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做这些小运动的人不得癌
常做这些小运动的人不得癌
束角式
特别功效
使肾脏、前列腺和膀胱保持健康;同时对女性也非常有益处,可以调整不规律的经期,调节月经流量,缓解痛经,促进卵巢功能正常,有效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step1
端坐于床上,弯曲膝盖,脚掌相对。
用我们的手握住脚,拉伸我们的腰椎,脚部慢慢地贴近会阴穴。
step2
吸气,抬头,伸展脊柱。呼气,身体前屈,将额头尽可能地贴近床面,保持正常的呼吸一分钟。
尽量使两膝靠近床面,结束动作后,伸直两腿,抖动放松。
脊柱扭动式
特别功效
比较快速的解决久坐导致的各种腰背不适症状。在扭转中,可让颈部肌肉、肝脾得到强健,有效缓解肩颈的疲劳,纠正驼背、扣肩等不良体态。滋养神经系统。
step1
收左腿于右臀部,右脚跨过左膝,使右脚放于左膝前方;挺直脊柱,端坐于床上。
step2
吸气,手臂侧平举,伸展脊柱。呼气,将腹、肩、头部向右侧扭转,两手合十于胸前。
正常呼吸,保持眼睛注视右后侧一点。转动时,脊柱要保持挺直,注意保持平衡。
猫伸展式
特别功效
柔软灵活脊柱,减去腰围脂肪,美化臀型,强化腹部血液循环,缓解腰背疼痛。治疗痛经,纠正经期不规则。
step1
双手双膝撑床,保持跪立姿势,放松腰背部。
step2
吸气,背部下沉,抬头看天花板。
step3
呼气,背部拱起,脊柱向上顶,低头看腹部,下巴抵住锁骨。
重复整套动作十个回合。
注意一定要配合呼吸来做,将速度放慢,功效更为明显。
蜥蜴式
特别功效
缓解身体疲劳,去除肩部多余的脂肪。纠正驼背、扣肩,美化肩部线条。改善便秘。
step1
双膝并拢,跪坐在床上,上半身前倾,胸腹部贴腿,额头贴床。
step2
吸气,抬头,双臂向前滑动,伸直手臂。
step3
呼气,尽量将胸部、下巴贴床,臀部翘起,腋窝尽量向下贴床。
step4
呼吸平缓,保持10-15秒。
移动身体时,大臂肌肉始终保持收紧,重心移至胸部,肩膀放松,胸贴地面;让大腿始终与地面垂直。
多注意这些小常识的人不得癌
癌症预防须知的14项小常识
1.体重骤减:胰腺癌、胃癌、食道癌或肺癌。
2.发烧疲劳:血液病等。
3.疼痛:骨癌和睾丸癌,早期癌症扩散。
4.皮肤异常变化:黑痣发生外形、边界和颜色变化。
5.大便习惯改变或膀胱功能失常:便秘或腹泻频繁,尿痛。
6.口腔:白色斑块,舌头出现白点。
7.异常出血或分泌物异常:痰中带血、尿血、大便带血;阴道异常出血;乳头分泌物带血。
8.乳房或身体其他部位出现增生或包块。
9.消化不良或吞咽困难。
10.咳嗽不停或声音嘶哑:喉癌、肺癌或声带癌。
11.皮肤瘙痒、结硬皮或出血。
12.感冒老不好:持续流鼻涕、咳痰带血丝。
13.腰部疼痛、腹部有肿块、血尿:肾癌。
14.女性下腹肿胀、闷痛、骨盆或腹部疼痛、饱足感、尿频尿急,排便习惯改变(几乎每天出现其中一种症状):妇科肿瘤。
老人这些动作做得太快小心要命
1、避免用力排便
警惕人群:冠心病、高血压患者。
危害:不少脑出血、急性心梗患者,都是在厕所发病,其主要诱发因素就是用力排便。老人用力排便时,会导致腹内压、血压升高,增加脑出血的风险,此时心脏 的负担也会加大,容易诱发心梗。
方法对策:如果有便秘症状,应多吃富含纤维的果蔬,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或借助药物排便,切忌过度用力。
2、看报打牌不宜久坐
警惕人群:消化不良、关节炎患者。
危害:久坐不动会影响消化功能,使胃肠蠕动缓慢,日久容易诱发消化不良、便秘甚至痔疮的发生。有些老人习惯在室外打牌、下棋,如果气温低,再加上久坐不起,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良,诱发或加重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
方法对策:老人打牌、看书、看电视,应每隔四五十分钟就站起来走动一会,活动一下膝关节和腰腹部。
老人这些动作做得太快小心要命
1、避免用力排便
△警惕人群:冠心病、高血压患者。
△危害:不少脑出血、急性心梗患者,都是在厕所发病,其主要诱发因素就是用力排便。老人用力排便时,会导致腹内压、血压升高,增加脑出血的风险,此时心脏 的负担也会加大,容易诱发心梗。
