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剔牙小心得牙周炎
饭后剔牙小心得牙周炎
许多人有这样一种习惯,饱餐一顿之后,就拿起一根牙签,在牙缝见这里剔剔,哪里剔剔,十分悠然自得。殊不知,这种习惯会对牙齿造成伤害。
错误的剔牙方式或每天无故乱剔牙,牙缝会越剔越大,还会损害牙龈,反而达不到保护牙齿的作用。
首先是消毒不严的牙签会引起疾病。任人抓取的牙签上附带的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会通过牙签进入人体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据消协调查表明,目前市场上的牙签多为“三无产品”,根本没有卫生许可证号,牙签包装和消毒液达不到要求,有的放在盘中,人人随手取用,曾有化验表明,一根小小的牙签上竟“藏”着几万个细菌。
其次是牙签使用不当,将导致牙周疾病。无塞牙现象而乱剔牙,或牙签使用不当,极易引发牙龈炎、牙龈萎缩而导致牙周疾病,切不可将牙签用力压入牙间乳头区,因为这样会使本来没有间隙的牙齿间隙增大造成牙周病。
其实,饭后最好的牙齿保健方法是刷牙或漱口,既能清除食物残渣,又能清洁口腔。
牙龈出血是什么造成的
牙龈出血,常见的是患牙龈炎和牙周炎病人。这些病人由于不经常刷牙,或由于刷牙的方法不正确,在牙龈边缘的地方产生牙石。牙石是一种坚硬的石灰样物质,对牙龈有刺激作用,能引起牙龈发炎、肿胀、充血,轻者在刷牙、吮吸、咬硬物或剔牙时出血,重者在轻微刺激或没刺激时也会出血。如发炎、高烧致牙龈组织的血管结构发生改变,也会造成出血。
口腔疾病所致的牙龈出血,多见于牙龈炎和牙周炎。此外,假牙不合适,食物嵌塞、牙周损伤等,都可造成牙龈出血。有的会在牙刷上留下出血的痕迹。人们遇到这种情况,不用担心,因为这类出血,在刷牙完毕后,很快就会停止。
有一部分牙龈出血是由于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这类牙龈出血往往是全身疾病的临床症状之一,它对全身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治疗也要特别小心。
牙缝宽警惕牙周炎
牙缝有门缝宽,十分影响美观。“五六十岁以上人群牙缝逐渐变宽还算‘情有可原’,但临床发现,越来越多二三十岁年轻人早早地就牙缝变宽了,他们还特别不在乎。以牙缝宽为主诉来看病的患者几乎没有,多还是牙痛等其他问题就医,被我们发现牙缝奇宽无比。”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付主任提醒:牙缝宽属于不可逆情况,只能尽力阻止其进一步变宽。
年轻人牙缝宽或患牙周炎
专家说幼年时期牙齿刚刚萌出时,牙缝间隙很小,但随着年纪渐长,大部分人群的牙缝会逐渐变宽。上年纪后,牙龈会退缩,而牙齿下面的骨头经过几十年磨砺也可能有所破坏,在这些生理特征影响下,牙缝肯定比小时候要宽不少。但并非人人到了五六十岁就会牙缝宽。个体差异很大,既有先天生理结构的原因,也有后天保养好坏在起作用。
如果二三十岁就出现了牙缝异常宽大现象,很可能是患上了侵袭性牙周炎。因为严重的炎症会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牙周病所造成的牙槽骨吸收和牙龈萎缩,会使得牙根过早暴露,看起来也就是牙缝增宽了。
专家介绍,牙缝宽不仅仅是美观问题,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牙缝宽容易造成食物嵌塞,不易清洁到位,护理不好的话会进一步加剧炎症发展,导致恶性循环。
及时处理可延缓牙缝变宽
