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五大方法
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五大方法
中医如何治疗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其病位在胆,从病理变化来看,无不涉及到肝、脾、胃的功能改变,可谓肝胆一体,疏通为先,脾胃一体,升降则安。辨治慢性胆囊炎要掌握利胆必疏肝,肝气疏达则胆腑通畅。胆病及脾殃胃,使其纳化失司,故上腹饱满,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状尤为多见,治以畅胆和胃,健脾运化相辅相成。在胆病的发展过程中,诸如气滞,湿热,血瘀或是虚损等病理机制往往不同程度地交织在一起,使病情变得更为复杂,因此按常规治疗一般应从五个方面加以调治。
(一)肝郁气滞:
主证:肝郁气滞,胆腑失疏,不通则痛。胆胃失和则患者以胁痛胃脘痛为主,伴有善怒叹息,恶心嗳气,舌苔薄白或黄,脉弦细或紧。痛胃脘痛为主,伴有善怒叹息,恶心嗳气,舌苔薄白或黄,脉弦细或紧。
治则:疏肝解郁,活血调胃。
方药:柴胡疏肝汤加减。药用柴胡、郁金、枳实、白芍药、川芎、延胡索、香附、当归、茯苓、丹参、姜黄、川楝子、陈皮等。
(二)肝胆湿热:
主证:湿热蕴聚肝胆,郁而化火;灼伤津液则口苦咽干,嗳腐纳呆,便秘尿赤。湿热郁久必挟瘀,故患者胁痛拒按,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则:清利肝胆湿热,调和中焦脾胃。
方药:大柴胡汤合薏苡仁汤加减。药用柴胡、黄芩、半夏、白芍药、枳实、大黄、栀子、薏苡仁、茵陈、金钱草、鸡内金、全栝楼、白术、竹茹、陈皮等。慢性胆囊炎长期不愈者仍需轻泻胆热,增强促进胆汁排泄,以助消化功能。
(三)脾肾两虚:
主证:慢性胆囊炎反复不愈,病久多有脾肾俱虚证候,加之平时严格忌口,终年以素食为主,故证见面色无华,右胁隐痛缠绵,喜按喜温,食少便溏,心悸晕眩,虚烦少寐,月经不调,舌淡苔白或少苔,脉弦细或虚弱无力等。
治则:健脾补肾。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党参、白芍药、山茱萸、茯苓、白术、枸杞子、黄精、砂仁、酸枣仁。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之胁痛、肝胆气结等范畴,可分以下2型辨证施冶。
(四)胆胃不和型:
症见胸肋胀满,暖气频作,忍心呕逆,口苦纳呆,大使不调,右上腹时有隐痛,每遇倩志不遂则诸症加重,舌谈红苔薄白,脉弦。
治宜:疏肝利胆和胃。
可选用:逍遥丸、加味逍遥丸、四逆散、保和丸、木香顺气丸等。
(五)肝胆气结型:
症见人右上腹间歇性闷痛或隐痛,并放射右腰背部,常有口苦,恶心,食欲不佳,或食后皖济,每因进食油腻后诸症加重,舌淡,边尖多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弦。
治宜:疏肝利胆散结。
可选用:消炎利胆片、舒肝止痛丸、肝胆炎片、利胆片等。
此外,并发结石的患者可配合服用胆石通、利胆排石片等。
治疗慢性胆囊炎的偏方
偏方一
山楂山药饼:山楂、山药、白糖各适量。将山楂去核,同山药共蒸熟,冷后加白糖搅匀,压为薄饼服食,1日1剂。
偏方二
干姜胡椒砂仁肚:干姜、胡椒、砂仁各6克,肉桂、陈皮各3克,猪肚1个,调料适量。将猪肚洗净,诸药布包,加水同煮至猪肚烂熟后,去渣取汁饮服,猪肚取出切片,调味服食,2日1剂。
偏方三
陈皮槟榔:陈皮20克,槟榔200克,丁香、豆蔻、砂仁各10克。将诸药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转文火慢煮;煮至药液干后,停火候冷。待药液冷后,将槟榔取出,用刀剁为黄豆大小的碎块备用。每次饭后含服少许。
偏方四
丹参田鸡汤:丹参30克,大枣10克,田鸡250克。将丹参布包,大枣去核,田鸡去皮洗净。加水同炖至田鸡熟后,去药包,加入食盐、味精等调服,每日1剂。
以保守治疗为主。对于症状轻、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患者,可选用非手术治疗,低脂饮食,长期口服利胆药物,如消炎利胆片、熊胆胶囊、利胆素等,腹痛时可用颠茄类解痉药物对症治疗。患者症状重或反复发作胆绞痛,伴有胆囊结石者,可选则手术治疗。
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各是怎么回事
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二者常同时存在,互为因果,故合并叙述。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慢性炎症性病变,约有70%的胆囊炎患者胆囊内有结石存在。慢性胆囊炎,系胆囊慢性病变,大多数合并胆囊结石,少数为非胆石性慢性胆囊炎。本病大多为慢性起病,亦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而来。临床上可无特殊症状。
胆石症, 胆管或胆囊产生胆石而引起剧烈的腹痛、黄疸、发烧等症状之疾病,称为“胆石症”。胆石症是最常见的胆道疾病。
由上面的内容知道了慢性胆囊炎与胆石症是怎么回事之后,接下来为大家介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方法:
1、 采用内科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方法:内科治疗主要是消炎利胆的方法,如消炎利胆片、利胆醇、舒胆通、胆通、去氢胆酸以及熊脱氧胆酸等,有些病人有效,但难根治。
2、外科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方法:反复发作胆绞痛、胆囊无功能、有急性发作,尤其是伴有结石者,应手术治疗。80%的胆囊癌并有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手术可起到预防胆囊癌的作用。
胆囊炎该怎样诊断
由于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常易误诊,以下疾病常被误诊为慢性胆囊炎,故应注意鉴别。
1.消化性溃疡 症状不典型的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胆囊炎容易混淆,且此类疾病常与慢性胆囊炎并存。除仔细询问病史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及B超检查有助于鉴别。
2.慢性胃炎 各种慢性胃炎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有相似之处,纤维胃镜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的重要方法,诊断明确后行药物治疗如症状好转,则可与慢性胆囊炎相鉴别。
3.食管裂孔疝 本病常见的症状是上腹或两季肋部不适,典型者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多在饱餐后0.5~1h发生,饭后平卧加重,站立或半卧位时减轻,可有嗳气反胃;而慢性胆囊炎腹痛多在右季肋部,饭后加重而与体位无关。因食管裂孔疝约20%的病人合并慢性胆囊炎,故二者临床症状常同时并存。钡餐检查可以鉴别。
4.原发性肝癌 在无B超的时代,临床上有些原发性肝癌被诊为慢性胆囊炎。因为原发性肝癌早期,即小肝癌及亚临床肝癌多无自觉症状,一旦出现右上腹不适或隐痛,多已是晚期,B超及CT检查可以鉴别。
5.胆囊癌 本病早期症状颇似慢性胆囊炎,如此时行B超检查可与慢性胆囊炎鉴别,并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如病情发展,出现黄疸及右上腹肿块,多为晚期。
慢性胆囊炎是怎么引起的
西医病因:
慢性胆囊炎病人中合并胆囊结石者占95%,如同急性胆囊炎一样,胆囊结石是引起慢性胆囊炎的主要病因,胆囊结石致胆囊管梗阻引起急性胆囊炎反复小发作而形成慢性胆囊炎。
中医病因:
1.情志不遂情志抑郁或暴怒伤肝,肝胆气滞,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而致胁痛。如《金匮翼·胁痛统论·肝郁胁痛》说“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
2.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暴饮暴食,以致湿热之邪蕴结于肝胆,使肝胆失于疏泄条达,而引起胁痛。
中医病机:
本病多因情志不遂、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肝胆郁滞,湿热内蕴。肝胆主疏泄,郁滞不通,则右胁下疼痛。由气及血,气血不畅,瘀结胆囊,故右胁下压痛。肝失疏泄,肝木克脾土,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湿热内生,出现神疲乏力,食少便溏,恶心呕吐;湿热久羁,耗伤肝阴,可见口干咽燥,心中烦热。总之,慢性胆囊炎病位在胆,而涉及肝与脾胃。
病理:
慢性胆囊炎的早期病理检查往往未显示有炎细胞浸润,轻度炎症反应的证据为圆形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沉着,早期慢性胆囊炎胆汁检查常常未发现有细菌感染,慢性胆囊炎由于结缔组织增生和组织水肿使胆囊壁增厚,全层间有淋巴细胞浸润。胆囊内含粘液、沉积物、胆沙、砾沙或结石,后期肌层被纤维组织所代替,胆囊壁增厚、僵硬、瘢痕化和萎缩,有时胆囊管被纤维性肿块所梗阻。
患了慢性胆囊炎能治好吗
1.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与急性胆囊炎一样,胆囊结石可引起急性胆囊炎反复小发作,即慢性胆囊炎与急性胆囊炎是同一疾病不同阶段。
2.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在尸检或手术时发现,占所有胆囊病变的2%~10%。
3.伴有结石的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又称瓷瓶样胆囊,结石引起的炎症刺激,导致胆囊壁钙化而形成,钙化可局限于黏膜,肌层或两者皆有,多见于65岁以上的女性病人。
4.黄色肉芽肿样胆囊炎少见,系由胆汁脂质进入胆囊腔的结缔组织致炎性反应而成。
慢性胆囊炎
治疗总则
1. 如慢性胆囊炎伴有胆石者,症状反复不缓解,无其它严重疾病,可开住院证收住院行外科手术治疗。
