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5大技巧教你判断宝宝吃奶量

5大技巧教你判断宝宝吃奶量

一、如何判断宝宝吃奶量是否足够

1、哺乳次数

出生后头1—2个月每天需要吃8—10次,3个月龄时间每天至少要吃8次。

2、排泄

每天换6块以上湿尿布。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3、睡眠

能够安静入睡4个小时左右,不哭闹能够深度睡眠表示孩子已经吃饱。

4、体重

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每星期平均增加体重0—170克,3个月时则为200克左右。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

5、神情

宝宝吃饱了就会情绪良好,表现愉快,玩笑自如,小眼睛闪亮,反应灵敏。

二、宝宝吃奶量减少怎么办

1、宝宝吃奶量减少原因:如果宝宝身体稍有不适或消化不良等均会引起宝宝奶量降低,喂养方式不当也可能导致宝宝不愿喝奶。应仔细观察宝宝,是否有其他异常情况,可采取少食多餐。

2、妈妈切莫强逼宝宝吃奶

宝宝一般在3个月以前吃奶很好,他小小的肝脏和肾脏全部动员起来帮助消化吸收母乳中的营养,当有一天肝脏和肾脏会因为“不停的工作”而感到“疲劳”时,宝宝就会发生厌奶的现象。

这时,妈妈一定不要过于着急,更不要强迫宝宝喝奶,否则会使宝宝抵制奶水的时间延长。有的宝宝只要一两天的调整就可以恢复喝奶,而有的宝宝则需要经过一到两周的时间来对肝脏、肾脏和消化系统进行休整,当功能逐渐恢复,宝宝会再次爱上喝奶。

3、妈妈不要过分在意奶粉说明书上标注的奶量

妈妈不要过分强调宝宝是否能够吃到奶粉说明书上标注的奶量。任何时候强迫喂养都可能会导致宝宝厌食。要注意不要将奶粉调得过浓,奶量也别太大。在宝宝经历厌奶期时,可以一天只喂一到两顿奶,一顿100—150毫升就可以了。当宝宝重新恢复喝奶时,也不要给宝宝加喂过多,而应慢慢增加奶量和顿数,否则宝宝会再次厌奶。

怎么判断宝宝喝饱没有

支招:人工喂养和母乳喂养的宝宝,判断标准各不同。

(1)奶粉喂养的宝宝

如果是吃奶粉很易判断,主要看宝宝一次吃多少。一般小于1个月的宝宝60~90毫升/次,大干1个月则90~150毫升/次。有的宝宝胃口很大,吃了还要吃,最好每次准备的奶量都超过宝宝实际要吃的量,一方面可判断宝宝吃了多少,另一方面又可满足宝宝食欲。对于0~3个月的宝宝,每日总的奶量最好不要超过1200毫升,每次最多210毫升,否则易造成肥胖。

(2)母乳喂养的宝宝

母乳喂养就比较难估计,主要从以下判断:乳房的自我感觉、吃奶的声音、宝宝的满足感、大小便次数、体重增长。

如何判断五个月宝宝吃饱奶没

一、从乳房胀满的情况以及新生儿下咽的声音上判断。宝宝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听到咽下一大口,如此连续约15分钟就可以说是宝宝吃饱了。如光吸不咽或咽得少,说明奶量不足。 二、孩子吃奶后应该有满足感。如喂饱后他对你笑,或者不哭 了,或马上安静入眠,说明孩子吃饱了。如果吃奶后还哭,或者咬着奶头不放,或者睡不到两小时就醒,都说明奶量不足。 三、注意大小便次数。每天尿8~9次,大便4~5次,呈金黄色稠便;喂牛奶的新生儿其大便是淡黄色稠便,大便3~4次,不带水分。这些都可以说明奶量够了。如果不够的时候,尿量不多,大便少,呈绿稀便。 四、看体重增减。体重增减是最能说明问题的指标。足月新生儿头1个月每天增长25克体重,头1个月增加720~750克,第2个月增加600克。如果是体重减轻了,要么有病,要么喂养不当。喂奶不足或奶水太稀导致营养不足是体重减轻的因素之一。

