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刮痧哪个部位图解 胸闷咳喘刮云门穴
咳嗽刮痧哪个部位图解 胸闷咳喘刮云门穴
定位:在胸外侧,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刮拭功效:清肺泻热,理气平喘。
主治疾病:胸中烦痛,咳嗽,气喘,肩背痛。
咳嗽刮痧刮哪里效果最快
气喘咳嗽刮中府穴
定位:在胸外侧,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
刮拭功效:清泻肺热,止咳平喘,通经活络。
主治疾病:胸痛,肺胀满,气喘,咳嗽,肩背痛。
胸闷咳喘刮云门穴
定位:在胸外侧,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刮拭功效:清肺泻热,理气平喘。
主治疾病:胸中烦痛,咳嗽,气喘,肩背痛。
咳嗽咽痛刮尺泽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处。
刮拭功效:止痛消炎,清热和胃。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胸部胀满,肘臂挛痛。
咳嗽咯血刮孔最穴
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刮拭功效:润肺理气,清热止血。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病,痔疾。
小孩热感冒咳嗽怎么办 刮痧法
刮痧能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加速机体的排毒,有镇痛、活血化瘀、清热消肿、祛痰解痉等功效。对小孩由于患然感冒而导致的咳嗽,痰多有显著的疗效。具体方法如下:首先找到大椎穴、风门穴、肺俞穴、膻中穴、放痧穴,中府穴、太冲穴然后用水牛角刮痧板,在以上穴位处倒几滴红花油,先刮颈部大椎穴,再刮背部风门穴、肺俞穴然后刮胸部膻中穴、中府穴,最后刮足背部太冲穴即可。
支气管炎咳嗽怎么治疗 刮痧疗法
取穴部位:发作时取大椎、定喘,肺俞,天突、膻中、中府及尺泽、前胸和上肢内侧。
操作手法:
1、先刮大椎和两侧的定喘、肺俞两穴,再刮天突、膻中、中府三穴及前胸;
2、最后刮尺泽穴与上肢内侧部位,力道由轻到重,至皮肤出现痧痕为度。
功效:主治支气管炎症,当疾病发作时,可用该疗法来缓解。
取穴部位:定喘、肾俞、志室、风门、肺俞、太渊及前臂内侧、足三里。
操作手法:宜先刮定喘、风门、肺俞,再刮肾俞、志室及腰部,然后刮太渊及前臂内侧,最后刮足三里,轻刮的力度要适中,以有痧痕为止。
功效:该方法主要用来调理支气管炎咳嗽之症,作为长期调理之法,需要长期坚持。
小孩便秘刮痧刮哪里 孩子咳嗽能刮痧吗
孩子咳嗽是可以刮痧的。
刮痧疗法是集穴位刺激,局部按摩,药物外治于一体,通过刮拭局部体表,达到调整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止咳平喘目的。其平喘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局部刺激作用
通过对局部皮表的直接刮拭,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充血,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加速,从而使阳气流行,血运顺畅,营卫调和,达到止咳平喘作用。
2.药物介质的药理作用
刮痧疗法可采用平喘中药制成的药物介质,通过皮肤穴位的吸收,渗透进入血液循环,发挥较明显的缓解解痉,止咳平喘作用。
3.肌肤溢邪排毒作用
通过对人体皮肤进行刮拭,可使局部腠理开泄,郁滞肌表的风,寒,湿,热,痰,瘀等邪读以及内生郁积在经络气血之邪毒从皮腠排泄于外,从而起到排毒抗炎,止咳平喘的作用。
1.急性咳嗽刮痧疗法
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放痧穴:肺俞,太冲,
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风门,肺俞,身柱,然后刮胸部中府,膻中,最后刮足背部太冲。
刮拭方法:泻法,太冲,肺俞可放痧。
方义:大椎为诸阳经交会穴,可疏泄阳邪而退热,肺俞,中府相配可调补肺气,止咳化痰;风门主上气咳喘;膻中理气化痰,止咳平喘;太冲可泄肝火止咳;身柱配肺俞可清热宣肺,治疗咳嗽喘疾。
2.慢性咳嗽刮痧疗法
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肾俞。
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的风门,肺俞,身柱,肾俞,最后刮胸部中府,膻中。
刮拭方法:补法。
方义:大椎为诸阳经交会穴,可疏泄阳邪而退热,肺俞与中府相配调补肺气,止咳化痰;风门主上气咳喘;膻中理气化痰,止咳平喘;身柱配肺俞可清热宣肺,治疗咳喘。肾俞治咳喘少气。
刮痧可以治咳嗽吗
咳嗽能刮痧吗
咳嗽是常见的生活疾病,那么咳嗽到底能不能用刮痧来治疗么?中医专家表示,经渠穴治疗各种咳嗽都有效,使用方便,无需辨证。孔最穴对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扁桃体炎效果也不错,若在少商、商阳点刺放血对于咳嗽、咽痛、扁桃体炎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专家认为,咳嗽可以刮痧。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各种俞脉刮痧,从大椎穴开始直到腰俞结束。刮痧不仅仅是一点,它涉及面很广泛,在刮督脉的同时就业把膀胱经连带上了。可以说一石二鸟。刮痧不仅仅是治疗,同时也是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功能的一种方法和治疗手段。
咳嗽刮痧的方法
从大椎开始到身柱结束,先是督脉刮痧,然后呈八字刮开这里不仅仅涉及到督脉,同时还涉及到膀胱经的几部穴位。
大椎到大抒;陶道到风门;陶道下一寸到肺俞,这里可以排三版。 前面的云门和中府从云门往下刮到中府,然后从廉泉到天突下一点。这里可以排两版 刮痧期间,如果痧痕起的很明显,可以隔三天刮痧一次,如果痧痕不明显,可以每日刮痧一次,连续 刮痧一个星期,算是一个疗程。
同时还要坚持你每天的艾灸。艾灸大椎,肺俞,风门,天突,神阙。
文中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咳嗽是否能刮痧以及咳嗽如何刮痧的内容,如果你在秋季经常出现感冒、咳嗽,那么不如试试刮痧,相信它一定能改善你的病症。
