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大便不通按天枢穴

大便不通按天枢穴

1、大便不通按天枢穴

位置:肚脐两侧约2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双手拇指分别按于两侧天枢穴,顺时针按揉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主治便秘、腹痛等疾病。

2、大便不通按中脘穴

位置: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处。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用食指或中指向下按压中脘穴半分钟,然后做顺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主治消化系统疾病,如便秘、腹胀、腹泻等。

3、大便不通按巨虚

屈膝,沿髌骨向下循按,可以清晰地摸到胫骨。距胫骨外侧边缘一中指宽处就是足阳明胃经小腿部的循行线。在这条线上,髌骨与髌骨下方的韧带(髌韧带)外侧凹陷内是犊鼻穴,自犊鼻向下约一横掌,即为胃的下合穴足三里,再向下一掌为大肠的下合穴上巨虚,再向下一掌为小肠的下合穴下巨虚。便秘时,按压上巨虚穴多有明显的酸痛或刺痛感。

从足三里开始,沿着小腿外侧经脉从上向下点按,重点按揉上巨虚和下巨虚穴,局部有酸胀或胀痛感时疗效较好。

4、大便不通按支沟穴

前臂上举,掌心面向自己,五指张开,在腕背侧横纹上一掌(四指并拢为一掌),前臂两骨(尺骨与桡骨)之正中就是支沟穴。支沟穴是治疗便秘的特效穴,平时可不拘时间次数反复点按,有助大便通畅。

5、大便不通按大肠俞

位置:腰部,离第4腰椎下两侧各约2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立位,两手叉腰,用中指指腹部用力揉按两侧大肠俞约2分钟;或握拳,用食指的掌指关节凸起部点按1分钟。

功效:主治便秘、腹痛、腹胀等。

6、大便不通按八髎穴

位置:在骶椎上,分为上、次、中和下,左右共8个穴位,分别在第1、2、3、4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掌揉法或擦法自上而下揉擦至尾骨两旁约2分钟,以局部按压有酸胀感为度。

功效:主治便秘、小腹胀痛、痔疮等。

大便不通吃什么

1、胡萝卜番茄南瓜汁

南瓜去皮去籽切块,上锅蒸熟晾凉。胡萝卜去皮切块,番茄切块,备用。所有材料入搅拌机,加入1大杯凉开水打成汁;最后手动过滤出汁,倒入杯中即可。

这款饮品具有清热除烦、健胃消食、通便排毒等功效,一般人群均可饮用,但体虚气弱、脾胃虚寒不宜多饮。胡萝卜含有植物纤维,吸水性强,在肠道中体积容易膨胀,是肠道中的“充盈物质”,可加强肠道的蠕动,有通便之效!

2、黄瓜梨子汁

黄瓜洗净切成丁,雪梨洗净去核切丁。将黄瓜、雪梨放入果汁杯内,用手动搅拌机打搅。打搅成汁即可。最后倒出滤出渣。

黄瓜含有细纤维素,这种纤维素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体内宿便的排出,营养丰富的黄瓜有利于“清扫”体内垃圾之效。排便不畅严重的话,还可以在果蔬汁中加入奘灵水苏糖,奘灵水苏糖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胃蠕动和肠内水分,促进代谢废物毒素排泄,清理体内垃圾,使肠中常清。

3、菠萝木瓜汁

菠萝去皮后用淡盐水浸泡10分钟。把木瓜,苹果,橙子分别去皮。把切小块的所有水果放入搅拌机。搅打成果汁即可饮用。

菠萝可是春季常见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菠萝性味甘平,具有健胃消食、补脾止泻、清胃解渴等功用。木瓜则也能够消食通便养胃。

