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儿睡眠少怎么办

新生儿睡眠少怎么办

1、让新生儿吃饱是十分重要的:睡前先给宝宝吃奶,让宝宝听有规律的声音,比如妈妈胎教时候的音乐等;给新生儿一个利于入睡的环境,例如关掉电视机、收音机等,保持环境相对安静,拉上窗帘减弱室内光线;室内温度保持在适合的温度等。需要爸爸妈妈注意的是,新生儿的睡眠时间是没有规律的,但家长可以制造一个利于睡眠的环境让宝宝睡得更好

2、新生儿睡觉应采取仰卧位:其他的体位只有在医生的指导时才能使用。为使孩子睡眠时安全,要注意以下几点:新生儿不要用枕头睡觉,枕头有时可能使宝宝窒息;不要使用塑料的床单;不要给新生儿盖太多或盖太厚的被子,让宝宝太热对宝宝不好,甚至可能有危险

新生儿睡眠多久算正常

从理论上讲,一般新生儿睡眠每天要在18~20个小时左右。新生儿睡眠与宝宝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关系,新生儿大脑容易疲劳,只有在适当的、足够的睡眠以后,大脑才能得到完全休息,而解除疲劳。

足够的睡眠是保证新生儿大脑发育及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之一,月龄越小的宝宝睡眠时间越长,宝宝出生后数日内每天睡眠时间在20小时左右,是正常的, 妈妈们不用担心。 如果宝宝一天只睡5、6个小时,并且表现出烦躁不安的情绪,就要去医院看医生了。

新生儿睡眠时间短怎么办

新生儿一天睡多少时间和他的成熟度有关,正常的足月宝宝一般每天需要睡16到20小时不等。但从临床观察来看,每个新生儿睡眠时间的个体差异还是很大,有的宝宝睡眠时间长,有的宝宝睡眠时间少,还精神头大,不愿意睡多。其实就像成年人一样,有的每天只睡几个小时,有的却要睡10个小时才不困,爸爸妈妈对新生儿睡眠少不用大惊小怪。无论是20个小时还是十几个小时都是正常的。成熟度比足月的低的早产儿,需要睡眠的时间就比较长。

爸爸妈妈不必严格按照书上写的去算宝宝的睡眠时间,但是及早需要注意宝宝的其他状况来衡量新生儿的发育,比如宝宝食欲好不好、精神怎么样、看起来心情好不好等,来看宝宝的生长发育是不是符合标准。如果这些都没有问题,吃得好,脾气也不大,每天精神头足,即使宝宝睡的时间达不到一般的要求,爸爸妈妈也不用太担心。

新生儿睡眠少怎么办

1、缺微量元素,血钙降低引起大脑及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增设导致宝宝晚上睡不安稳,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如果缺钙,宝宝的卤门就闭合得不好;如果缺锌,一般嘴角都会溃烂。

2、太热、太冷,适量添减衣服。

3、太干燥,有鼻屎,可以温水沾湿棉签或手帕,轻轻清理鼻腔,畅通呼吸。

4、睡眠前玩得太兴奋,按时睡觉:在宝宝入睡前0.5~1小时,应让宝宝安静下来,睡前不要玩得太兴奋,更不要过分逗弄宝宝。免得宝宝因过于兴奋、紧张而难以入睡。不看刺激性的电视节目,不讲紧张可怕的故事,也不玩新玩具。要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室温适宜、安静,光线较暗。盖的东西要轻、软、干燥。睡前应先让宝宝排尿。

5、注意肛门外有无蛲虫,有虫要吃驱虫糖丸。

6、很多妈妈看到宝宝晚上哭醒会以为孩子饿了,然后就给孩子喂奶,其实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这样做反而会造成孩子有晚上睡醒了要吃奶的习惯。

7、积食、消化不良,上火或者晚上吃的太饱也会导致睡眠不安。建议喂粥、面等固体食物应在临睡前至少两三小时喂,睡前再喝一点奶。

8、母乳宝宝的恋奶。(这个很多母乳宝宝都存在的情况)

9、晚上一定要喂奶的话,要注意: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当晚上喂奶或换尿布时,不要让孩子醒透(最好处于半睡眠状态)。这样,当喂完奶会换完尿布后,会容易入睡。 逐渐减少喂奶的次数,不要让孩子产生夜间吃奶的习惯。

