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坠床怎么确定没事 宝宝掉下床的紧急处理
宝宝坠床怎么确定没事 宝宝掉下床的紧急处理
一些家长听到宝宝哇哇大哭,跑过去后发现宝宝从床上掉下来了,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去抱起宝宝看看有没有受伤。实际上,发生这种情况,不要急忙抱起宝宝,而是应该先确认其是否骨折。
如果宝宝跌落后剧烈哭闹或失去意识,且手脚不能活动,需要怀疑是颈椎受到伤害或脑震荡及颅内出血。无论是骨折还是颈椎受伤,都应该立刻将受伤部位固定,不要移动。如果家人不会固定受伤部分,必须等急救人员来操作,以免因为处理不当而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宝宝掉下床后如果发生流血的状况,家长可先进行止血处理。最简单有效的就是直接加压止血法。可拿一块干净的纱布放在伤口上直接加压,直到出血停止。如果宝宝流鼻血,可以用手压住其鼻子上方(鼻根的地方)以帮助止血,但不要把宝宝的头仰起,以免血液返流到胃部引起刺激性呕吐。
如果确定宝宝是头部着地,尤其是后脑勺先着地时,妈妈需特别重视。发现宝宝出现高声哭叫、睡觉不醒、呕吐、非常兴奋、四肢肌肉紧张、牙关紧闭、眼斜视等任何一个表现时,都须立即送往医院,看是否存在颅脑损伤。
宝宝坠床如何防止
最近我家红红已经坠床2次了,每次我都被吓得心惊胆颤,怕摔出个好歹。幸好这两次摔得都不重。红红才7个月,床边也有小围栏,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也会坠床,这几天我都一直在自责。到底该怎么防止宝宝再次坠床呢?
相信不少妈妈会遇到过或者在担心这个问题,家长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宝宝成长一帆风顺,希望不要遇到危险,出现意外。但是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让父母担惊受怕的小意外。例如坠床,即便爸爸妈妈已经很注意了,可宝宝还是会从床上摔下来。宝宝坠床,真的防不胜防吗?
宝宝坠床 谁之过?
很多家长会觉得或者听说,婴儿的骨骼柔软,坠床摔倒也不会有什么伤害,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宝宝坠床对宝宝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主要有下面两个方面:
直接创伤:主要指皮肤、肌肉摔伤、关节和骨骼摔伤、脑组织损伤等。如果宝宝坠床时手脚关节或头部,五官部位先着地,那么狠容易造成骨折、脑损伤或者五官受伤。
心理损伤:宝宝在坠地过程中受到惊吓,引起情绪激惹、恐惧、睡眠障碍等症状,就是心理损伤。严重时可导致患儿得恐惧症或者精神失常。
孩子坠床,家长的过错
调查显示,在众多的婴儿坠床案例中,绝大多数情况都是由于家长的疏忽大意所致。通常有下面三种情况:
1、低估了宝宝的运动能力
运动是宝宝最快乐的事情,只要宝宝具备向一侧翻身的能力时,就蕴藏着坠床的隐患。
2、疏于防范
妈妈觉得天天和宝宝在一起,对宝宝的运动特征、生活习惯、个性都比较了解,宝宝何时要活动,何时会安然入睡都了如指掌。恰是这种过度放心,让妈妈疏于防范,难怪妈妈会纳闷:宝宝刚才还睡得好好的,怎么会掉下来呢?
3、认为宝宝坠床没有危险
除非出血,宝宝偶尔从床上掉下来不会有什么危险,这是大多数妈妈的想法。对坠床的不重视心理不可取,要知道尽管宝宝的肢体弹性好,但坠床仍然会给宝宝带来伤害。
宝宝坠床该怎么办?