润肠通便的中药有哪些

1、芦荟红枣茶

材料:芦荟3片、红枣15粒、寡糖20ml、水300ml。

做法:芦荟削去边刺后,连皮带肉切小块,连红枣和水用大火滚开后,小火续煮20分钟,滤渣加入寡糖调味。

功效:芦荟含Aloecin与芦荟霉素,有健胃整肠,促进肠胃蠕动的功效,故有助于清肠排便。

注意:芦荟滑腻,会使受精卵着床不易,孕妇勿食用。

2、当归决明茶

材料:当归12g、肉苁蓉12g、炒决明子12g、水1000ml。

做法:当归、肉苁蓉、炒决明子,放入锅中加水1000ml,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去渣取汁当茶饮温服。

功效:滋补肝肾、润肠通便,适用于一般便秘。

注意:腹泻、肠胃有实热的便秘,不宜饮用。

立刻缓解拉肚子的方法 按摩天枢穴

天枢穴是胃经脉气所发,按摩此穴具有调理胃肠、通利大便、消炎止泻、理气行滞、消食等功能。主治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

肚脐两侧2寸处。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先排去大便,仰卧于床上,或坐在椅子上、沙发上,解开腰带,露出肚脐部,全身尽量放松,分别用拇指指腹压在两侧天枢穴上,力度由轻渐重,缓缓下压(指力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持续4~6分钟,将手指慢慢抬起(但不要离开皮肤),再在原处按揉片刻。

腹部不适可用按摩来缓解

1、揉揉肚子可缓解胀气

胀气是小朋友们比较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当小孩出现胀气的时候,家长可以用双手在小朋友的肚子上轻轻的揉几下,这个小动作可以很好的缓解胀气。

2、顺时针按摩缓解便秘

便秘是如今许多朋友都有的烦恼,特别是对于经常久坐、下馆子的上班族来讲,便秘更是常见,专家建议,便秘的时候可以用双手以顺时针的方向推揉腹部来起到排便的作用。

做法:双手握拳放在肚脐上方,顺时针旋转按摩10-20次即可。

3、按摩肚脐两边缓解腹泻

夏季食物容易变质,很多朋友因为误食过期的饮食而导致腹泻,同时还伴随着大便不成形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按摩肚脐两边的“天枢穴”来缓解病情,用食指跟中指的指腹,按压肚脐左右两边2寸处的天枢穴即可。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按摩方法以外,当我们出现腹部不适的时候可以多关注一些肚脐周围的几个穴位——气海穴、关元穴、天枢穴以及水道穴,这些穴位都有很好的缓解腹部不适症状的作用。

气海穴: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在肚脐下方1.5寸的位置,按摩气海穴有一个功效是可以起到暖身的作用,当我们出现腹痛的时候可以按摩气海穴,热度可以帮我们缓解腹痛。

关元穴:关元穴与气海穴一样,位于下腹部,不过它比气海穴的位置还要再低一点,处于肚脐下方3寸的位置,这个穴位具有元固本的功效,当我们出现腹泻的时候可以按摩关元穴配合天枢穴、气海穴来治疗。

天枢穴:上面我们有提到,天枢穴可以起到治疗腹泻的作用,事实上,天枢穴是以治疗肠胃疾病为主的,所以当我们出现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等疾病的时候都是可以按摩天枢穴来缓解病情。

水道穴:很多朋友对水道穴并不了解,若是我们经常出现腹胀的情况,按摩水道穴可以快速缓解病情,此外,水道穴还有治疗女性痛经、小儿疝气等作用。

婴儿腹胀是什么原因 按摩

婴儿出现腹胀问题,按摩方式是被常用的一种缓解方法。在按摩的时候,爸爸妈妈们要找准按摩的穴位,膻中穴、水分穴以及足三里穴都是需要被按摩的穴位。不过力度要适当,不要弄疼孩子。由于不同婴儿症状存在差异,有些孩子除了腹胀之外,还有大便不通畅以及恶心的情况。在按摩的时候,可以按摩孩子的板门穴位,加快大肠的蠕动,还可以按摩天枢穴位。

