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核鉴别诊断的10大疾病
淋巴结核鉴别诊断的10大疾病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此病是由EB病毒(EB病毒【译】:又称人类疱疹病毒,主要感染人类口咽部的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青少年多见。此症往往以上感症状开始,全身淋巴结急性肿大,以颈部明显,两侧多对称,中度硬,不粘连,不化脓,有压痛。可伴有发热、皮疹,血象分类淋巴细胞可达50%—90%,可见异型淋巴细胞,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
2、急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急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大多由淋巴结引流区组织内的细菌感染沿淋巴管蔓延所致。来自口腔,牙齿及扁桃体的急性化脓性炎,常引起急性颈部淋巴结炎;来自下肢的化脓性炎,常引起急性腹股沟淋巴结炎;急性阑尾炎和急性肠炎往往引起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此时可见局部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质地较软。
3、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是由于局部组织器官的慢性感染以及组织破坏性产物的吸收波及引流区淋巴结所致。如牙齿或扁桃体的慢性感染可引起慢性颈部淋巴结炎,可见淋巴结中度肿大,质硬。组织学病变表现为淋巴结内的各种反应性增生。
4、结节病:是一种全身性肉芽肿病,可累及全身所有器官。病变常可累及多处淋巴结,但以双侧肺门淋巴结更多见。淋巴结活检标本中又以锁骨上淋巴结、斜角肌淋巴结、前臂内侧滑车上淋巴结为多。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女性多见。大体:淋巴结中度肿大,最大约2cm,肺门者可呈巨块状。淋巴结不与周围组织粘连,切面粉红、浅黄或灰褐色、质中。镜下结节与结核结节相似,但结节内一般无干酪样坏死,类上皮细胞增生显著,巨细胞数目多但细胞核不呈马蹄形或花环状排列,巨细胞内有时有星状或同心圆状钙化灶。该病与无干酪样坏死的上皮样结核几乎无法区别,抗酸染色寻找结核杆菌有时有帮助。值得一提的是结节病很少累及肠道和肠系膜淋巴结。
5、软下疳:为Ducreyi嗜血杆菌引起的局灶性传染病。阴部疼痛性小丘疹迅速破溃形成浅表溃疡,边缘不齐,周边发红,常相互融合。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并粘连在一起而形成脓肿、有波动感。脓肿上方皮肤红亮,可破溃形成窦道。应与脓肿型淋巴结结核鉴别。诊断主要由临床表现及性生活史确立,且可与淋巴结结核鉴别。本病细菌培养较难。
6、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本病由沙眼衣菌属的免疫型所引起,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初的症状为单侧有压痛的腹股淋巴结肿大,发展形成巨大而有压痛和波动的肿块,与深部组织粘连、上方皮肤有炎症,可形成瘘管。可伴有发热、头痛、关节痛等全身症状。诊断依性生活史、临床表现及补体结合试验,有条件可作免疫荧光镜检。
7、非结核分枝杆菌淋巴结炎: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淋巴结炎主要为鸟——胞内复合菌、瘰疬分枝杆菌所致,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亦可累及耳部、腹部沟、腋下淋巴结。确定诊断有赖于病原学证据,活检发现NTM,并显示相应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8、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艾滋病,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此病前期可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多见于头颈部,最多的是胸锁乳突肌后缘淋巴结。其特点为:(1)有多个性伴侣史;输血和输入血制品史。(2)大多为青壮年男性。(3)有长达数月的低热、疲倦、乏力、消瘦、盗汗等。(4)周围血中淋巴细胞减少,CD4/CD8<1。(5)抗HIV抗体阳性。
9、恶性淋巴瘤:以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为特征,全身淋巴结均可累及,以颈部淋巴结为多见。该病病程发展快,常有发热、消瘦、盗汗、皮肤瘙痒、肝脾肿大、黄疸伴有纵隔及腹腔内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活检,淋巴结穿刺抽液涂片和淋巴结印片对诊断很有价值。
