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早泄时中西医都用什么疗法
治疗早泄时中西医都用什么疗法
一、中医治疗早泄的疗法
相火亢进型:相火亢进型早泄治疗以滋阴降火为主,中医治早泄的代表方药为知柏地黄汤加减,疗效显著。
肾气不固型:肾气不固型早泄治疗以补益肾气、固经止泄为主,中医治早泄的代表方药为金匮肾气丸合金锁固精丸加减,疗效显著。
心脾亏虚型:心脾亏虚型早泄治疗以补益心脾、固精止泄为主,中医治早泄的代表方药为归脾汤加减,疗效显著。
肝经湿热型:肝经湿热型早泄治疗以清泻湿热为主,中医治早泄的代表方药为龙胆泻肝汤加减,疗效显著。
肝气郁结型:肝气郁结型早泄治疗以舒肝解郁、理气止泄为主,中医治早泄的代表方药为逍遥散加减,疗效显著。
二、西医治疗早泄的疗法
1、药物治疗早泄
治疗早泄时中西医都用什么疗法?口服药物可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包括舍曲林和帕罗西汀、三环类抗抑郁药如氯米帕明、氟西汀等药物均能很好的治疗早泄。外用药物可选麻醉剂,涂抹于阴茎性交前彻底洗净能够是阴茎麻木,降低性快感延缓射精起到治早泄的作用。
2、行为治疗早泄
通过拥抱、抚摸、按摩等触觉刺激手段来教导患者体验和享受性的快感,克服心理障碍以达到治疗早泄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有Semans技术训练和阴茎头部挤捏法,由女方帮助完成治早泄的效果更为显著。
早泄中医治疗的方法
1.早泄中药方1-肾气不固
【早泄症状】早泄,伴阴茎勃起不坚,性欲减退,头晕,疲乏无力,腰酸,嗜睡,二便正常,苔薄白,脉弦细。
【早泄治法】温肾纳气,固肾涩精
【早泄方药】鹿衔草30克,熟地20克,山药30克,巴?15克,枸杞12克,茯苓10克,仙灵脾20克,肉桂5克,附子15克(先煎),五味子12克,鹿角胶(烊化)
【用法】水煎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节制房事,配合食用乌龟炖鸡
【早泄按语】本方温肾纳气,固肾涩精,对于肾气虚惫,固摄无权之早泄,药合病机,易获良放。配合食疗,乌龟能益阴补血;鸡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药食结合,事半功倍。
2.早泄中药方2-心脾两虚
【症状】早泄,伴体倦神疲,心烦,失眠,心悸,盗汗,纳少,面色晦暗,苔少舌质红,脉浮虚尺弱。
【治法】补益心脾,宁心摄肾
【方药】白术10克,黄芪20克,茯神15克,党参20克,远志6克,酸枣仁20克,木香6克,龙眼肉20克,当归10克,桑螵蛸12克,龙壮30克,黄连1.5克,肉桂3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节制房事。
【按语】思虑劳神,损伤心脾,而致气血两虚,肾精下藏。治用归脾汤补心脾,加桑螵蛸、龙、牧收涩固精;交泰丸交通心肾,导龙入水。脾肾同治,气血充盛,早泄乃愈。
中西医治疗早泄的方法有哪些
西医疗法
1、心理疗法
采用心理疗法来治疗早泄的话,患者需要和心理专家进行深入的交流,找到症结所在,然后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来达到治早泄的目的。另外妻子也要积极配合进来,想办法调动和重新培养丈夫对自己的新鲜感。在性生活中妻子可适当给丈夫一些甜头和刺激,但是不要有求必应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感能够强化其新的性心理和性生理信号。
2、行为治疗
中西医治疗早泄的方法有哪些呢?通过使用一些麻醉剂或类似药物降低龟头的敏感性和妻子对阴茎有素的反复训练,以延缓射精紧迫感。也可改变性交动作减少大幅度的动作,以延缓射精。
3、药物治疗
主要对早泄患者使用一些抗抑郁及镇静剂,对器质性早泄病变者使用一些抗生素以治疗原发病等。
中医疗法
1、药物治疗
金樱子酊:白酒2500毫升,金樱子100克,续断、淫羊藿、党参、蛇床子各50克,将药物放如酒中密封半个月后服用,每日两次,每次饮用20毫升,10天为一个疗程。适用于肾气亏虚型早泄。
2、外治疗法
对早泄患者运用龟头涂药法,中药熏洗法可以降低龟头的敏感性,也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3、按摩疗法