拉肚子按摩什么地方可以止泻 按揉天枢穴

天枢穴位于肚脐两旁,拉肚子的时候可以给自己做做穴位按摩,以缓解腹泻症状。具体按摩方法如下:

排便后,取坐位或仰卧位,用食指和中指的指端,慢慢深压住肚脐左右两边的天枢穴(脐旁2寸处),约按压10分钟后,再慢慢抬起按压的手指。一般按压一次可以缓解腹泻,使大便成形。

婴儿腹胀按摩手法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妈妈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穴1分钟。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2、随症加减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揉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揉天枢穴2分钟。

(2)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

(3)脾虚型:腹部胀满,不欲饮食,喜温喜按,气短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揉板门50次。

②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③捏脊5—10遍。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妈妈用拇指运内八卦100次,推板门200次。

(2)患儿仰卧,妈妈用大鱼际(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的部位);顺时针摩中脘5分钟,然后分腹阴阳50次。

(3)按揉天枢、脾俞,足三里穴各1分钟。

按摩解决婴儿腹胀问题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穴1分钟。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2.随证加减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揉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揉天枢穴2分钟。

(2)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

(3)脾虚型:腹部胀满,不欲饮食,喜温喜按,气短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揉板门50次。

②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③捏脊5~10遍。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用拇指运内八卦100次,推板门200次。

(2)患儿仰卧,家长用大鱼际;顺时针摩中脘5分钟,然后分腹阴阳50次。

(3)按揉天枢、脾俞,足三里穴各1分钟。

宝宝腹胀怎么办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穴1分钟。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2)患儿仰卧,家长用拇指运内八卦100次,推板门200次。患儿仰卧,家长用大鱼际。顺时针摩中脘5分钟,然后分腹阴阳50次。按揉天枢、脾俞,足三里穴各1分钟。

2、随病症增加按摩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

①揉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揉天枢穴2分钟。

(2)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

(3)脾虚型:腹部胀满,不欲饮食,喜温喜按,气短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

①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揉板门50次。

②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③捏脊5~10遍。

如何缓解老人便秘

1.吃产气食品

多用产气食品:如生葱、洋葱、生黄瓜、生苤蓝、生萝卜等,利用它们在肠道内的发酵作用,产生鼓肠,以增加肠蠕动,利于排便。

2.多吃维生素B的食物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多用含维生素B的食品,如粗粮、豆类,必要时可补充片剂维生素B1。因为如果体内维生素B1不足,可影响神经传导,减缓胃肠蠕动,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

3.坚持饮水

若便秘是由于饮水量不足所致者,应把饮水视为服药。坚持每天早上空腹饮一杯凉开水或淡盐水,平时养成饮水习惯,对便秘也大有裨益。

4.养成定时解大便的习惯

最好在早餐后20分钟。大便前饮水500毫升,并散步10-15分钟。起初即使无便意,也要根据自己规定的时间上厕所蹲10-20分钟,排大便是中枢神经支配下的全身性协调动作,排便时注意力要集中,不要看报、思考问题。

5.穴位按压法

即在大便时用左手食指用力按压左侧天枢穴下(约位于脐左边3厘米,直下1厘米外),至有明显酸胀感时即按住不动,坚持数10秒种后就会感到有便意,此时再配合屏气以增加腹内压力,即可排便。如一次无效,可反复数次直至排便。

6.揉摸天枢

老人便秘还可以按摩天枢。按摩天枢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为左右对称两穴。它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两腿并拢坐在椅子上,按压天枢穴,左腿尽量向上抬,然后收回,换右腿上抬、收回为1次,反复做5次。在大便时,可以用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至有酸胀感时按住不动,坚持一分钟左右即有便意,然后屏气增加腹内压力即可排便。

婴儿腹胀按摩改善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穴1分钟。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2.随证加减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揉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揉天枢穴2分钟。

(2)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

(3)脾虚型:腹部胀满,不欲饮食,喜温喜按,气短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揉板门50次。

②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③捏脊5~10遍。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用拇指运内八卦100次,推板门200次。