新生儿睡眠少的原因

1、缺微量元素,血钙降低引起大脑及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增设导致宝宝晚上睡不安稳,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如果缺钙,宝宝的卤门就闭合得不好;如果缺锌,一般嘴角都会溃烂。

2、太热、太冷

3、太干燥,有鼻屎

4、睡眠前玩得太兴奋,按时睡觉:在宝宝入睡前0.5~1小时,应让宝宝安静下来,睡前不要玩得太兴奋,更不要过分逗弄宝宝。免得宝宝因过于兴奋、紧张而难以入睡。不看刺激性的电视节目,不讲紧张可怕的故事,也不玩新玩具。要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室温适宜、安静,光线较暗。盖的东西要轻、软、干燥。睡前应先让宝宝排尿。

新生儿的睡眠与一些特殊生理现象

不少妈妈发现,刚刚出生的宝宝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觉,科学统计表明,新生儿几乎每天有有18到22个小时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只有他干扰时才醒来如饥饿,大小便,噪音等等。但也不排除有部分“短睡型婴儿”,睡眠时间比一般婴儿少,甚至不喜欢睡觉,新妈妈们不用担心。新生儿跟大人一样,有的爱睡觉,有的不爱睡觉。但是只要自己的宝宝在不睡眠的时候精力充沛、情绪稳定、食欲良好,睡觉时睡眠有一定的规律,且孩子的体重、头围、胸围、身长等均在正常的范围内,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增长,那么就说明孩子没有睡眠不足问题。

宝宝的睡眠时间也是因人而异,让一个睡不着觉的人硬躺在床上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新妈妈也不要要求睡眠少的孩子一定要睡觉,况且并不能单独以睡眠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孩子的生长是否正常。

也有很多新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刚出生不久就有一些特殊的生理现象,比如 脱水热、乳房肿胀、 生理性黄疸、螳螂嘴、马牙、新生儿包茎、 生理性体重下降、四肢抽动、 阴道流血、红色尿等方面。对于这些生理现象,作为新生儿的父母首先不要过度紧张,这些生理现象都是新生儿常见的,应了解一下导致这些特殊状况的出现的原因,及时与医生沟通,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科学、妥善的治疗与护理。

新生儿睡眠少怎么办 补充营养素

如果上述情况都不存在,而母亲在孕期省维生素D和钙剂摄入量不足的情况,新生儿可能有低钙血症,在病的早期也表现睡觉不踏实,可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和葡萄糖酸钙以纠正。

新生儿睡眠多正常吗

1、新生儿睡眠多正常吗

睡眠是人的正常是生理本能,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且年龄越小,睡的时间越长。的确,宝宝睡眠时间比成人长得多,尤其是新生儿,每天大部分时间在睡觉,只是在饥饿、尿湿、寒冷或其他干扰时才醒来。但由于睡眠的形态与习惯具有遗传倾向,宝宝的睡眠需求量也因人而异。

新生儿睡眠本来就多:新生儿大脑发育尚不健全,足够的睡眠是保证新生儿及婴幼儿健康的先决条件之一。一个月内的新生儿,每天睡21-22小时,觉醒时间2-3小时,即除了吃奶、哭、排便外,基本上处于睡眠状态,睡眠时间占全天的90%。

宝宝睡眠时间过长:爸妈也要注意,宝宝的睡眠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睡眠状况是反映宝宝是否生病的指征之一。如果宝宝睡眠时间过长,超过了生理范围或平时的睡眠时间,则要注意看看宝宝是不是生病了。

2、宝宝睡眠时间有无标准

新生儿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一天累计的睡眠时间大约在18~22小时。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其睡眠时间也会逐渐缩短。

