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止带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止带
治疗妇人下焦湿热,阴道有豆腐渣样分泌物,兼有黄带,散发腥臭味,可用土茯苓易黄汤。
药方:土茯苓、黄芪各30克,金银花、连翘、当归、败酱草、冬瓜皮、薏苡仁、黄柏、红藤、苍术、椿根皮、白术各15克,甘草5克。
食用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甘淡,解毒利湿,通利关节,又兼解汞毒,故对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者疗效尤佳,为治梅毒的要药。
本品甘淡渗利,解毒利湿,故可用于湿热引起的热淋、带下、湿疹湿疮等证。常与木通、萹蓄、蒲公英、车前子同用,治疗热淋;
本品清热解毒,兼可消肿散结,如《滇南本草》以本品研为细末,好醋调敷,治疗痈疮红肿溃烂;
土伏芩和什么搭配煲汤最好
1、生地土茯苓汤
土茯苓有渗湿利水、养胃健脾的功效,而生地黄有清热凉血、生津止渴的功效,两者搭配炖汤一起饮用祛湿效果更好,非常适合日常保健养生食用。
2、土茯苓老鸽汤
土茯苓搭配老鸽炖汤,除了可以滋补身体,还对关节、筋骨有很好养护作用,对疮疡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3、土茯苓绿豆老鸭汤
老鸭可以补虚,而绿豆可以解毒,土茯苓则利水祛湿,三者搭配炖汤食用不仅口感美味,对身体清热解毒、祛湿利水的效果更佳。
4、土茯苓芝麻菊花瘦肉汤
芝麻可以补养肝肾、生发乌发,菊花清热解毒的功效很好,而土茯苓祛湿利水,三者结合有很好的祛湿作用。
龟的副作用有哪些
现在的人对于吃方面是越来越讲究,不在想以前一样只是想着吃饱或者口味好就可以了。现在的人更多的关注的就是这个食物有着怎样的功效和作用,而最好的就是一些汤。其中土茯苓乌龟汤就是很多的人经常在饭馆中见到的菜,也有很多的人说营养价值很高,但是还有一些热人不是很明白。所以就想问下土茯苓乌龟汤有什么作用呢?
作法材料
土茯苓15克,草龟1只,红枣10克,瘦肉50克,生姜10克。
调料
适量清汤,盐4克,绍酒3克,胡椒粉少许。
烹制方法
1、土茯苓切片,草龟洗净,砍成大块,瘦肉切成块,生姜去皮切片。
土茯苓老龟汤
2、锅内烧水,待水开时,下入草龟、瘦肉,用中火煮5分钟至血水消失,捞起冲净。
3、把土茯苓、草龟、红枣、瘦肉、生姜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汤、绍酒、胡椒粉,加盖用慢火煲3小时。
4、加盐调味,再煲20分钟即可。
功效
去湿解毒,滋阴清热,健脾益肾。
适应症
1.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症见骨蒸潮热。
2.或脾虚湿聚、湿浊内停之湿疹疮毒反复发作。
3.或脾肾不足之泄泻带下等。
4注意事项编辑感冒未愈者不宜用本汤。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1.利尿作用
将茯苓生药用70%酒精冷浸,使用时将浸得液的酒精 蒸发,加蒸馏水稀释,至一定浓度,然后选择健康兔按体重注射给药,慢性实验结果表明,用药后尿量有明显增加。
给犬静脉注射茯苓煎剂(0.048g/kg),结果尿量并未增加,对大白鼠亦无效或功效很弱;以尿排量和氯排泄量为观察指标,用茯苓煎剂给大白鼠(禁食12小时)灌胃。
结果在此实验条件下,茯苓也不能表现其利尿排氯作用。
茯苓不具有抗去氧皮质酮的作用。
2.抗菌作用
土茯苓具有抗菌作用
茯苓的100%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茯苓对用试管法的抑菌试验结果是无抑菌作用。茯苓的乙醇提取物在体外能杀死钩端螺旋体,但水煎液无效。
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对大鼠幽门结扎所形成的溃疡有预防效果,并能降胃酸。
另对CCl4所致大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谷丙转氨酶活性明显降低,防止肝细胞坏死。
关于土茯苓乌龟汤有什么作用呢,大家也仔细的了解清楚了。功效还是很多的,在夏季的时候还有着清热解毒的作用,同时对于很多的疾病还有这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所以大家有机会的话还是可以自己尝试着做,这样不仅是健康还更加的放心。
治疗宫颈炎的食疗方法有哪几种
一、蒲公英瘦肉汤。瘦猪肉,蒲公英、薏苡仁。蒲公英、生苡米仁、猪瘦肉洗净,一起放入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带的功效,适用于湿热型急性宫颈炎。
二、鹌鹑汤。肥嫩鹌鹑,薏苡仁,黄柏,苍术。肥嫩鹌鹑活宰,去毛、内脏,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止带的功效,适用于湿热型急性宫颈炎。
三、马齿苋瘦肉汤。猪瘦肉,马齿苋、芡实。将马齿苋、芡实、猪瘦肉洗净,一起放入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带的功效,适用于湿热型急性宫颈炎。
