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肾炎中医辨证治疗
狼疮肾炎中医辨证治疗
(1)热毒炽盛
主证:高热持续不退,烦渴喜冷饮。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面部对称性红斑,色泽鲜红或皮下红斑,关节疼痛,伴双下肢浮肿,或血尿,腰痛,舌质红或紫暗,苔黄,脉洪大或弦数。本型多见于狼疮性肾炎的活动期(急性发作期)。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生石膏、犀角、生地 、丹皮、赤芍、玄参、连翘、黄连、黄芩、山栀子、知母、鲜竹叶、桔梗、甘草。
加减:热毒炽盛,壮热烦渴者,重用石膏,加金银花、公英、地丁、紫背天葵;血尿明显者,加小蓟、地榆、茜草、白茅根;水肿、排尿不畅者,加车前子、茯苓、猪苓、泽泻;关节肿痛者,加桑枝、鸡血藤、木瓜、川牛膝、威灵仙;神昏谵语者,加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类。
(2)阴虚内热
主证:面色潮红,发斑,两目干涩,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发脱齿摇,腰膝酸软或疼痛,或长期低热,颧红盗汗,头晕耳呜,溲赤便干,舌嫩红少苔或光剥,脉细数。本型多见于LN亚急性期或轻度活动期。
治法:滋阴降火,解毒凉血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
生地、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知母、黄柏。
加减:低热盗汗者,加地骨皮、龟板、北沙参;头晕耳呜者,加夏枯草、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灵磁石;腰膝酸软,疼痛者,加川续断、杜仲、寄生、延胡索;尿热,血尿者加白花蛇舌草、车前子、生茜草、白茅根;大便干结者,加玄参、麦冬、草决明、生首乌等。
(3)脾肾阳虚
主证:两颧红斑色暗,面色 白,全身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纳少腹胀,便溏尿清,或小便短少不利,全身浮肿,腰以下肿甚,舌质淡体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无力。多见于LN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和LN的慢性病变。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金匮肾气丸合理中汤加减。
干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 、泽泻、丹皮、桂枝、附子、人参、干姜、白术、甘草。
加减:腰膝酸软者,加杜仲、寄生、狗脊;纳少腹胀者,加陈皮、厚朴、建曲、麦芽;小便短少,水肿较甚者,加冬瓜皮、大腹皮、车前子、猪苓。
(4)气阴两虚
主证: 气短神疲,自汗心悸,头晕耳呜,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或低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多见于LN非活动期。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
生地、怀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人参、黄芪。
加减:气虚易感冒者,加服玉屏风散;血虚而头晕目眩,唇甲苍白,心悸怔忡者,加当归、何首乌、紫河车;水肿明显者,加冬瓜皮、猪苓、车前子;低热盗汗,手足心热者,加地骨皮、龟板、知母、黄柏;大便秘结者,加玄参、麦冬、大黄;口干咽燥者,加玄参、石斛、麦冬、玉竹;阳虚而畏寒肢冷者,加肉苁蓉、巴戟天、菟丝子等。
红斑狼疮的中医辨证治疗
热毒炽盛证
相当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活动期,面部蝶形红斑,色鲜艳,皮肤紫斑,关节肌肉疼痛,伴高热,烦躁口渴,抽搐,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腻,脉洪数或细数。治疗以清热凉血、化斑解毒为主,方药以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水牛角粉、生地、丹皮、芍药、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玄参、竹叶心、金银花等。
阴虚火旺证
斑疹暗红,关节痛,足跟痛,伴有不规则发热或持续性低热,手足心热,心烦失眼,疲乏无力,自汗盗汗,面浮红,月经量少或闭经,舌红,苔薄,脉细数。治疗以滋阴降火为主,方药选用六味地黄丸合大补阴丸、清骨散加减。熟地、炒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黄柏、知母、龟版、银柴胡、鳖甲、炙甘草、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等。
脾肾阳虚证
眼睑、下肢浮肿,胸胁胀满,尿少或尿闭,面色无华,腰膝酸软,面热肢冷,口干不渴,舌淡胖,苔少,脉沉细。治疗以温肾助阳、健脾利水为主,方药以附桂八味丸合真武汤加减。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茯苓、泽泻、附子、肉桂、芍药、白术、生姜等。
脾虚肝旺证
皮肤紫斑,胸胁胀满,腹胀纳呆,头昏头痛,耳鸣失眠,月经不调或闭经,舌紫暗或有瘀斑,脉细弦。治疗以健脾益气、疏肝解郁为主,方药选用四君子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减。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丹皮、栀子、当归、芍药、柴胡、薄荷、生姜等。
气滞血瘀证
多见于盘状局限型红斑狼疮,红斑暗滞,角质栓形成及皮肤萎缩,伴倦怠乏力,舌黯红,苔白或光面舌,脉沉细涩。治疗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主,方药以逍遥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柴胡、白芍、赤芍、当归、白术、茯苓、薄荷、生地、桃仁、红花、枳壳、桔梗、川芎、牛膝、炙甘草、生姜等。