2~5个月的宝宝睡眠时间大致是15~18个小时,

6~12个月的宝宝睡眠时间大致在14~16个小时,

1~3岁的宝宝睡眠时间大致在10~12个小时。

当然,不同的宝宝因个体差异,睡眠时间也会有不同的表现。睡眠时间每天2个小时左右的误差都算是正常现象。

3、如何增加宝宝深度睡眠

睡眠分为轻度睡眠和深度睡眠。有些宝宝在家长的怀抱中睡着后,家长以为睡着了,便把他放下,这时宝宝很快又醒了。这是因为宝宝尚未进入深度睡眠的缘故。因此家长在抱宝宝睡觉时,可以多抱一段时间,让宝宝处于深度睡眠状态后,再将宝宝放到床上。

新生儿睡眠少的原因

1、身体的不适。孩子如果经常哭闹,易醒、家长可能要留意一下孩子是否身体有哪里不舒服。身体的不适必然影响睡眠的质量的,但是婴儿无法向大人表达自己的不适,很多时候只能哭。即使孩子不哭闹,但是睡得太少,也是应该注意的,平常要留意孩子的情况,有发烧、感冒等情况要及时发现并就医。另外有时候,如果孩子消化不良,也会造成孩子不适,甚至闹情绪,家长要学会观察。

2、环境的影响。如果孩子睡眠的环境不够安静舒适,那也可能造成他睡得不多。比如,环境嘈杂,孩子睡得很安稳,很容易被吵醒,醒了又睡不着了,或者开始玩了。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睡眠时间的减少。或者是太冷太热了,孩子睡得不舒服,也会容易醒。

3、饥饿。小孩子如果肚子饿了,那是不肯睡的,即使睡着了也很快就会醒来的。家长要把握好喂食的时间,尽量避免超过时间而让孩子挨饿。或者需要检查一下你目前的喂食间隔是否正合适,如果不是,可能需要调整。

新生儿睡觉时抽搐的原因

有些宝宝在睡觉时伴有抽搐现象。其实,宝宝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也有可能是因为宝宝身体不舒服。因此,爸妈们应该仔细观察宝宝是什么原因踢被子。下面列举几种原因,供大家参考!

新生儿睡觉时抽搐是常见症状之一,发病率较高,是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有时不易辨认,常表现为阵发性眼部活动(瞬目、眼球转动或震颤)及口颊部抽动。颅内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引起的脑组织缺氧是新生儿抽搐最常见的原因。多发生于生后12天,幸存者日后有可能出现癫痫、偏瘫、智商低下、脑积水等。其他原因: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见于颅内出血、脑膜炎、核黄疸及脑发育畸形等。

2、新生儿破伤风常于生后4~6日出现抽搐,同时伴牙关紧闭。

3、代谢紊乱低钙、低镁血症以及低血糖患儿可发生抽搐。

相关推荐

新生儿睡觉需要枕头吗

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睡觉是不需要枕头的。因为新生儿的脊柱是直的,平躺时,背和后脑勺在同一平面上,不会造成肌肉紧绷状态。而且刚出生的新生儿,头大且几乎与肩同宽,平睡、侧睡都很自然,如果头部用枕头垫高了,反而容易造成新生儿脖颈变弯曲,有的还会引起呼吸困难,影响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但为防止新生儿吐奶,必要时可以把新生儿上半身适当垫高一点,这是防止吐奶的好法。 当婴儿4—5个月时,其颈部脊柱开始向前弯曲,这时可用毛巾对折或回折,垫于头下当枕头给婴儿睡觉用。长用7—8个月开始学爬、学坐时,婴儿胸部脊柱开始向后弯

新生儿睡眠特点

1、安静睡眠状态。婴儿的面部肌肉放松,眼闭合着。全身除偶尔的惊跳和极轻微的嘴动外,没有其他的活动。呼吸是很均匀的。小婴儿处于完全休息状态。 2、活动睡眠状态。眼通常是闭合的,仅偶然短暂地睁一下,眼睑有时颤动,经常可见到眼球在眼睑下快速运动。呼吸不规则,比安静睡眠时稍快。手臂、腿和整个身体偶尔有些活动。脸上常显出可笑的表情,如做怪相、微笑和皱眉。有时出现吸吮动作或咀嚼运动。在觉醒前,通常处于这种活动睡眠状态。以上两种睡眠时间约各占一半。 3、瞌睡状态。通常发生于刚醒后或入睡前。眼半睁半闭,眼睑出现闪动,眼闭

