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么区别汗管瘤和扁平疣

怎么区别汗管瘤和扁平疣

扁平疣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自身传染的皮肤病,而且在扁平疣早期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以至于全身都是。扁平疣部分人是可以自愈,但多数人多年不愈。而且可以通过搔抓而自身接种,从而越来越多。

在临床上可以看到一些“扁平疣”患者,已有数载,在两上肢和胸背部散在或密集的扁平丘疹,淡褐色,呈圆形或椭圆形。经中西医治疗后,效果不佳,最后经病理诊断,不是扁平疣,而是汗管瘤。

扁平疣好了以后肌体可以产生抗体,不会再次感染扁平疣病毒。强调一点,有人打了干扰素或其它针剂,扁平疣虽然变平了但扁平疣色素沉着还在,这时扁平疣并没有彻底好,疣体再次长出的几率很大,需要注意。

汗管瘤与扁平疣不同之处在于,扁平疣的丘疹顶部扁平,疏散分布,好发于面和手背。本病属良性肿瘤,一般不需治疗。若数目少时,可局部切除或用电解治疗。

如果说自身有任何的情况的出现的话都应该及时的就诊,不要错把传染性的疾病当成不在乎的疾病,所以说不管是痘痘也好是扁平疣也罢,一定要及时的治疗,避免出现加重或者是扩散的情况。

如何确诊患有汗管瘤

如何确诊患有汗管瘤

1)临床诊断汗管瘤

一般为医生根据疾病外表特征及患者口述症状进行诊断,是否患有汗管瘤。

2)病理诊断汗管瘤

少数不能通过外表特征进行诊断的,或防止误诊为其他疾病(如扁平疣)而影响治疗的,最好到正规大型医院进行皮肤切片手术确诊。所谓切片手术,即将用手术到割下一小块带有疑似汗管瘤的皮肤,放到显微镜下进行分析,通过西医病理进行确诊,是否患有汗管瘤。

如何确诊患有汗管瘤,一般都是通过以上两种方法,供患者参考。

外阴长了个肉疙瘩突出是什么

尖锐湿疣

外阴部长了个肉疙瘩可能是尖锐湿疣,这种疾病初起时为淡红色的疣状丘疹,随着病情的发疹,丘疹逐渐增大,表面变得凹凸不平,疣体变得湿润柔软,开始呈现乳头状、菜花样或者鸡冠状,在疣体的根部有蒂,还可荣和城较大的团块,容易发生糜烂、渗透等现象。

扁平疣

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慢性良性疾病,大多数突然发病,面部、手背或前臂出现米粒到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表面光滑,呈浅褐色或者正常皮肤颜色,丘疹数量比较多,大多分布密集,有时可见延抓痕呈条形分布。病人一般无特别感觉,有时可感到轻微发痒。有些可多年后自行消失,也可持续多年存在。治愈后不留瘢痕。

汗管瘤

汗管瘤是一种小汗腺末端汗管分化的一种良性肿瘤,皮疹不经意间被发现,一般表现为针头至豌豆大半球形丘疹,肤色至褐黄色,表面有蜡样光泽,质中。

女性好发于两下眼睑,而男性多发在下胸部,亦可发生于前额、两颊甚或外阴部。一般无自觉症状,但皮损位于女阴部的患者,常伴有剧痒。病程缓慢,逐渐增多。

组织病理表现为:肿瘤位于真皮上部,由管壁衬以一排的腔面细胞和1~2排周围细胞的导管结构及上皮细胞索组成,导管内可充有嗜碱性角化物。

扁平疣的症状特点

一、扁平疣外观特症为:高出皮肤表面1毫米左右,又扁又平的不规则的颗粒状,一般没有感觉,不痛不痒,也有极少数人会出现痒的感觉,扁平疣要与汗管瘤区别:汗管瘤的表面成半园形状。

