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腺癌切除手术
胃底腺癌切除手术
1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病理生理
胃大部分切除后,由于胃体减少,残胃容量变小,并且失去幽门的调节作用,胃排空时间缩短,由于丧失大量分泌胃酸组织,加之胃肠道重建后,残胃呈低酸或无酸,不仅影响患者营养与消化及代谢,而且胰胆液 返流或混合导致残胃ph显著增高,使残胃及空肠内有大量细胞滋生过盛,有利于n-亚硝基化合物在胃内合成,构成日后残胃癌发生等。但由于胃大部分切除后胃肠道重建的术式不同,对机体的影响不完全相同。下面是我们1960~1963年对43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观察及参考其它同类胃大部切除术后研究情况:
(1)术后进餐情况:根据动物实验观察,残胃肌肉在术后即可产生小收缩波,4~6小时出现胃蠕动波,小肠术后即有蠕动波,但肠鸡音需在有液体内容物时才出现,对葡萄糖吸收术后1小时肠道即有吸收功能,故有人提出 术后不用胃管不禁食的倡议。我们研究的对象是术后半年至三年半的患者,每日三餐普遍饭者,毕氏ⅰ式者100%,毕氏ⅱ者85.7%。
(2)食量:毕氏ⅰ式或ⅱ式胃肠吻合,术后三个月每餐食量都在150~200g。
(3)胃排空时间:毕氏ⅰ式手术胃排空17~30分钟,一般无倾倒症候群;毕氏 ⅱ式胃排空时间7~30分钟,有倾倒症候群者为25%~50%。胃腓空时间缩短使食物不能在胃内与胃液充分伴合,也不能激发相应的胰胆液大量分泌,影响胰胆液的消化功能。
(4)残胃液检查:通常术后均无游离酸。胃液ph5.8~7.4。其原因除丧失分泌胃酸的大量胃组织外,十二指肠液被引径至残胃或返流入残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胃癌或胃大部分切除后呈低酸或无胃酸时,下咽的细菌可以在胃中滋生高达106/ml,其中硝酸盐还原较多 ,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与胃内能被亚硝化的胺类合成致癌很强的n-亚硝基化合物。此外由于胃酸缺乏,铁和维生素c的吸收障碍或代谢不佳,内因子产生受 到影响,导致低血色素贫血高达38.9%。
(5)胃大部分切除术后代谢变化:根据我们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检测,不管是毕氏ⅰ或毕氏ⅱ式手术,其均呈负氮平衡。但也有报道55.6%可以达到氮平衡或正氮平衡。胃癌根治疗术后蛋白质耗失增多乃是总体蛋白分解增快所致,静脉营养支持并不能抑制蛋白质分解。尤其是按照目前临床上常规静脉补液,所提供的热卡只能维持禁食下中枢神经及红细胞代谢所需葡萄糖,而组织修复所需氮只能通过动用机体自身储备,故不仅有能改变蛋白质分解率,而且常导致体内蛋白质大量分解和负氮平衡。但在胃癌手术后期观察,由于切除肿瘤,消除了肿瘤异常代谢,摄入营养物能正常代谢且被机体利用,故也可呈正氮平衡。从粪便中排出 的脂肪量一般都比对照组增多,根据放射性碘标记的油酸观察:胃部分切除术后脂肪利用障碍主要是脂肪的消化不良而不是吸收问题,这可能由于食物与胆汁及胰液充分混合的时间不足。毕氏ⅱ术式比毕氏ⅰ术式更易影响食物与胆汁及胰酶混合而导致胰腺分泌和食物间的不协调,因而毕氏ⅱ式术后更易发生脂肪泻。
(6)体重变化:体重变化各家报道不一,有认为胃切除后体重下降是常见的现象。甚者病人可因此而丧失工作能力。有报道40%恢复或超过健时体重。一般说来,凡处于氮平衡或正氮平衡状态者,体重都无下降,可恢复原来的工作。
(7)胃癌术后免疫功能:前已述及 胃癌患者免疫力的下降是体液和细胞免疫的全面受损。进展期胃癌自然杀伤细胞(nkc)活性和胃癌患者的t辅助细胞均显著低于正常人。血清igg、 iga、igm水平降低,并随病情进展而更趋下降。手术作为一种创伤可以增加患者的消耗,削弱机体的整体免疫能力,但这种损害是一过性。由于手术应激引起的免疫抑制在术后第10天已经基本恢复,故在术后第10天igg、 iga、igm均较术前升高。细胞免疫功能的提高,提示胃癌者行 根治性手术后免疫力的回升,表明荷瘤机体解除肿瘤负荷后,消除了肿瘤源性的免疫抑制因素,增加了患者的抗肿瘤能力,因此手术根治或减瘤体手术对病人都是有益的。术后如若应用营养支持(tpn)能明显提高胃癌手术后患者的蛋白合成率,是促进手术所造成免疫抑制状态恢复的物质基础。
乳腺癌化疗后可以同房吗 乳腺癌化疗多久后可以过性生活
如果已经做了乳腺癌切除手术现正在进行化疗,处于对身体康复的角度考虑,化疗、放疗期间都是不建议有性生活的,一般是全部疗程完成半年后才可以过性生活。