家长发现孩子坠床了不能惊慌失措,也不能疏忽大意、过于放心,我们应该仔细观察,认真检查,如宝宝无异常反应,则可继续观察;如果宝宝出现异常情况,则应学会救助或送医院检查;如果情况严重,则应立即打120求救。
检查步骤:检查是否有意识,检查是否受伤。另外,当手脚不能动,一碰就疼得哭出来时,检查是否是骨折或脱臼。
出现以下情况时需立即送医院:
无意识、引起痉挛、持续呕吐、伤口破裂、大量出血 、手脚麻痹。
需要紧急救护的情况:
1、如若宝宝无意识、持续呕吐、痉挛时,不要动婴儿,到救护车来为止让婴儿保持平躺不动。
2、宝宝出现呕吐时,让孩子脸冲侧面躺,避免呕吐物堵塞气管。
3、如若有伤或出血时,检查是否磕出肿包。伤口较大时要用干净毛巾按住伤口。
4、发现宝宝身上出肿包时,可以用湿毛巾冷敷一段时间。
以下情况则需继续观察:
1、坠床时孩子大声哭,但会立刻停止,并且情绪无异常。
2、孩子身上磕出包或青一块紫一块,但脸色还不错,情绪也很好。
宝宝坠床后注意事项:如果宝宝当时没什么症状,但过后常常发呆,脸色渐渐不好,全身无力,还经常呕吐。出现这些症状时家长应马上送孩子到医院。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摔得很厉害的话,当天不要洗澡,也避免外出及户外玩耍。睡下后,还要时常查看脸色等状况如何。一旦发现异常,就应该送医检查。另外,家长要记得注意安抚宝宝情绪,应及时抱起宝宝,用手安抚宝宝的身体,温柔地跟宝宝说话,转移他的注意力。这样可以让宝宝很快安静下来,避免产生心理问题。
预防宝宝坠床需做好三点
首先,最重要的是家长要端正思想,不能大意,要多留心,多警惕,别存侥幸心理。
其次,可以给宝宝购买专门的婴儿床,婴儿床的护栏可以对睡觉的宝宝能起到预防坠床的作用。但是,护栏不能保证100%安全,可以在床的四周设上围栏,当宝宝睡觉或玩耍时,拉上床栏。床栏的插销安装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避免宝宝在玩耍时无意将插销打开而坠床。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床要稳当牢固,高度最好小于50厘米,这样即使掉下来,宝宝也不致摔得太重。家长还可以在床边的地面上铺些具有缓冲作用的物品,如海绵垫、棉垫、厚毛毯等,即便宝宝坠床了,也不会出现严重损伤。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家长要认真做好监护工作,宝宝在床上玩耍时要在妈妈的视线内,如果妈妈有事需暂时离开,最好将宝宝移至地面上玩。千万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不要认为自己离开一时半会宝宝也不会出意外。往往事故就是这样发生的,家长请切记
宝宝坠落时的紧急处理
宝宝坠落时的紧急处理
1.固定伤处
宝宝不小心掉下床后,必须先确认其是否骨折。如果宝宝跌落后剧烈哭闹或失去意识,且手脚都不敢活动,需要怀疑是颈椎受到伤害或脑震荡及颅内出血。无论是骨折还是颈椎受伤,都应该立刻将受伤部位固定,不要移动。如果家人不会固定受伤部分,必须等急救人员来操作,以免因为处理不当而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2.紧急止血
宝宝掉下床后如果发生流血的状况,可先进行止血处理,最简单有效的就是直接加压止血法。可拿一块干净的纱布放在伤口上直接加压,直到出血停止。如果宝宝流鼻血,可以用手压住其鼻子上方(鼻根的地方)以帮助止血,但不要把宝宝的头仰起,以免血液返流到胃部引起刺激性呕吐。
孩子从床上摔下来对以后有影响吗 宝宝从床上摔下来后怎么降低影响
宝宝不小心掉下床后,必须先确认其是否骨折。如果宝宝跌落后剧烈哭闹或失去意识,且手脚都不敢活动,需要怀疑是颈椎受到伤害或脑震荡及颅内出血。无论是骨折还是颈椎受伤,都应该立刻将受伤部位固定,不要移动。如果家人不会固定受伤部分,必须等急救人员来操作,以免因为处理不当而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宝宝摔下床后如果没有严重问题,一般都会因为惊吓或者疼痛而大声哭闹,这个时候妈妈们应该及时抱起宝宝,抚摸他的后背,轻声安抚,让他平静下来。在遇到惊吓没有及时得到安抚的宝宝是很容易有睡眠不安、容易惊厥的现象的。需要注意的是,抱起宝宝的动作要轻柔,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如果宝宝掉下床后身上有外伤可以先用碘酒消毒,再用纱布包扎好。如果有起肿包则需要进行消肿处理,消肿可以采取冰敷的方法进行消肿止痛。一般情况冰敷时间不要过长,3~5分钟即可。除了冰敷外,还可以采取抹食用油的方法来消肿化瘀,食用油中香油与茶油的效果较好。
在宝宝摔下床后,没有发现问题,也不能放松下来,接下来的两天都需要密切观察。如果宝宝摔下后两日内出现口腔,鼻腔或耳内流血、反复性呕吐,嗜睡,精神状态差甚至发烧的情况,都属于意外情况,需要就医。
孩子牙掉了怎么处理
1、孩子换牙期牙掉了怎么处理?
