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正常每天排尿几次
人体正常每天排尿几次
正常人每天排尿量约为1000—2000毫升,平均约为1500毫升。因为正常人每天约有35—50克的代谢产物和盐类等需通过肾脏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溶解这些固体物质最低水量需要500毫升左右,故每个人每天至少要排出5O0毫升尿。 因此,医学上规定,当一个人全日(24小时)的尿量超过2500毫升,则属于多尿;当全日尿量少于500毫升,则属于少尿;当全日尿量少于100毫升,则属于无尿。
人体正常血压是多少
血压正常值: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能够保持血压正常值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很多人来说,血压的正常值是多少却甚少有人回去了解,今天就想大家介绍一下相关的内容,无论是高血压患者还是飞高血压患者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下面让我们具体的了解一下相关的内容。
血压分高压,低压。高压又叫收缩压,低压又叫舒张压。收缩压90-130mm汞柱正常,舒张压60-90mm汞柱正常。
很多情况影响血压的数值,比如,情绪激动,运动,所以量血压前要安静的休息一会。肥胖也会引起血压增高,所以降压可从减肥开始。体位也可影响血压数值,所以有体位性低血压一说。有人从蹲下站起来后感觉头晕,就是体位低血压的表现。有人自己在家量血压并不高,一到医院医生一量就高了,此为情绪紧张造成。俗称白大褂高血压。
宝宝一天尿几次正常呢
★尿量
小儿尿量个体差异较大。正常情况下,婴儿每天排尿量为400~500毫升,幼儿为500~600毫升,学龄前儿童为600~800毫升,学龄儿童为800~1400毫升。
★排尿次数
出生后头几天,孩子摄入量少,每天排尿仅4~5次;一星期后,小儿代谢旺盛,进水量较多,但由于膀胱容量较小,于是排尿次数突然增至每天20~25次;到一岁时每天15、16次。在家长教养下,孩子一般在一岁半时可养成控制排尿习惯,排尿间隔逐渐延长,学龄前和学龄期每天6、7次。
另外,不要过早添加辅食,包括米汤。孩子消化不了。淀粉类食品要到宝宝4个月后才能消化,因为宝宝4个月才开始有淀粉酶。4个月前吃这些淀粉类食品,基本上不能消化、吸收,而是全部拉掉。最先添加的辅食是蛋黄,也应该要3个月才宜添加(早产儿可略早添加)。过早添加淀粉类食物,宝宝原本好好的肠胃都被搞坏了。
2个月时就喂了米糊,现在已有8个月了,连着拉了6个月的肚子,而且一吃完辅食就拉,弄得营养明显不足。
记住,3个月可添加蛋黄,适应了蛋黄,4个月后才可添加米粉。一般来说一天尿8次以上是正常的哦,如果宝宝在睡觉的话,也会不尿的哦,没事的,再观察看看呢,只要宝宝吃奶和哈岁都正常,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刚出生的新生儿一天排尿只有4-6次,一周后的新生儿排尿的次数可增加到一天20-25次,1岁左右时,排尿的间隔逐渐延长,每天排尿15-16次;学龄期儿童膀胱的容量增大,每天排尿6-7次。
现在家长们看了上面的讲述,都知道宝宝一天尿几次正常了吧,其实这些只是家长门最好在孩子出生前就学一学,这时候等孩子生出来了,然后就可以很好的了解孩子的动态,看看孩子是否健康,各方面发育是否良好的情况了呢。
人体正常体温波动
在一昼夜之中,人体体温呈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1-6时最高。波动的幅值一般不超过1℃。体温的这种昼夜周期性波动称为昼夜节律或日周期。
女子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动。在排卵后体温升高,这种体温升高一直持续至下次月经开始。这种现象很可能同性激素的分泌有关。实验证明,这种变动性同血中孕激素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相吻合。
体温也与年龄有关。一般说来,儿童的体温较高,新生儿和老年人的体温较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机制发育还不完善,调节体温的能力差,所以他们的体温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动。因此对新生儿应加强护理。
肌肉活动时代谢加强,产热量因而增加,结果可导致体温升高。所以,临床上应让病人安静一段时间以后再测体温。测定小儿体温时应防止哭闹。
此外,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进食等情况对体温都会有影响;环境温度的变化对体温也有影响;在测定体温时,就考虑到这些情况。
每天排尿多少次正常 疾病原因
如果人的身体出现某种疾病,尿液也能够反映出来,就比如常见的一些肾病,肾炎、肾虚等都会初始尿液颜色加重。而且人体的肝或者是胆存在某种疾病的时候,也会使尿液变黄,不过通常还会伴有一些其他的症状,人容易出现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
人体正常血糖是什么
一、正常值
1、空腹血糖正常值:
①: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11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70~125毫克/分升)。
②: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
③:当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以上,血浆血糖在6.4毫摩尔/升(115毫克/分升)以上,应做糖耐量试验。