二、扁平疣最大的特点:时间越长,颜色越深。扁平疣分早期、中期、晚期。

早期;1-2年,扁平疣颜色与肤色差不多。

中期;3-6年,扁平疣颜色成浅咖啡色到深咖啡色。

晚期;7年以上扁平疣,颜色成灰褐色。

三、扁平疣的分布情况

扁平疣是一种世界性皮肤病难症,在东南亚、印度、马来西亚、泰国等潮湿地区发病率很高,国内在南方的发病率高于北方。

空气的污染也会引发扁平疣多发症,比如:一些城市由于是重工业基地,空气污染严重,所以扁平疣发病率特别高,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扁平疣发病率达到一千万人左右,很多人自己生了扁平疣都不知道。由于扁平疣绝大多数生在脸部,所以给人带来很大的痛苦。

诊断汗管瘤的三大流程

虽说汗管瘤并不会给患者生命健康带去什么严重影响,但是重视治疗还是很有必要的。多数患者因为对汗管瘤缺乏一定的认识,让误诊现象的时有发生,不仅会加重病情,甚至还会导致汗管瘤症状毕生不消退,这对于爱美女性无疑是巨大的噩耗。

诊断汗管瘤的三大流程

1、常规检查

1有时有家族史。

2多见女性,常在青春期发病,常逐渐增大,达到一定大小不再增大。很少自行消退。

3汗管瘤是向小汗腺末端汗管分化的一种良性肿瘤。

4自觉症状不明显,有些病例夏季出汗时有轻度瘙痒、烧灼或肿胀感

5体检。好发双下眼睑和上颊、额部、颈部,有时见于胸部、腹部。损害为皮肤色或淡棕黄色的半球形丘疹.针头或绿豆大小,表面有腊样光泽、质地中等。

2、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肿瘤由多数嗜碱性上皮细胞索或巢状导管嵌于纤维性或硬化的间质组成,位于真皮网状层上半部,偶见与表皮或正常小汗腺相连。上皮细胞索或巢呈圆形或卯圆形、蝌蚪状或逗点状。常与导管延续。

3、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特点较易诊断,需与毛发上皮瘤、扁平疣相鉴别。组织病理上应与微囊肿性附属器癌和纤维化基底纫胞癌鉴别。

温馨提示

治疗汗管瘤期间,为了能够跟快更好的治愈该病,患者尽量不要吃“发物”。“发物”就是指容易引起旧病复发的食物。主要是指含异性高蛋白食物,特别是动物性食物,如鸡蛋、牛奶、海鲜等。烟酒应该少抽少喝。豆制品也应该少吃些。

扁平疣与汗管瘤的区别 好发部位、人群不同

扁平疣:扁平疣好发于面部、手背、手臂等部位。多见于儿童青少年,亦常见于成人。

汗管瘤:汗管瘤好发于下眼睑及颊部,颈侧、胸部也较为常见,亦可见于腰、背、四肢及生殖器等处。多见于青年女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扁平疣与汗管瘤的区别 症状不同

扁平疣:扁平疣为大小不等的扁平丘疹,轻度隆起,表面光滑,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境界清楚,可密集分布或由于局部搔抓而呈线状排列,颜色一般是淡褐色或肤色,一般无自觉症状。

汗管瘤:汗管瘤是隆起性斑块,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光滑或附有油腻物,边界清楚,多数密集而不融合,一般是肤色,淡黄色或褐黄色,通常无自觉症状,发生于女阴者可有剧痒。

扁平疣易跟哪些皮肤病混淆

1、 汗管瘤

汗管瘤好发于下眼睑及面颊上部皮肤,可发于颈部、胸、腹、背、四肢、外生殖器及阴蒂、大阴唇等部位,表面有蜡样光泽的,为扁平半球形坚固丘疹,不相融合,一般无自觉症状,有部分人在夏季或热环境中因出汗困难有瘙痒或灼热感。通常皮损较少,直径为2-3毫米,为肤色、淡棕黑色至棕黑色它是一种汗管的良性增生,青春期明显,成年后不再发展。无传染性,一般不能自行消退。汗管瘤与内分泌紊乱有关,亦有学者认为与遗传有关。在月经前期、妊娠期或使用女性激素时,汗管瘤会增大。扁平疣虽常发生于面部,但下眼睑非好发部位。在扁平疣的诊断中要特别注意排除汗管瘤,它们的病因完全不同,而又极为相似。