(2)患儿仰卧,家长用大鱼际;顺时针摩中脘5分钟,然后分腹阴阳50次。

(3)按揉天枢、脾俞,足三里穴各1分钟。

生活调理

(1)腹胀是消化系统疾病常伴有的症状和体征,所以按摩时应详细诊察其致病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2)合理喂养,培养小儿正常的饮食习惯。

(3)起居有常。避免寒冷刺激。

天枢按摩的最佳时间 按摩天枢的正确方法

两腿分开站立,与肩同宽,以食指,中指指腹按压天枢穴,在刺激腧穴的同时,向前挺出腹部,并缓慢吸气,然后上身缓慢向前倾呼气,反复做5次,两腿并拢坐于椅子上,按压天枢穴,左腿尽量上抬,然后收回,换右腿上抬,收回为1次,反复做5 次。

先排去大便,仰卧于床上,或坐在椅子上,沙发上,解开腰带,露出肚脐部,全身尽量放松,分别用拇指指腹压在两侧天枢穴上,力度由轻渐重,缓缓下压,持续4-6分钟,将手指慢慢抬起,不要离开皮肤,再在原处按揉片刻。

慢性前列腺炎怎么按摩 慢性前列腺炎按摩穴位

气海穴:用食指,中指按揉气海穴50-60次,力度以感觉酸胀为佳。对前列腺炎的治疗有较好的辅助作用。气海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天枢穴:用中指按揉天枢穴50-60次,力度以感到微热为佳。对前列腺炎,阑尾炎,胆囊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天枢在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

中极穴:用大鱼际法按揉中极穴50-60次。对前列腺炎,小便不利,遗尿,阳痿患者有治疗效果。中极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气海的作用 气海的配伍功效

气海穴配三阴交穴:治白浊、遗精。

气海穴配关元穴:治产后恶露不止。

气海穴配灸关元穴、膏肓穴、足三里穴:治喘息短气(元气虚惫)。

气海穴配关元穴、命门穴(重灸)、神阙穴(隔盐灸):急救中风脱症。

气海穴配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天枢穴、上巨虚穴:治胃腹胀痛、呃逆、呕吐、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止(脾气虚弱)。

气海穴配中极穴、带脉穴、肾俞穴、三阴交穴:治月经不调(《针灸大成》);。

气海穴配三阴交穴:治白浊、遗精、经少、下腹痛(《腧穴学》)。

气海穴配关元穴、阴陵泉穴、大敦穴、行间穴:有行气通经,清热除湿的作用。主治小便淋沥不尽,少腹胀痛,黄白带下。

相关推荐

便秘的刮痧疗法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病症。便秘是临床常见症状,可出现于各种急慢性病症过程中。 主要症状有粪便量少、干硬、次数减少等,轻者可无其他症状。部分顽固性便秘者可十余天到一个月才大便一次,可伴有肛门直肠压迫感,排便不净感,便意频发。亦可有会阴、臀、大腿后面和髋关节附近区域的钝痛,并于排便后消失。并发痔疮、肛裂、肛周溃疡的乳头炎者,可出现肛门灼痛和便血。有时亦可有头昏头痛、厌食、口臭、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另外可有各种器

便秘的刮痧疗法

主要症状有粪便量少、干硬、次数减少等,轻者可无其他症状。部分顽固性便秘者可十余天到一个月才大便一次,可伴有肛门直肠压迫感,排便不净感,便意频发。亦可有会阴、臀、大腿后面和髋关节附近区域的钝痛,并于排便后消失。并发痔疮、肛裂、肛周溃疡的乳头炎者,可出现肛门灼痛和便血。有时亦可有头昏头痛、厌食、口臭、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另外可有各种器质性病变相应的临床症状。本病可分为实证与虚证两大类。 实证便秘 1、症状 以大便秘结,暖气频作,腹中胀痛,纳食减少为主要症状。 2、治法 选穴:大肠俞、小肠俞、天枢、肾俞、大椎、