△方法对策:如果有便秘症状,应多吃富含纤维的果蔬,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或借助药物排便,切忌过度用力。
2、看报打牌不宜久坐
△警惕人群:消化不良、关节炎患者。
△危害:久坐不动会影响消化功能,使胃肠蠕动缓慢,日久容易诱发消化不良、便秘甚至痔疮的发生。有些老人习惯在室外打牌、下棋,如果气温低,再加上久坐不起,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良,诱发或加重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
△方法对策:老人打牌、看书、看电视,应每隔四五十分钟就站起来走动一会,活动一下膝关节和腰腹部。
3、起床不要太猛
△警惕人群:高血压、有脑出血病史者。
△危害:老人起床过猛可能造成血压升高,发生暂时性晕厥甚至脑出血。
△方法对策:老人起床一定要遵从“宁慢三分、不抢一秒”的原则,醒后可静卧3分钟,慢起身在床上坐3分钟,放下双脚在床边坐3分钟,然后再下床慢慢活动。
4、不要狼吞虎咽
△警惕人群:消化系统、心脏病患者。
△危害:不少老人在年轻时就养成了吃饭快的习惯,但是年纪大了,吃饭的速度可得降下来。吃饭过快,一来不利于消化,容易噎着,对食管造成损伤;二来容易给心脏带来过大负担。
5、嗓门不能太高
△警惕人群:高血压患者。
△危害:老人说话的声音每提高一次,就是对身体的一次刺激,此时会伴随着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如果是在与他人发生争执,血压波动则会更大。
△方法对策:老人说话要平心静气,少与人争执。如果是朗读诗词、唱歌,声音大一点没关系。
6、站着穿裤子最易摔倒 △警惕人群:所有老人。
△危害:老人平衡能力差,站着穿裤子很容易发生意外,造成骨折。
△方法对策:老人穿裤子时最好坐在床上或倚靠在固定处;除此之外,老人起床、如厕、洗澡,都是容易发生跌倒的“高危动作”,一定要手扶固定物,慢慢行动。
怎样不得癌
告诉你不得癌症的秘密!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建议我们每人每天吃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蔬菜和水果每天必吃。新鲜蔬菜水果是人类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膳食重要特点之一。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水分多、能量低。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富含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近年来各国膳食指南都强调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人种类和数量。推荐我国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g-500g,最好深色蔬菜约占一半,水果200g-400g,并注意增加薯类的摄人。
蔬菜水果与癌症预防
新鲜蔬菜和水果已被公认为是最佳的防癌食物。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和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总结世界各国的研究材料。认为有充分证据表明蔬菜和水果能降低口腔、咽、食管、肺、胃、结肠、直肠等癌症的危险性,且很可能降低喉、胰腺、乳腺、膀胱等癌症的危险性,亦可能有降低子宫颈、子宫内膜、肝、前列腺癌的危险性的作用。蔬菜、水果的防癌作用与它们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抗氧化剂如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类黄酮类化合物、异硫氰酸盐及有机硫化物和矿物质.