2、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其特点为全身发生泛发性扁平疣样皮损。又称疣状表皮结构不良。多在幼年发病,但也可见于任何年龄。皮疹为米粒至黄豆大的扁平疣状丘疹,圆形或多角形,质地坚硬。淡灰、暗红、紫红或褐色。数目逐渐增多,分布对称。好发于面、颈、躯干及四肢,亦可泛发于全身,甚至口唇、尿道口也可出现小的疣状皮疹。皮疹以面、颈、手背处最多,亦较密集,很像扁平疣。发生躯干部位,皮疹大而硬,很像寻常疣。此外,常伴有掌跖角化、指甲变形、雀斑状痣及智力发育迟缓。有时自觉瘙痒。病程极慢。经年累月,不消退。

3、 毛发上皮瘤

多发性毛发上皮瘤通常多发病于20岁以前女性多见面部最常见,特点为鼻唇沟为主,沿鼻唇沟对称分布的多数丘疹,但有些发生在额部眼睑、上唇,颈部也较常见,有时甚至发生在外耳部。直径在2-5mm之间,少数较大损害可发生于头皮及背部。通常为正常皮色、硬固的丘疹,呈半球形或圆锥形,质地坚实,有时有透明感,有时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偶可形成斑块,极少破溃。肿瘤发生后数年内可渐渐长大,但以后停止增长。个别小皮瘤可融合成较大结节。儿童期开始发病的患者到青春期仍可出现许多新疹。通常无自觉症状,但有时有轻度烧灼感或痒感。毛发上皮瘤初发时外观上有些相似。要从扁平疣的特点诊断区分。

4、 青春痘

黑头粉刺、脓疱、囊肿、丘疹、白头粉刺。因前几种其症状和颜色与扁平疣有很大区,都很易区分。白头粉刺呈现肉色或是黄色圆球样的小丘疹,与扁平疣有些相似。但白头粉刺与扁平疣不同的是,它是由毛囊口堵塞造成的,所以不会传染,也不会出现线状发展的现象。仔细看它的表面,白头粉刺是圆球样的丘疹,可以看到表面有球状的弧度,这和扁平疣的表面扁平状是不同的。白头粉刺在没有成熟前也是不能的,因为挤压很易把里面的堵塞的油脂挤压到旁边健康的皮囊内,引发感染,继而留下伤痕。如果错把初发的扁平疣当白头粉刺给挤了,那情况更糟糕,扁平疣病毒在损伤处自体接种,迅速发展。

汗管瘤要与哪些疾病相区别

皮肤纤维瘤:汗管瘤也易与皮肤纤维瘤混淆,尤其在男性,皮肤纤维瘤的皮疹为硬的结节,针帽至黄豆大小,高出皮面,呈扁球形或钮扣状,为褐红色或棕黄色至褐黄色。好发于四肢伸侧,无自觉症状。以上几种皮肤病各有临床特点,一般可以分辨清楚,但有些皮疹不典型时,一定要借助病理组织检查来诊断及治疗。

毛发上皮瘤:毛发上皮瘤的临床特点为多发、对称、正常肤色的小结节或丘疹,好发于面部的鼻唇沟,开始见于儿童或青年,有家族发病倾向。皮疹持续存在无变化,可慢慢发生新疹。汗管瘤主要发生于眼周围,可并发于颈部、胸背,通常皮损较少,大小一致,为肤色、淡棕黑色至棕黑色,皮损较毛发上皮瘤要小。有时这两种病可并发。

扁平疣:扁平疣多发于颜面、手背及前臂等处,表现为正常皮色或浅褐色的扁平丘疹,表面光滑,境界明显。在初发病时,皮损发展及增多较快。因扁平疣的疣体中有大量活跃的病毒,当局部被搔抓时,疣体表面和正常皮肤可产生轻微的破损,这时病毒很容易被接种到正常皮肤上而产生新的疣体。扁平疣具有传染性,疣体在患处进行扩张当患者有意无意地搔抓患处,结果发现疣体越来越多,甚至沿抓痕呈串珠状排列或密集成片。