新生儿晚上睡觉老是使劲还哼哼 蚊虫叮咬

在夏季,如果新生儿睡在有蚊虫的环境中,那么蚊虫叮咬了孩子或者蚊虫的嗡嗡响声,都可能影响到新生儿睡眠,令孩子睡不踏实,使劲哼哼。 检查下新生儿身上是否有蚊虫叮咬的小包,可以涂抹一些新生儿适用的止痒膏,并且将孩子挪到蚊帐里面睡。注意不要点蚊香。

婴儿经常睡觉到底好吗

新生儿除了吃奶或尿布潮湿的时候醒着以外,几乎都在睡眠。 婴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健全,大脑容易疲劳,多睡眠正是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婴幼儿的睡眠时间大体如下(小时):初生 20 九个月 14-15 二岁 12.5 七岁 11 两个月 16-18 十二个月13-14 三岁 12 七岁以上 9-10 四个月 15-16 十五个月 13 五岁 11.5 不同月龄的小儿睡眠时间的长短不一样,下面介绍一下不同月龄小儿应睡眠时间及如何观察小儿睡眠。 (1)新生儿:一昼夜要有20小时为睡眠时间,睡眠时要观察小儿的姿势是否

新生儿睡眠时间

正常的新生儿吃饱了就睡,睡饱了再吃,除了吃睡没有其他事情。对此,有的新妈妈担心宝宝是否生病了,其实睡眠是人的正常是生理本能,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且年龄越小,睡的时间越长。 新生儿几乎每天在睡眠中度过,每天大概有二十小时的睡眠;两个月大的时候每天要睡足十八个小时;四个月时要睡十六个小时;九个月左右时需要睡满十五个小时;等到一周岁后,每天只要睡十三小时左右。

如何预防新生儿肺炎 睡觉不踏实

由于新生儿肺炎会使宝宝呼吸困难所以新生儿睡觉会不踏实,容易惊醒,睡眠质量不高,而且很爱哭闹,经常发出各种哼哼的声音。

宝宝睡觉哼唧的原因

新生儿睡眠不安、哭闹时,应当仔细查找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因睡眠环境太热而使新生儿睡眠不安,如室温过高、包被裹的太紧、衣服穿的过多或盖的被太厚等,使新生儿极不舒服甚至体温上升,此时只要将室内温度降下来,或将包被松开就可以解决问题了。与此情况相反的是 对新生儿保暖不足,室内温度过低,尤其是在冬季无条件取暖的地区更容易发生,新生儿的体温可以不升,手脚冰凉,哭闹不安等,此时可采取一些简易的保暖措施就可以解决了,如调高室内温度、用热水袋或热水瓶放在新生儿被褥外面取暖,也可将新生抱起来与母亲的胸腹部直

新生儿晚上吃几次正常 新生儿期应按需哺乳

新生儿期是要按需哺乳的。也就是新生儿喝奶不要定时,随时随地都可以喂。当孩子饥饿性啼哭时,即予哺乳;新生儿睡眠超过3小时,可唤醒哺乳。产妇乳汁越吃越多,孩子吃饱后,睡眠时间逐渐延长,自然会形成规律。

新生儿睡眠不安稳是怎么回事 没吃饱

新生儿睡眠不安稳,首先考虑是不是母乳不足,没吃饱,新生儿不会表达,只能通过哭闹来表达诉求。要多喂几次,这样能促进乳汁分泌,新生儿慢慢也能吃饱了。

新生儿睡觉多正常吗

1、新生儿睡觉多正常吗 首先你不要太担心。一般说来,几个月大的小宝宝,爱睡觉只是生理现象。因为新生儿大脑皮层尚未发育成熟,兴奋性低,神经活动过程弱,外界刺激对他来说都是过强的,因此容易疲劳,致使大脑皮层兴奋性低下而进入睡眠状态,所以在新生儿时期,宝宝除了吃奶以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睡觉。以后随着大脑皮层的发育,睡眠时间逐渐缩短。 2、新生儿睡眠多久合适 一般说来,1个月以内的婴儿,一昼夜所需的睡眠时间约为18~20小时,每天大约只有3~4小时处于清醒状态,可谓‘吃饱了就睡’。到了第2~3个月,每天需要睡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