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青光眼的预防是怎样的
糖尿病青光眼的预防是怎样的
1、早期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可以减少眼部并发症的发生。良好的血糖控制可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因此根本治疗在于早期有效控制糖尿病。
2、认真治疗高血压,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3、在饮食上要注意,控制摄取的总热量,营养要均衡,并多吃一些补眼养眼的食物。
4、要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兴奋。
5、起居有规律,不在黑暗处久留,防止瞳孔扩大,引起眼压升高;禁止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防止眼部淤血。
6、冬季,患者在寒冷多风沙的不良天气尽量减少外出,以减少对眼部的刺激;在温暖晴朗的天气下可适度户外活动。
警惕最易导致失明的5种眼病
1、白内障
白内障是导致失明的第一大眼病,因晶状体变混浊引起。估计目前全世界有2千万人因此失明,我国目前失明人数中有半数是白内障引起的。因此白内障盲是防盲治盲最优先考虑的眼病。白内障一旦确诊,就应尽早考虑进行手术,否则可能导致永久性失明。中老年朋友如果视力越来越差、眼前有黑影,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一般认为白内障不能被预防,但通过手术可将大多数盲人恢复到接近正常的视力。
2、青光眼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力或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青光眼是一种终身进展、不可逆性的致盲性眼病,该病已成为全球导致失明的第二大眼病。但许多青光眼患者在疾病初期往往没有症状或症状表现不明显,一旦忽视任由疾病发展到晚期,患者的视功能就会被损害,导致无法挽回的局面。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有青光眼家族史、近视眼度数在600度以上等高危人群,每年至少做一次眼科检查。如果有眼肿等不适,每隔半年就应检查一次。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的病程超过10年约有半数合并有视网膜病变,其中1/4病人视力障碍甚至于失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慢性的,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相当大的影响。合理控制和早期治疗糖尿病对于控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有效的。改变生活方式,进行恰当的干预可能会改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预后。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控制好血糖的基础上,每年必须查一次眼底。
4、老年性黄斑变性
黄斑位于视网膜的中央,是人的视觉最敏锐和最关键的部位,主要用于精细视觉和识别颜色,对视力影响很大。是当前老年人致盲的重要疾病之一。由于老年黄斑变性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因此,如果家族中有人患老年黄斑变性,那么家族成员中50岁以上者应该定期进行视力及眼底检查,一旦发现病变,应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争取尽早治疗,防止失明。
5、感染性眼病
角膜炎和沙眼等感染性眼病也是导致失明的常见眼病。从建国初期到上世纪70年代,导致失明的主要疾病是感染性眼病,其中以沙眼为主。经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沙眼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明显下降。但在农村和边远地区,沙眼仍是严重的致盲眼病。而如今以感染所致的角膜炎症发病率增高,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细菌性、病毒性、霉菌性等角膜炎是减少角膜病致盲的重要手段。
老人保护视力做哪些检查
1、老花检查
如果远视力好而近视力不好,可以初步考虑为老花眼,这是多数老年人最常见的眼病,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比较多见,但年轻时为近视眼者,老花的年龄可能后延,这种情况下应检查角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等部位的情况。