民间有传说,乳牙掉了要长新牙,要想让它长得正,就要在房间里,站得正,然后再扔出去。要是上面的乳牙掉了,就要扔到床下;要是下面的乳牙掉了,就要扔到床上的蚊帐上。站得正,长得齐。
2、孩子磕到牙牙掉了怎么处理?
首先你要确保孩子没有其他需要紧急处理的伤(比如头部或脸部),如果有的话,一定要去看急诊。如果宝宝的牙齿和牙龈看起来还好,他似乎也不疼,应该就不用去牙科检查。
如果宝宝的牙齿有缺口或破裂,并且他看起来很疼,你应该立即带他去看牙,因为可能有部分神经暴露出来了。如果牙齿活动得很厉害,也应该马上去看牙。医生可能会决定把牙齿拔了,以免它自行脱落时噎到宝宝。如果宝宝的牙齿好像错位了,也要去医院看一下,医生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复位。
如果他的牙龈开始出血,用一块湿纱布按几分钟(或一直按到血止住)。冷冻的冰棍可以让肿胀不那么厉害,还能把孩子的注意力从疼痛上引开。在接下来的1周内,如果发现宝宝的牙龈或牙齿有任何不正常的情况出现,或者注意到有感染的迹象,如发烧、肿胀和触痛等,要立即去医院就诊。
宝宝摔下床哪些反应不正常 宝宝坠床怎么确定没事
宝宝坠床后,如果没有外伤,宝宝哭闹一会就安静下来,精神状态良好,食欲好,四肢活动自如,没有呕吐、头痛、嗜睡等情况,连续观察两天什么没有异常的话,就可以确定宝宝没事啦。
妈妈应防止宝宝发生坠床
儿中心护理部对儿童坠床进行过调查。从宝宝会翻身起,就可能从床上跌落。到了7-8个月,宝宝会爬了,对身边事物的兴趣越来越浓,抓东西的欲望也越来越强时,从床上掉下来的几率就更大了。
在儿中心住院病房里,对患儿发生意外坠床事件都会进行登记。当一个患儿入院时,护理人员会向家长宣传预防孩子坠床的知识,尽管如此,每月报告仍会出现1-2例患儿坠床的案例,究其原因还是父母疏忽所致。随手拉上床边护栏,是家长们必须要养成的一个习惯。
儿中心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坠床意外都是在家长视线离开孩子的几分钟、甚至几秒内发生的。调查随机问过一些患儿家长:“如果你有急事要处理,会把孩子放回床上并拉上护栏吗?”50多位家长中,不到20位会做到位,更多的家长会忘了拉上护栏。更有家长认为:“把孩子放在沙发上,开个门1分钟也不到,应该不会有问题。”殊不知,1岁左右的婴幼儿没有危险意识,意外往往就在瞬间发生了。
婴幼儿发生坠床后,如果出现意识不清、面色苍白、出冷汗、抽搐、呕吐频繁、耳鼻内流血或流水、躁动不安、单侧或双侧体瘫痪等症状,必须立即送医治疗。
孩子牙掉了怎么处理
1、孩子换牙期牙掉了怎么处理?
民间有传说,乳牙掉了要长新牙,要想让它长得正,就要在房间里,站得正,然后再扔出去。要是上面的乳牙掉了,就要扔到床下;要是下面的乳牙掉了,就要扔到床上的蚊帐上。站得正,长得齐。
2、孩子磕到牙牙掉了怎么处理?