狼疮肾炎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1、注意药物毒性和药物与狼疮肾炎这个病相关,普鲁卡因酰胺甲基肼苯哒嗪,异烟肼,多巴胺氯的利和奎尼丁,特别是用于常见他们之间可能与药物、肼胺硫醇基,因此,狼疮肾炎患者狼疮遗传基础,应该指出的是,这些药物可能会引起中毒病人。
2、避免日光曝晒紫外线照射,加重狼疮肾炎病情,较为常见因为紫外线,可使DNA转化为胸腺嘧啶二聚体,而使抗原性增强,促使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因此,狼疮肾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
3、狼疮肾炎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维持肌肉、骨骼的韧性,帮助任何人,因为没有例外狼疮肾炎患者不要过度疲劳。关节的炎症是适当的活动。
4、狼疮肾炎患者需要预防感染,应摄取足够的营养,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光为宜。水、盐应该适当的限制。为了避免大量的香烟、酒精或食物的刺激。骨质疏松症可以使用维生素D。
专家表示:狼疮肾炎病人经正规治疗,一般病情都会缓解,可以胜任日常工作,自我感觉良好,这会使某些病人认为自己的病好了,不需要治疗,这是很危险的。狼疮肾炎的治疗颇为复杂,疗程长,有些病人要终生服用小量激素,病情变化时又经常要调整剂量,治疗过度又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因此,狼疮肾炎病人坚持复诊很重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小便,查血常规、血生化以及必要的血清学检查,及时了解肾功能的改变,很有必要。
中医辨证治疗秋燥
1、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前人有云∶六气之中,惟燥不为病,似不 尽然。盖以《内经》少秋感于燥一条,故有此议耳。如阳明司天之年,岂无燥金之病乎?大抵春秋二令,气候较夏冬之偏寒偏热为平和,其由于冬夏之伏气为病者 多,其由于本气自病者少,其由于伏气而病者重,本气自病者轻耳。其由于本气自病之燥证,初起必在肺卫,故以桑杏汤清气分之燥也。
桑杏汤方(辛凉法)
桑叶(一钱) 杏仁(一钱五分) 沙参(二钱) 象贝(一钱) 香豉(一钱) 栀皮(一钱) 梨皮(一钱)
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轻药不得重用,重用必过病所。再一次煮成三杯,其二、三次之气味必变,药之气味俱轻故也)。
2、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
此条较上二条,则病深一层矣,故以甘寒救其津液。
沙参麦冬汤(甘寒法)
沙参(三钱) 玉竹(二钱) 生甘草(一钱) 冬桑叶(一钱五分) 麦冬(三钱) 生扁豆(一钱五分) 花粉(一钱五分)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三钱。
红斑狼疮肾炎能治好吗
狼疮性肾炎的结合治疗: 1、促进狼疮性肾炎的缓解。在狼疮的活动期,患者有发热、皮疹、关节疼痛、浮肿、或胸腹水、大量蛋白尿和血尿,血白细胞降低,血沉明显升高等临床表现,这时一般需要足量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控制狼疮的活动。同时,可以进行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医认为此时的病机以热毒炽盛、瘀血阻络为主,治疗应清热解毒、活血通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更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症状,使活动期的狼疮性肾炎更容易获得病情的缓解。 2、减轻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狼疮性肾炎在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过程中会发生多种毒副作用,包括医源性库欣综合征面容和体态、创口愈合不良、月经紊乱、骨质疏松、精神症状、骨髓抑制、继发各种感染等等。在此过程中与中药的配合使用则可显著减轻这些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减少狼疮性肾炎的复发。狼疮性肾炎容易复发,许多病人在过度劳累、因抵抗力下降而发生感染等诱因作用下,病情反复,狼疮再次活动。因而防止狼疮的复发是改善狼疮性肾炎患者预后的关键。在激素减量或维持治疗的过程中,根据中医的辨证进行中药调理。如患者有腰酸腿软,头晕眼花,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沉细等肝肾阴虚之证,用二至丸合六味地黄汤加减以滋养肝肾。若患者表现为疲乏神倦,动则汗出,食欲不振,反复感冒,属于肺脾气虚,用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为主调理等。通过中医中药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可以减少狼疮性肾炎的复发,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总之,对于狼疮性肾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可以提高疗效,改善疾病的预后。求治于中医而拒绝西药治疗不可取,而否认中医中药的作用也是武断的。
中医是如何治疗狼疮性肾炎的
中医治疗狼疮性肾炎很有讲究和原则。促进狼疮性肾炎的缓解。在狼疮的活动期,患者有发热、皮疹、关节疼痛、浮肿、或胸腹水、大量蛋白尿和血尿,血白细胞降低,血沉明显升高等临床表现,这时一般需要足量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控制狼疮的活动。同时,可以进行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医认为此时的病机以热毒炽盛、瘀血阻络为主,治疗应清热解毒、活血通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更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症状,使活动期的狼疮性肾炎更容易获得病情的缓解。