和其他活性成分等有关,这些物质能使DNA免受损伤,促进其修复,减少突变。另外,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能缩短食物残渣在肠道通过时间。并可与潜在的致癌物、次级胆汁酸、短链脂肪酸结合,促进其排出。
蔬菜水果与心血管疾病预防
大量研究表明,蔬菜水果的摄人可影响血压与心血管疾病。来自哈佛大学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每增加一份蔬菜水果的摄人,冠心病发病风险可降低4%;每增加一份绿叶蔬菜、十字花科蔬菜、薯类的摄人。可使女性冠心病发病风险分别降低30%、24%、22%。结果提示适当多吃水果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可降低患冠心病的风险。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WHO/FAO)专家咨询委员会在“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报告中指出,在《防止高血压膳食方法》的研究中,增加蔬菜水果摄人同时降低脂肪摄人与仅增加蔬菜水果的摄人两种膳食模式,均可有效降低血压,在群体水平上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蔬菜水果与2型糖尿病预防
研究表明。适当多吃蔬菜水果可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这与其含膳食纤维有关,因为膳食纤维可降低餐后血糖反应,也可能通过抗氧化成分来介导。一项随访20年的结果显示,与不摄人蔬菜水果的人相比.每天摄人5份或更多蔬菜水果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显著降低。
在美国、芬兰进行的随访观察研究也显示富含蔬菜水果的膳食可显著降低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而红肉、加工肉、油炸食品、高脂奶制品、精制谷类、糖、点心摄人多的膳食及以奶油、全脂奶为特点的膳食作用则相反。碳水化合物食物对糖尿病病人也很重要,尤其是来自蔬菜、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应鼓励糖尿病病人选择各种蔬菜水果特别是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与控制体重
蔬菜水果富含水分和膳食纤维,体积大而能量密度较低,能增强饱腹感,从而降低能量摄人,故富含蔬菜水果的膳食有利于维持健康体重。一项长达10 年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蔬菜摄人量高者(每周摄人19份以上蔬菜水果)体质指数(BMI)显著下降。在加拿大、美国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研究也表明,适当多吃蔬菜水果可降低发生肥胖的危险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建议人们注意膳食平衡,特别要增加蔬菜和水果在食物中的比例,对预防超重和肥胖是有重要意义的。
蔬菜水果与防治便秘
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是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由于膳食纤维吸水,可增加粪便体积和重量,促进肠道蠕动,软化粪便,增加排便频率,降低粪便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故可以防治便秘。
女性阴道松弛 试试这些小运动
1、靠床沿仰卧,臀部放在床沿,双腿挺直伸出悬空,不要着地。双手把住床沿,以防滑下。双腿合拢,慢慢向上举起,向上身靠拢,双膝伸直。当双腿举至身躯的上方时,双手扶住双腿,使之靠向腹部,双膝保持伸直。然后,慢慢地放下,双腿恢复原来姿势。
2、仰卧于床上,将一个手指轻轻插入阴道,此时尽量将身体放松,然后再主动收缩肌肉夹紧手指,在收缩肌肉时吸气,你能够感到肌肉对手指的包裹力量。当放松肌肉时,呼气,并反复重复几次。每次肌肉持续收缩3秒钟,然后放松3秒钟。现在可以拿出手指,并且继续练习放松收缩肌肉。集中精力感受肌肉的收缩与放松。逐渐从紧缩肌肉5秒钟到收缩10秒钟,大约要用几周时间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如果要进行凯基尔练习至少要持续6周,练习时如果能够收缩与放松自如,可以进行从收缩到放松的快速转变练习,达到一秒钟内可以收缩放松各一次。
3、另外练习阴道肌肉向外下推送也有一定意义。刚开始练习时,可以仰卧在床上,身体放松,专注于提肛收缩的动作。特别要注意的是双腿、双臀、腹肌不能用力;体会骨盆底肌的收缩动作后,将收缩的动作专注在阴道、尿道上,持续重复着一缩一放的频率。每天做骨盆底肌运动1~2回,每回10分钟。当练习持续6~8周左右时,不但阴道肌肉会呈现较为紧绷的状态,对于阴道的敏感度也会有所增进。等到熟练之后,做此运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坐、站或是躺着都可以。
快乐的人不得癌
长久以来,人们在抗击肿瘤的征途上举步维艰。近年来,医学家正在研究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肿瘤防治方法——快乐。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那笑一笑能不能让“肿瘤君”滚蛋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副院长程书钧教授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他从科学视角告诉你,好情绪是如何打败肿瘤的。
你生气,就给了癌细胞高兴的机会