首先你要确保孩子没有其他需要紧急处理的伤(比如头部或脸部),如果有的话,一定要去看急诊。如果宝宝的牙齿和牙龈看起来还好,他似乎也不疼,应该就不用去牙科检查。
如果宝宝的牙齿有缺口或破裂,并且他看起来很疼,你应该立即带他去看牙,因为可能有部分神经暴露出来了。如果牙齿活动得很厉害,也应该马上去看牙。医生可能会决定把牙齿拔了,以免它自行脱落时噎到宝宝。如果宝宝的牙齿好像错位了,也要去医院看一下,医生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复位。
如果他的牙龈开始出血,用一块湿纱布按几分钟(或一直按到血止住)。冷冻的冰棍可以让肿胀不那么厉害,还能把孩子的注意力从疼痛上引开。在接下来的1周内,如果发现宝宝的牙龈或牙齿有任何不正常的情况出现,或者注意到有感染的迹象,如发烧、肿胀和触痛等,要立即去医院就诊。
五个月的宝宝从床上摔下来怎么办
1、保持观察
宝宝如果能够马上大哭,一般说明脑部受伤的可能性较小。对宝宝观察20秒左右,从头到脚先看一下,大概判断一下坠床对宝宝身体哪个部位造成了伤害,再做相应处理。一些宝宝从床上掉下后,身体没有明显外伤,表现也没出现任何异常。但即便如此,家长也不能放松警惕,应尽量与宝宝说话、逗逗他,转移他的兴奋点,不要抱着他睡觉。如果摔后哭完很快就睡着了,也要在一小时内将其叫醒。如果宝宝醒后大哭,应该不存在什么大问题。
2、皮肤出现瘀青或血肿
大多数宝宝从床上摔下来之后,皮肤难免会出现瘀青或血肿。如果肿包较小,可给宝宝抹点香油,或用湿润的土豆片贴上,有止痛化淤的辅助作用。如果肿包较大的话, 家长应用冰袋或冷藏的袋装奶给宝宝做冷敷处理,这可减少皮下出血和扩散。冷敷处理越早开始效果越好,一般是在受伤48小时内进行,每次冷敷大约15分钟左右,至于冷敷的次数,应根据孩子接受情况来定。需要注意的是,给宝宝进行冷敷时,一定要用干毛巾将冰袋或冰牛奶包裹上,不要直接贴在宝宝皮肤上,因为宝宝受不了太冷的刺激。
3、皮肤有擦伤或出血
如果宝宝皮肤有擦伤或少量出血的情况,家长可以先压迫止血,然后再用碘伏进行消毒,最后用纱布或是透气胶带包扎,以避免感染。如果宝宝流鼻血了,千万不要让宝宝用“仰头止血”或“鼻子里塞卫生纸”的方法来止血。因为仰头止血会使血液返流到胃部引起刺激性呕吐,还有可能直接呛到气管或肺部,引起窒息。而鼻子里塞卫生纸的方法,会使儿童本来很娇嫩的鼻粘膜进一步撕破,加重鼻出血。此外,不干净的纸团或棉花会引起鼻腔感染。
4、发生骨折
如果在坠床之后,你发现宝宝出现一侧肢体不能自如活动,摔伤部位有明显肿胀、颜色改变,或者形状有所改变,并出现畸形等,那说明宝宝可能是骨折了。在送宝宝去医院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抱宝宝的动作要轻、要稳。如果是腰部或胸背、肋骨骨折,切忌背或抱着小儿移动,最好能打120,等急救医生前来处理。
宝宝降临前准爸妈应做好哪些准备
孕妈妈状况你常常会觉得很不舒服,好像你的身体已经负担不起两个人了。想到孩子的出世你也许会忐忑不安,甚至是焦躁、急迫的。在这个阶段尽量夫妻双方多谈些轻松的话题如,如何将来和宝宝在一起玩耍等。生活中的各种活动都要小心,比如避免长时间站立、洗澡时要避免滑倒等等。总之,要充分休息,密切注意自身变化,随时做好临产的准备。
检查一下,还有什么事没有安排好?入院和出院所需的所有衣物、卫生用品、产前检查记录、可以随时取出以备急用的钱等必需品是否已经整理妥当。如果住高层住宅楼,了解清楚电梯夜间运行情况,以保证夜间使用电梯。甚至应该计划一下妻子一旦临产时乘什么车、选什么路线去医院,尽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想到。