10、白血病:各类白血病常伴有全身或局部浅表淋巴结肿大,62.2%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4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有淋巴结肿大,常为浅表淋巴结肿大,多光滑,无压痛,不粘连,不化脓,质地较硬,常伴发热、胸骨压痛、肝脾肿大、出血、贫血、白细胞显著升高或不升高,骨髓象中原始和幼稚细胞大量增生。
霍金淋巴肿瘤的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淋巴结核、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病以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等鉴别,并应注意与转移癌鉴别。颈部淋巴结肿大应排除鼻咽癌、甲状腺癌等,纵隔肿块需除外肺癌、胸腺瘤。腋下淋巴结肿大应与乳腺癌鉴别。以上疾病的鉴别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病理组织学诊断是霍奇金淋巴瘤确诊的必要依据。病理学诊断通常要具有典型的RS细胞,并需结合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粒细胞等多种反应性细胞成分背景的总体组织表现,结合CD15、CD30等免疫标志做出诊断。
非霍奇金淋巴瘤要和哪些疾病区分
1.慢性淋巴结炎 一般的慢性淋巴结炎多有感染灶,在急性期感染,如足癣感染,可致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或伴红,肿,热,痛等急性期表现,或只有淋巴结肿大伴疼痛,急性期过后,淋巴结缩小,疼痛消失,通常慢性淋巴结炎的淋巴结肿大较小,约0.5~1.0cm,质地较软,扁,多活动,而恶性淋巴瘤的淋巴结肿大具有较大,丰满,质韧的特点,必要时切除活检。
2.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除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外,扁桃体多为双侧肿大,红,肿,痛,且其上附有脓苔,扪之质地较软,炎症控制后,扁桃体可缩小,而恶性淋巴瘤侵及扁桃体,可双侧也可单侧,也可不对称地肿大,扪之质地较硬,韧,稍晚则累及周围组织,有可疑时可行扁桃体切除或活检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3.淋巴结结核 为特殊性慢性淋巴结炎,肿大的淋巴结以颈部多见,多伴有肺结核,如果伴有结核性全身中毒症状,如低热,盗汗,消瘦乏力等则与恶性淋巴瘤不易区别;淋巴结结核之淋巴结肿大,质较硬,表面不光滑,质地不均匀,或因干酪样坏死而呈囊性,或与皮肤粘连,活动度差,PPD试验呈阳性反应。
但要注意恶性淋巴瘤患者可以患有结核病,可能是由于较长期抗肿瘤治疗,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罹患结核等疾患,因此临床上应提高警惕,凡病情发生改变时,应尽可能再次取得病理或细胞学证据,以免误诊,误治。
4.结节病 多见于青少年及中年人,多侵及淋巴结,可以多处淋巴结肿大,常见于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或有气管旁及锁骨上淋巴结受累,淋巴结多在2cm直径以内,质地一般较硬,也可伴有长期低热,结节病的确诊需取活检,可找到上皮样结节,Kvein试验在结节病90%呈阳性反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在结节病患者的淋巴结及血清中均升高。
5.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该病在中国多见,多为青壮年,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但周围血白细胞数不高,用抗生素治疗无效,酷似恶性网织细胞增生症,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多见,直径多在1~2cm,质中或较软,不同于恶性淋巴瘤的淋巴结,确诊需行淋巴结活检,本病经过数周后退热而愈。
6.中央型肺癌侵犯纵隔,胸腺肿瘤 有时可与恶性淋巴瘤混淆,诊断有赖于肿块活检。
7.与霍奇金淋巴瘤相鉴别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霍奇金淋巴瘤十分相似,实际上,很难单从临床表现作出明确的鉴别诊断,只有组织病理学检查才能将两者明确区别诊断,但两者在临床上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表现。
还必须与霍奇金病,反应性滤泡增生,急性和慢性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猫爪病,恶性黑色素瘤,结核(特别是有肺门淋巴结肿大的原发性结核),以及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其他疾病包括苯妥英钠所致的假性淋巴瘤相鉴别。
肺结核诊断鉴别
诊断
病史
1.询问接触史或既往有胸膜炎、肛瘘、颈淋巴结肿大、糖尿病及卡介苗接触史。
2.有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全身不适、乏力、盗汗、食欲下降、面颊潮红等。粟粒性肺结核和干酪性肺炎往往伴高热,有的可伴关节痛,女性可有月经失调。