2个月婴儿吃奶量是多少呢

婴儿每天的奶量不是一个绝对值,它是因人而异的,孩子的食量大,吃的就会多一些,反之亦然。

判断孩子吃没吃饱,有以下几个标准:1、宝宝吃过奶后,自主用舌头把奶嘴推出口腔,而不是要用外力拔出;2、宝宝吃过奶后,神情很安然,不会再转头到处寻觅奶嘴;3、宝宝吃过奶后,白天可以维持2.5-3个小时左右、晚 上3.5-4个小时的时间才会有饥饿的反应;4、宝宝睡眠安稳;5、宝宝每天尿量正常(10次/24小时左右);6、宝宝体重正常增长:满月后一般会增长1.25-1.75公斤左右(和出生时的体重有关)。

婴儿满月后到两个月:奶量按体重逐渐增加,每日喂6~7次,每次间隔3.5~4小时,每顿约吃80~120毫升左右。最多可吃到150毫升。

对于2个月婴儿吃奶量的问题,主要取决于宝宝的具体情况,有些宝宝的饭量比较的小,如果强行的喂养太多的话,就会造成宝宝的胃部消化不良的症状,可以根据宝宝喂养后的行为动作来判断宝宝是不吃饱了。

如何判断宝宝吃奶量是否足够

1、哺乳次数

出生后头1—2个月每天需要吃8—10次,3个月龄时间每天至少要吃8次。

2、排泄

每天换6块以上湿尿布。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3、睡眠

能够安静入睡4个小时左右,不哭闹能够深度睡眠表示孩子已经吃饱。

4、体重

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每星期平均增加体重0—170克,3个月时则为200克左右。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

5、神情

宝宝吃饱了就会情绪良好,表现愉快,玩笑自如,小眼睛闪亮,反应灵敏。

怎么知道宝宝是不是吃够了奶

宝宝出生一两个月后,大多数妈妈都能靠直觉就能知道宝宝是否吃够了奶。但是在宝宝出生头一两周基本上很难判断,尤其是对第一次当妈妈的人来说。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吃够了奶,以下这些迹象可以说明:

1、宝宝出生后,如果喝饱了奶,通常会在3天过后,每天至少尿湿6-8次尿布,或者4-6次尿不湿。只吃母乳的宝宝每天小便6次以上,就说明吃饱了。不过如果妈妈们给宝宝喂了水或饮料,小便6次以上这个方法就不适宜了。

2、判断宝宝是否吃饱还可以从大便看出。第一周,宝宝的大便是黏稠的黑色,然后会变成绿色,最后变成棕黄色。宝宝如果吃到了富含营养的后乳,大便就会变得更黄。宝宝的大便颜色如果是芥末黄,说明宝宝得到了足够的高热量高脂肪后乳。在前2个月内,奶水充足的宝宝一般每天都会有至少2-3次这样的大便。由于母乳具有通便的作用,有些宝宝在每次喂奶时或者喂奶后就会有大便。如果宝宝的大便呈绿色,粪质少,并含有大量黏液,说明宝宝没有吃饱。

3、喂奶前妈妈感觉到乳房很胀,喂奶后乳房基本空了或者不那么胀,如果不喂奶就会溢奶,这些迹象说明妈妈的乳汁足够供应宝宝的需求。如果宝宝吃奶用力,能听到吞咽声,感觉到泌乳反射,宝宝吃完奶后就心满意足地睡着了,说明宝宝已经吃够了奶水。如果宝宝吃了超过30分钟还含着乳头吸吮不放松,这就告诉妈妈自己还没有吃饱。

4、宝宝吃饱后,一般能够安静入睡2~3小时,有的醒了以后还能玩一小会儿。如果宝宝哭闹不安,或睡一会就醒,就表示没有吃饱,妈妈就要想办法增加奶量。

两个月的宝宝吃奶哭怎么回事

1、宝宝出现鼻塞等不适。在日常生活中宝宝因为总总原因会出现鼻塞,这样一旦要吃奶的话,不能用嘴巴呼吸,吃不好奶,就会生气,会哭闹。所以新手爸妈可以检查下宝宝的鼻腔,只要改善鼻塞不适,那么就可以改善宝宝吃奶哭的症状。