中医治疗狼疮性肾炎方法也很多。减少狼疮性肾炎的复发。狼疮性肾炎容易复发,许多病人在过度劳累、因抵抗力下降而发生感染等诱因作用下,病情反复,狼疮再次活动。因而防止狼疮的复发是改善狼疮性肾炎患者预后的关键。在激素减量或维持治疗的过程中,根据中医的辨证进行中药调理。
如患者有腰酸腿软,头晕眼花,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沉细等肝肾阴虚之证,用二至丸合六味地黄汤加减以滋养肝肾。若患者表现为疲乏神倦,动则汗出,食欲不振,反复感冒,属于肺脾气虚,用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为主调理等。通过中医中药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可以减少狼疮性肾炎的复发,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总之,对于狼疮性肾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可以提高疗效,改善疾病的预后。求治于中医而拒绝西药治疗不可取,而否认中医中药的作用也是武断的。
狼疮性肾炎的治疗
1、促进狼疮性肾炎的缓解。在狼疮的活动期,患者有发热、皮疹、关节疼痛、浮肿、或胸腹水、大量蛋白尿和血尿,血白细胞降低,血沉明显升高等临床表现,这时一般需要足量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控制狼疮的活动。同时,可以进行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医认为此时的病机以热毒炽盛、瘀血阻络为主,治疗应清热解毒、活血通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更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症状,使活动期的狼疮性肾炎更容易获得病情的缓解。
2、减轻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狼疮性肾炎在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过程中会发生多种毒副作用,包括医源性库欣综合征面容和体态、创口愈合不良、月经紊乱、骨质疏松、精神症状、骨髓抑制、继发各种感染等等。在此过程中与中药的配合使用则可显著减轻这些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临床观察糖皮质激素相当于中医的阳刚之品,容易导致患者阴津亏虚,病人会出现阴虚火旺的表现,症见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腰酸腰痛、头晕耳鸣、舌红少苔等。故在大量使用激素时应用滋阴清热的中药可抑制激素的阳刚之性,减少激素的副作用。随着激素的减量,患者又可能表现为中医的阳气虚衰之证,出现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腹泻便溏,恶寒肢冷、腰膝酸软,容易感冒等表现。应用健脾补气、或温阳补肾的中药则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激素撤减过程中的病情反复,巩固治疗效果。
3、减少狼疮性肾炎的复发。狼疮性肾炎容易复发,许多病人在过度劳累、因抵抗力下降而发生感染等诱因作用下,病情反复,狼疮再次活动。因而防止狼疮的复发是改善狼疮性肾炎患者预后的关键。在激素减量或维持治疗的过程中,根据中医的辨证进行中药调理。如患者有腰酸腿软,头晕眼花,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沉细等肝肾阴虚之证,用二至丸合六味地黄汤加减以滋养肝肾。若患者表现为疲乏神倦,动则汗出,食欲不振,反复感冒,属于肺脾气虚,用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为主调理等。通过中医中药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可以减少狼疮性肾炎的复发,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总之,对于狼疮性肾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可以提高疗效,改善疾病的预后。求治于中医而拒绝西药治疗不可取,而否认中医中药的作用也是武断的。
红斑狼疮肾炎该如何进行诊断
1、红斑狼疮肾炎该如何诊断呢?这是很多患者及家属都比较关注的问题。红斑狼疮肾炎Ⅰ型(狼疮肾病1型、2期)狼疮肾病Ⅰ型,光镜下肾脏组织结构正常,运用免疫荧光检查时没有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沉积情况。此类型的狼疮肾病的预后并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但是仍然需要随访观察,以备不测。
2、红斑狼疮肾炎的发病率很高,危害很大。但只要及时采取有效的诊断治疗措施,其病情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红斑狼疮肾病Ⅱ型(狼疮肾病2型、2期)狼疮肾病Ⅱ型,此种类型的肾损害出现在肾小球系膜区,其中无系膜细胞增殖者的称为ⅡA型,此类属于轻度的系膜病变预后可以不需治疗;ⅡB型病变系膜区可见系膜细胞及单核细胞增生,同时伴有蛋白尿1g/24h和低补体C3血症,在治疗中需要进行6周-3月之间的治疗,一般采用强的松20mg/d,之后随着病情的改善减量进行维持。狼疮肾病Ⅱ型没有间质及血管损害。
3、红斑狼疮肾炎的症状多种多样,表现复杂。在进行红斑狼疮肾炎的分期诊断时,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采取有效的诊断措施。那么,红斑狼疮肾炎是该如何诊断呢?红斑狼疮肾病Ⅲ型和Ⅳ型(狼疮肾病3型、3期和4型、4期)狼疮肾病Ⅲ型的肾小球损害已经比较显著,除系膜区外已出现局灶、阶段性肾小球毛细血管有所累及,但是不超过总的肾小球的50%。狼疮肾病Ⅳ型与Ⅲ型的损伤类型相似,只是损伤更为广泛达到50%以上肾小球出现了损伤,程度也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