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肥胖的定义 单纯性肥胖如何治疗
单纯性肥胖的定义 单纯性肥胖如何治疗
单纯性肥胖的治疗主要是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情,处理好和朋友的关系,注意自己的饮食,并呼吁朋友改善生活习惯,减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坚定的信念,持之以恒。
单纯性肥胖的保健
拔罐操作:
1.中阳亢盛者症状为体质肥胖,胃纳亢进,善食多肌,面赤,苔多腻,舌质红,脉滑数。
治疗:清胃泻火。
取穴:饥点、胃俞、肺俞等穴及阳池、三焦俞等穴。
操作:减肥宜将拔罐与耳压结合的方法综合进行。耳压饥点穴(耳屏前面中点,外鼻穴下方),饥点可使胃脘胀满,食欲减低,系减肥之经验效穴。单罐法留罐肺俞,是由于水谷精微的宣发肃降而输布全身全赖肺主气。取阳池、三焦、胃俞等穴是从饮食的消化吸收输布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上述要穴特别是对于减肥(包括其它减肥法)出现的饥饿感等反应有调和作用。
2.痰湿阻滞者症状为体质肥胖或伴见嗜睡,易疲倦,纳差,口淡无味,女子月经少或闭经,男子阳瘘,舌胖齿痕,脉沉或滑等症。
治疗:法湿化痰。
取穴:耳穴内分泌、肾上腺,体穴三焦俞、脾俞等。
操作:耳压内分泌、肾上腺穴点,取中枢神经对内分泌有调节作用之义。体穴可结合用单罐法走罐,施术15~20分钟,取健脾祛湿化痰的作用。
传统医学减肥的方法是今人在经络脏腑学说上加以推理的临床运用,多采用泻法则寓意于抑制摄食功能,或调节脾胃亢进状态以达到减肥目的。这里不应否认这些疗法具有的心理及暗示的作用,基于病人减肥心切:这些疗法起到了一个暗示疗法作用,通过病人饥时或餐前的操作,起到提示病人自觉控制食量的心理效应,同时也确实引起下丘脑摄食中枢的调节反应。
单纯性肥胖
肥胖症的发病机理可归纳为下列四组因素:
一、内因
为人体内在因素使脂肪代谢紊乱而致肥胖。
1、遗传因素
人类的单纯性肥胖的发病亦有一定的遗传背景。人类肥胖一般认为属多基因遗传,遗传在其发病中起着一个易发的作用,肥胖的形成尚与生活行为方式、摄食行为、嗜好、胰岛素反应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2、神经精神因素
单纯性肥胖人类下丘脑中存在着两对与摄食行为有关的神经核。一对为腹对侧核,又称饱中枢;另一对为腹外侧核又称饥中枢。饱中枢兴奋时有饱感而拒食,破坏时则食欲大增;饥中枢兴奋时食欲旺盛,破坏时则厌食拒食。在生理条件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食欲调节于正常范围而维持正常体重。下丘脑处血脑屏障作用相对薄弱,这一解剖上的特点使血液中多种生物活性因子易于向该处移行,从而对摄食行为产生影响。这些因子包括:葡萄糖、游离脂肪酸、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胰岛素等。此外,精神因素常影响食欲,食饵中枢的功能受制于精神状态,当精神过度紧张而交感神经兴奋或肾上腺素能神经受刺激时(尤其是α受体占优势),食欲受抑制;当迷走神经兴奋而胰岛素分泌增多时,食欲常亢进。
3、高胰岛素血症
近年来高胰岛素血症在肥胖发病中的作用引人注目。肥胖常与高胰岛素血症并存,两者的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但一般认为系高胰岛素血症引起肥胖。高胰岛素血症性肥胖者的胰岛素释放量约为正常人的3倍。
胰岛素有显著的促进脂肪蓄积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作为肥胖的监测因子。胰岛素的促进体脂增加的作用是通过以下环节起作用的:
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进而合成中性脂肪;
②抑制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动用。
过度摄食和高胰岛素血症并存常常是肥胖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因素。
4、褐色脂肪组织异常
褐色脂肪组织是近几年来才被发现的一种脂肪组织,与主要分布于皮下及内脏周围的白色脂肪组织相对应。褐色脂肪组织分布范围有限,仅分布于肩胛间、颈背部、腋窝部、纵隔及肾周围,其组织外观呈浅褐色,细胞体积变化相对较小。
白色脂肪组织是一种贮能形式,机体将过剩的能量以中性脂肪形式贮藏于间,白色脂肪细胞体积随释能和贮能变化较大。
褐色脂肪组织在功能上是一种产热器官,即当机体摄食或受寒冷刺激时,褐色脂肪细胞内脂肪燃烧,从而决定机体的能量代谢水平。以上两种情况分别称之谓摄食诱导产热和寒冷诱导产热。
褐色脂肪组织这一产热组织直接参与体内热量的总调节,将体内多余热量向体外散发,使机体能量代谢趋于平衡。
有关人类肥胖者褐色脂肪组织的研究不多,但确实可以观察到部分产热功能障碍性肥胖的病人。
肥胖有几种类型
1)单纯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是各类肥胖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这类病人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这种主要由遗传因素及营养过度引起的肥胖,称为单纯性肥胖。
(2)继发性肥胖