临睡觉前用手按压关元,气海,中极等穴位。点按会阴法,牵拉法等都有一定疗效,在女方的配合下治疗早泄效果更佳哦。
早泄的西医治疗
1、药物治疗
主要使用一些抗抑郁及镇静剂,对器质性病变者使用一些抗生素以治疗原发病等。
2、心理治疗
主要分析导致早泄的精神因素,然后进行心理疏导,使之消除病因,以建立正常的射精条件反射。
(1)双方从性心理上理解了这种由婚前性行为引发的性功能障碍成因之后,应有意识地从减少夫妻生活频率入手,摆脱从前建立的不良性心理模式。
(2)在新建性心理模式时,夫妻从做情人、做初恋情人开始,回顾爱情历程,走访恋爱之路。然后在安全、温馨的家庭氛围里双方从头开始,充分享受生活之美。
(3)妻子特别要像恋爱时那样精心打扮自己,充分调动和重新培养丈夫对自己的新鲜感。
(4)以后的夫妻生活中,妻子要有意地与丈夫保持一种距离感,切不能“有求必应”,让丈夫继续强化新的性心理和性生理信号。
3、行为治疗
(1)通过使用一些麻醉剂或类似药物降低龟头的敏感性。
(2)通过妻子对阴茎有素的反复训练,以延缓射精紧迫感,提高射精阈值。
A.间断式性交法:在性交活动中,男性当有射精预感时,立即停止阴茎的提插,把阴茎留在阴内,女性在性兴奋时阴道扩张,阴茎头没有接触阴道壁,可以降低龟头的刺激而降低性兴奋,等到射精预感完全消失,再行性交活动。如此反复间断式性交,可以防止早泄。
B.物理疗法:腰骶部超短波透热疗法、温水浴、矿泉浴等也可辅助治疗。
C.下拉阴囊和睾丸法:在性交活动中,男性在射精预感到来时,可见阴囊收缩。睾丸提高,此时可通知女方用手轻轻将男性的阴囊和睾丸向下牵拉,这样可降低男性性兴奋,以延缓射精的时间,达到防治早泄的效果。
D.采用避孕套性交法:男性戴用避孕套进行性交,可以减轻阴茎的摩擦,从而降低男性性兴奋的敏感性,延长性交时间,避免早泄。
E.捏挤法:此法为非药物性治疗早泄的最佳方法,它可以提高男性的射精刺激降值,缓解射精的紧迫感,增强性的兴奋性,改善射精的反射状态,重建或恢复正常的射精时间。捏挤法男女双方都可进行,但由女方进行比由男方单独进行效果更好。
(3)改变性交动作,由缓到急,减少大幅度的动作,以延缓射精。
4、手术治疗
阴茎背神经阻断术就是针对于男性原发性早泄而产生的手术。
中医治疗早泄
1、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脏虚不固是早泄的主要病机,邪扰精关是基本特点,故治疗以补虚固涩、祛邪固精为基本原则。
【主要证侯】早泄、精液清稀、性欲减退、遗精、阳痿、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小便不利,手足不温,精神萎靡,面色无华,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肾气,固精止泄。
【方药】赞誉丹加减或固精丹1号方。
2、按摩疗法
临睡前按摩,每晚睡觉前用手按压关元,气海,中极等穴位。点按会阴法,牵拉法等都有一定疗效,需要在女方的配合下治疗疗效更佳。
3、外治疗法
运用龟头涂药法,中药熏洗法可以降低龟头的敏感性,以达到治疗目的。另外还有灌肠法,敷脐法,外洗法都可配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女性痛经中西医疗法
优势一、检查更准确
中西医内外结合疗法是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先进的检查、检测手段,并配合中医望、闻、问、切等特点,确立科学、完善的诊治标准,使检查更准确,能找出导致痛经的真正原因。
优势二、治疗更彻底,不留后遗症
对于引起痛经的妇科疾病予以最新技术治疗,能彻底根治痛经,并且不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术后不留后遗症。
优势三、专人专治、疗程短
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制定出不同的治疗方案,使治疗一步见效,并且能缩短治疗疗程。
优势四、中西医结合,避免单一治疗法的局限性
中西医内外结合疗法将中西医结合起来,既克服了中医治疗时间长的缺点,又克服了西医治疗不彻底的瓶颈,使治疗更有效,帮助患者节时省金地治疗痛经。
早泄中医治疗
早泄的中药方
治疗早泄的方法比较常见的就是一些西药,而中药由于具有独特的疗效,也是受到很多患者的簇拥。小编为各位患者整理了一些早泄的中药方,效果都是不错的。但是,这仅仅是给大家一个参考,如果想要使用这些方法,最好提前咨询医生哦!