“我曾提出过一个观点——人体宿主因素的变化不仅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更会对肿瘤病人的治疗有重大影响。”程书钧解释说,癌细胞原本是体内的“好公民”,但由于种种原因诱发基因突变,不听从“组织”安排,肆意生长、掠夺资源、排挤正常细胞,进而演变为人体小社会里的一颗“毒瘤”。而人体就是癌细胞的宿主,情绪变化就是宿主因素的一部分。
2010年,世界顶尖科学期刊《细胞》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者将遗传背景相同的小白鼠分为两组:一组在比较大的空间生活,里面有迷宫、玩具、房子、滑轮等玩具,小白鼠可以玩耍、交流,被称为“快乐小鼠”;另一群则放在固定的小空间内,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科学家对两组小白鼠诱发肿瘤(黑色素瘤、胰腺癌等),结果发现,“快乐小鼠”诱发出的肿瘤比对照组小很多。这证明,良性的精神刺激对肿瘤有抑制作用。科研人员提示了一条神奇的“抗癌通路”:大脑皮层良性刺激会使得海马区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增多,进而影响自主神经(主要是交感神经),然后通过影响脂肪组织达到抑瘤效果。简言之,情绪会通过下丘脑垂体系统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从而改变肿瘤发生发展的进程。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处在恶劣的心境下,对身体的危害更大。”程书钧向记者提供了一组科研数据:研究发现,一旦获知自己患有肿瘤,约有55%的患者会进入抑郁状态,而一般人群的抑郁比例约为17%;约半数肿瘤病人会进入焦虑状态,这一比例是正常人群的3倍。另一项研究表明,抑郁状态的肿瘤病人,死亡率比心情舒畅的患者高22%。国外还有研究者对肿瘤病人进行了心理干预,受干预组病人的存活时间为36个月,没有得到心理干预者仅为18个月。“可见,人的精神状态及整个宿主状态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们在生活中也能看到,同样是查出了肿瘤,有的人被吓倒了,天天待在家里胡思乱想;有的人想得开,每天去公园锻炼,四处旅游。后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远大于前者。”程书钧说,肿瘤细胞发展一般需要二三十年,在这段时间内叫癌前病变。如果心态好、饮食平衡、生活习惯健康,整个机体状态就能保持平衡,这些潜在的肿瘤就不容易发展起来;如果遇到生活打击或者经常闷闷不乐,癌细胞可能就会迅速发生发展。
情绪好,就可能和肿瘤和平相处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恶性肿瘤发病率35岁~39岁年龄段为87.07/10万;40岁~44岁年龄段几乎翻倍,达154.53/10万;50岁以上人群占全部发病的80%以上;80岁达到高峰。从数据可以清晰看出,50岁以后肿瘤发生风险大大提高。程书钧解释说,一般来说,50岁以后人体从强盛开始走向衰弱,免疫和神经内分泌功能都在逐渐下降,使得肿瘤发生率迅速提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肿瘤也是一种与衰老有关的疾病。”程书钧同时指出,每个人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不同,衰老的进程也不一样,对肿瘤的发生都有影响。
程书钧说:“以往治疗肿瘤就是开药、开刀,以期杀死肿瘤。这当然没错,但我们要从‘治疗病人的肿瘤’逐渐过渡到‘治疗带有肿瘤的病人’,也就是要治疗人这个整体。如果人这个宿主垮了,那肿瘤治疗起来就非常困难,效果是有限的。”肿瘤治疗是综合性的,要对心理、环境、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进行综合干预。
老百姓口中有个肿瘤的“1/3”说法:1/3病人死于癌症本身;1/3病人死于过度治疗;1/3病人是被吓死的。程书钧认为,这个说法虽无科学依据,但也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老百姓对肿瘤有一种特殊的惧怕心理——这会增加精神压力,不利于疾病控制。“没有人说得了心脏病或糖尿病被吓死了,却偏偏把肿瘤提出来。”程书钧说,很多人查出肿瘤后就特别恐惧,进入了焦虑抑郁状态。有时医生的一句话、家属的一声叹息,都可能严重影响病人的心情。而我们在前面提到过,抑郁的肿瘤病人死亡率高22%。这不免让我们反思,人体和肿瘤之间必须要有个“你死我活”的决斗吗?
程书钧说,肿瘤与心脏病、糖尿病、动脉硬化一样,都属于老年衰退的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长期吃降压药、降糖药,并没有一劳永逸的特效药,肿瘤也一样。如果能平和地看待肿瘤,将其看成一种普通慢病,人体和肿瘤就能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加强抗病能力。这就是近年来受到肿瘤医学界普遍认可的“带瘤生存”理念。
做这些小运动会越来越年轻
鼻子常常搓、揉、刮
原理与功效:
鼻子是人体重要的呼吸管道,它是人体脏腑与外界相连的门户。经常按摩揉搓鼻子,可以增强局部气血的流通,帮助肺脏滋润生养,和预防感冒的功效。
操作方法:
搓揉鼻子的动作是,先将两只手的大拇指相互摩擦生热后,再放在鼻尖处摩擦24次;而后以两手食指摩擦鼻翼两侧各12次;最后用手指头轻刮鼻梁,由上往下10次。
张大嘴巴一分钟
原理与功效:
每天利用空档时间,以最大限度张开你的嘴巴,一开一合牵动脸上全部的肌肉1分钟,就能达到加速颜面血液回流,延缓局部组织器官的老化作用,使头脑清醒、精神振奋、永远青春貌美。
操作方法:
在椅子上,将嘴巴放轻松、有节奏地一开一合,每回做30次,约为1分钟左右,每天早晚持续各做一回合,美颜效果不是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