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能治咳嗽吗
小儿推拿能治咳嗽吗
小儿推拿主要通过对穴位的刺激起到消炎、止咳、化痰的作用。推拿手法主要有:
1、推坎宫。坎宫位于自眉心起至眉梢成一直线。推拿者可用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做分推30~50次。此法有疏风解表、醒脑明目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痛、咳嗽等。
2、下推膻中。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操作时,推拿者用食指、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约50~100次。此法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化痰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呕吐、咳嗽、呃逆、嗳气等疾病。
3、揉乳根。乳根穴位于乳头直下一肋间、平第五肋间隙。操作时,推拿者以拇指螺纹面于双侧该穴按揉30~50次。此法具有宣肺理气,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咳嗽、胸闷、哮喘等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在给患儿施行推拿时,应该先在医生的治疗后、指导下进行配合、巩固疗效,切不可孩子一出现咳嗽就自己盲目操作,否则有可能使小儿病情愈加严重。
小儿肺炎推拿管用么
小儿推拿是治疗小儿肺炎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单独小儿推拿能不能治愈肺炎,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看,一般普通的病毒感染性的肺炎,症状不是特别严重的话,小儿推拿可能会有效,但是的话,如果是比较严重的肺炎,有明显的呼吸困难的表现或者是感染指标明显升,肺部啰音比较多,这时候建议以中西结合治疗为主。小孩子如果有咳嗽,怀疑是肺炎,建议还是去医院由医生根据小孩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确切的治疗方案。
孩子总咳嗽的治疗方法
小儿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治疗是指通过中医推拿疗法来治疗小儿咳嗽相关症状。目前比较知名的小儿推拿诊所有上海康尧小儿推拿、青岛小儿推拿、北京玉明小儿推拿。
中医中药治疗
当小儿出现流清涕,身稍热,咽不适,食欲减时,可服用保元丹、至宝锭等小丸药,每服一丸,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天后,病情加重,即需停药,及时到医院诊治。
推拿治疗咳嗽的按摩手法
1、小儿推拿治疗咳嗽的按摩手法
1.1、运内八卦300次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主治:咳嗽、痰喘、胸闷、呃逆、呕吐、泄泻、食欲不振等症。
1.2、按揉掌小横纹1分钟
位置:掌小横纹在小指指根下,掌面尺侧纹头。
操作:用拇指指端按揉掌小横纹。 功用:清热散结、宣肺化痰、镇静安神。
主治:口舌生疮、唇肿、腹胀、喘咳、肺炎、百日咳、流涎等。
1.3、按揉中脘1分钟
位置: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当脐中上4寸)。即:从心口窝到肚脐眼四寸的地方(也就是心口窝到肚脐眼中央)。
主治:中脘穴,健脾和胃、补中安神。
1.4、分推腹阴阳300次
位置:腹部。
手法:以双手拇指沿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
主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
2、小儿推拿治疗咳嗽效果好吗
中医的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
如果不是危急重症,家长们完全可以放心让感冒、咳嗽的孩子多试试小儿推拿的疗效。小儿推拿是通过穴位点按推拿等方式来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以达到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法。
因为有一些穴位如七节骨、天柱骨、胁肋等,只有12岁以下的孩子才有感应,所以推拿在小儿感冒、咳嗽的康复治疗中,效果比较显着。
小儿推拿的危害 小儿推拿不可能治病
宝宝生病“发烧”,不是因为“着凉”了,不是“上火”了,不是“受风”了——宝宝生病发烧,是因为宝宝被细菌、病毒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当人体被感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开始和感染病原体“斗争”,这就会造成“发炎”;同时产生一种“酶”,这种酶就像“警铃”一样能提醒人体准备“升温”——人类因为百万年来的生物进化拥有了一种本领,就是让自己的体温升高,使得那些对温度敏感的病原体复制速度变慢,从而帮助免疫系统战胜病原体。
“小儿推拿”是中国特色的治疗方式,它一般是推拿按摩宝宝某些“穴位”,然后号称就能治疗发烧等问题。但其实没有一点科学道理。很明显,小儿推拿不可能把细菌、病毒、支原体给按摩杀死;更不可能改变人体内的“酶”。因为细菌病毒这些太小了,肉眼都看不见的,你大手在宝宝身上捏来捏去,能捏死?!