具体的早泄的中药方如下:
第一:选择适量的龙胆草、生地、甘草、木通、当归、黄岑、栀子、车前子还有泽泻,清洗干净之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煎煮。每天一剂,并且分两次服用。这个中药方具有清热泻肝的作用,特别是对于由于肝经湿热所导致的早泄情况治疗效果非常的好。
第二:取出三十克的山药、黄柏、生黄地、丹皮、龙骨、牡蛎、知母、山药等等,洗干净之后用水煎服,每天一剂药,然后分为两次服用。这道中药方具有滋阴潜阳的效果,所以说非常适合那些由于阴虚或者是阳亢导致的早泄情况。
第三:龙眼肉、黄芪、当归、甘草、远志、枣仁、人参、白术还有木香,清洗干净之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煎煮。每天一剂药,分为两次服用。这道早泄的中药方主要具有健脾补心的作用,所以对于治疗那些由于心脾虚损导致的早泄有着很好的疗效。
第四:取出人参和茶叶,然后按照三比一的比例混合,然后用水煎服,每天一次,并且分为两次服用。这个药方具有补气以及补阳的效果,对于治疗肾阳不足有着很好的效果。
第五:准备好生黄地、山萸肉、新鲜的藕节、麦冬、芡实还有金樱儿,然后将新鲜的藕节洗干净之后捣烂,然后取出汁水,然后将剩余的药材放入锅中煎煮,并且加入藕节汁。每天一剂药,分为两次服用,具有安神、固精、滋阴、降火的功效,对于治疗梦遗、乏力以及腰痛等等情况有着很好的疗效。
第六:准备等量的芡实、茯苓还有大米,然后将芡实还有茯苓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煎煮,随后放入淘洗干净的大米,继续熬煮成粥。每天都喝这种粥,连续几天之后效果就很好。这道早泄的中药方具有补气健脾的效果,并且对于安神固精以及降火滋阴有着很好的效果,另外对于阳痿以及早泄的治疗效果也是非常的棒,并且味道也是很好的。
第七:准备适量的附子、山萸肉、熟地、肉桂、茯苓、山药、丹皮还有泽泻,清洗干净之后放入锅中煎煮,然后每天一剂药,并且分为两次饮用。这道方子能够有效的达到益肾固精的效果,特别是对于治疗由于肾气原则所导致的男性早泄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偏头痛的中西医疗法
偏头痛的西医疗法
西医治疗偏头痛,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常用于治疗此症的药物有:1.非甾体类抗炎药,此类药物常用于控制急性发作的中、轻度偏头痛,通常无不良发应,如阿司匹林、氟灭酸等。2.麦角胺制剂,此类药物比较适合通过镇痛药而不能缓解偏头痛症状的患者,主要通过收缩血管来治疗偏头痛。3.钙通道阻滞剂,此类药物主要包括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但是容易发生不良反应。4.抗精神病类药物,如阿米替林、泰必利等,主要是和治疗由于精神性疾病引起的顽固性偏头痛,起效比较迅速。5.若偏头痛症状较严重,可配合食用吗啡、右丙氧芬等麻醉镇痛药,能抑制偏头痛频繁发作。6.此外,服用镁剂、锌剂、抗组胺药物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偏头痛。
偏头痛的中医疗法
天麻头痛散:取天马、当归尾、白菊花、白芷、川芎、诞生、茯苓、白芍、蔓荆子各12克,加入桃仁6克、生地10克,一同加清水煎煮后服用,可有效祛风,缓解偏头痛。
清热止痛方:取陈皮和桔梗各9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枳实6克、竹菇2克一同加水煎煮后服用,可治疗风热、痰湿引起的血管神经性头痛。
疏肝止痛方:取柴胡、炒枳壳各9克,赤白芍、香附和桔叶各10克,加入甘草6克,一同加水煎煮后服用,可治疗肝气郁结引发的血管神经性头痛。
骨刺治疗的中西医疗法对比
骨刺又叫骨质增生,为老年人多发病。由于坐姿不当或运动缺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受到骨刺困扰。中医在骨刺治疗上有着悠久历史,也更适合慢性病的治疗。本文将从疗效的角度,探讨中西医在骨刺治疗上的优劣。
骨刺一旦形成,就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僵硬,而且给患者的行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总体来说,颈椎、腰椎、膝关节以及足跟都是骨刺的常发关节,起病缓慢者关节疼痛可自行缓解,而症状严重者,则会感到持续疼痛,并
且极易受到天气、温度的影响,部分患者可见关节积液,局部有明显肿胀、压缩现象。
骨刺的治疗方法大致分为西医治疗与中医治疗两大种类,而西医治疗偏重于能够及时减轻患者痛苦,却不能标本兼治。中医治疗疗程虽短,但自古以来中医遵循治病必求其根的原理,故而更能得到患者的认同。
