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腹痛推拿按摩方法 受寒腹痛
小孩腹痛推拿按摩方法 受寒腹痛
主证:腹痛急暴,常在受凉或饮食生冷后发生,遇冷加剧,得热痛减,面色青白,或兼大便清稀,舌淡苔白滑,指纹色红。
操作方法:补脾经,天门入虎口法,揉外劳宫,推三关,摩揉肚脐,掐揉一窝风,拿肚角。
1.补脾经:以左手将患儿拇指屈曲,以右手拇指端循患儿拇指指尖桡侧缘向指根方向直推100-500次。
2.天门入虎口法:以左手握持患儿手,以右手拇指桡侧面自患儿的食指尖沿桡侧缘赤白肉际侧推入虎口20-30次,然后揉板门穴30-50次。
3.揉外劳宫:一手持患儿手令手背向上,另一手中指指端揉外劳宫穴100-300次。
4.推三关:患儿左手臂伸直,掌心向内,以左手握住患儿腕关节尺侧,食指在下伸直,托住患儿前臂,右手食指,中指并拢或以拇指桡侧自大横纹桡侧阳池直推至曲池穴100-200次。
5.摩揉肚脐:患儿仰卧位,以掌心或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摩肚脐3-5分钟,继以掌根或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顺时针揉肚脐100-200次。
6.掐揉一窝风:一手托患儿手掌,使其手背向上,以另一手拇指指甲掐一窝风3-5次,再以拇指或中指指端揉一窝风50-100次。
7.拿肚角:患儿仰卧位,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向肚角深处拿3-5次。
宝宝腹痛推拿方法 虚寒型腹痛
主要症状:腹部暴痛,哭叫不安,得温较舒,面色苍白,肢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指纹色红。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推拿处方:揉中脘,摩腹,拿肚角,揉一窝风,揉外劳宫,推三关。
推拿方法:
揉中脘:用拇指或中指顺时针揉脐上4寸的中脘穴, 揉100-300次。
摩腹:用四指指端或手掌顺时针摩腹部,摩100-200次。
拿肚角: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拿脐下2寸,旁开2寸的大筋3-5次。
揉一窝风:用拇指揉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100-300次。
揉外劳宫:用拇指揉掌背上与内劳宫相对的外劳宫100-300次。
推三关: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桡侧100-300次,自腕推向肘。
功效:补脾经,摩腹温中健脾,配推三关,揉外劳宫助阳除寒;掐揉一窝风,拿肚角散寒理气止痛。
小儿腹痛推拿手法图解 寒凝腹痛推拿手法
主证:有感伤寒邪或饮冷史,突发腹痛,腹部,四肢均冷,面色青黑或苍白,身体蜷缩,小便不黄,口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白,脉迟,指纹淡红或青。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推拿处方:掐揉二扇门,揉小天心,揉外劳,一窝风,拿肚角,摩揉脘腹,点按脾俞,胃俞及擦脉督,令热深透。
推拿原理:外劳与一窝风为阳掌阳穴,功能温里散寒,通治各种寒症。配二扇门发脏腑止汗,除脏腑之寒;小天心通经活络,畅运三焦,调理阳气之道;拿肚角与摩揉脘腹对病变部位直接作用。点按脾胃之俞可调理脾胃,二者相配,止痛最宜。
小儿腹痛推拿手法图解 虚寒腹痛推拿手法
主证:脘腹疼痛隐隐,反复发作,喜温喜揉,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食欲不振,饮食稍有不慎则易诱发腹泻,或见各型疳积之症,舌淡或光红无苔,脉细,指纹色淡。
治疗原则: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止痛。
推拿处方:调五脏,补脾经,补肾经,运土入水与运水入土,推上三关,摩脐与丹田,揉中脘,建里,巨阙,石关,梁门,天枢,关元等穴,推上七节骨,捏脊,揉足三里。