2、青光眼检查
有些类型的青光眼患者,大多无任何自觉症状,就是靠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查出来的,青光眼预防和早期发现是关键。出现青光眼时可以发现眼底的视杯扩大,杯盘比值增加,再进一步检查眼压和视野、房角等,就可以确诊了。
3、白内障检查
这是老年人需要做的一项检查,部分老年人可能要在滴眼药水扩大瞳孔后,才能进行这项检查,所以建议老年人一定要定期去医院做白内障检查,以确定自己是否患病,如果患病,及时治疗为宜。
4、眼底检查
老年人怎样预防眼病,眼底检查是眼科体检中最重要的一项检查,最好是在扩瞳后检查,中老年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病时,都需要查眼底,一方面可帮助诊断,另一方面也能了解眼底视网膜的病变情况,所以老年人一定要重视眼病的预防。
近视眼与青光眼的联系
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得知:从儿童到老人,所有年龄人都可能发生青光眼,年龄超过35岁或40岁以上的人,高度近视,患糖尿病者,以及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得青光眼的机会比正常人会多一些,据推测到2000年,全世界约有病因不明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6680万人。专家预测:青光眼将成为人类眼睛致盲头号“杀手”。
据中国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中医大学东方医院眼科主任韦企平介绍:青光眼种类繁多,各种青光眼发病机理又不一样,有的青光眼至今原因不明。大多数青光眼是不能治愈的,只能有效的控制病情或尽可能延缓病情发展,一旦失明后,没有任何手段可使病人复明。若要等到它已祸及视力功能时才去治疗,无异于雨后送伞,因此青光眼防重于治。
专家认为,近视眼是青光眼的危险因素。伴有近视的高眼压者,有1/ 3在随访中出现了青光眼性视野损害并进展为青光眼。另外,高度近视患者应用激素后,眼压增高反应也高于正常人群。所以,有高度近视眼的人应定期检查眼压、眼底和视野。对单纯用高度近视眼底变化解释视力下降不能自圆其说的,或眼压虽然不高,视力、视野却有进行性损害的高度近视患者,都要作全面排除青光眼的检查。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异常升高,超过了眼睛所能耐受的最高限度,以致造成了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最终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一种眼病。目前,医学界发现以下情况可导致或诱发青光眼,应从这些方面进行预防。
据北京顺义县调查结果,有闭角型青光眼家族史人,得青光眼的危险是普通人的 6倍。说明青光眼和遗传有关,但并不是所有青光眼患者的后代都会得青光眼病,也就是说即使有先天遗传内因,还要加上后天各种不利外在条件才会发病。有青光眼家族史作为青光眼的危险因素之一,一旦发现有眼胀、头疼、虹视等不正常现象,必须及时到医院检查,并告诉医生家族史有患青光眼的病例。
另据报道:对视野正常的大量人群10年随访结果,发现有青光眼视野缺损的4人中,3人得了糖尿病。提示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易得青光眼。所以患有糖尿病患者的人,在请眼科医生会诊看眼底时,应先测量眼压。对眼压偏高的患者,应做全面的有关青光眼的检查。糖尿病患者全身的微血管系统多有潜进性损害,极可能发生药物和手术都难以控制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许多人因此而失明,说明积极防治糖尿病,对减少青光眼的发生即防止失明是很有意义的。
另悉,高血压、动脉硬化、甲状腺疾病、肿瘤等也会引发青光眼,但尚属少数。
预防青光眼就要多吃绿
儿童大多讨厌绿色蔬菜,然而绿色蔬菜却对身体大有益处。所以应当多食用菠菜、甘蓝、莴苣,从而降低患青光眼的风险。
据研究表明:绿色蔬菜不仅有益于身材、皮肤、头发,也同样对预防糖尿病、青光眼、以及一些癌症有所帮助。这些好处主要来源于绿色蔬菜中含有的丰富维他命(尤其是维他命c)和抗氧化剂(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有效地降低患青光眼的风险。
青光眼是一种视神经退化性疾病,常见患病人群的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上。这种疾病是由眼压升高引起的,并且扰乱神经向大脑发送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视野将会缩小,直到失明。