喉咙痒咳嗽有痰怎么办
按摩治疗
按压云门穴
位置: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锁骨下缘处。简易取穴法:当手叉腰时,在锁骨外端下缘出现一个三角形的凹陷,其中心即是云门。
方法:正坐位或仰卧位,以中指指腹按揉对侧的云门穴。按揉的力度要适中,以微有酸痛感为度,不可用力过大,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按揉,两手交替反复进行,每次按揉1-2分钟。
功效:按压云门穴具有清宣肺气、止咳化痰、降逆平喘的功效,主要治疗咳嗽、起床等呼吸系统疾病。
刮痧治疗
穴位:天突、膻中穴、尺泽穴、肺俞、丰隆穴、足三里
操作手法:用刮痧板的厚缘从天突至膻中进行刮痧,再用瓷勺刮尺泽、肺俞,直到皮肤出现痧痕或变成紫红色为止。
拔罐治疗
取穴:风门、肺俞、大椎、天突、膻中、丰隆
操作手法:祛邪解表的穴位,常用的是大椎、肺俞和风门,每天选2-3个穴位交替拔罐。膻中穴采用留罐法。
注意:拔罐时间不宜太长,避免引起气胸。
茶疗方
芒果白糖绿茶
食材:芒果肉50g,绿茶3g,白糖25g
做法:将芒果肉加水煮熟,趁热加入绿茶、白糖调匀即可。
功效:此茶疗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的辅助功效,对咳嗽有痰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荞麦绿茶
食材:荞麦面120g、绿茶10g、蜂蜜80g
做法:将绿茶研究成末,与其余两味一起搅拌均匀备用。每次取20g,用沸水冲泡。
用法:每日2剂,代茶服用。
功效:此茶疗具有润肺、止咳、化痰的辅助功效,对咳嗽痰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食疗方
糖煮雪梨
食材:雪梨500g、蜂蜜、白砂糖各适量。
做法:
1.将雪梨用流失洗净,然后用果皮刀去皮,切成小块。
2.锅里加水,放入雪梨块,用大伙煮沸,然后转为小火慢煮,煮到谁分收干时放入白砂糖和蜂蜜即可直接使用。
功效:此方具有生津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咳嗽症状。
偏方治疗
食材:苹果1个,川贝粉10g,蜂蜜适量。
做法:将苹果平切盖,挖呈空心。在苹果内放入川贝粉、蜂蜜,将盖改好,用牙签固定,隔水炖煮2个小时了,可以缓解咳嗽。
食材:枇杷叶8-9片。
做法:将枇杷叶去毛洗净,放小锅中煎煮,取汁。代茶饮,随时可饮用。可缓解咳嗽。
咳嗽的刮痧疗法
一、外感咳嗽
(一)症状
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
(二)治法
(1)选穴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 放痧穴:肺俞、太冲。
(2)定位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身柱: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膻中: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中府:前壁的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问隙。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问隙的后方凹陷处。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风门、肺俞、身柱,然后刮胸部中府、膻中,最后刮足背部太冲。
(4)刮拭方法泻法。太冲、肺俞可放痧。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线,从风门穴经肺俞穴向下刮至身柱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至膻中穴。肺俞、太冲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二、内伤咳嗽
(一)症状
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见他脏见证。
(二)治法
(1)选穴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肾俞(见图2-2-1、图2-2-2)
(2)定位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身柱: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膻中: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问,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的风门、肺俞、身柱、肾俞,最后刮胸部中府、膻中。
(4)刮拭方法补法。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线,从风门穴经肺俞穴向下刮至身柱穴,再至肾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至膻中穴。
咳嗽刮痧刮哪里
急性咳嗽刮痧疗法
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放痧穴:肺俞,太冲,
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风门,肺俞,身柱,然后刮胸部中府,膻中,最后刮足背部太冲。
刮拭方法:泻法,太冲,肺俞可放痧。
方义:大椎为诸阳经交会穴,可疏泄阳邪而退热,肺俞,中府相配可调补肺气,止咳化痰;风门主上气咳喘;膻中理气化痰,止咳平喘;太冲可泄肝火止咳;身柱配肺俞可清热宣肺,治疗咳嗽喘疾。
慢性咳嗽刮痧疗法
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肾俞。
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的风门,肺俞,身柱,肾俞,最后刮胸部中府,膻中。
刮拭方法:补法。
方义:大椎为诸阳经交会穴,可疏泄阳邪而退热,肺俞与中府相配调补肺气,止咳化痰;风门主上气咳喘;膻中理气化痰,止咳平喘;身柱配肺俞可清热宣肺,治疗咳喘。肾俞治咳喘少气。
肺痨的刮痧疗法