2、肠胃不适。对于2个月的宝宝也会经常的出现肠胃不适,因为3个月以内的宝宝肠胃发育不成熟,所以对于外界的环境和食物不能很好的适应。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所以会出现消化不良以及腹胀腹泻等症状,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症状也会导致宝宝吃奶哭。

3、口腔内疾病。对于2个月内宝宝而言,如果宝宝有鹅口疮等口腔疾病的话,一旦吃奶也会导致一系列的不舒服,而这些不舒服同样也会导致宝贝吃奶哭。

4、母乳不够。很多妈妈都知道母乳是宝宝最为营养均衡的食物。很多新手妈妈会选择母乳喂养,但是相对于奶粉喂养,母乳喂养对于奶量的控制明显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如果是奶粉喂养,我们可以根据宝宝每天每公斤体重100~120毫升来执行,家长可以很好的掌握。

5,宝宝肚子饿。很多新手爸妈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吃多少奶,一次要吃多少,什么时候吃饱往往不知道如何判断,而如果宝宝吃不饱,当然也会哭了。那么到底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呢?

体重判断。我们知道宝贝都会进行常规的体检,可以从2个月宝宝的标准体重是不是在正常值之内,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吃完奶以后的精神状况。一般而言,如果宝宝有吃饱奶的话,那么一般会在吃完奶以后安静地睡上两到三个小时或玩耍一会儿,如果不行的话,特别是情绪非常的不好,那么则可以判断宝宝是吃不饱的。

大便状况。大便也是宝宝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如果大便的颜色发绿,并且不是正常的黄色软膏状,那么也可以判断宝宝是吃不饱的。

母乳时间。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宝贝吃母乳一般的喂奶时间在15~20分钟为宜,吃的时间太长,可能是母乳量不够。特别是吃奶30分钟以上,那么则可以判断母乳分泌不够。

当然如果都不是以上原因造成的宝宝哭闹,而宝宝哭闹一直没有持续改善的话,那么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视,需要带宝贝到医院就诊了。

婴儿喝奶时哭闹的原因是什么

一、妈妈母乳量够不够,宝宝是否吃饱了?

配方奶喂养的宝宝每天吃多少奶量,妈妈可以清楚地掌握,但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能吃多少奶量、是不是吃饱了,妈妈往往心里没底。

一般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1、宝宝的体重有没有增加,是否正常;

2、宝宝吃完奶后能不能甜甜地睡两三个小时或玩耍一会儿;

3、宝宝大便是不是正常的黄色糊状;

4、宝宝吃奶时间有没有超过30分钟,一般喂奶时间在15~20分钟为宜。

如果上面几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妈妈就不用担心,宝宝应该是吃饱了。宝宝没有吃饱的现象有:大便发绿,吃完奶后情绪哭闹,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等。

二、检查宝宝口腔是否有溃疡。

有的宝宝患有鹅口疮,吃奶的时候非常疼痛,也会哭闹。鹅口疮是有真菌感染引起的,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奶头不洁或妈妈手指的污染传播。妈妈要细心检查宝宝的舌头,如果有白色斑膜,有可能是鹅口疮。

三、宝宝有没有鼻塞。

如果宝宝鼻塞的话会影响吃奶,鼻塞宝宝只能靠嘴巴呼吸,吃奶的时候又不能呼吸,当然会哭闹。

四、宝宝是不是消化不良。

3个月以内的宝宝由于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有时会出现一些功能性的消化不良,比如:肚子胀、腹泻等,需要妈妈细心照顾。

婴儿喝奶时哭闹的原因是什么?以上就是专家的解答。如果以上的各种原因都排除了以后,宝宝还是不能正常吃奶的话,每次吃奶都哭闹,那就需要带宝宝去看医生了。最后也祝我们可爱的宝宝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

母乳怎么判断宝宝吃饱没有 宝宝体重

宝宝体重发育增长可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若宝宝的体重日益增加,发育良好,母乳充足,则宝宝吃得饱,若宝宝的体重增加达不到正常标准,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宝宝吃不饱。