研究人员分析了超过10万例40岁以上患者(6.3万名女性和4.1万名男性)的医学数据,结果他们发现,那些经常食用绿色蔬菜(尤其是甘蓝、莴苣和菠菜)的人从45岁开始,患青光眼的风险降低了21%。这些绿色蔬菜的叶片中含有硝酸盐,硝酸盐负责调节血液循环、有利于降低眼压,从而降低了患青光眼的风险。
不过,对于那些不喜欢吃绿色蔬菜的人也有一个好消息,人们在红菜头和大黄中同样发现了硝酸盐。每天至少要食用一次蔬菜,且最好生食,因为烹饪往往会破坏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此外,还注意要选择有机蔬菜。
最佳的青光眼的预防方法
避免过劳: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身体过度劳累后都易使眼压波动,所以青光眼预防要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劳。
多吃蜂蜜及其它利水的食物:蜂蜜属于高渗剂,口服蜂蜜后,血液中的渗透压就会升高,于是把眼内多余的水分吸收到血液中来,从而降低眼压。除此以外,西瓜、冬瓜、红小豆也有利水降压的作用,老年人青光眼预防适当多吃些,对身体大有好处。
青光眼预防要坚持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能使血流加快,眼底瘀血减少,房水循环畅通,眼压降低。但不宜做倒立,以免使眼压升高。
药流的禁忌
1.米非司酮药物禁忌
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肝或肾功能异常、各种器官的良性或恶性肿瘤、血液病或血栓性疾病、高血压等。
2.前列腺素药物禁忌
心脏病、青光眼、哮喘、胃肠功能紊乱和过敏体质者。
3.带宫内节育器妊娠者。
4.可疑宫外孕者。
哪些人是青光眼高发人群
哪些人是青光眼高发人群
眼科专家介绍到,从婴儿到老人,任何年龄都可患青光眼,但具备以下条件者更易患病:
1、年龄超过40岁;2、高度近视;3、糖尿病;4、有青光眼家族史;5、远视眼;6、血液循环障碍、血压波动过大。
必须提醒的是,大部分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90%的患者对自身疾病不甚了解,当视野丢失40%以上时,才会发现。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如诊治不当,会进行性加重,导致失明。虽然不能彻底治愈,但早期发现,有效治疗是可以控制的。阻止或推迟视神经的持续损伤,防止视野的进一步缺损,保存现有的视功能,在可能的条件下维持最佳的视觉、生活质量。主要从两方面制订治疗方案,一是通过手术(激光)、药物降低眼压;另一项是保护视神经,主要通过药物改善眼底循环以及直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
青光眼预防应注意以下几点:
眼压升高:
眼压高是青光眼最主要的表现之一,眼压升高病情也会随之加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正常情况下,人眼压的正常眼压范围为10—21毫米汞柱,这个时候的眼球比较的富有弹性;当眼压上升到25-40毫米汞柱时,那么这个时候的眼球就会比较的硬了。而当上升到40-70毫米汞柱时,那么眼球就十分的坚硬了。所以控制眼压升高是预防青光眼最好的方法,眼压升高的患者就应注意青光眼。
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有些患者在青光眼还未确诊的初期,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这时应警惕青光眼的发生。同因为这也有可能是因为眼压升高所导致的,这时就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现象。
平时多饮水也会引起青光眼:
以前我们总听说,每天保持8杯水,有益健康。但青光眼患者在一次性喝水超过300毫升的时候就会出现了头痛的症状。出现这样的原因是因为在饮水过程中速度快量也多,这就导致了血液稀释引起的渗透压降低,进入眼内的眼压房水也会增多,就从而引起了眼压升高。
如何能更好的预防青光眼的发生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青光眼主要的诱发因素就是长期不良精神刺激,脾气暴躁、抑郁、忧虑、惊恐。
2、妇女闭经期、绝经期、以及痛经可使眼压升高应高度重视,经期如出现青光眼表现者,应及时就诊专科,以防青光眼的发生。
3、青光眼家族及危险因素者,必须定期复查,一旦有发病征象者,必须积极配合治疗,防止视功能突然丧失。
4、注意用眼卫生,保护用眼,不要在强光下阅读,暗室停留时间不能过长,光线必须充足柔和,不要过度用眼,以免青光眼的发生。
5、专家表示不喝酒是能够起到预防青光眼的作用,青光眼出现以后,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这种疾病的危害性非常大,治疗不及时,疾病加重以后可能会导致失明。另外,预防青光眼要少在光线暗的环境中工作或娱乐,在暗室工作的人,每1~2小时要走出暗室或适当开灯照明。