3.早期干咳,空洞形成合并感染时痰呈粘液脓性或脓性,咯血,胸痛,严重者有呼吸困难。
鉴别诊断
肺结核的临床与X线表现,常与多种非结核性肺病相似,甚易误诊,必须强调认真根据病史,相关实验室检查资料,X线片等综合分析,必要时尚需动态观察,审慎鉴别。
一、肺癌
中央型肺癌常有痰中带血,肺门附近有阴影,与肺门淋巴结结核相似,周围型肺癌可呈球状,分叶状块影,需与结核球鉴别,肺癌多见于40岁以上嗜烟男性常无明显毒性症状,多有刺激性咳嗽,胸痛及进行性消瘦,X线胸片示结核球周围可有卫星病灶,钙化,而癌肿病灶边缘常有切迹,毛刺,胸部CT扫描对鉴别两者常有帮助,中央型肺癌的CT所见有支气管内软组织密度块影附着在一侧增厚支气管壁上,肿块轮廓不规整,肺段及肺叶支气管不规则狭窄,纵隔淋巴结肿大等,结合痰结核菌,脱落细胞检查及通过纤支镜检查及活检等,常能及时鉴别,肺癌与肺结核的并存,亦需注意发现,临床上难以完全排除肺癌者,结合具体情况,必要时可考虑剖胸探查,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二、肺炎
典型肺炎球菌肺炎与浸润型肺结核区别不难,而病情进展较快的浸润型肺结核,扩大到整个肺叶,形成干酪样肺炎,易被误诊为肺炎球菌肺炎,前者起病急骤,高热,寒战,胸痛伴气急,咳铁锈色痰,X线征象病变常局限于一叶,抗生素治疗有效,干酪样肺炎则多有结核中毒症状,起病较慢,咳黄色粘液痰,X线征象病变多位于右上叶,可波及右上叶尖,后段,呈云絮状,密度不均,可出现虫蚀样空洞,抗结核治疗有效,痰中易找到结核菌。
有轻度咳嗽,低热的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或过敏性肺炎(嗜酸性粒细胞肺浸润症)在X线上的炎症征象,与早期浸润型肺结核相似,对这类一时难以鉴别的病例,不宜急于抗结核治疗,支原体肺炎通常在短时间内(2~3周)可自行消散过敏性肺炎的肺内浸润阴影常呈游走性,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三、肺脓肿
肺脓肿空洞多见于肺下叶,脓肿周围的炎症浸润较严重,空洞内常有液平面,肺结核空洞则多发生在肺上叶,空洞壁较薄,洞内有很少有液平面,此外,肺脓肿起病较急,高热,大量脓痰,痰中无结核菌,但有多种其他细菌,血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增多,抗生素治疗有效,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合并感染时易与慢性肺脓肿混淆,后者痰结核菌阴性。
四、支气管扩张
有慢性咳嗽,咯痰及反复咯血史,需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鉴别,但支气管扩张的痰结核攻阴性,X线胸片多无异常发现或仅见局部肺纹理增粗或卷发状阴影,CT有助确诊。
五、慢性支气管炎
老年慢支症状酷似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且近年来老年人肺结核的发病率有所增高,需认真鉴别两者,及时X线检查有助确诊。
六、其他发热性疾病
各型肺结核常有不同类型的发热,因此肺结核常是临床上发热原因不明的主要鉴别之一,伤寒,败血症,白血病,纵隔淋巴瘤及结节病等与结核病有诸多相似,伤寒有高热,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及肝脾在等临床表现,易与急性粟粒型结核混淆,但伤寒热型常呈稽留热,有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血清伤寒凝集试验阳性,血,粪便伤寒杆菌培养阳性,败血症起病急,寒战及弛张热型,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常有近期皮肤感染,疮疖挤压史或尿路,胆道等感染史,皮肤常见瘀点,病程中出现近徙病灶或感染性休克,血或骨髓培养可发现致病菌,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有发热,肝脾大,起病数周后出现特异性X线表现,偶尔血象呈类白血病反应或单核细胞异常增多,需与白血病鉴别,后者多有明显出血倾向,骨髓涂片及动态X线胸片随访有助确立诊断,成人支气管淋巴结核常表现为发热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应与结节病,纵隔淋巴瘤等鉴别,结核病患者结素试验阳性,抗结核治疗有效而淋巴瘤发展迅速,常有肝脾及浅表淋巴结肿大,确诊常需依赖活检,结节病通常不发热,肺门淋巴结肿大多为双侧性,结素试验阴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必要时应作活检以明确诊断。
以上所举,仅是少数主要的常见疾病,在具体鉴别时既需要全面掌握与分析患者具备的肺结核的诊断依据,又应熟悉此类易被混淆疾病的特点,尽量做到检查既要有针对性,又要认真动态观察与严格对比与判断 。
淋巴结核的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根据结核病接触史、局部体征,特别是已形成寒性脓肿或已溃破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或溃疡时多可作出明确诊断;必要时可作胸部透视明确有无肺结核。结核菌素试验能帮助诊断。