推拿原理:补脾经功在补脾,补肾经功在补肾,运土入水与运水入土为调整先后天关系的配伍,该型属虚;病程较长,气血亏损,而气血之源在先天与后天,故其治在脾肾,辅以调五脏手法;推上三关,上七节,捏脊,揉足三里,摩脐与丹田均为补法的代表手法,能补益气血,增强脏腑功能及体质,而脘腹其他穴位治在局部,善能疏通经络而止痛。
小孩腹痛最快推拿手法 燥热腹痛推拿手法
主证:有感受热邪史,脘腹疼痛,触之灼热,四肢躁动,哭闹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口渴欲饮,或呕吐或泻痢,舌红苔黄厚,脉数纹紫。
治疗原则:清热泻火,通腑止痛。
推拿处方:清板门,清大肠,顺运内八卦,苍龙摆尾,退下六腑,分推腹阴阳,顺时针摩腹,柔腹,拿肚角,推下七节骨,点恰新设穴。
推拿原理:清板门泻脾胃之火,清大肠泻肠道之火,退下六腑与推下七节为火热而设,配顺运内八卦和苍龙摆尾及点掐脚之新设穴能降气降火,釜底抽薪;而腹部的分推,揉拿有局部治疗优势,如此,热退气降而痛自止。
小孩腹痛怎么推拿
寒凝腹痛推拿手法
主证:有感伤寒邪或饮冷史,突发腹痛,腹部,四肢均冷,面色青黑或苍白,身体蜷缩,小便不黄,口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白,脉迟,指纹淡红或青。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推拿处方:掐揉二扇门,揉小天心,揉外劳,一窝风,拿肚角,摩揉脘腹,点按脾俞,胃俞及擦脉督,令热深透。
推拿原理:外劳与一窝风为阳掌阳穴,功能温里散寒,通治各种寒症。配二扇门发脏腑止汗,除脏腑之寒;小天心通经活络,畅运三焦,调理阳气之道;拿肚角与摩揉脘腹对病变部位直接作用。点按脾胃之俞可调理脾胃,二者相配,止痛最宜。
燥热腹痛推拿手法
主证:有感受热邪史,脘腹疼痛,触之灼热,四肢躁动,哭闹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口渴欲饮,或呕吐或泻痢,舌红苔黄厚,脉数纹紫。
治疗原则:清热泻火,通腑止痛。
推拿处方:清板门,清大肠,顺运内八卦,苍龙摆尾,退下六腑,分推腹阴阳,顺时针摩腹,柔腹,拿肚角,推下七节骨,点恰新设穴。
推拿原理:清板门泻脾胃之火,清大肠泻肠道之火,退下六腑与推下七节为火热而设,配顺运内八卦和苍龙摆尾及点掐脚之新设穴能降气降火,釜底抽薪;而腹部的分推,揉拿有局部治疗优势,如此,热退气降而痛自止。
虚寒腹痛推拿手法
主证:脘腹疼痛隐隐,反复发作,喜温喜揉,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食欲不振,饮食稍有不慎则易诱发腹泻,或见各型疳积之症,舌淡或光红无苔,脉细,指纹色淡。
治疗原则: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止痛。
推拿处方:调五脏,补脾经,补肾经,运土入水与运水入土,推上三关,摩脐与丹田,揉中脘,建里,巨阙,石关,梁门,天枢,关元等穴,推上七节骨,捏脊,揉足三里。
推拿原理:补脾经功在补脾,补肾经功在补肾,运土入水与运水入土为调整先后天关系的配伍,该型属虚;病程较长,气血亏损,而气血之源在先天与后天,故其治在脾肾,辅以调五脏手法;推上三关,上七节,捏脊,揉足三里,摩脐与丹田均为补法的代表手法,能补益气血,增强脏腑功能及体质,而脘腹其他穴位治在局部,善能疏通经络而止痛。
小儿推拿腹痛法 虚寒腹痛
主证:腹痛隐隐,喜温喜按,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食欲不振,易发腹泻,舌淡苔薄,指纹色淡。
操作方法: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揉中脘,揉脐,揉足三里,拿肚角。
1.补脾经:用右左手将患儿拇指屈曲,以右手拇指指端循患儿拇指指尖桡侧缘向指根方向直推100-500次。
2.补肾经:用右手握患儿左手,使其掌心朝上,以左手拇指指端从英尺学推至小指尖300-500次。
3.推三关:患儿左手臂伸直,掌心向内,以左手握住患儿腕关节尺侧,食指在下伸直,托住患儿前臂,右手食指,中指二指并拢以拇指桡侧,自大横纹桡侧缘直推至曲池穴200-300次。
4.揉外劳宫:一手托住患儿的手,使其掌心向下,以另一手拇指或中指指端揉外劳宫穴200-300次。
5.揉中脘:患儿仰卧位,以拇指或食指,中指指端揉中脘穴2-3分钟。
6.揉脐:患儿仰卧位,以掌根或食指,中指,无名三指指腹顺时针揉肚脐100-200次。
7.揉足三里:患儿仰卧位,以拇指揉足三里2-3分钟。