是由内分泌紊乱或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类疾病,约占肥胖病的2%~5%左右。肥胖只是这类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同时还会有其他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多表现在:①皮质醇增多症;②甲状腺功能减退症;③胰岛β细胞瘤;④性腺功能减退;⑤多囊卵巢综合征;⑥颅骨内板增生症等多种病变中。治疗时主要治疗原发病,运动及控制饮食的减肥方法均不宜采用。
(3)药物引起的肥胖
有些药物在有效地治疗某种疾病的同时,还有使患者身体肥胖的副作用。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等)治疗过敏性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哮喘病等,同时也可使患者身体发胖;治疗精神病的吩噻嗪类药物,也能使患者产生性机能障碍及肥胖。这类肥胖患者约占肥胖病的2%左右。一般情况而言,只要停止使用这些药物后,肥胖情况可自行改善。遗憾的是,有些患者从此而成为“顽固性肥胖”患者。
单纯性肥胖的原因
1.遗传因素。父母有一方肥胖,儿童肥胖32 ~ 34%的可能性;父母肥胖,儿童肥胖发病率增加50 ~ 60%。另一方面,72%的肥胖儿童,父母中至少有一人也有肥胖。但是,目前已发现与肥胖相关的遗传基因。
2.吃的太多,营养过剩。孩子们喜欢吃高脂肪饮食,大量甜食,尤其是无限制的吃零食,喝甜饮料,这会导致肥胖。
3.运动太小。孩子们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和父母渴望增加,许多课外儿童的学习,如音乐,艺术,语言等,并挤出大量的儿童活动的时间。此外,即使是课外活动,但也更少的体力活动,静态活动越来越多,什么电视视频,游戏机,会让孩子活动减少,长胖。胖孩子不爱运动,不爱运动的孩子更胖,造成恶性循环。
4.社会心理因素,特别是父母在儿童肥胖的错误理解,最容易产生一个肥胖儿童。此外,研究表明,如果孩子们的工作压力,或学习成绩不理想,长期的精神紧张,会有意无意地尝试吃更多的零食,以缓解精神紧张状态,长此以往,会出现肥胖。因此,肥胖儿童,应该从多方面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治疗。
单纯性肥胖饮食窍门
单纯肥胖的根源是体内的热量过剩,热量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油脂与碳水化合物。减肥的饮食原则是既减少膳食中的热量,又能保证身体需要的蛋白质、维生素与无机盐的供给量。
一是一杯牛奶
每天都要喝一杯250克的纯牛奶(或酸奶),主要是为了提供机体所需钙质。
二是两份粗饭
是在主食大米、精白面粉做的主食之外,每天先要保证吃一份100克薯类和一份100克粗杂粮制作的食品。吃红薯、芋头、土豆等薯类饱腹感强,能降低您过于旺盛的食欲。最好安排在晚餐时吃,粗杂粮制作的食品有粗制面包、玉米面饼子等,能提供较多的B族维生素。
三是3种水果
比如在冬天,每天要吃一个苹果、一个橘子。苹果有多种保健功能,橘子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此外,还要吃一种其他水果,如山楂、大枣、梨、柿子。三种水果共约300克。
四是吃4份高蛋白食物
平均每天合计为150~200克。一份是50克豆制品,一份是50克鱼。另两份是分别不超过50克的鸡蛋和肉类(鸡肉、瘦猪肉或牛羊肉)。高蛋白食物有助您在去除多余脂肪时,不失肌肉的结实和保持、增强免疫力。
五是500克蔬菜
其中至少一半应是深色蔬菜,如芹菜、菠菜、韭菜、油菜、胡萝卜、西红柿。深色蔬菜还包括海带、黑木耳、蘑菇等菌藻类,菌藻类以鲜重计。每天吃500克蔬菜可以使您获得充足的维生素、无机盐与膳食纤维,让您精力充沛。
六是6杯水
每天要喝不少于6杯即超过1500毫升的白开水或茶水。千万不要以为口不渴就少喝水。充足的饮水量能促使您体内代谢产生的毒素及时排出,并使皮肤润滑。
引起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遗传因素:大多认定为“多因子遗传”,父母的体质遗传给子女时,并不是由一个遗传因子,而是由多数的遗传因子来决定子女的体质,所以称为多因子遗传,例如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单纯性肥胖,就属於这类遗传,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则子女有40%单纯性肥胖的机率,如果父母双方皆单纯性肥胖,子女可能单纯性肥胖的机率升高至70%─80%,真正因为‘多因子遗传’的例子并不多见,遗传了父母‘错误的饮食习惯’,而导致单纯性肥胖的例子,则屡见不鲜。
社会因素:很多人都有着‘能吃就是福’的观念,现今社会,食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美食常在引诱你,再加上‘大吃一顿’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娱乐,这当然成为造成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原因。
内分泌功能失调:在更年期,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活动减少,代谢缓慢,也容易诱发单纯性肥胖。
与运动有关的因素:运动有助消耗脂肪,在日常生活之中,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工作的机械化,家务量减轻等,使得人体消耗热量的机会更少,另一方面因为摄取的能量并未减少,而形成单纯性肥胖。胖导致日常的活动越趋缓慢、慵懒,更再次减低热量的消耗,导致恶性循环,助长单纯性肥胖的发生。