2. 如病人不同意手术或症状较轻无反复发作者,可内科保守治疗。嘱病人平时低脂饮食、可口服消炎利胆片6片每日3次或33~50%硫酸镁10ml每日3次,另外可口服一些溶石或排石的中药治疗。
3、如病人有急性发作,按急性胆囊炎处理(详见急性胆囊炎)。
具体治疗方法
1. 采用内科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方法:内科治疗主要是消炎利胆的方法,如消炎利胆片、利胆醇、舒胆通、胆通、去氢胆酸以及熊脱氧胆酸等,有些病人有效,但难根治。
2. 外科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方法:反复发作胆绞痛、胆囊无功能、有急性发作,尤其是伴有结石者,应手术治疗。80%的胆囊癌并有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手术可起到预防胆囊癌的作用。
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注意劳逸结合,寒温适宜。劳累、气候突变、悲观忧虑均可诱发此病急性发作。常服用利胆药物及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什么是胆囊炎
和成人胆囊炎一样,小儿胆囊炎也有急性和慢性的,常与胆石症合并存在,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两种。
胆结石堵塞胆总管引起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和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基本相同。主要有以下症状:
1.疼痛。右上腹剧痛或绞痛,多为结石或寄生虫嵌顿梗阻胆囊颈部所致的急性胆囊炎;疼痛常突然发作,十分剧烈,或呈现绞痛样,多发生在进食高脂食物后,多发生在夜间;右上腹一般性疼痛,不剧烈,多为持续性胀痛, 随着胆囊炎症的进展,疼痛亦可加重,疼痛呈现放射性,最常见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等处,乃系 胆囊炎症刺激右膈神经末梢和腹壁周围神经所致。
2.恶心、呕吐。是最常见的症状,如恶心、呕吐顽固或频繁,可造成脱水,虚脱和电解质紊乱,多见于结石或蛔虫梗阻胆囊管时。
3.畏寒、寒战、发热。轻型病例常有畏寒和低热;重型病例则可有寒战和高热,热度可达39℃以上,并可出现谵语、谵妄等精神症状。
4.黄疸。较少见,如有黄疸一般程度较轻,表示感染经淋巴管蔓延到了肝脏,造成了肝损害,或炎症已侵犯胆总管。
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的症状主要是,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有恶心、嗳气、反酸、腹胀和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症状 ;右下肩胛区疼痛;进食高脂或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病程长,病情经过有急性发作和缓解相交替的特点,急性 发作时与急性胆囊炎症状同,缓解期有时可无任何症状。
胆囊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营养饮食治疗、西医药物治疗、西医手术治疗、中医外用治疗、中医内服治疗三种。 当孩子患了胆囊炎后,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太小,手术治疗会对孩子的健康不利,无论是急性 还是慢性胆囊炎,目前皆以切除胆囊疗的效最好。
请问治疗馒性胆嚢炎选择哪种方法好
患了慢性胆囊炎后,胆囊的功能大多已有很大的损害,患者会 经常感到上腹或右上腹疼痛,以及上腹饱胀不适、反酸嗳气、恶心、 呕吐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有的患者会有急性胆囊炎的发作,少数患 者还会引起胆囊癌。而目前还没有哪一种药物可以根治慢性胆囊炎, 各种杀菌消炎的抗生素,对治疗慢性胆囊炎并无效果。因此,慢性 胆囊炎一经明确诊断,应以手术切除病变的胆囊为宜。作了胆囊切 除术后,绝大多数的患者都会取得满意的疗效,症状消失,也避免 了急性胆囊炎、胆囊癌等并发症的发生。 对症状较轻、胆囊内没有结石、胆囊的浓缩和收缩功能只有轻 度减退的患者,可以采用利胆的药物来治疗,如口服去氧胆酸、胆 酸钠或消炎利胆片等。对这些患者的饮食,一般不需特别限制。有 的医生认为,在饮食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可以促进胆囊的收缩, 反而对治疗慢性胆囊炎有一定的帮助。当然饮食中的脂肪量不宜太 多,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
胆囊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胆囊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为了我们身体的健康着想,希望大家都有所了解,以下是有关胆囊炎的早期症状的介绍:
(1)如果上腹有剧烈的疼痛,很有可能是患胆囊炎的前期症状,所以当你发现自己有腹胀,剧烈疼痛的现象,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2)如果经常出现恶心,甚至会伴有呕吐,都是有可能进一步确认为胆囊炎的,所以有了此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3)发热,身上冷也有可能是胆囊炎的前期症状,提醒大家要加强注意。
急性胆囊炎
胆囊急性胆囊炎的症状,主要有右上腹疼、恶心、呕吐和发热等。急性胆囊炎会引起右上腹疼痛,一开始疼痛与胆绞痛非常相似,但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腹痛其持续的时间往往较长,作呼吸和改变体位常常能使疼痛加重,因此病人多喜欢向右侧静卧,以减轻腹疼。有些病人会有恶心和呕吐,但呕吐一般并不剧烈。大多数病人还伴有发热,体温通常在38.0℃~38.5℃之间,高热和寒战并不多见。少数病人还有眼白和皮肤轻度发黄。当医生检查病人的腹部时,可以发现右上腹部有压痛,并有腹肌紧张,大约在1/3的病人中还能摸到肿大的胆囊。化验病人的血液,会发现多数人血中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白细胞增多。B超检查可发现胆囊肿大、囊壁增厚,并可见结石堵在胆囊的颈部。根据以上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各种辅助检查,医生一般能及时作出急性胆囊炎的诊断。
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胆囊疾病,病人一般同时有胆结石,但无结石的慢性胆囊炎病人在中国也不少见。慢性胆囊炎有时可为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症,但大多数病人过去并没有患过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长期发炎,胆囊壁会发生纤维增厚,疤痕收缩,造成胆囊萎缩,囊腔可完全闭合,导致胆囊功能减退,甚至完全丧失功能。
享受生活的前提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样才有资本享受幸福的生活,希望我们讲的一些东西能够为大家的生活带来便利和帮助,大家如果患有胆囊炎一定要及早医治,提高治愈率。祝大家身体健康。
得了胆囊炎怎么办
一、急性胆囊炎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给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忌油腻食物,严重者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充营养、水及电解质。
2、解痉、镇痛药物治疗:阿托品0.5mg或654-25mg肌注;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维生素K38-16mg,肌注;度冷丁或等美散痛等镇痛,不宜用吗啡。
3、抗菌治疗: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甲硝唑;还可选用氨基糖甙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4、利胆:舒胆通、消炎利胆片或清肝利胆口服液口服,发作缓解后方可应用。
5、外科治疗:发生坏死、化脓、穿孔、嵌顿结石者,应及时外科手术治疗,行胆囊切除或胆囊造瘘。
二、慢性胆囊炎
1、手术治疗:慢性胆囊炎伴有胆石者,应行胆囊切除术。手术一般择期在胆囊炎发作2个月后进行,这样可减少胆囊周围的粘连与胆囊水肿。
2、综合治疗:低脂饮食,口服利胆药,如硫酸镁、消炎利胆片、清肝利胆口服液、保胆健素等;应用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消石素等溶石;有寄生虫感染者应当驱虫治疗。
3、中医疗法: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多为肝胆郁热、疏泄失常所致。当以清利肝胆、疏肝行气、调理气机为治。
对于恢复期病情较轻的胆囊炎患者来说,进行一些简单、轻松的工作或活动量小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做广播体操等是可以的,而且这样还可增强胆囊肌肉的收缩力,防止胆汁在胆囊内的淤积。
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有什么区别啊
慢性胆囊炎的病人,临床表现不如急性胆囊炎那么典型,模糊不清,常似“胃病”,如右上腹部隐痛,腹胀(即肚子发胀),嗳气和厌油腻等消化不良表现,若触模右上腹部(胆囊所在区域)常有触痛感。急性发作时同急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西药的抗炎治疗效果不明显,建议您通过中医中药的治疗方法来治疗,一方面缓解相关的症状,如胁肋部肩背部的不适或疼痛,一方面改善胆囊内环境,恢复胆囊功能,同时预防胆囊炎的复发。
慢性胆囊炎患者容易与哪些疾病相混淆