第39周,别忘了到医院做例行产检。
有时宝宝不会按部就班地给你信息,告诉你分娩进行得怎么样了。这时候,你会突然意识到:“糟糕!要生了!”于是你知道上医院是来不及了。为了胎儿安全,一定要到医院分娩,如果确实因各种原因来不及到医院,也一定要在分娩的同时,做好随时去医院的准备。万不得已,不要在家中分娩。
遇到这种情况时,要注意:
1.立刻打电话给医院或打急救电话。
2.准备一个分娩床。为了不弄脏床垫,在床垫和床单之间铺一层防水垫(几层厚厚的纸或塑胶桌布等),然后再铺上一层干净的床单。
3.调整临时产房的室温到23~260C。
4.叫丈夫或其他什么人烧两盆热水,其中一盆用来消毒各种用具,另一盆让它凉到微温的程度,让妈妈分娩完后可以清洗一下。
用一盆热水消毒1把剪刀、两条脚掌长度的线(用来扎脐带)。
还要准备几样东西:一个洗碗盆可以用来装胎盘,至少3条干净的大毛巾,温暖、干净的毯子或毛巾可以用来包裹宝宝。
5.想办法用最舒适的姿势来躺:仰着、侧躺等。
6.接生人事先用酒精或消毒肥皂把手洗干净。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在家,必须靠自己把孩子生下来,记得事先把手洗干净。
7.在宝宝的头先露出之后,不要再用力,也不要把它拉出来,要让宝宝的头自己慢慢滑出来,掉到接生人的手上,落到床上。然后,轻轻地把脐带绕过宝宝的头拿开来。
8.随着宝宝的头突然转向,接着出现的就是宝宝的肩膀了。宝宝的头已经出来,肩膀还没有出来的时候,用双手在肛门开口上方以毛巾按住的方式来保护会阴,以防它在宝宝露出肩膀的时候被撕裂。
9.让接生的人帮宝宝把黏液从鼻子里吸出来,然后把宝宝倒举起来维持几秒,好让宝宝喉咙里的黏液流出来。
10.宝宝分娩出来后,立刻把宝宝腹部朝下,让他趴在你的胸前。接着把宝宝身上多余的液体清理干净。至于宝宝身上干酪状的覆膜就不用急着清理掉。然后用温暖的毛巾把宝宝的背部和头盖起来。
11.如果宝宝看起来好像没在呼吸,摩擦宝宝的背部,以刺激他呼吸。如果宝宝的嘴唇发紫,就轻轻地对宝宝进行五六次口对口的人工呼吸。记得你的嘴要同时盖住宝宝的鼻子和嘴巴。
12.如果家中无消毒物品,建议不要在家中处理脐带。
13.让宝宝吸吮乳头,刺激胎盘的娩出。通常胎盘在宝宝娩出后的5—30分钟内就会排出来。
14.让宝宝持续吸吮你的乳房。
15.胎盘娩出以后,在骨盆上方的位置轻轻地按摩子宫,以帮助子宫继续收缩,同时适度地压缩血管。
16.产后并非完事大吉,如有可能,仍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产妇和孩子,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切记:此种情况容易出现在偏远山区,尽量避免。
面对突发情况如果没有经验,将会很被动。在去医院的路上,如果紧急分娩发生,往往令人焦急无措。出现这情况,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开车要注意安全,越急越容易出问题,一定要稳。
2.电话通知医院,产妇已在路上,情况紧急,以便医院作好接生准备。
3.产妇应安排在后座休息,尽量躺着,有人陪护。座位铺上床单、毛巾等,防止车座椅套不卫生。
4.如果临产,要减速稳行或干脆停车,等宝宝生出来再继续赶往医院处理、医护。
警惕 宝宝睡眠时的大安全隐患
1、被砸被压
祸从天降,不得不防。为了满足宝宝的好奇,也为了开发宝宝的智力,爸爸妈妈会给宝宝买很多玩具。而宝宝的这些“朋友”,如果放的不是地方,如床头,它们一旦翻下来就会给睡觉中的宝宝带来伤害。还有就是父母平时用的东西,像喝水的杯子等日常用品,如果放得不恰当,对宝宝来说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