首先,建议牙缝本就较宽者除了使用牙刷外,还可以辅助使用其他洁牙产品,如牙缝刷、牙线等,而且牙刷不要挑刷毛太硬的,否则可能对牙龈造成机械性损伤。专家提醒,牙签剔牙是个不好的习惯,因为这会容易导致牙缝慢慢变宽,而且剔牙的牙签如果不卫生,外加剔牙力度过大,很容易使得牙龈的黏膜被剔破后细菌进入,可能会形成感染。
医生指出,牙缝变宽应及时就医,如果有炎症者则当下采取对症治疗,消除病因,如果是不良修复体所致则应进行相关处理。总之,如果已经发现了牙缝变宽,现状是不可逆的,但完全可以通过积极的治疗以及个人清洁护理,使得其“止步不前”或是延缓其进一步增宽。
保护牙齿的生活小技巧
用牙线代替牙签
在中国人传统意识里剔牙就是要牙签,殊不知牙签却不是剔牙的最佳选择。使用牙签容易导致牙周疾病,在用牙签剔牙时,由于牙签的很锋利,极易伤害要牙床,造成牙龈炎、牙龈萎缩,长时间使用牙签也会让牙与牙间隙增大而导致牙周疾病。此外,牙签易引起疾病,据卫生部门化验,一根小小的牙签上竟“藏”着几万个病菌。如果使用带着细菌的牙签剔牙,就会将病菌、病毒送进人体,如果刺破牙龈甚至会将病菌、病毒送入血液中。但是与牙签相比,牙线在避开这些问题的同时还有很对牙签不具备的优点。
牙线可以起到清洁牙面、剔出嵌塞食物的作用,能方便地到达刷牙、漱口及剔牙都难以到达的狭窄牙缝,有效去除牙缝间的食物残渣、牙菌斑及软垢。同时,牙线还可以通过按摩刺激牙齿周围的牙龈,增加牙龈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预防或减少口腔疾病的目的。
定期洗牙不耽误
大多数人的牙齿上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牙石问题,如果不定期清洗,就容易诱发牙周炎,或引起牙齿松动、脱落,而洗牙能将牙齿表面上坚硬的牙结石消除,并减少牙齿上色素的沉积,让牙齿变得健康清洁。洗牙还可以去除掉我们平日里刷牙或其他洁齿措施所不能去除的牙菌斑、牙结石,是维持牙周组织健康、预防牙周疾病发生或者复发的重要措施。
牙痛怎么快速止痛 柠檬
用牙线沾柠檬汁剔牙也可清洁疼痛,把牙垢清掉后可以有效减少牙周炎引起的疼痛,平时使用还可以减少滋生细菌!
牙周病严重不止会掉牙 还易致心血管疾病加重
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据资料显示,60%-90%的儿童和近100%的成年人患有龋齿,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龋齿的发病原因和什么有关呢?
一般龋病发生的原因和几个因素有关:首先是牙齿比较软弱,容易患龋;第二个是口腔里面有导致龋病的细菌存在;第三,口腔内含有致龋细菌生活的糖存在。如果这个人爱吃糖,那么他的口腔里致龋菌就会大量增加并且活跃,产酸之后使得牙齿变得非常虚弱,容易龋坏。
预防龋齿,最简单的要做到几点:少吃糖,患龋就会变少;用含氟牙膏,使牙齿变得更坚固。一旦患上龋齿,什么情况下该治疗呢?如果不重视治疗,又会有什么后果呢?
龋病的发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龋洞的发展也是从小到大。一开始,很小的龋洞是可以修补的,把龋坏的地方清理干净再补上就可以了。但如果确实没有及时治疗,时间的延长,龋洞就会越来越大,这种伤害影响到牙髓的时候,就需要做牙髓治疗。有些人到牙髓受伤害的时候都没有治疗,那么龋洞就会越来越大,到最后只剩下几颗牙根了。这种情况下不能治疗了,只能拨掉。
牙周病不能治愈只能控制 还会与其他慢性病相关
牙龈出血、牙齿疼痛是常有的事,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这些情况。不是疼得厉害,一般人也不会去管它,忍一忍就过去了,可是,你知道牙齿为什么会出血吗?牙齿出血还能刷牙吗?牙龈出血就是牙周病吗?