前列腺癌切除后的影响 这些因素一定要考虑
尿失禁前列腺癌切除术会由于手术创伤,引起膜部尿道周围组织水肿,可发生暂时性尿失禁,大多数可再短期内自行缓解,个别患者可能发生永久性尿失禁。
性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是前列腺癌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术后阳痿的发生率高达90%。这主要是由于手术损伤了支配阴茎海绵体勃起的盆腔神经血管束所致。
尿潴留前列腺癌术后可能会出现尿潴留的显现个,其原因是因为手术中增生腺体切除不全或者患者本身存在神经性缺陷导致排尿困难,从而引起尿潴留的现象。
附睾炎因为在手术前后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在手术切除后不会发生附睾炎,但仍然有少数患者在术后感染而诱发附睾炎。
所以,当前列腺癌患者在术后出现阴囊内肿痛时要及时就诊。
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
在2005年10月4日由日本癌症学会举办的“胰腺癌战略”小型讨论会上,来自日本东北大学的渋谷和彦先生发表了《日本胰腺癌治疗成效》的报告。该报告以1998年度登记在案的1296名胰腺癌患者的数据为基础,对患者的既往史和治疗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
对患者的既往史的统计显示,糖尿病、胆结石、消化性溃疡分别以20.1%、7.3%、7.2%名列前三位。而一直被认为是胰腺癌主要诱因的慢性胰腺炎仅占3.4%。对于这一结果,在场的不少医生都表示感到意外。
在胰腺癌的治疗方法上,39.4%采取了切除术(与1988年相比增长了0.6个百分点)、33.2%采用了非切除治疗方式、21.1%进行了保守手术(同比减少8.2个百分点)、3.5%仅实施了开腹手术(同比减少了5.6个百分点)。其中因为病情恶化而被介绍来的患者人数的增加可能是引起非手术比例上升的原因。
关于切除手术,10年前占半数以上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已大幅下降到了37.9%(同比下降了20.8个百分点)。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幽门环温存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此术式已逐渐上升至26.2%,由此看出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重视提高患者QOL的手术方式。
肿瘤微创治疗的方法
在癌症的治疗方面,微创外科不但被用于肿瘤治疗的每个阶段,而且可以完成绝大部分传统外科手术可以完成的操作。虽然如今微创外科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外科,但已在不少方面显示了其优越性和不可代替性。
(1)尽量达到治疗目的(根治或姑息)
(2)尽可能减少患者痛苦(包括医源性和疾病本身造成的痛苦),最大限度地保护瘤周正常组织器官的功能完整性,提高生活质量。
现代肿瘤微创治疗大致分为以下三方面:
(1)腹腔镜下手术
采用腔镜技术切除肿瘤已经不是新闻,应用腹腔镜行结肠癌切除术、直肠癌切除术、胃癌切除术、卵巢及子宫肿瘤切除,甚至行肝叶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均已经有不少报道。手术创伤确实较传统方法明显减小。
可是,其局限性也是不能忽视的:无瘤技术、切除标本的完整性和淋巴腺的清扫范围等,均有程度不同的缺陷。同时,腹腔镜手术外科的二氧化碳气腹和高碳酸血症、气腹对肾脏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腹腔间室综合症和压力人工气腹的呼吸循环效应等对机体的危害待进一步阐明。
(2)传统手术的微创化改革
以往为减少肿瘤手术后复发率,不断扩大手术切除范围,可是近来20年来,人们对扩大切除手术的创伤及效果提出了疑问。早期乳腺癌行保留乳房的手术,其治疗效果可与根治性手术相媲美,这点已得到公认,其美容效果更是根治性手术无法企及的。
肝癌局部切除的疗效远较肝叶切除疗效好,5年生存率可达64.4%。肝癌合并肝硬化的患者行肝叶切除,部分患者在手术成功后死于肝功能衰竭,而局部切除的手术死亡率明显下除,生存时间却明显延长。随着长寿人群的扩大,高龄恶性肿瘤及伴有心肺等重要脏器疾患的病人所占比例渐渐增高,不少病人无法耐受传统外科手术,也需要我们对传统手术进行微创化改革。
直肠癌切除手术分类