很小的宝宝跟爸爸妈妈一起睡,如果爸爸妈妈不注意也会不经意间压住宝宝,这会弄伤宝宝甚至让宝宝窒息,这是非常危险的。
应对方法:
赶紧把东西挪开,不要急着把宝宝抱起来,先确定一下状况,看一下宝宝有没有受伤。如果只是惊吓可以哄一下,缓解一下宝宝的情绪;如果严重了,需打急救电话,在医护人员到来之前要一直和宝宝“说话”。发现压着宝宝以后,爸爸妈妈千万不要慌乱,宝宝肯定会有所反应,仔细看一下宝宝有没有被压伤。
预防措施:
让宝宝独自睡在自己的小床上,但宝宝床不能太远离父母的大床,周围一定不能放高过小床的东西,宝宝睡觉后也要及时把玩具收起来。宝宝的床也要离桌子远点,让宝宝有个安全的睡眠环境。
2、手指缠住
随着身体的不断发育,宝宝的随意运动能力开始发展了,他能够抓住附近的东西,比如线头或者父母的头发。可别小看了这些东西,如果缠住手指头会造成手指缺血、手指肿胀青紫,严重的话,可能导致手指坏死。
应对方法:
立即剪断缠住手指的绳、线,对勒出的血印进行初步消毒后尽快将宝宝送往医院。
预防措施:
预先检查除掉衣服上的线,让电线、窗帘绳子、帽子上的带子,带绳子的玩具都远离宝宝睡觉的地方。也不要给宝宝戴手套。
3、跌落
宝宝会翻身了,运动能力增强之后,坠床是一件难免的事。一旦发生,不要过于惊慌。仔细观察宝宝受伤的部位与受伤的程度,情况严重马上就医。
应对方法:
不要心急火燎地将宝宝从地上抱起,动作也不要过猛,以免导致其他不必要的伤害。首先检查宝宝是否有意识,有没有受伤,若意识不清,宝宝不哭,那可能伤到了脑,情况严重,必须马上去医院治疗;当手脚不愿动,一碰就疼得哭出来时,检查是否骨折或脱臼,用冷水或冰块敷于受伤部位,后将宝宝送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摔到颈或背部,应将身体保持平躺不动,拨打紧急电话。如果没什么事也不要让宝宝立即睡觉,先逗逗他,转移一下他的注意力,观察有没有后续的变化。
预防措施:
宝宝的床一定要设有护栏,并且要特别注意栏杆的宽度,以宽度不超过宝宝的一般头围即34厘米为好。宝宝床的下面好铺上一层软垫。
新妈妈如何规划时间
列出三口之家每日生活模式中的所有流程,重点多半在宝宝身上,可大人的基本需求也不能疏忽。
一日常规事务:个人的清洁工作、给宝宝做清洁、大人的一日三餐、给宝宝喂奶、洗成人衣服、洗宝宝衣服、给奶瓶消毒、换尿布、给宝宝洗澡……这是固定时间要做的固定事情,除了宝宝那些重大事情,不要把你自己的日常需要给忘了,你也需要吃饭、午睡、洗澡……可预见的临时事件:亲友来探访、宝宝突然生病、宝宝要去打免疫等……这些并不是每天、每周、每月都要做的事务,被称为可预见的临时事件。处理这些事务,需要你根据轻、重、缓、急四个要素来做分类:重要紧急的(譬如,宝宝病了要送医院);重要不紧急的(譬如,宝宝的尿布用完了);紧急不重要的(譬如,有电话来,铃声响个没完);不紧急不重要的(譬如,天热了要换窗帘)。
温馨提示:
1、尽量不要挤掉处理常规事务的时间。常规事务看上去琐琐碎碎、日日重复,它们却是保证大人和宝宝健康快乐的生活基础,轻易不能挤压它们。
2、如果遇事只考虑事件的重要性,有可能造成紧急事件、常规事件不能及时处理的后果,进而引来更多的麻烦。
宝宝坠床怎么确定没事 头痛
宝宝坠床后,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也是不正常的,可能是脑震荡或脑组织损伤引起,有必要带宝宝去医院,进行颅脑检查,可以初步拍x线片,看看是否有硬膜外出血,必要时ct进一步检查,看看是否有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