一、肺阴亏虚
(一)症状
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干咳、痰少黏白、舌红等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太渊及前臂,肺俞至膏肓、中府及前胸、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2)定位
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膏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中府: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3)刮拭顺序
先刮背部肺俞至膏肓,再刮中府及前胸,然后刮前臂,重在太渊,最后刮下肢三阴交、足三里、太溪。
(4)刮拭方法
补法。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背部,从肺俞穴一直到膏肓穴,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出痧为度。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然后由内向外横式刮,每一个肋间隙刮30次左右,中府穴加强。双上肢内侧肺经、心包经、心经,由上而下刮30次左右,不一定出痧,重刮太渊。最后重刮三阴交、足三里、太溪3穴,各30次,不出痧。
二、阴虚火旺
(一)症状
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咳呛气急,午后颧红,五心烦热等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太渊及前臂、肺俞、中府及前胸、鱼际、孔最至阴郄、太溪。
(2)定位
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府: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穴下l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
鱼际: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孔最: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阴郄: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3)刮拭顺序
先刮背部肺俞,再刮前胸中府,然后刮孔最至阴郄和整个鱼际,最后刮太溪。
(4)刮拭方法
补法。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背部,重刮肺俞30次,出痧为度。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然后由内向外横向刮拭,每个肋间隙刮30次左右,中府穴加强。后用刮痧板角部从孔最刮至阴郄和整个鱼际,30次,可不出痧。最后重刮太溪穴,30次,不出痧。
三、气阴耗伤
(一)症状
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咳嗽无力、气短声低,自汗与盗汗并见,面色白光白等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太渊及前臂、肺俞至膏肓、三阴交、足三里、膻中。
(2)定位
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膏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膻中:膻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3)刮拭顺序
先刮背部肺俞至膏肓,再刮膻中,然后刮前臂重点太渊穴,最后刮下肢三阴交和足三里。
(4)刮拭方法
补法。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背部,从肺俞穴一直到膏肓穴,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出痧为度。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膻中穴,出痧为度。双上肢内侧肺经、心包经、心经,由上而下刮30次左右,不一定出痧,重刮太渊。最后重刮三阴交、足三里,各30次,不出痧。
四、阴阳两虚
(一)症状
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咳嗽、咳逆喘息少气,声嘶或失音,面浮肢肿,大肉尽脱,男子滑精、阳痿,女子经少、经闭等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太渊及前臂、肺俞至膏肓至。肾俞、关元至气海、太溪、足三里。
(2)定位
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膏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关元: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气海:人体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3)刮拭顺序
先刮背部肺俞至膏肓、肾俞,再刮腹部关元至气海,然后刮前臂及太渊,重在太渊,最后刮足三里、太溪。
(4)刮拭方法
补法。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背部,用刮板角部从肺俞穴经膏肓穴一直到肾俞穴,应一次到位,中问不要停顿,出痧为度。然后刮腹部,从关元至气海,由上至下,刮30次,出痧为度。之后刮双上肢内侧肺经、心包经、心经,由上而下刮30次左右,不一定出痧,重刮太渊。最后重刮太溪、足三里,各30次,不出痧。
咳嗽刮痧哪里效果最快
1.气喘咳嗽刮中府穴
定位:在胸外侧,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
刮拭功效:清泻肺热,止咳平喘,通经活络。
主治疾病:胸痛,肺胀满,气喘,咳嗽,肩背痛。
2.胸闷咳喘刮云门穴
定位:在胸外侧,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刮拭功效:清肺泻热,理气平喘。