牙周疾病分成两大类:第一大类我们一般叫是牙龈炎,牙龈炎是一种比较轻微的牙周疾病,它的患病率非常高。几乎每个人都有牙龈炎,就是说90%多的人都有牙龈炎。针对牙龈炎的情况,它一般会自愈,就是说随着口腔清洁情况的变化,它可能会变好。如果这种牙龈不能变好的话,可以通过洗或者有意对局部进行刷牙,清洁之后牙龈就会改善就会变好。打个比方,口腔某一个部位牙齿卫生情况差,这些软垢或者是结石自然会引起局部牙龈发炎,碰到之后就会出血,这个时候如果把局部清理干净,炎症就会消失。因此有人发现牙龈出血,某个部位刷牙出血就不敢刷了,这就不好了,反而,发现某个部位出血的时候,应该是有意的,针对这个地方轻轻的来回刷,让这个地方变干净了,牙龈炎就会痊愈。这是牙周疾病里面一种轻微的情况,影响的人很多。
在牙周疾病里面的第二种情况是比较严重的,我们叫做牙周炎。牙周炎这种情况在人群里面会有10%到30%的人会出现这种情况,特别是中老年人会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炎,这种情况是在10%到30%之间。一旦患有牙周炎的话,基本上是不可治愈的,它会引起局部的脓肿、牙小骨吸收,牙齿松动等情况。如果不进行治疗的话,这种情况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最后导致牙齿脱落,如果发生牙周炎之后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结果只是把这种炎症控制下来
不会再出现脓肿,牙小骨吸收变的缓慢,牙齿松动也会变的缓慢,但它还是不可治愈的。治疗的人这种吸收变慢,不治疗的人吸收会很快,是这样区别。此我们说牙周炎主要是靠控制,至于有没有方法预防牙周炎,目前其实没有很好的方法。有效的清洁跟有效的刷牙,只能帮助他控制,减缓他发展的速度。
牙周炎还跟全身其他很多疾病有关,牙周炎在我们看来其实就是人体的慢性疾病。这种慢性疾病有点类似于慢性肝炎,或者是心血管疾病,这些慢性疾病,现在发现牙周炎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是相关的。举例来讲,一个糖尿病的病人,如果他的血糖没有很好的控制,他的牙周炎会常见,而且牙周炎会比较难痊愈。反过来讲,一个牙周炎的病人,他有糖尿病,如果能够对他的牙周情况进行全面的清理治疗,让这个炎症能够控制下来,控制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他的血糖也会得到比较好的控制,所以他们之间是有相关性的。
怎么保护牙齿 不用牙签剔牙
牙签剔牙会加重牙龈的不断萎缩,使牙颈甚至牙根暴露出来,容易引起牙齿敏感、龋齿以及牙周炎等问题。
出现牙齿松动的原因是什么
1、牙周病
牙周病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它是牙齿松动的主要原因,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了牙周膜长期受到慢性的炎性刺激,使得牙周膜纤维遭受到破坏。这样牙周膜受到破坏就无法支撑住牙齿,导致了牙齿松动的出现。
2、外力伤害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不小心出现撞伤、跌伤等情况,这样使得牙齿受到生孩,还有些人喜欢咬食过硬的食物或者用牙齿开啤酒等,这样容易使得牙齿出现松动,这样的过大的外来力量使得牙周膜受到的损害,这样牙齿和牙周膜之间的弹性纤维会受到影响,出现牙齿松动的情况。
老年人牙周炎疾病有哪些表现呢
1、牙龈炎症和出血:
牙龈出现炎症时颜色是鲜红或者是暗红色,有肿胀感,边缘部分变的肥厚,龈乳头呈圆柱状,质地松软,很容易由于刷牙、吮吸、咬硬物或剔牙而出血。有的患者表现为牙龈组织增生,牙龈坚硬肥厚。患者会感觉到不舒适,为了自己的口腔健康,需要尽早的进行治疗。
