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正常参考值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正常参考值
血球计数仪法、人工法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90fl
平均红细胞蛋白量(MCH):27~31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370g/L.[临床意义]分为生理性或病理性增高。
1.生理性增高:住在高原地区的居民其红细胞和血红蛋 白往往高于平原地区的居民。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排除水分过多可导致暂时性的血液浓缩,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轻度升高。新生儿则为生理性增高。
2.病理性升高:
(1)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病人,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酸中毒等,由于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导致血液浓缩,会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的明显增加。
(2)慢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子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因为组织缺氧,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而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呈代偿性增加。
(3)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卵巢癌,肾胚胎癌等也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呈非代偿性增加,导致上述的结果。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血液疾病。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的原因
1、缺铁性贫血症:铁摄入量不足直接影响血红蛋白生产,因此会导致血红蛋白分子生产过程中出现重大故障。这无疑会造成血红蛋白质水平偏低。
2、过度出血:如血痔,分娩时大量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等。
3、荷尔蒙失调:荷尔蒙失调也会导致红血蛋白水平降低。有时甲状腺机能降低会引起身体新陈代谢率下降,患者会感觉疲劳和昏昏欲睡,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4、恶性贫血:脾脏或恶性贫血患者有可能因为过多红血细胞遭到破坏,导致血红蛋白水平下降。
5、肾功能衰竭:长期感染导致的肾功能衰竭,癌症,克罗恩病等慢性疾病也会引起血红蛋白数量下降。其他类似原因还有肠道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6、乙肝病毒感染: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还有可能是由于乙肝病毒感染对骨髓造血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红细胞分化成熟出现障碍。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高的原因
既然血红蛋白会出现偏高或者偏低的现象,那什么样的标准才是正常的血红蛋白指标呢?可能还有很多人对血红蛋白浓度这个概念还是很模糊,下面就为您介绍一下正常的血红蛋白指标到底是多少。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大细胞性贫血 94~160fl 32~50pg 32~36%
正细胞性贫血 80~90fl 27~31pg 32~36%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72~80fl 21~24pg 32~36%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50~80fl 21~29pg 24~30%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会怎么样呢?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是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正常范围的低限,通常称为贫血。以血红蛋白为标准,则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110g/L,即可以认为有贫血。根据血红蛋白减低的程度,将贫血分为以下4级:
(1)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小于参考值正常范围的低限,减少至90g/L;(2)中度贫血:血红蛋白90~60g/L;(3)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30g/L;(4)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g/L。
治疗:
1病因治疗:首先要查明引起贫血的原因,并尽可能除去引起贫血的原因。
2铁剂治疗:口服铁剂可以用硫酸亚铁,每日三次,每次0.2-0.3g。
3辅助治疗:加强营养,增加含铁丰富的食品:如肝、腰、肾、瘦肉、血、蛋奶、干果(枣、杏干)、木耳、蘑菇、绿叶蔬菜等。
如果人体内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就会出现贫血,对人们人体的伤害还是很大,所以当人们检查出自己的血红蛋白浓度偏低的时候就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可以同时饮食或口服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否则时间拖得越久越不利于患者的健康。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低原因
平均血红蛋白偏低不多,没有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这三项分项指标怎么样,如果正常或者偏低不多那就没有问题。上述指标都是用来诊断贫血的,偏低就有贫血可能。中型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等。指标偏高不多,可能略微有些上火之类的,看看是不是有长痘痘、口腔溃疡等,吃点消炎退火药即可,或者不吃药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也就好了。血小板分布只是说明血小板大小不均,14.0偏低不多也没有临床意义,只要血小板数值正常(8-30万)就根本不是问题了。
血常规的参考标准
1: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值:4~10),(单位:10^9/L)
2: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值:3.5~5.5),(单位:10^12/L)
3:血红蛋白浓度(HB)(参考值:120~160),(单位:g/L)
4: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40~48),(单位:%)
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0~97),(单位:fL)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值:26.5~33.5),(单位:pg)
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00~360),(单位:g/L)
8: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100~300),(单位:10^9/L)
9:淋巴细胞比值(LY%)(参考值:17~48),(单位:%)
10:单核细胞比例(MONO%)(参考值:4-10),(单位:%)