西医治疗多以药物治疗为主,症状较轻者常使用单纯的止痛药、消炎药及肌肉松弛剂或非类固醇抗炎止痛剂等,来减轻疼痛,使症状缓解,而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对患者而言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是药三分毒”的观点是正确的,故而对于肠胃、肾、肝脏功能不好者,不建议长期服药。而超音波、电刺激、头部牵引术等方法只能作为辅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却不能根治,且费用较贵,单次治疗效果并不明显,需要多次治疗。
而中医治疗不仅能够避免患者口服药物对肠胃、肾等各器官的不良影响,而且能够标本兼治,全面调理关节循环,使其恢复正常运作,虽然较西医而言疗程较长,但中医治疗有百利而无一害,是治疗骨刺的首选治疗方式,如中医黑膏药消刺止痛膏,消刺止痛膏由川乌、草乌、细辛、杜仲、一枝蒿、乳香、老蒜、葱白、生姜等多味名贵中药经古法熬制而成,患者使用时只需将膏药贴于疼痛之处,药效即可透入皮肤产生活血,止痛,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效果,并通过药物的归经作用而调理机体阴阳平衡,扶正固本、改善体质,从根本上、全方位针对骨质增生病机特点而发挥疗效,从而达到彻底治愈该病的目的。
三大治疗玻璃体混浊的方法
1、西医治疗法
一般首先针对病因抗炎或止血治疗,其次应用碘制剂、透明质酸酶、尿激酶或钙剂等促进吸收;使用超短波或超声波和碘化钠电离子透人等物理疗法。
2、中医治疗法
根据病人的体质、症状及局部情况中医进行灵活辨证用药治疗玻璃体混浊已受到医疗界普遍的认可。
3、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与西医治疗相结合,配合现代治疗手段。可以减少单纯使用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较之单纯运用西药治疗,能够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并且中医还可借助现代技术增加中药的给药途径,因而中西医结合治疗玻璃体混浊具有广泛的前景。
黄疸的中西医疗法
黄疸对于绝大多数的朋友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一旦患上黄疸,不了解常常导致内心的不安,无法正确及时的采取相关的治疗措施,不知所措甚至是盲目治疗,让病情不断加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
黄疸的中医药治疗
1、阴黄
黄色不明显,下身黄而上身不黄;小便夜间不舒服,白天通利。病因是轻微湿,治疗宜用“去黄散”6-15克加茯苓、泽泻、薏米之类或五苓散。连服数剂即退。
2、阳黄
黄色如金,上身眼目尽黄,下身不黄;白天小便不畅,或痛或不痛,夜间正常;病因是轻微湿,治疗宜用“去黄散”15-18克加升麻、橘梗、茯苓、花粉、麻黄芩等,数剂即愈。
3、热黄
口大渴,多饮反觉不快,一身尽黄;眼目发黄色淡,小便急数疼痛,尿色如黄汁。病因热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15克加龙胆草、栀子、白芍、茯苓、泽泻等,大热泄黄疸亦除。
4、寒黄
畏寒怕冷、腹中疼痛、按时缓解;一身黄疸、眼目白,小便清长、夜间尤多。病因是寒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3-6克加白术茯苓、山药、芡实、薏米、附子等,温命门,10-15剂痊愈。
5、湿黄
一身上下尽黄,眼目具黄;身浮肿、按之如泥;病因是水湿之病。治疗宜用“去黄散”12-15克加升麻、牵牛子、车前子、泽泻等,慢慢调理即愈。
6、燥黄
胸前发黄病因是肺金燥极,发于胸前。治疗宜用“去黄散”3克加麦冬、栀子、白芍、陈皮、天冬、元参、花粉、白芥子等,数剂痊愈。
7、血黄
上下一身,眼目具黄,发热、烦闷、腹痛。病因是血瘀。治疗宜用“去黄散”3-6克加丹皮、牛膝、当归、栀子、川芎、大黄等,长服即愈。
8、气黄
头面多黄、不发热、轻微活动乏力、小便不数,大便燥。病因是气虚不能运化。治疗宜用“去黄散”12克加人参、白术、茯苓、车前子等,气旺则愈。
9、新生儿黄疸
出生2-3天即可出现黄疸,10天左右达到高峰。病因是胎儿感受孕母湿热之气。治疗宜用“去黄散”10克加栀子、郁金、白术、鸡内金等7剂大部分痊愈。
10、手足黄
身不黄手足反黄。病因是湿热壅闭与中焦。治疗宜用“去黄散”15克加白术、茯苓、陈皮、甘草等,慢慢调理可治愈。
黄疸的西医药治疗
1、光照疗法
