮肤、肌肉和结缔组织也可以变得更加牢固。

跑步后洗澡注意事项 不能用热水和冷水交替洗澡

有的人跑步之后洗澡先用热水洗过之后还会 冲一遍冷水,这样容易导致体表血管受冷水刺激,导致血压升高,这样又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使得跑步是已经疲劳的心脏更加疲劳,加重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

女人跑步的坏处

女性本身的激素水平,可能会影响到膝关节容易受损,因为女性腿部肌肉力量偏弱。肌肉本身对于骨关节也有稳定、保护作用,如果肌肉力量不足,那么在运动中骨关节就可能因为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而发生损伤。 建议: 女性多在平地上慢跑,不建议选择爬坡跑,因为后者会增加膝盖负担,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跑前要有足够的热身活动。 运动适量,注意保护自己,劳逸结合,疾病时候不运动,就没害处。小腿肯定会与你完全不运动不一样,但是不会变得粗的难看。因为慢跑并不是锻炼肌肉围度的方法。你可以结合拉伸运动、瑜伽等,塑造小腿肌肉的形状,就会显

冬天晨跑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场地晨跑

通常很多人跑步可能就是随便沿着马路跑,但因为汽车尾气多,空气质量是很差的,建议尽量找一些氧气充足、空气清新的地方跑,如公园小径、学校操场等,最好是泥地、草地等弹性强的地面,能减少跑步时对膝盖的冲击。

跑步脚腕疼是怎么恢复 跑步选择场地不对伤脚腕

有些人跑步的时候喜欢跑崎岖不平的山路,这样容易导致落地时应道路不平扭伤脚腕引起疼痛。 在过硬的水泥地或是弹性较差的地方跑步,也容易对脚腕部位产生巨大冲击,引起脚腕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