④当空腹全血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表示胰岛素分泌极少或缺乏。因此,空腹血糖显著增高时,不必进行其它检查,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2、餐后血糖正常值:
餐后1小时:血糖6.7-9.4毫摩/升。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mg/dl)
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
餐后3小时: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性[2]
3、孕妇血糖正常值
①孕妇空腹不超过5.1mmol/L
②孕妇餐后1小时:餐后1小时血糖值一般用于检测孕妇糖尿病检测中,权威数据表明孕妇餐后1小时不得超过10.0mmol/L才是血糖的正常水平;
③孕妇餐后2小时:餐后正常血糖值一般规定不得超过11.1mmol/L,而孕妇餐后2小时正常血糖值规定不得超过8.5mmol/L。
通过对上文的阅读,相信大家对血糖的正常值范围都有了解了;只要我们测量后,记下数值,和上面进行对比就知道了。其实,选择什么样的测量仪器、正确的测量方法也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在正规的机构购买血糖测量仪,熟悉掌握血糖的测量方法。
人体正常体温是多少度
人体各个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间的体温均存在着差异。人体正常体温有一个较稳定的范围,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正常人口腔温度(又称口温)为36.3℃~37.2℃,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3℃~0.6℃,直肠温度(也称肛温)较口腔温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时体温最低,下午5~7时最高,但一天之内温差应小于1℃。另外,女子体温一般较男子高0.3℃左右。女子体温在经期亦有些许变化。
人和高等动物都有一定的体温。体温的产生是机体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的结果。同时,体温又是机体功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随着动物的进化,体温调节功能越来越完善。低等动物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能保持其体温的相对恒定,因此称为变温动物。人和高等动物能够在环境温度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对体内产热和散热过程的调节来保持体内环境温度的相对稳定,并提高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因此称为恒温动物。
在健康状态时,如饮食正常,衣着适宜,人体的体温一般是比较恒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于36.2℃~37.3℃),而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但人体正常体温并不是指某一具体温度,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如对大多数正常人来说,口腔体温范围在36.7℃~37.7℃之间(而37.19℃仅是一个平均值),腋窝温度范围在36.0℃~37.4℃,直肠温度范围在36.9℃~37.9℃。人体的体温虽然比较恒定,但人类个体之间的体温有一定的差异,少数人的标准体温可低于36.2℃,也可高于37.3℃。即使同一人体温在一日内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昼夜间体温的波动可达1℃左右。
每天排便几次算正常呢
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原国才说,废物不能及时排出,在人体内停留时间过长,会加重肝、肾负担,易发生大肠息肉,增加患大肠癌的几率。
美国自然医学博士吴永志的养生秘诀中的一条是:每天应排便三次,只排便一次算是便秘。他认为,每天食用三餐,也应排便三次。在12时前排便两次,在下午或睡前再排便一次。一天如果是能保持3~4次排便,不仅可以排除体内宿便,还能确保摄入的油、脂肪不被回收到肝脏,可减轻肝脏负担,并将大肠清除干净。
有的人每天排便两次,早晚各一次;有的人,每天排便一次,或两天排便一次;有的人一天排便两三次。那么,成人到底一天排便几次才算正常呢?
原国才认为,一般情况下,保持规律的每天排便1~2次,足以排除肠道废物。所以,每天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排便,排便1~2次,属于正常。但一天排便3~4次,如果没有腹痛及大便成分的异常,也属正常。两天或两天以上排便一次,则不正常。每天排便超过3~4次,则应到医院检查是否患有慢性肠炎、结肠炎等肠道疾病。
每个人的排便时间是不确定的,如果吃得太多了,那么排便的次数肯定多,但是一般多都是不会超过三次的,如果每天的大便超过三次的话就有可能是属于肠道消化障碍导致的,面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先检查自己是否有疾病,如果没有疾病每天三次之内都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