小孩便秘按摩方法 按摩肚子上的天枢穴

除了腹部的整体按摩外,便秘小儿还可以通过按摩肚脐旁的天枢穴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定位:天枢穴是以肚脐为对称轴的两个穴位,位于肚脐左右两寸处。 按摩方法:小孩睡前,家长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摩孩子的天枢穴5分钟。

大便不通按摩哪里 大便不通基本按摩手法

按摩手法:一指禅,㨰,按,揉,摩,擦。 取穴与部位:中脘,天枢,气海,关元,大肠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 操作: 1.患者俯卧,在背部两侧膀胱经用㨰法,重点在脾俞,胃俞,大肠俞,八髎。 2.患者仰卧,一指禅推中脘,天枢,气海,关元。 3.顺时针摩腹。

5个穴位按摩轻松减肚子

一、大横穴 在肚脐眼的水平线上,乳头的正下方。天枢穴位置在向外侧的3指处,按摩此穴位可以调节大肠的运动。 二、天枢穴 肚脐左右3指宽的位置。对于便秘以及伴随便秘的腹胀有效。 三、大巨穴 天枢穴以下3指,和天枢穴一样对于便秘和腹胀有效。 四、水分穴 肚脐眼上大约一指宽。促进排泄功能,提高水分代谢。 五、中脘穴 肚脐上边4指高处,肚脐和胸骨下端1/2处。调节身体消化机能,通便。

艾灸天枢的功效 艾灸天枢的作用

天枢穴在肚脐两旁,是胃经上的重要穴位,其位置对应着肠道,艾灸此穴能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可以起到防治便秘的作用。 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同时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大肠功能出现问题,天枢穴会有痛感,艾灸刺激该穴位,可以改善肠腑功能,治疗大肠疾患。 天枢是大肠募穴,总辖大肠经的气血,而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又是相邻想通的关系,因此任何部位受外邪侵入都会在天枢有所反应,胃不舒服可以通过艾灸天枢穴来调理,增强肠胃功能,调整肠道蠕动,消除胃积滞,从而提高胃动力。 天枢主辖人体气机沉浮,艾灸此穴可调整人体气血运转,增强脾胃功能,

宝宝痢疾推拿好吗 白痢推拿手法

主要症状:大便中有白色的黏液,同时有腹痛的症状,面色呈青白色,喜热饮,腹部发凉,小便清而长。 推拿方法: 主穴:分阴阳2-3分钟,以阳为主;推补脾经5分钟,揉一窝蜂4分钟;揉外劳宫4分钟,捏挤神阙和天枢穴。 推拿功效:分阴阳可平衡体内阴阳,让大便恢复正常颜色;推补脾经,揉一窝蜂可健脾并帮助想消化;揉外劳宫,捏挤神阙和天枢穴可温养下元,止腹痛,缓解腹胀腹泻。 配穴:推补肾经7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推清大肠经3分钟。 推拿功效:推补肾经,揉二人上马可温补肾气,使大小便趋于正

肚子疼按摩方法 深压天枢穴

位置:天枢穴位置肚脐两旁的两个拇指宽度的位置。 手法:按压天枢穴的时候,取坐位或者仰卧位,用食指和中指的指端慢慢的深压左右天枢穴1-2分钟,然后再慢慢的天气手指,反复的做几次,就会感到腹痛会明显减轻。

婴儿腹胀如何缓解

按摩方法一 :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穴1分钟。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2、随证加减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揉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揉天枢穴2分钟。 (2)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 (3)脾虚型:腹

婴儿腹胀按摩手法

如果宝宝能吃、能拉、没有呕吐的现象、肚子摸起来软软的、活动力良好、排气正常、体重正常增加,那么这一类的腹胀大多属于功能性腹胀,无须特别治疗,可用按摩手法缓解宝宝的不适症状。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妈妈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穴1分钟。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2、随症加减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揉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