新生儿裸体卧于光疗箱中,双眼及睾丸用黑纸遮盖,用单光(20W蓝色荧光灯管8支平列排成弧形,管间距离2.5cm,距患儿35—50cm)或用双光 (上下各6支灯管,下方距离患儿25—35cm)照射,持续24—48小时,胆红素下降到120umol/L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酶诱导剂
常用苯巴比妥(鲁米那)。生后第1周给药,剂量为4—8mg/kg/日,连服4日,3—7日可显效。也可首次给大剂量(8mg/kg/日),然后小剂量维持(4mg/kg/日)。加用尼可刹米(可拉明)lOOmg/kg/日,可提高疗效。
3、换血疗法(exchangetransfusion)作用
①换出部分血中游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
②换出血中大量胆红素,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
③纠正贫血,改善携氧,防止心力衰竭。
温馨提示
出现皮肤和尿液黄染时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找有经验的医生做好鉴别诊断。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如果突然由无黄疸转变成黄疸,加之其他肝功能恶化时,应引起高度重视。肝脏在原来病变的基础上又出现坏死现象时,可能已转成慢性重型肝炎。此时的黄疸指标与预后有直接关系。
风寒感冒的中西医疗法
一、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西药感冒药主要由三类成分组成,
一类是抗病毒治疗药物。如复方胺酚烷胺、金刚乙胺;
二类是对症治疗药物。如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可以缓解发烧、周身酸痛和头痛症状,盐酸伪麻黄碱能消除鼻黏膜充血水肿,治疗鼻塞,抗过敏药马来酸氯苯那敏减轻打喷嚏、流泪,氢溴酸右美沙芬减轻咳嗽;
三类是抗生素药物。主要用于感冒或流感继发的细菌感染,如扁桃体炎、细菌性肺炎等。西药处方:尼克、泰诺、感康、康泰克。任选一种+病毒灵,按说明书服用。处方提示:以上几种药品均具有解热镇痛,减轻鼻粘膜充血、镇咳和抗组胺作用。
二、中药治疗:
1. 汤药:
桂枝汤,辛温解表,宣肺散寒;其组成: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生姜3片、红枣6枚。
荆防排毒汤加减,其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桑叶9克,豆豉12克,羌独活各10克,前胡6克,陈皮6克,薄荷6克(后下),鲜姜2片,杏仁10克,苏叶9克,焦枳壳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施闻鸡方。
2.中药丸: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
3.风寒感冒冲剂、感冒软胶囊、感冒清热颗粒。以上几种药物都具有解表发汗、疏风散寒,宣肺止嗽的功效。
4.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三、其他疗法
(一)刮痧疗法:
刮穴位:用铜钱、硬币等光滑硬物蘸白酒,轻刮前后胸、曲池及下肢曲窝处,直至皮肤发红发热,然后喝一碗热姜糖水,约15分钟后便大汗淋漓。汗后周身轻松舒适,此时注意免受风寒,感冒很快痊愈。
(二)按摩手法
1.擦迎香: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觉前,用双手大鱼际(拇指掌侧肌肉丰厚处)在鼻翼两旁的迎香穴处反复擦动200次。
2.浴面:取坐位或仰卧位,用掌根在面部上下擦动100次。
3.摩百会:取坐位,用掌心盖在头顶中央的百会穴上,慢慢摩动2分钟左右。
4.擦涌泉:取坐位,用小鱼际(小指掌侧肌肉丰厚处)在脚心的涌泉穴摩擦1分钟。
早泄的中医治疗方法
1、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脏虚不固是早泄的主要病机,邪扰精关是基本特点,故治疗以补虚固涩、祛邪固精为基本原则。
2、单方验方
金樱子酊:金樱子100克,党参、续断、淫羊藿、蛇床子各50克,白酒2500毫升,将药物放如酒中密封半个月后服用,每日两次,每次饮用20毫升,10天为一个疗程。适用于肾气亏虚型早泄。
3、按摩疗法
临睡前按摩,每晚睡觉前用手按压关元,气海,中极等穴位。点按会阴法,牵拉法等都有一定疗效,需要在女方的配合下治疗疗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