8.拿肚角:患儿仰卧位,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向肚角深处拿3-5次。
小儿腹痛推拿按摩 揉天枢穴
位置:天枢穴位于平脐旁开2寸处,左右各一。
操作方法:将手指虎口张开,分别用拇指指腹和食指指腹对应肚脐两侧的天枢穴,同时按揉50-100次。
小儿推拿的作用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推拿按库手法于小儿腹部,能直接调节内脏神经。一般推拿按摩可使内脏神经兴奋,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增加,消化腺的分泌活跃,胃肠煽动增强,消化功能显著改善。消化系统的分泌功能降低时,在腹部用较重推拿按摩法治疗较为适宜,分泌功能升高时用中、轻度推拿按摩手法较为适宜。对于小儿腹痛、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溶积等都可采用推拿按摩治疗。
小孩腹痛推拿按摩方法 虫积腹痛
主证:腹痛突然发作,脐周痛甚,时发时止,有时可在腹部摸到蠕动的块状物,时隐时现,有便虫病史,形体消瘦,食欲不佳,或嗜食异物,如蛔虫窜入胆道则痛如钻顶,时发时止,伴见呕吐。
操作方法:掐揉一窝风,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揉脐。
1.掐揉一窝风:一手托患儿手掌,使其手背向上,以另一手拇指指甲掐一窝风3-5次,再以拇指或中指指端揉一窝风50-100次。
2.揉外劳宫:一手托住患儿手,使其掌心向下,以另一手拇指或中指指端揉外劳宫穴200-300次。
3.推三关:患儿左手臂伸直,掌心向内,以左手握住患儿腕关节尺侧,食指在下伸直,托住患儿前臂,右手食指,中指而致并拢或以拇指桡侧,自大横纹桡侧阳池直推至曲池200-300次。
4.摩腹:患儿仰卧位,以全掌或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摩上腹部3-5分钟。
5.揉脐:患儿仰卧位,以掌根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顺时针揉肚脐100-200次。
宝宝腹胀腹痛按摩图解 寒邪致腹胀腹痛按摩
补脾经,揉外劳宫,推三关,揉足三里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2分钟,掐揉足三里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2分钟,掐揉一窝风50次,拿肚角3-5次。
按摩方解:补脾经,揉足三里,顺时针摩腹能帮助调理脾胃气机,揉外劳宫,推三关有温中散寒的作用;掐揉一窝风,拿肚角有止腹痛的效果。
宝宝腹胀腹痛怎么按摩
宝宝腹痛可出现在脐周,小腹一侧,或两侧或脐下腹部正中,按摩疗法适宜于治疗功能性腹痛,不包括急腹症所致腹痛,具体要分型辩证进行按摩:
寒邪致腹胀腹痛按摩
补脾经,揉外劳宫,推三关,揉足三里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2分钟,掐揉足三里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2分钟,掐揉一窝风50次,拿肚角3-5次。
按摩方解:补脾经,揉足三里,顺时针摩腹能帮助调理脾胃气机,揉外劳宫,推三关有温中散寒的作用;掐揉一窝风,拿肚角有止腹痛的效果。
食积致腹痛按摩
补脾经,揉板门,顺运内八卦,揉中脘,揉天枢,揉足三里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2分钟,拿肚角3-5次。
按摩方解:补脾经,揉板门,顺运内八卦,揉中脘,揉天枢,顺时针摩腹,揉足三里能帮助健补脾胃,促进消化,排出积滞;拿肚角止腹痛的效果较好。
肠胃热结致腹痛按摩
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顺运内八卦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推下七节骨,揉龟尾各2分钟,按弦走搓摩30次。
按摩方解:清胃经,清大肠,顺时针摩腹,推下七节骨,揉龟尾具有清热润肠通便的作用,揉板门,顺运内八卦,按弦走搓摩有助于理气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