2、牙槽骨吸收:
牙槽骨的正常与否决定了牙齿是否稳定存在,当牙周炎出现时会造成牙槽骨被吸收,牙槽骨的吸收是不可逆的,这也是牙周炎难以治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症状出现尽早的进行科学治疗是必要的,患者朋友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牙槽骨吸收是牙周炎的主要症状有哪些方面中的一种。
3、牙周袋形成:
牙周的组织在龈牙结合位置有一圈紧密的结合上皮,这种结构能够较好地封闭软硬组织交界处,是防止异物、细菌及其他病原物质侵袭机体的重要屏障。在牙周炎时,结合上皮遭到破坏,使得牙龈与牙齿分离形成牙周袋。牙周袋形成后,细菌容易藏匿在深的牙周袋内,常规的口腔清洁措施不能将这些细菌清除。因而,需要尽早的治疗才能避免病情的加重。
饭后剔牙容易导致牙周炎的发生
饭后剔牙是很多人一直的习惯,他们不仅仅是因为塞牙而剔牙,是已经形成一种无法改变的习惯;习惯虽小,但是危害很大,要知道经常剔牙,极易导致牙周炎;众所周知牙周炎危害极大,所以大家要改正这一习惯。
牙签使用不当,将导致牙周疾病。无塞牙现象而乱剔牙,或牙签使用不当,极易引发牙龈炎、牙龈萎缩而导致牙周疾病,切不可将牙签用力压入牙间乳头区,因为这样会使本来没有间隙的牙齿间隙增大造成牙周病。消毒不严的牙签也会引起疾病。任人抓取的牙签上附带的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会通过牙签进入人体内。
饭后剔牙是一种坏习惯,这个坏习惯一定要改正。饭后最好的牙齿保健方法是刷牙或漱口,既能清除食物残渣,又能清洁口腔。
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学会预防牙周炎,饭后剔牙这个坏习惯也应该改正。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口腔健康预防意识,选择合适的预防健康产品,综合起来,能够有效预防或防止牙周病。
温馨提示:饭后剔牙一旦形成习惯,会很难克服和改正,所以除了自己本身要时刻提醒自己外,家属也应该给予监督。
牙龈出血的缘由是什么
一、局部原因造成
局部原因引起的牙龈出血,常见的是患牙龈炎和牙周炎病人,这些人平时的刷牙方式不太对。
牙石是一种坚硬的石灰样物质,对牙龈有刺激作用,能引起牙龈发炎、肿胀、充血,轻者在刷牙、吮吸、咬硬物或剔牙时出血;重者在轻微刺激或没刺激时也会出血,如发炎、高烧致牙龈组织的血管结构发生改变,也会造成出血。
二、全身性疾病引起的
还有一部分牙龈出血是由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这类牙龈出血往往是全身疾病的临床症状之一,它对全身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治疗也要特别小心。
1、假牙不合适,食物嵌塞、牙周损伤等,也会造成牙缝出血。有的会在牙刷上留下出血的痕迹。人们遇到这种情况,不用担心,因为这类出血,在刷牙完毕后,很快就会停止。另外,如龋已毁坏牙冠(医学上叫残冠),残冠表面有锋利的牙釉质组织,像小刀一样刺割着牙龈而引起牙龈出血。
2、还有些人因吃东西不慎,把骨头刺入牙龈里,也能造成牙龈出血,但这种出血只发生在个别牙齿的牙龈上,拔除残冠、去掉骨刺后,出血就会停止。
3、有些人因使用牙签不当,剔伤牙龈而出血,这种出血,只要停止剔牙或改正使用牙签的方法,出血也会很快停止。
剔牙的坏处 剔牙损伤牙周组织
剔牙对于牙齿是一种刺激,牙龈经常受到压迫,会逐渐萎缩,引起牙周组织损伤,容易只是牙齿牙缝变大,吃东西易塞牙缝,长期如此会腐蚀牙齿,增大牙缝,长期如此牙根受损,牙齿易松动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