主治疾病:胸中烦痛,咳嗽,气喘,肩背痛。
3.咳嗽咽痛刮尺泽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处。
刮拭功效:止痛消炎,清热和胃。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胸部胀满,肘臂挛痛。
4.咳嗽咯血刮孔最穴
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刮拭功效:润肺理气,清热止血。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病,痔疾。
5.咳喘头痛刮列缺穴
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刮拭功效:利水通淋,止咳平喘,通经活络。
主治疾病:伤风头痛,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牙痛,口眼喎斜,项强。
6.咳喘咽痛刮经渠穴
定位:现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刮拭功效:降逆平喘,宣肺利咽。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痛,胸痛,掌中热,手腕痛。
7.止咳祛痰刮太渊穴
定位:在腕掌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刮拭功效:通调血脉,止咳祛痰。
主治疾病:咽喉肿痛,气喘,咯血,心动过速,胸痛,无脉症。
8.利咽止咳刮鱼际穴
定位: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刮拭功效:清热消炎,利咽止痛。
主治疾病:咽喉肿痛,咳嗽,失声,发热,咯血。
9.风热咳嗽刮少商穴
定位: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刮拭功效:通咽利喉,利湿开窍,清热解表。
主治疾病: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咳嗽,鼻衄,昏迷,癫狂。
10.咽炎气喘刮水突穴
定位: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
刮拭功效:降逆平喘,清热利咽。
主治疾病:咽喉肿痛,咳嗽,气喘。
支气管哮喘的刮痧疗法
(1)风寒束肺型
症状和体征:喘息急促,胸部窒闷,咳嗽,痰多清稀,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则:散寒止咳,宣肺平喘。以刮拭手太阴肺经和背俞穴为主。
刮拭方法:①从上到下刮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从内向外刮也可以),左右各30次,在肺俞、风门穴处要用力刮拭;②刮双侧定喘穴、膏肓穴,左右各30次;③从两乳中第三肋骨前端开始经膻中穴刮至对侧,刮30次;④刮列缺穴、尺泽穴,左右各30次。
(2)风热犯肺型
症状和体征:喘息急促,声高气粗,咳嗽,痰黄稠黏,咯吐不利,心烦胸闷,面红,伴有发热恶风,口渴喜冷饮,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则:清热解表,宣肺平喘。以刮拭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丰。
刮拭方法:①从上向下刮双侧定喘穴、膏肓穴,左右各30次;②从两乳中第三肋骨前端开始经膻中穴刮至对侧,刮30次;③从风府刮至大椎30次;④从上向下刮丰隆穴,左右各30次;⑤刮列缺穴、孔最穴,左右各30次。
刮背对咳嗽有好处吗 大人咳嗽刮痧刮哪里
根据咳嗽病症确定具体刮痧位置,对症治疗效果更好,具体刮痧止咳方法可参考如下操作:
1、症状
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
2、穴位
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身柱: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膻中: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中府:前壁的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问隙。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问隙的后方凹陷处。
3、刮拭顺序
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风门、肺俞、身柱,然后刮胸部中府、膻中,最后刮足背部太冲。
4、刮拭方法
太冲、肺俞可放痧。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线,从风门穴经肺俞穴向下刮至身柱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至膻中穴。肺俞、太冲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1、症状
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见他脏见证。
2、穴位
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身柱: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膻中: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问,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刮拭顺序
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的风门、肺俞、身柱、肾俞,最后刮胸部中府、膻中。
4、刮拭方法
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线,从风门穴经肺俞穴向下刮至身柱穴,再至肾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至膻中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