1.消化性溃疡 症状不典型的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胆囊炎容易混淆,且此类疾病常与慢性胆囊炎并存,除仔细询问病史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及B超检查有助于鉴别。
2.慢性胃炎 各种慢性胃炎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有相似之处,纤维胃镜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的重要方法,诊断明确后行药物治疗如症状好转,则可与慢性胆囊炎相鉴别。
3.食管裂孔疝 本病常见的症状是上腹或两季肋部不适,典型者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多在饱餐后0.5~1h发生,饭后平卧加重,站立或半卧位时减轻,可有嗳气反胃,而慢性胆囊炎腹痛多在右季肋部,饭后加重而与体位无关,因食管裂孔疝约20%的病人合并慢性胆囊炎,故二者临床症状常同时并存,钡餐检查可以鉴别。
4.原发性肝癌 在无B超的时代,临床上有些原发性肝癌被诊为慢性胆囊炎,因为原发性肝癌早期,即小肝癌及亚临床肝癌多无自觉症状,一旦出现右上腹不适或隐痛,多已是晚期,B超及CT检查可以鉴别。
5.胆囊癌 本病早期症状颇似慢性胆囊炎,如此时行B超检查可与慢性胆囊炎鉴别,并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如病情发展,出现黄疸及右上腹肿块,多为晚期。
中医治慢性胆囊炎偏方大全
白术白芍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敛阴止痛,理气健脾。主治慢性胆囊炎。
【偏方组成】土炒白术12克,酒白芍、陈皮各10克,防风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48例,痊愈38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7%。
党参合欢皮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补脾运中,疏泄肝胆。主治慢性胆囊炎。证见右胁疼痛,痛连右肩胛及右背,食荤及脂肪过多则疼痛加剧,经年累月不愈,体质偏虚,属脾虚肝郁症。
【偏方组成】潞党参、合欢皮各15克,炒白术、白茯苓、陈香橼、金铃子各12克,广除皮6克,甘草、广木香山5克,广郁金10克,参三七末2克(分冲)。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亦可以此方数倍量,共研细末,过100目筛,水泛为丸如莱菔子大。每服10克,每日3次,开水送下。1个月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36例,其者痊愈21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7%。
金钱草柴胡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主治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证见上腹部间歇作痛,右胁疼痛尤剧,或呕吐苦水,或嗳气、泛酸、恶心,舌苔薄白,脉弦。
【偏方组成】金钱草30克,柴胡、枳实、白芍、郁金、乌贼骨、浙贝母各9克,炙甘草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并可随症加减。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29例,其者痊愈18例,好转10例,无效1例。痊愈18例中慢性胆囊炎11例,胆石症7例,追访2年,未见复发。
柴胡百合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疏肝、清胃、活血。主治慢性胆囊炎。适用于肝郁气滞,中焦湿热之患者。
【偏方组成】柴胡、百合、郁金、丹克各15克,川楝子、黄岑各10克,金钱草30克,乌药1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若胸背痛甚者,加瓜蒌壳、薤白各15克;嗳气频愈,加陈皮、广木香各10克;泛酸者,加乌贼骨10克;若有黄疸者,加茵陈20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21例,其中痊愈14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
柴胡川楝子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疏肝利胆。主治慢性胆囊炎。
【偏方组成】柴胡、金钱草、生山楂各15克,川楝子、枳壳、青蒿、黄芪克12克,陈皮、香附山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加减】如大便于结者,加生大黄10克;恶心呕吐者,加竹茹12克;伴有结石者,加海金沙30克、鸡内金20克;疼痛明显、感染严重者,可适当配用部分西药。