宝宝吃奶时间的范围

宝宝吃奶时间的范围

母乳一般在宝宝肠胃中1-2个小时就消化了,所以2小时吃一次奶是很正常的。按需哺乳的宝宝,一般进食的规律要在100天后才容易养成,因为宝宝的吃奶量很难精确了解,主要决定宝宝吸食的力气和心情以及肠胃容量。

有时候宝宝饿了,吃奶就很认真,吸得也多,下一次吃的时间也就间隔较长;有时候宝宝不是太饿,但口渴或想得到安慰象征性地吃奶,间隔时间就短。所以,宝妈要想养成宝宝良好的进食规律,要仔细观察宝宝的需求,看宝宝是否是真饿了要吃奶。

宝妈可能会因为不清楚宝宝究竟喝了多少奶,而担心宝宝吃不饱,观察宝宝的小便量和大便样,同时看宝宝体重增长情况,就可以判断宝宝到底吃饱没。

母乳喂养的正确步骤

步骤一:碰碰宝宝嘴唇,让嘴张开。

步骤二:嘴张开后,将宝宝抱在胸前使嘴放在乳头和乳晕上,宝宝的腹部正对自己的腹部。

步骤三:如果宝宝吃奶位置正确,其鼻子和面颊应该接触乳房。

步骤四:待宝宝开始用力吮吸后,应将宝宝的小嘴轻轻往外拉约5mm,目的是将乳腺管拉直,有利于顺利哺乳。

母乳喂养多久最好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婴儿6个月前给予纯母乳喂养,6个月到2岁或更长时间内,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同时,要补充其他食物。

宝宝吃奶量标准

新生婴儿吃奶量:新生儿可视体重的大小吃适宜量的奶,每次30—60毫升,一天6—8次。以后可根据消化能力增长情况,逐渐增加奶量,直到满月的时候,每次可以喂食90—120毫升的奶,喂的次数要减少。

一个月婴儿奶量:一个月左右的宝宝是按需喂养的,宝宝能吃多少就喂多少。吃饱奶的宝宝在两次喂奶之间会很满足、安静,通常会睡3—4个小时,没有吃饱就会哭闹。一般每日喂6~7次,每次间隔3.5~4小时,每顿约吃80~120毫升左右。最多可吃到150毫升。

二至三个月婴儿奶量:每天喂5~6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次吃奶150~200毫升。

三至六个月婴儿奶量:每天喂5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顿喂奶量为三至五个月吃150~200毫升,五至六个月吃200~250毫升,应掌握吃奶总量,每天不超过1000毫升,每顿奶量不超过250毫升。四个月开始在吃奶前喂辅助食物。

六至九个月婴儿奶量:每四小时喂一次奶,每次吃200~250毫升,每天由四顿奶改为三顿奶,逐渐上辅助食物从代替半顿开始到代替一顿奶。中糖量逐渐减少。

宝宝喂奶后注意事项

给宝宝喂完奶后不要马上放在床上,而要把宝宝竖直抱起让宝宝的头靠在母亲肩上,也可以让宝宝坐在母亲腿上,以一只手托住宝宝枕部和颈背部,另一只手弯曲,在宝宝背部轻拍,使吞入胃里的空气吐出,以防止溢奶。

若宝宝含着奶睡着了或是母亲由于某些原因不得不中断宝宝*时,可将母亲的一个干净手指轻轻按压宝宝嘴角,使*从宝宝嘴中脱出,切不可用力把*硬拉出来,以免伤害*。

给宝宝喂奶后不要马上逗引宝宝笑,要让宝宝平静一会儿。

喂完奶如果宝宝有困意了,要检查一下尿布是否干爽,给宝宝换上干净的尿布或者尿不湿。使宝宝睡个安稳香甜的觉觉。

婴儿时期宝宝每月吃奶量有啥不同

新生宝宝的胃容量是很小的,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胃容量大约为30~35ml,3个月时约为100ml,6个月时为200ml,1岁为300~500ml,同时胃液分泌量少。胃的排空时间则会随着食物的种类和性质不同而不同,母乳喂养的宝宝胃的排空时间为2~3小时,牛奶喂养则为3~4小时,水为1~2小时。因此,爸爸妈妈们要准确掌握婴儿的吃奶量。