扁平疣与汗管瘤的区别 造成的危害不同

扁平疣:扁平疣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传染,不仅会传染给他人,还会自身传染;而且虽然扁平疣属于皮肤低危型HPV病毒感染,但是依然有可能导致癌变的发生。

汗管瘤:汗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并不会癌变;由于汗管瘤不是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疾病,所以也不会传染;但是汗管瘤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如果不想遗传给后代,可以选择尽早治疗并调理好身体。

相关推荐

疣的诊断

根据各种疣的临床表现、好发部位、发展情况,结合病理检查,诊断不难。鉴别诊断: 1.寻常疣与疣状皮肤结核 后者为不规则的疣状斑块,四周有红晕。结核菌相关检查阳性有助于鉴别。 2.跖疣与鸡眼鉴别 鸡眼可见中央半透明、黄白色的核心,压痛明显,表面平滑。 3.扁平疣汗管瘤鉴别 后者好发于眼睑附近,一般颜色与皮肤接近,组织学完全不同。 4.跖疣与点状掌跖角化病鉴别 后者早年发病,常有家族史,手掌、足跖均有损害,散在分布,以受压部位明显。

什么药治汗管瘤

汗管瘤治疗方法有哪些呢?激光治疗汗管瘤有非常显着的疗效,目前各大整形医院都拥有专业的激光治疗设备,按照患者汗管瘤的大小面积进行治疗收费。患者在进行激光治疗时会出现肿痛现象,因此这种汗管瘤治疗方法是需要注射麻醉药的。目前激光治疗法是针对汗管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只要选择专业的合格医院,患者完全可以放心治疗。 汗管瘤不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可以不用治疗。但是有些汗管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面部美观,那就一定是要采取治疗措施!外涂药膏就是一种非常安全保守的汗管瘤治疗方法。不用麻醉,没有痛苦,不留疤痕,只要每天

为什么长汗管瘤

汗管瘤又称汗管囊瘤或汗管囊肿腺瘤,是表皮内小汗腺导管的一种腺瘤。汗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对人体健康无影响,目前尚未发现有向恶性肿瘤(癌症)转化的病例。 组织化学研究证明汗管瘤含典型小汗腺起源的磷酸化酶和水解酶,是一种向末端汗管分化的汗腺良性肿瘤。部分患者有家族史,病损好发于眼睑及颊部,以硬韧的小丘疹为主要表现,很少自行消退。 专家表示汗管瘤的出现和很多的因素都有联系,了解汗管瘤出现的原因不但能够更好的预防该病的出现,还能辨证施治,找出最佳的治疗方案,早日治愈汗管瘤。具体原因如下: 汗管瘤的产生,是由于小汗管

汗管瘤都会有的疾病分型知识

汗管瘤这种疾病其实我们在治疗和处理的同时,应该了解的就是患者的目前生活症状和水平,随着我们对汗管瘤这种疾病认识的提高,当然了也有更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及时的做到位,我们汗管瘤的患者应该怎么样接受疾病的处理。 1透明细胞汗管瘤clear cell syringoma:常与糖尿病伴发,临床上皮损与汗管瘤相同,年龄、性别及皮损分布亦无差别。两病的差别除组织病理表现外,即常与糖尿病伴发;文献报告60例中,仅1例不伴发糖尿病。亦有报告发疹性皮损者。 2发疹性汗管瘤eruptive syringoma:首先由Darier

汗管瘤能不能预防

汗管瘤的形成原因相当复杂,包括遗传、自然老化、女性荷尔蒙、个人体质等都有影响。因此不论如何做皮肤保养,汗管瘤的生成时完全无法预防的。既然这样,那么寻求正确的治疗时绝对重要的,千万不要擅自强力挤压或用不洁的针头试图挑开,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汗管汗管瘤多见于女性的上下眼睑,前额两侧等处,也可见于胸腹乳房和外阴部。皮疹可表现为正常肤色,淡黄色和的半球形扁平丘疹,质较硬。其直径 1--3 毫米大小,多数密集而不融合,常对称分布。汗管瘤无痛痒等自觉症状。 汗管瘤是由脂肪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人体表皮小汗腺导管的一种痣样肿