【病例验证】刘某,男,47 岁。上腹部胀痛、钝痛6年余,时轻时重,嗳气频作,食欲不振,且大都因生气着急、劳累或饮酒或进食油腻食物后复发。近因情志不舒和饮酒过多又复发。疹断为慢性胆囊炎,证属盯郁气滞、湿热蕴结、肝胆不利。用此方加大黄10克(后下)、郁金12克。四剂后腹胀大减,大便转溏。此方去大黄,再进5剂,诸症消失,B超正常。随访2年未复发。
生地首乌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养肝柔肝,疏肝利胆。主治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证属肝阴不足者。临床胁痛隐隐、体倦乏力,口干咽燥,头晕目涩,舌质红、体瘦小,苔薄黄或少苔,脉弦细为特征。
【偏方组成】生地12克,首乌9克,枸杞9克,茵陈12克,虎杖12克,生大黄6~9克(后入),生山楂12克,鸡内金3克(研粉分吞),麦芽12克,玫瑰花3克,佛手6克,绿萼梅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92例,其中痊愈49例,好转3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6%。
金钱草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治慢性胆囊炎。
【偏方组成】金钱草10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治疗慢性胆囊炎18例,在症状消失方面有一定效果。其者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5例。
柴胡丹皮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凉血疏肝,滋补肝肾。主治慢性胆囊炎。
【偏方组成】柴胡、赤芍、丹皮、薤白、川楝子、威灵仙、苍术、木香各10克,砂仁5克,党克、郁金、枳壳各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每次煎成100~150毫升,每日2次,饭前温服。15剂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愈48例,经1~3疗程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24例,明显减轻22例。
胆囊炎好治吗
1.药物治疗:①急性胆囊炎:可使用阿托品、硝酸甘油舌下含化等进行解痉、镇痛;②慢性胆囊炎:视病因不同可服用利胆药物,驱虫疗法,或使用鹅去氧胆酸进行溶石疗法。两类胆囊炎都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服用中成药金胆片,能消炎利胆。
2.手术治疗:①急性胆囊炎:视情况而定,在经12~24小时积极的内科治疗,待症状有所缓解再择期进行手术治疗;②慢性胆囊炎:无论患者有无胆囊结石,若胆囊已被感染破坏,且丧失功能,都应择期手术切除。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是最重要的,坚持日饮八杯水,适量补充钠盐,多吃水果蔬菜,把自己的饮食调整有规律,禁食高脂肪、油炸等有刺激性的食品。
胆囊炎最好治疗方法推荐
1.药物治疗:①急性胆囊炎:可使用阿托品、硝酸甘油舌下含化等进行解痉、镇痛;②慢性胆囊炎:视病因不同可服用利胆药物,驱虫疗法,或使用鹅去氧胆酸进行溶石疗法。两类胆囊炎都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服用中成药金胆片,能消炎利胆。
2.手术治疗:①急性胆囊炎:视情况而定,在经12~24小时积极的内科治疗,待症状有所缓解再择期进行手术治疗;②慢性胆囊炎:无论患者有无胆囊结石,若胆囊已被感染破坏,且丧失功能,都应择期手术切除。
治疗胆囊炎的偏方
胆囊炎偏方1
蒲公英全草3钱,水煎服,一天3次,一次一小碗。(不能用铁锅)
胆囊炎偏方2
每天早上一个煮的烂烂的猪手,一瓶啤酒温热,一起吃掉。
胆囊炎偏方3
一个猪苦胆一把绿豆洗干净装到猪苦胆里晒干,用瓦片培好,研磨成小指甲那么大小的小颗粒,空腹早晚各服用10粒。
胆囊炎偏方4
三两江米炒黄擀成面,加上一个猪苦胆汁,再炒炒,捏成丸,早晚各吃一粒。
胆囊炎偏方5
鲜嫩小麦秆100克(采取春天已灌浆,尚未成熟的小麦),白糖少许。麦秆加水煮半小时左右,加白糖使之微甜代茶饮,每天半小碗,一日3次。
胆囊炎偏方6
红瓤西瓜14克,冻粉1.5克,白糖60克,香蕉油1滴,清水90克。西瓜瓤去掉种子,切碎,挤出瓜汁,冻粉切成寸段,在瓜汁中加白糖15克,放入冻粉煮化,搅均匀,凉透,凝结成冻,即成西瓜酪。清水加入剩余白糖烧开,凉透,加上香蕉油,把西瓜酪割成小块,在盘子四周浇上糖水即成。——适用于胆囊炎,胆石症。
胆囊炎偏方7
四两白糖,苹果一个,去皮去仁核,一捺长的龙爪去刺洗净,一起用瓷器煮,早晚各一次?6两核桃仁打成末加一两白糖,2两香油和好,每天早上空腹吃1~2勺。
胆囊炎偏方8
啤酒一瓶,红塘半斤,放到器皿里温化了。每天喝,连着三次见效。
胆囊炎偏方9
七个鸭蛋,一斤半苣卖菜一起煮熟每天吃一个鸭蛋喝一碗汤。
胆囊炎偏方10
苣卖菜(醮酱菜的一种)每天吃不少于一两,少醮或不醮酱,坚持服用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