适合新生儿的吃奶量

刚生下来的婴儿每次要喂30-60毫升,一天大约6-8次。随着生长天数的增加,每次给宝宝的奶量要增加到120毫升,喂的次数逐渐减少。但是这种数据仅仅只是参考,如果孩子闹着要进食,你还是要喂他,让他吃饱。还要喂水,两次奶之间喂一次水,量不宜太多,不要影响到孩子的吃奶量。

吃奶量的多少是衡量宝宝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其健康状况的关键因素,不过这些基本的问题对于新手妈咪来说都是个难题,所以做好相关的了解,对于养护宝宝十分重要。

适合一个月婴儿的吃奶量

按需喂养是一个月宝宝喂奶遵循的原则,宝宝能吃多少就喂多少,要相信宝宝的身体本能,吃饱奶的宝宝在两次喂奶之间会很满足、安静,通常会睡3-4个小时,没有吃饱就会哭闹的。

你也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大小便来判断,吃饱的宝宝尿布24小时湿6次及6次以上,大便软,呈金黄色、糊状,每天2-4次。

适合两个月婴儿的吃奶量

两个月的宝宝已经比上个月能吃了,仍然是按需喂养。两个月的宝宝一天的奶量在600-700毫升左右,一天可以分6-7次,每次间隔3-4小时,每次80-100毫升左右。如宝宝晚上睡着后,一般无需叫醒宝宝喂奶,以免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另需注意每个宝宝的胃口大小都不相同,建议根据宝宝自己的生活特点进行合理的喂养。

适合三个月婴儿的吃奶量

三个月的宝宝一天奶量在800毫升左右,分5-6次,每次大约在150毫升。夜间喂奶比白天间隔时间长一些,要有意识地把间隔时间拉长,使婴儿慢慢养成夜间不吃奶的习惯。奶粉喂养的可以在宝宝两次喂奶间适当的添加一些温开水,也可以给宝宝添加一些奶伴葡萄糖,帮助宝宝消化吸收。

另外,不要太早添加辅食,添加得太早,宝宝会因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出现呕吐和腹泻,消化功能发生紊乱。

适合四至六个月婴儿的吃奶量

每天喂5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顿喂奶量为200毫升左右,应掌握吃奶总量,每天不超过1000毫升,每顿奶量不超过250毫升。六个月开始在吃奶前喂辅助食物,在两次奶之间添加辅食,可以先从米粉开始,等宝宝胃肠功能适应后,在慢慢添加其它的辅食。

适合六至九个月婴儿的吃奶量

每四小时喂一次奶,每次吃200~250毫升,每天由四顿奶改为三顿奶,逐渐上辅助食物从代替半顿开始到代替一顿奶。

适合九至十二个月婴儿的吃奶量

全天由吃三顿奶减到吃两顿奶,每次250毫升,仍掌握隔四小时吃一次,其他顿全吃辅食。每两顿奶中间要喂水。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方法

上面介绍的婴儿吃奶量只是参考值,如果宝宝一直闹着吃奶,妈妈们也还是要喂奶,让宝宝吃饱。那么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呢?

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

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

不能单从尿尿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1、一种说法:宝宝吃饱看有没一天6泡尿

晓玲妈妈:书上说宝宝一天只要6泡尿就代表奶水够宝宝吃,我家宝宝之前是达到这个量的。但最近宝宝的尿明显变少了,有时没有达到六泡尿了,最近还经常一整晚都没尿,就早上醒来一泡尿,而且还很黄,之前也有几天没达到六泡尿,宝宝是没有吃饱吗?