直肠癌的危害极大,患者要及时积极治疗,目前治疗直肠癌的方法有很多。那么,直肠癌手术治疗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直肠癌的治疗。
常见手术有一下三种:
1、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这种直肠癌的治疗手术主要是切除范围为全部直肠及其固有筋膜内的脂肪淋巴组织,本直肠癌的手术切除彻底,治愈率高。
2、经肛门内镜下局部切除: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直肠癌局部切除新方法,手术适应证是T1N0M0(T1N0M0【译】:直肠癌局部切除)的患者。此直肠癌的治疗手术是经过肛门镜,采用与手术腹腔镜类似的方法将直肠局部的肿瘤作局部的扩大切除。
3、直肠癌前切除术:此类直肠癌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距肛缘12CM以上的直肠上段肿瘤,在腹腔内切除乙状结肠和直肠,其优点是创伤性小,保留肛门且功能良好,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较理想,此法不适合用于癌肿体积较大,扩散浸润周围组织范围较广的直肠癌患者,临床又称为经腹低位切除和腹膜外一期吻合术。
这三种方法可治疗小肝癌
这三种方法可治疗小肝癌
近几年,随着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早期肝癌的诊断率得到提高,临床发现肝癌多为小肝癌。而目前对小肝癌治疗最好的选择是行小肝癌切除手术。
手术治疗小肝癌
对于大多数小肝癌患者来说,小肝癌手术切除是可以实现治愈的主要手段。不过需要明确的是,手术治疗所谓的治愈即是生存期达到五年。手术切除是小肝癌最好的选择,小肝癌切除的预后与切除时的大小有关。2厘米小肝癌切除后的5年存活率为81.5%;而4.1-5.0厘米的肝癌,5年存活率降至59.5%。
小肝癌病人发现时多合并肝硬化,因此肝切除的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现多采用局部切除或肝段切除。一般认为,切除缘距肿瘤包膜2厘米,就是小肝癌的根治术。虽然手术是治疗小肝癌的做好选择,但手术会给身体带较大的创伤,有可能发生转移,应注意手术的适应症。
小肝癌的中医药治疗
小肝癌通常合并有肝硬化,实施手术会引起肝功能的损伤,肝功能的严重衰竭。另外,由于小肝癌的癌肿位置问题,存在不能实施手术的情况,如肝肿瘤位置有时位于肝门部附近,手术危险性较大。
身体不能承受开胸手术者,如年老体弱者,一般采取中药保守治疗,良好的中药亦可达到延长生存期,减轻痛苦的作用。中药也使用于其他治疗的全程,如在小肝癌手术后配合治疗小肝癌的中药,在提高患者身体机能的同时抗击癌细胞,防止复发转移。在化疗过程中使用保护肝脏等。
小肝癌的其他治疗方法
对于无法进行手术的小肝癌病人,肝动脉导管栓塞加化疗是较好的选择。化疗单独应用的疗效较差,可在腹部超声波引导下作肿瘤内无水酒精注射及核素注射。在小肝癌中,核素在瘤内易分布均匀,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彻底,肿瘤体积缩小,效果较好。
前列腺癌切除后的影响 性功能障碍
性功能障碍是前列腺癌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术后阳痿的发生率高达90%。这主要是由于手术损伤了支配阴茎海绵体勃起的盆腔神经血管束所致。
胃癌二期化疗有必要吗
我老母亲于九八年即因低分化腺癌浸润全层而行胃大部切除手术,因吃长素,体质极差,术后并未输血,是故长期贫血,因其不堪忍受,眼见工生命迅速消逝,称再化疗会被化死,故仅仅作过四次化疗,术后烧灼感及恶心反胃持续多年,我每天给她两支雚香正气液,针对癌症病人普遍的血钙过高,我每年给她吃一百多个柚子;却不料矫枉过正,二00七年六月因骨质疏松突发股骨胫骨折,同年十二月底因大面积脑梗至今瘫痪在床 化疗必须要作,但并不是无止境地作下去同,“两害相权取其轻”,应充分考虑患者的耐受能力和应激反应;倘然不能承受,千万不要勉强,以免后悔莫及 人体千差万别,不可一概而论 我有一个舅母,直肠癌切除术后竟化疗了数十次,就连医生都极其惊讶她对化疗竟然毫无反应 所以,我奉劝你:千万千万要破除迷信 以上实践经验,仅供参考
前列腺癌切除后的影响 尿失禁
前列腺癌切除术会由于手术创伤,引起膜部尿道周围组织水肿,可发生暂时性尿失禁,大多数可再短期内自行缓解,个别患者可能发生永久性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