11: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参考值:43~76),(单位:%)
12:淋巴细胞计数(LY)(参考值:0.8~4.0),(单位:10^9/L)
13:单核细胞计数(MONO)(参考值:0.3~0.8),(单位:10^9/L)
14: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参考值:1.2~6.8),(单位:10^9/L)
15: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参考值:11~14.5),(单位:%)
16: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参考值:9~18),(单位:%)
17: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参考值:7.4~12.5),(单位:fL)
18:大血小板比例(P-LCR)(参考值:10~50),(单位:%)
贫血有几种类型 按红细胞形态学分类
平均血红蛋白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在任常范围内,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大多在正常范围内,少数可稍低于正常。网织红细胞计数如果较高,可使血红蛋白体积超出正常范围。属于此类贫血的有急、慢性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其血红蛋白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加,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正常或降低。属于此类贫血的主要有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以及其他原因或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等。
其血红蛋白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出现降低。属于此类贫血的有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各种类型的海洋件贫血和某些血红蛋白病等。
其血红蛋白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但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正常。属于此类贫血的有慢性感染,慢性肾疾患所导致的贫血及炎症、肝病、内分泌障碍、恶性肿瘤等引起的继发性贫血等等。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低饮食注意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主要为缺铁性贫血的表现,血红蛋白的主要构成元素铁和蛋白质,饮食饮食中增加含铁的食物,含铁最多的是猪肝、蛋黄、黑木耳、红枣、海带、桂圆,以及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黄豆以及鱼、蛋、奶、瘦肉等。平均血红蛋白偏低也可以服用含有丰富铁质和蛋白质的常用铁剂-铁之缘片,搭配食补有效提高血红蛋白数量纠正贫血,补充一个月得到改善后建议继续补充两个月,以存储体内的铁质。
血常规缺铁看哪个指标
血常规贫血的病人,一般是红细胞里面的平均红细胞体积是下降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跟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是下降的,这些结果下降可初步考虑是缺铁,但是如果真正看缺铁性贫血,还要查血清里面铁蛋白的含量。
红细胞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大细胞性贫血 (MCV)94~160fl(>94fl) ,(MCH)32~50pg(>32fl),(MCHC)32~36%
正细胞性贫血 (MCV)80~94fl ,(MCH)26~32pg,(MCHC) 31~35%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MCV)72~80fl(<80fl),(MCH)21~25pg(<26fl) ,(MCHC)31~35%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MCV)50~80fl(<80fl) ,(MCH) 21~25pg(<26fl) ,(MCHC)24~30% (<31fl)
正常参考值:
血球计数仪法、人工法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100fl
平均红细胞蛋白量(MCH):27~33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36%(320~360g/L)
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
1、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小于32%,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小于80fl(Um3),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小于27皮克(pg)。
2、血清(浆)铁小于10.7微摩尔/升(Umol/L)。
3、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如铁供给不足、吸收障碍、需要增多或慢性失血等。
4、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0-十),铁粒幼红细胞小于15%。
5、总铁结合力大于62.7微摩尔/升(U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小于15%有参考意义,小于10%有确切意义。
血常规化验单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也近而血常规化验单列出的是相关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检测结果。如果这几项都在正常范围,基本上问题不大。但红细胞有可能升高而血红蛋白正常,这就是涉及看平均血红蛋白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这三项指项。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
中文名称: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英文名称:MCHC
名词解释:指每升红细胞中平均所含血红蛋浓度,以g/L表示。
推算公式:MCHC=MCH/MCV=Hb/Hct(g/l, 习惯用%化表示,老外来的,没办法), 理解为离心仅剩下红细胞(白细胞等忽略)后,血红蛋白的比例,
化验介绍: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种平均值,是根据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比积结果计算出来的,对贫血的鉴别有一定的价值。
血红蛋白含量偏低如何治疗
红蛋白只血液中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如果血红蛋白低,就是俗称的缺铁性贫血,会导致身体虚弱,容易疲倦,没有精神建议多吃点含铁的食物,或者吃点阿胶之类的补血药,有少少偏低在医学临床上是属正常的,红细胞压积正常,红细胞平均体积正常,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正常,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提示有点缺铁性贫血。
建议多吃点补血的大枣、桂圆,多吃点肉类、鸡蛋等,注意补充营养。由于血红蛋白是红细胞运氧功能的执行者,因此血红蛋白浓度是判断是否贫血的重要参考值。
血红蛋白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低于以上数值可判断为贫血,可以补充铁剂提高血红蛋白,一般服用铁,之缘片来直接补充铁、蛋白质等原料,两个月左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值,平时少喝浓茶、咖啡等抑制铁质吸收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