如仅有颈淋巴结肿大而无寒性脓肿或溃疡形成,颈部一侧或两侧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一般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初期肿大的淋巴结较硬、无痛,可推动。病变继续发展发生淋巴结周围炎,使淋巴结与皮肤和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各个淋巴结也可相互粘连,融合成团形成不易推动的结节性肿块。晚期淋巴结发生干酪样坏死,液化形成寒性脓肿。脓肿破溃后流出豆渣样或稀米汤样脓液,最后形成一经久不愈的窦道或慢性溃疡。;溃疡边缘皮肤暗红,肉芽组织苍白、水肿,上述不同阶段的病变可同时出现于同一病人的各个淋巴结。病人抗病能力增强和经过恰当治疗后淋巴结的结核病变可停止发展而钙化。
诊断依据
(1)淋巴结肿大,结节状,无痛。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2)初期为孤立结节,较光滑,可活动,以后结节融合成块,不规则,活动度差。肿块可形成脓肿,有波动感,破溃后可形成窦道,随皮肤下部潜行,经久不愈。
(3)分泌物稀薄,常含有干酪样物,创面肉芽不健康。
(4)可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5)有些患者可有肺部等结核病史或病变。
(6)取病变组织进行PCR检测,可呈阳性结果。
(7)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
发热的常识
即低热(37.5℃-38.5℃,多在疾病初期)、间歇热(一段时间发热,一段时间不发热)、弛张热(一天内体温波动在2度以上)、持续高热(39.℃以上)。
发热的诊断是个复杂的问题。
低热需要与结核病鉴别诊断。
间歇热需要与免疫炎性疾病如Still病、木村病、Castleman病等鉴别诊断,也需要与自身免疫病如风湿病、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班狼疮、白塞氏病等鉴别诊断。
弛张热需要与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
高热需要与严重感染性疾病、白血病、坏死性淋巴结炎等鉴别诊断。
有些病人发热几个月、几年才明确诊断。
在长期的发热中,有些医生给病人应用了抗结核药或很多抗生素。有些医生给病人间断或持续应用了糖皮质激素(俗称激素)。有些医生或病人把激素当成了退热药。
这导致了滥用抗生素和激素。
激素对淋巴瘤有杀灭抑制作用,但单用它的作用有限,单用激素无法治愈淋巴瘤,反而掩盖病情。
外阴基底细胞癌如何鉴别诊断
1.与外阴未分化鳞状细胞癌鉴别 通常病灶发展较快,病史较短,易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
2.与外阴恶性黑色素瘤鉴别 如具有色素沉着者应与外阴黑色素瘤相鉴别,但往往难以鉴别,确诊需病理检查。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有痣的病史和恶变过程,恶变后发展较快,易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
3.与前庭大腺癌相鉴别。
4.与未分化鳞状上皮癌鉴别 未分化鳞状上皮癌通常病灶发展较快,病史较短,也易出现区域淋巴转移。
5.与乳头状瘤鉴别。
6.与外阴结核鉴别 易形成溃疡,溃疡底部可见干酪样分泌物。有结核病史,病理活检可证实。
淋巴结核患者的鉴别诊断
一、检查
1、结核菌素试验 对小儿患者诊断有帮助。阳性反应提示有过结核菌感染,或已建立免疫力;强阳性反应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
2、涂片镜检 取窦道排出脓液或干酪样坏死物直接涂片,查找结核杆菌。
3、组织病理检查 若诊断有困难时,可行淋巴结穿刺或切除1个或数个淋巴结做病理检查。
X线透视或胸片,可排除肺结核的可能。
二、鉴别
如只有颈淋巴结肿大,而无寒性脓肿或溃疡形成时,诊断常较困难,须与急慢性淋巴结炎、恶性淋巴瘤、颈部转移癌等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支气管肺炎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各种肺炎的鉴别诊断。
在婴儿时期,常须与肺结核及其它呼吸困难的病症作鉴别:
(1)肺结核:鉴别时应重视家庭结核病史、结核菌素试验及长期的临床观察。肺结核X线大多见肺部病变明显而临床症状较少,二者往往不成比例。
(2)发生呼吸困难的其它病症:喉部梗阻的疾病一般有嘶哑及哮吼等症状,如患儿呼吸加深,应考虑是否有酸中毒。哮喘病的呼吸困难以呼气时为重。婴儿阵发性心动过速虽有气促、发绀等症状,但有心动过速发作性的特点,还可借助于心电图检查。
肺结核做什检查可以确诊 胸部CT
肺结核患者还需要经过胸部ct检查,因为胸部CT对X线胸片有补充性诊断价值。
胸部CT扫描可发现胸内隐匿部位病变,包括气管、支气管内的病变;早期发现肺内粟粒阴影;诊断有困难的肿块阴影、空洞、孤立结节和浸润阴影和鉴别诊断;了解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鉴别纵隔淋巴结结核与肿瘤;少量胸腔积液、包裹积液、叶间积液和其它胸膜病变的检出;囊肿与实体肿块的鉴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