6、青光眼预防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如果睡眠不好或失眠就会容易引起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青光眼预防老年人注意要在睡前要洗脚、喝牛奶,帮助入睡,必要时服催眠药,尤其是眼压较高的人,更要睡好觉。
7、生活、饮食起居要规律,劳逸结合,适量体育锻炼,不要参加剧烈运动,保持睡眠质量,饮食清淡营养丰富,禁烟酒、浓茶、咖啡、适当控制进水量,每天不能超过1000—1200ml,一次性饮水不得超过400ml,可有效预防青光眼的发生。
合理饮食可预防青光眼
如果你的生活习惯并不好,如果你喜欢暴饮暴食,那么此刻起你就要引起注意了,因为暴饮暴食可以引发青光眼,而青光眼严重影响健康的一种疾病,我们必须做好预防。那么为什么暴饮暴食会引起青光眼,不利青光眼的预防呢?下面一起看一下。
可能有人习惯暴饮暴食,觉得喜欢吃的就多吃点,不喜欢吃的就一点都不吃,这样是很不好的。暴饮暴食大吃大喝,都会使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老年人要“饭吃八分饱,不吸烟,不喝酒,不喝咖啡,不喝浓茶,不吃辛辣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眼压升高易导致青光眼病发,那么我们就应该吃一些利于降低眼压的食物,如多吃蜂蜜及其它利水的食物:蜂蜜属于高渗剂,口服蜂蜜后,血液中的渗透压就会升高,于是把眼内多余的水分吸收到血液中来,从而降低眼压。除此以外,西瓜、冬瓜、红小豆也有利水降压的作用,老年人适当多吃些,做好青光眼预防对身体大有好处。
由此可见,青光眼与饮食也是密不可分的,饮食可以帮助预防青光眼的发生,也可以帮助缓解青光眼的症状,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鉴。如果你有暴饮暴食的习惯一定要及时改掉,以免青光眼骚扰你哦。
如何治疗老年人青光眼
眼科专家说青光眼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比较高,开角型青光眼又叫做单纯性青光眼,中青年人是高发人群,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人群更应该多加注意呢?专家说一些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高度近视的人群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1.种族:我国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较闭角型青光眼少,其比例大约为1:5。开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最高的是黑人。黑人与白人的发病人数之比为7:1~8:1,这是由于黑人的视盘杯盘比大等结构特点所致。
2.性别:40岁以上人群中女性的眼压较男性高,但多数人认为开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无性别差异。
3.遗传:开角型青光眼已被证明是一种具有家族史和遗传性的疾病。青光眼患者直系亲属中的患病率较普通人群至少高15倍。其确切的遗传方式尚有争论,近亲中患病率显著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几种基因联合作用的结果,每一种基因都对增加患病率起一份作用。
4.年龄:开角型青光眼最常见于50岁以上老人,但也见于30~40甚至十几岁青少年,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史者。
5.高度近视:在对高眼压者的追踪观察发现,伴有近视者,有1/3后来出现青光眼的视野改变,发展为开角型青光眼,正常人为1/20,伴有远视者为1 /40。由于高度近视眼的眼壁硬度较低,压陷眼压计的读数常在正常范围内。此外,高度近视眼的视盘颜色因近视性萎缩弧度存在显得较淡,容易影响青光眼性视盘的观察。因此,对于成年人中有高度近视并且不断加深者应到医院检查是否有开角型青光眼的存在。
6.糖尿病:糖尿病与青光眼的关系尚不明确。有人调查发现糖尿病人中青光眼的发病率是糖尿病人的3倍。血糖升高可以引起眼压升高。在糖尿病人中,高眼压的比例比正常人高,但也有不赞同的意见。无论如何,糖尿病人应注意定期到医院检查眼底和眼压,以便于早期发现病情,早期治疗。
7.血压:血压和眼压呈正比例关系。随着血压的升高,血管内压力增加,使分泌房水处血管的液体渗出增多,房水的产生相应增多,从而导致眼压上升。有人发现43%的开角型青光眼和20%的可疑青光眼患者有明确的高血压病。高血压状态及血压高低波动均可造成视神经的损害。此外,治疗高血压病使血压降低过多时,由于视盘小血管的供血不足,部分患者的视野损害反而加重。因此,重要的是把血压控制在稳定的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