网上一些妈妈分享经验,判断宝宝吃饱没有可以通过他每天是否有6泡尿。事实上,宝宝大便性状和次数确实可以作为宝宝是否已经吃饱的判断标准。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天尿8~9次,大便4~5次,呈金黄色稠便。如果大便呈绿色,粪质少,并含有大量黏液,有可能是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2、看尿量并非唯一标准

但是,只是看宝宝排尿就能确定宝宝是否吃饱,似乎还缺少一点依据。毕竟一些妈妈的乳汁脂肪含量比较少,水分比较多,宝宝也特别容易饿。另外,一些妈妈还会给宝宝喂水,如果宝宝喝水比较多,尿量自然也比较多,所以妈妈单纯用这个方法判断,宝宝就有可能要饿肚子了。

另外,小宝宝们个体差异太大,有些宝宝新陈代谢比较快,排泄又快又多,而一些宝宝不喜欢排泄的感觉,很长时间才拉一次。所以不能说一天拉两次的,就是吃饱了,几天拉一次的就是没吃饱。

因此,看尿量并不是判断宝宝是否已经吃饱的唯一标准。那么,妈妈应该怎么判断宝宝吃饱没呢?

3、N大判断宝宝吃饱没

对于新手妈妈来说,看尿量判断宝宝吃饱,这是一个简单快捷的依据,但这显然不是唯一标准。想要知道宝宝是否吃饱,还需要妈妈们综合以下几个标准来看。

体重

一般来说,1个月以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1000克~1500克左右,6个月以内的健康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左右。体重增加情况一般因小宝宝体质而异。妈妈们也不用每天都给宝宝称一称,毕竟,每个孩子生长发育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而且吃饭排泄前后,体重都会有变化。因此,建议家长每2个月给婴儿称一次体重,如果体重增加不足,说明婴儿没有吃饱,但也可能是婴儿有其他健康问题。

精神面貌

很多新手妈妈一听见宝宝哭,第一时间就是想到宝宝是不是肚子饿了。事实上,有些宝宝爱睡,有些爱闹,在焦虑的新手妈妈眼里,很容易认为睡得好的宝宝已经吃饱而爱闹的宝宝判断为没吃饱。如果宝宝没有吃饱,一般都会哭闹,也会把玩具放进嘴里咬或者是吸允自己的手指头,还会粘着妈妈抱抱,情绪比较烦躁。特别是喂母乳的宝宝,当妈妈抱起来喂奶时,吃奶的时候特别急速而且专注,那就是说明宝宝饿着了。

宝宝睡眠时间

如果宝宝吃饱了,睡眠时间相对比较长一点,一般能睡个2~4个小时,而且期间不哭不闹。如果吃完奶后婴儿仍哭闹不安,或睡不到1~2小时又醒来哭闹,就可能是没有吃饱,那么妈妈就要主动给宝宝喂奶,直到他不哭不闹,或者睡着。

宝宝吃奶的声音

在喂宝宝时,刚开始妈妈会听到宝宝急速的咕噜咕噜吞奶的声音,而且宝宝吸允得比较用力,一般宝宝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听到咽下一大口,如此连续约15分钟就可以说明宝宝吃饱了。慢慢地宝宝吃奶的力度和声音都会变小,再过一会宝宝如果睡着了就证明已经吃饱。当宝宝光吸不咽或咽得少,说明奶量不足,如果宝宝吃了半个小时还是含着乳头不妨,说明宝宝没吃饱。

小宝宝吃饱喝足那点事儿

宝宝出生后奶量变化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在生后1周内的吃奶量会发生明显变化,如生后第一天每次只需要5~10ml,到一周后可增加到60ml/次,然后保持比较稳定的奶量。因此,判断奶量是否合适与生后日龄有关。

宝宝究竟该吃多少奶?

一天中每次的喂奶量可以不同,喂奶的间隔时间也可能为2~6小时不等(取决于宝宝的睡眠和活动周期),但每天的总奶量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不同宝宝的奶量存在差异,与宝宝的活动、睡眠、个体差异等有关。因此,判断宝宝奶量是否足够,或担心宝宝身体是否正常,不能单纯看每次奶量多少,而应看宝宝的生长情况,以及精神情况是否良好。那如果宝宝奶水吃得不够好,会有什么表现呢?