细数汗管瘤的临床症状

细数汗管瘤的临床症状 汗管瘤系一种慢性病程、多数持续几十年,很少自行消退。汗管瘤直径为1~5mm、高出皮肤的扁平丘疹,类似粟粒,颜色与正常肤色相近,稍有蜡样光泽,个别可由淡黄转变至深褐色。 汗管瘤对人体健康无影响,但是部分影响美容,可长期造成人体精神情志压抑。丘疹多为单个散在分布,几个到几十个数目不等,有时可密集成片,有的则单个发生。但相邻的两个凸起不发生融合、凸起触之稍有硬实感,少数质地较软。 汗管瘤没有痒、疼、红肿等不适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但也有的患者在夏季因出汗困难有瘙痒或灼热感。 患者可根据汗管

丘疹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1)头部丘疹见于:脂溢性皮炎、银屑病、头癣、毛囊炎、疖、疣等。 (2)面部丘疹见于:痤疮、扁平疣石溢性皮炎、湿疹、色素德粟丘疹、多形性红斑、结节性硬化、毛发上皮瘤、颜面粟粒性狼疮、汗管瘤、睑黄疣、胶样粟丘疹、基底细胞上皮瘤月溢性角化等。 (3)颈部丘疹见于:神经性皮炎、毛囊炎、疖、接触性皮炎、日光性苔薛、皮肤结核等。 (4)躯干丘疹见于:银屑病、玫瑰糠疹、药疹、病毒疹、疾子、痤疮、传染性软疣、糠批抱子菌性毛囊炎、湿疹、疱疹样皮炎、带状疱疹等。 (5)四肢丘疹见于:痒疹、皮肤淀粉样变、经性皮炎、湿疹、丘疹

什么是扁平疣

扁平疣(verruca plana)又称青年扁平疣,好发于颜面及手背,散在分布。 好发于儿童青少年,亦常见于成人。常对称性发于颜面(颊、颞、额、颏部)、手背及前臂等部。表现为正常肤色或淡褐色帽针头至扁豆大小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扁平丘疹,表面光滑,质硬,散在或密集,亦可融合成小片状,可因抓痕呈串珠样排列(同形反应)(图1~3)。无自觉症状,常在消退前出现瘙痒。病程缓慢,可持续3~4年不愈,有自限性,1~2年可自愈。什么是扁平疣 需要和瘊子鉴别。瘊子在医学上称为寻常疣,疣体较大,既可以发于身体部位头面,也

汗管瘤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汗管瘤多见于女性,青春期发病或加重。皮损好发于眼睑尤其是下眼睑及额部皮肤。皮损为粟粒大、多发性、肤色淡褐色丘疹,稍稍高出皮肤表面。少数患者为发疹性汗管瘤,除面部汗管瘤外,还可见于胸、腹、四肢及女阴部广泛、对称性皮损。汗管瘤为表皮内小汗腺导管的一种腺瘤,部分患者有家族史。 一、汗管瘤的临床症状 真皮上部可见多数管埋入纤维基质中,导管内衬两层上皮细胞,腔内含有无定形碎片。部分导管为小的上皮细胞索构成逗点状或蝌蚪状外观。 本病多发性损害见于面部,尤其是眼睑、颈部和前胸。少数患者为发疹性,除面部外,胸、腹及四肢可

爱长脂肪粒并非眼霜惹的祸

眼周长“脂肪粒”,很多人怪眼霜太油。事实上眼周长出小白粒并非全是因为眼霜,可能是皮肤病。 脂肪粒是非专业人士对眼睑部位的细小丘疹不恰当说法。很多女性眼睑下方出现白色、肉色或淡黄色丘疹,实际上是皮肤病(如汗管瘤或粟丘疹)。汗管瘤常见于青春期女性,一般是2、3毫米肉色或浅黄色的丘疹,有的密集成数十个,有的单个发生。粟丘疹为眼睑下方有针尖或小米粒大小的丘疹,用针头挑破能看到白色小硬块。粟丘疹与遗传体质有关系。汗管瘤一般不会自行消失,能靠激光技术祛除。粟丘疹有自行脱落的可能,也可以到医院请医生用针挑除。 眼周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