四、黄瓜土茯苓乌蛇汤。黄瓜,土茯苓,赤小豆,乌蛇,生姜,红枣。将乌蛇剥皮,去内脏,放入开水锅内煮沸,取肉去骨;鲜黄瓜洗净。将用料与蛇肉一起放如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具有清热解毒、除湿的功效,适用于急性子宫颈炎。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是一个治疗疾病很好之选,它在治疗疾病上,也是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所以是一个放心之选,但是对土茯苓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它具体都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这也是需要进行了解的,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也是有着很多,选择它的时候,都是需要注意,不能随意的乱用。
那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具体都有什么呢,常见就是治疗湿热疮毒疾病,对这样疾病治疗,也是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所以这样的药,是治疗一些不常见疾病最佳之选。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善治湿热疮毒。阴痒是妇女常见的多发病,症见外阴及阴道瘙痒,甚则痒痛难忍,坐卧不宁,或伴带下增多者,亦称“阴门瘙痒”。因肝肾阴虚,精血亏损,外阴失养而致阴痒,属虚证;因肝经湿热下注,带下浸渍阴部,或湿热生虫,虫蚀阴中以致阴痒,为实证。临床上以后者多见。余常用燥湿止痒汤治之,多获立竿见影之效。
方用:土茯苓30克、槟榔10克,苦参、忍冬藤、车前草、地肤子、当归、白芍、黄柏、苍术、白鲜皮、土槿皮、川椒、百部各15克,甘草10克。每日1剂,外洗阴部,或坐浴,早晚各1次,每次15~30分钟,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一般连用5剂,阴痒即可消除。
方中重用土茯苓,因其解毒利湿,善治疮毒也;用忍冬藤、车前草、地肤子、白芍清热利湿,用当归、苦参、黄柏、苍术清热燥湿,用槟榔、白鲜皮、土槿皮、川椒、百部杀虫止痒,故收效颇速。
土茯苓有清热止带之功。治疗妇人下焦湿热,阴道有豆腐渣样分泌物,兼有黄带,散发腥臭味,余自拟一方,名曰土茯苓易黄汤,方用:土茯苓、黄芪各30克,金银花、连翘、当归、败酱草、冬瓜皮、薏苡仁、黄柏、红藤、苍术、椿根皮、白术各15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经多年临床验证,确有可靠疗效。
土茯苓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其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入药部分只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后干燥入药;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药。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无毒。归肝、胃、肾脾经,开散降泄。土茯苓热祛湿的功效在医学中应用非常广泛。
1、防治钩端螺旋体病。土茯苓100克,甘草15克,水煎每日2次分服。同时可根据病情辨证加减。
2、治疗梅毒。土茯苓据早年临床观察报告,以土茯苓为主,配合银花、甘草,或配合苍耳子、白藓皮、甘草,或配合忍冬藤、蒲公英、马齿苋、甘草。煎服。治疗现症梅毒及隐性梅毒,其血清阴转率在90%上下。其中晚期现症梅毒的治愈率为50%左右。
3、善治湿热疮毒。阴痒是妇女常见的多发病,症见外阴及阴道瘙痒,甚则痒痛难忍,坐卧不宁,或伴带下增多者,亦称“阴门瘙痒”。土茯苓30克、槟榔10 克,苦参、忍冬藤、车前草、地肤子、当归、白芍、黄柏、苍术、白鲜皮、土槿皮、川椒、百部各15克,甘草10克。每日1剂,外洗阴部,或坐浴,早晚各1 次,每次15~30分钟,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一般连用5剂,阴痒即可消除。
4、清热止带。治疗妇人下焦湿热,阴道有豆腐渣样分泌物,兼有黄带,散发腥臭味。土茯苓、黄芪各30克,金银花、连翘、当归、败酱草、冬瓜皮、薏苡仁、黄柏、红藤、苍术、椿根皮、白术各15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土茯苓的功效
土茯苓,善治湿热疮毒。阴痒是妇女常见的多发病,症见外阴及阴道瘙痒,甚则痒痛难忍,坐卧不宁,或伴带下增多者,亦称“阴门瘙痒”。因肝肾阴虚,精血亏损,外阴失养而致阴痒,属虚证;因肝经湿热下注,带下浸渍阴部,或湿热生虫,虫蚀阴中以致阴痒,为实证。临床上以后者多见。余常用燥湿止痒汤治之,多获立竿见影之效
方用:土茯苓30克、槟榔10克,苦参、忍冬藤、车前草、地肤子、当归、白芍、黄柏、苍术、白鲜皮、土槿皮、川椒、百部各15克,甘草10克。每日1剂,外洗阴部,或坐浴,早晚各1次,每次15~30分钟,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一般连用5剂,阴痒即可消除。
方中重用土茯苓,因其解毒利湿,善治疮毒也;用忍冬藤、车前草、地肤子、白芍清热利湿,用当归、苦参、黄柏、苍术清热燥湿,用槟榔、白鲜皮、土槿皮、川椒、百部杀虫止痒,故收效颇速。
土茯苓有清热止带之功。治疗妇人下焦湿热,阴道有豆腐渣样分泌物,兼有黄带,散发腥臭味,余自拟一方,名曰土茯苓易黄汤,方用:土茯苓、黄芪各30克,金银花、连翘、当归、败酱草、冬瓜皮、薏苡仁、黄柏、红藤、苍术、椿根皮、白术各15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经多年临床验证,确有可靠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