如果宝宝出现以下几个症状,就可以判断新生儿可能出现奶水摄入量不足。

症状一,宝宝不喜欢主动觅食;

症状二,身体活动减少、脸部表情减少,喂哺时吸吮变得没力,吞咽不好;

症状三,奶量不正常,白天甚至4-6个小时不吃奶;

如果宝宝缺乏上述正常反应,即吸吮无力或拒食,或奶量达不到正常需要量,则可认为是吃奶不好。暂时性的吃奶量不足,但精神状况良好,生长正常,则无需处理,否则应及时就诊。新生儿厌食可由许多病理原因造成,需要在医院接受全面检查后才能做出判断。

总之,新父母们如果想正确判断小宝宝是否吃饱喝足的话,可以平时多观看小宝宝,正常小宝宝会在饥饿情况下出现主动觅食动作,或变得警觉、身体活动增加、脸部表情增加甚至哭闹,喂哺时吸吮有力,吞咽良好。这个时候,新父母们就该知道是到了该给小宝宝喂奶的时间了。

相关推荐

一岁宝宝吃奶标准

一般而言,我们是建议一岁的宝宝吃奶不宜过多,400~500毫升为宜。因为一般一岁的宝宝算是步入断奶期,过多的吃奶并不适合宝宝的发展,所以还是建议宝妈们不要让宝宝吃奶过多。其实一岁宝宝吃奶根本就是没有一个标准,因为很多时候宝宝在一些方面的考究上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而有时候宝宝活动力很大的话,吃奶也是相较不爱运动的宝宝较多。而有时候孩子食差异性较大的话,吃奶也是存在差异的。

吸奶器的作用

1、帮助疏通乳腺,尽早开奶;(下奶早,宝宝能及时吃到初乳,而不用首先就用奶粉) 2、吸出的奶,能清楚地知道产奶,也可确定宝宝每顿的吃奶,可以看到自己宝宝喝奶见长;避免奶水过急呛到宝宝或者奶水太少宝宝吃不饱。(直接哺乳的妈妈总是担心奶不够,也不知道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不知道宝宝的增长程度,而把奶用吸奶器吸出来,对比宝宝月份与奶的关系,若确实不足可及时补充配方奶;有些妈妈奶水丰富,做喷射状,容易呛到宝宝,吸出来用奶瓶喂也可以避免这一点。) 3、宝宝每次吃奶时间不会太长,吸吮都是有效吸吮,不会养

如何判断够不够

虽然不同年龄的宝宝吃奶都是有一定的标准的,但是这个标准也是因人而异的。妈妈们想要准确了解宝宝是否吃饱了,在适当的时候给宝宝补充适当的奶,最重要的一点是学会如何判断够不够、宝宝吃饱了没。一般情况下,只要学会下列“五看”,新手爸妈也能轻松掌握宝宝的正常奶。 1、看哺乳次数。 出生后头1—2个月宝宝每天需要吃8—10次,3个月龄时间每天至少要吃8次。 2、看排泄。 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不足

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五大经验

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五大经验 第一,听宝宝的吞咽声 妈妈胀的太硬,宝宝含着妈妈头,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听到咕咚下咽的声音,5-10分钟就差不多抽空,妈妈柔软,再换另一个妈妈,连续15分钟宝宝就差不多吃饱了。如光抽不咽或抽多口咽一次,说明妈妈的奶不是很多. 第二,看宝宝的表情 宝宝吃奶后应该有满足感。如喂饱后他对笑,或者不哭了,或睡着了,说明宝宝吃饱了,如果吃奶后还哭闹,(大小便除外)说明还是没吃饱. 第三,细数宝宝大小便次数 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天尿6-12次,大便1-4次,呈金黄色稠稠的,这样宝宝基本上是饱

一岁宝宝吃奶不正常的影响

其实我们一般都是建议一岁宝宝吃奶还是维持在一个适宜范围内,适或是食奶过少对都是对宝宝会产生不良影响的,所以我们一般是建议维持宝宝吃奶的正常,一般一岁的宝宝已经算是儿童,在消化或是食物选择方面已经可以不再有那么多的忌讳,所以一岁的宝宝在食物的选择上有多种选择。而一般情况下,一岁的宝宝是已经不如断奶期,从营养方面而言,宝宝吃奶过多可能造成宝宝消化不良。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腹胀