心理因素:为了解除心情上的烦恼,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少人也是用吃来作发泄,这都是引起饮食过量而导致单纯性肥胖的原因。
饮食习惯:饮食不节,入多于出,导致脂肪在体内堆积,是单纯性肥胖的常见原因。大多数单纯性肥胖者,发病前有饮食过度并特别喜欢吃甜食或油腻食品的习惯。加之中年以后,好静好坐,活动量减少,身体热量消耗少,故脂肪容易堆积而致单纯性肥胖。
肥胖有几种类型
(1)单纯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是各类肥胖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这类病人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这种主要由遗传因素及营养过度引起的肥胖,称为单纯性肥胖。
(2)继发性肥胖
是由内分泌紊乱或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类疾病,约占肥胖病的2%~5%左右。肥胖只是这类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同时还会有其他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多表现在:①皮质醇增多症;②甲状腺功能减退症;③胰岛β细胞瘤;④性腺功能减退;⑤多囊卵巢综合征;⑥颅骨内板增生症等多种病变中。治疗时主要治疗原发病,运动及控制饮食的减肥方法均不宜采用。
(3)药物引起的肥胖
有些药物在有效地治疗某种疾病的同时,还有使患者身体肥胖的副作用。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等)治疗过敏性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哮喘病等,同时也可使患者身体发胖;治疗精神病的吩噻嗪类药物,也能使患者产生性机能障碍及肥胖。这类肥胖患者约占肥胖病的2%左右。一般情况而言,只要停止使用这些药物后,肥胖情况可自行改善。遗憾的是,有些患者从此而成为“顽固性肥胖”患者。
单纯性肥胖患者生活中需注意哪些
增加活动鼓励单纯性肥胖患者进行体育活动。开始可先采取散步、慢跑、体操等不剧烈的体育锻炼,逐渐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使单纯性肥胖患者容易坚持且能促进能量的消耗,以减轻体重。剧烈运动可使食欲增加,应避免。限制饮食因单纯性肥胖患者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在限制饮食量及种类的同时必须满足基础营养需要。开始时以体重不增为目标,以后逐渐控制在1/2正常热能需要量左右。蛋白质是生长发育的重要原料,应足量供应。脂肪供热多,应加以限制。补充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饮食宜选用热量少,体积大的食物,如绿叶菜、萝A、豆腐等。
解除单纯性肥胖患者的精神负担鼓励单纯性肥胖患者建立信心,坚持自觉接受治疗,并让他们充分参与减肥计划,配合治疗,消除因肥胖带来的自卑心理。增加社会交往创造机会鼓励其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改善社交技巧,及时表扬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进步,使其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地参加到群体活动或游戏中去。最终达到身心健康发展。
单纯性肥胖患者一定要保护好膝关节。由于自身体重大,其膝关节的承重过大,易受到损伤。所以肥胖者可以选择游泳、功率自行车、水中有氧操等能较好保护膝关节的运动,同时注意加强大腿的力量,以有效地减轻膝关节损伤。做伸展运动对一般人来说,能提升健身者的柔韧性。但对单纯性肥胖的人来讲,伸展运动是非常危险的,它能造成腰部的肌肉损伤。特别是弯腰摸脚趾这个动作,单纯性肥胖者最好不要去做。
单纯性肥胖的诊断
肥胖症的诊断首先是测定体重,根据体重标准衡量肥胖程度。另外要结合病史,鉴别是继发性肥胖还是单纯性肥胖。
1、体重标准:
目前临床用体重指数(BMI)来评价:<18.5 kg·m-2者为体重过低,18.5~23.9 kg·m-2为正常范围,≥24 kg·m-2为超重;≥28 kg·m-2为肥胖。
在幼儿园,我们一般是用杠杆秤测量幼儿的体重,然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标准来判断: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标准体重的10%——超重儿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标准体重的20%——轻度肥胖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标准体重的30%——中度肥胖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标准体重的50%——重度肥胖
2、肥胖的常规检查
肥胖症确定后可结合病史、体片及实验室资料等,鉴别属单纯性抑继发性肥胖症。如有高血压、向心性肥胖、紫纹、闭经等伴24小时尿17羟类固醇偏高者,则应考虑为皮质醇增多症,代谢率偏低者宜进一步检查T3、T4及TSH等甲状腺功能试验。
此外,常须注意有否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痛风、胆石症等伴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