既然看上去就是个鼓肚子,那么如何判断宝宝有没有腹胀呢? 方法之一:看表现 宝宝吃奶、睡眠、活动一切都好,说明很正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不肯吃奶、哭闹,有时吃下去的奶很快全部吐出来,甚至是明显的呕吐,则表示腹胀的情况比较严重,应该去医院就诊。 方法之二:用手摸 让宝宝躺下,用手轻按小肚子感到软软的,说明没有腹胀。假如肚子摸上去感到有些硬,则可能有胀气。

一听四看不再担心宝宝没吃饱

听:吃奶声音 首先,妈妈要用耳朵细心听听宝宝吃奶的声音。在吃母乳时,宝宝会发出有节律的吸吮声,并伴有听得见的吞咽声音 正常来说,宝宝吃奶时平均每吸吮2~3次就可以听到一次吞咽声,如果连续下去十五分钟以后就应该吃饱了,这当然是对于奶水非常充足的宝妈而言。如果宝宝吃着吃着,吞咽奶水或吮吸的频率明显有所变化,甚至停下来歇一歇,这就表明宝宝吃够了。 如果宝宝咽得少或者不咽,宝妈就要适当增加喂奶时间,让宝宝吸空乳房,配合合理膳食来增加奶,切记不要总是来回换边喂宝宝。建议可以喂奶前喝一杯温开水。 看:乳房情况 如

宝宝吃奶少怎么办 宝宝厌食新妈妈如何处理

宝宝吃奶少怎么办 不少爸妈都误以为婴儿吃得多就是健康的表现,其实婴儿吃多吃少都不是正常的现象。婴儿吃奶少怎么办?这恐怕是令父母担忧的问题之一,因为吃少了可能直接导致宝宝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元素,影响发育。其实,宝宝身体稍有不适或消化不良等均会引起宝宝降低,喂养方式不当也可能导致宝宝不愿喝奶。这个时候,当爸妈的应仔细观察宝宝,是否有其他异常情况,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来喂奶。 首先,在婴儿吃奶减少的情况下,妈妈一定不要过于着急,更不要强迫宝宝喝奶,否则会使宝宝抵制奶水的时间延长。有的宝宝只要一两天的调整

简单4招判断孩子是否吃饱

1.听哭声 哺乳时,宝宝长时间不离开乳房,哺乳后,宝宝啼哭,这是他吃饱的表现。 2.看吃奶方式 宝宝吃过奶后能安静地睡觉,直到下次吃奶前才有些哭闹。或有时猛吸一阵,就把奶头吐出来哭闹,体重不增加,这是宝宝吃不饱的表现。 如果吃奶时很费劲儿,吮吸不久便睡着了,睡不到1~2小时又醒来哭闹,或有时猛吸奶,这也是宝宝吃不饱的表现。 3.看体重 用婴儿体重增加的情况和日常行为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是比较可靠的。如果宝宝清醒时精神好、情绪愉快,体重逐日增加,说明宝宝吃饱了;如果宝宝体重长时间增长缓慢,并且排除了患有某种疾

宝宝吃饱了吗妈妈从这些细节判断出来

人工喂养:对于纯粹吃奶粉的宝宝是比较容易判断的,只要新爸爸新妈妈们注意看奶瓶的刻度,就知道宝宝一次大约吃多少。通常来说,小于1个月的宝宝一次吃60~90毫升/次,大于1个月则90~150毫升/次。有的宝宝胃口很大,吃了还要吃,最好每次准备的奶都超过宝宝实际要吃的,一方面可判断宝宝吃了多少,另一方面又可满足宝宝食欲。一定要让宝宝吃饱。但,对于0~3个月的宝宝,每日总的奶最好不要超过1200毫升,每次最多210毫升,否则易造成肥胖。 母乳喂养:对于吃母乳的宝宝来说,在正常情况下,小儿吃完奶后会自己停止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