还有说“小儿推拿”能按摩穴位改善人体微循环,从而使得宝宝降温。这也是杜撰的。所谓“微循环”,是人体组织液、血液、细胞液之间的循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药物和医疗仪器,都很难影响“微循环”,何况你的医疗“仪器”仅仅是一双大手呢?!小儿推拿是不可能影响人体“微循环”的。
但尽管我们这样详细科学的解释了,还是有很多家长对小儿推拿的“疗效”深信不疑!这是因为:
第一,不知道疾病可自愈,以为是推拿的功劳。宝宝发烧会有一个过程,一般来说总会退烧的。特别是感冒,不需要任何药物或治疗手段,宝宝3天左右自己就好了。这3天你带宝宝“小儿推拿”了;所以你的直觉就会认为是“小儿推拿”让宝宝不再发烧
第二,不懂科学,只相信自己直观观察。很多家长根本不懂上面介绍的“发烧”的人体机制,所以他们只能相信自己直观观察的结论:宝宝发烧,我带宝宝小儿推拿,宝宝不发烧了。
第三,“报喜不报忧”。很多家长带宝宝小儿推拿,回家几天不发烧了。家长到处和人传播“小儿推拿”的疗效好,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以为有效。但实际上,大量“小儿推拿”对退烧没帮助的家长,他们很少在朋友圈说什么,他们只是默默的给宝宝拿出了退烧药。
平顶山一名6个月的宝宝,因为带到无证小诊所“小儿推拿”,导致小宝宝两腿多处骨折!出事之后,“医生”也跑了!可怜的小宝宝!而类似的案例,已经不止一例了。像哈尔滨也发生过4岁的小朋友,因为家长相信“小儿推拿”,导致小朋友手指骨折。。。此外各地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试图“小儿推拿”治疗发烧,结果宝宝病情发展,发烧没退不说,病情直接发展成了肺炎!
所以“小儿推拿”的危害主要就这两条:
1,造成宝宝骨折等外伤
2,耽误病情治疗
我们不建议“小儿推拿”,但是我们推荐“婴儿抚触”。现代的婴儿抚触按摩是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一般在给宝宝洗澡之后就可以进行,这和传统的小儿推拿迥然不同:
第一,婴儿抚触按摩,不宣称自己能治疗病毒感冒发烧等疾病
第二,婴儿抚触按摩,一般是妈妈和宝宝的亲子互动;而小儿推拿很多是第三方商家实施
第三,婴儿抚触按摩,非常轻柔,不会对宝宝造成意外伤害;而小儿推拿按摩力度比较大,有很大的风险!
小儿推拿能治咳嗽吗
小儿推拿的治疗范围非常广,可以治疗发热、感冒、流口水、腹痛、腹泻、便秘、厌食等多种小儿常见疾病。那么,小儿推拿能治疗咳嗽吗?
小儿推拿主要通过对穴位的刺激起到消炎、止咳、化痰的作用。推拿手法主要有:
1、推坎宫。坎宫位于自眉心起至眉梢成一直线。推拿者可用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做分推30~50次。此法有疏风解表、醒脑明目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痛、咳嗽等。
2、下推膻中。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操作时,推拿者用食指、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约50~100次。此法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化痰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呕吐、咳嗽、呃逆、嗳气等疾病。
3、揉乳根。乳根穴位于乳头直下一肋间、平第五肋间隙。操作时,推拿者以拇指螺纹面于双侧该穴按揉30~50次。此法具有宣肺理气,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咳嗽、胸闷、哮喘等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在给患儿施行推拿时,应该先在医生的治疗后、指导下进行配合、巩固疗效,切不可孩子一出现咳嗽就自己盲目操作,否则有可能使小儿病情愈加严重。
治疗宝宝咳嗽的方法
·小儿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治疗是指通过中医推拿疗法来治疗小儿咳嗽相关症状。目前比较知名的小儿推拿诊所有上海康尧小儿推拿、青岛小儿推拿、北京玉明小儿推拿。
·中医中药治疗
当小儿出现流清涕,身稍热,咽不适,食欲减时,可服用保元丹、至宝锭等小丸药,每服一丸,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天后,病情加重,即需停药,及时到医院诊治。
如果小儿咳嗽是阵发性的干咳、用抗生素无效,伴有咽喉痒、不伴发热,怕冷空气怕烟雾,夜间加重,那就可能是过敏性咳嗽。 小儿低烧,鼻塞流涕,轻咳等,可服用妙灵丹,每服一丸,每日二次。
小儿身热、咽红、声哑,病情较前加重,可加用小儿清咽冲剂、小儿感冒冲剂。
小儿突然发热,可用些小儿清热冲剂。如热度较高,且有高热惊厥史的小儿,可先用紫雪散。如大便干结可用牛黄清热散一次。
对于因感冒,不发烧而咳嗽的患儿,可用儿童清肺口服液,儿童咳液等治咳糖浆,可控制咳嗽病情的发展。
以上病情不缓解即需到医院请儿科大夫诊治为佳。此外,这些儿科常用呼吸道中成药,不可长期服用,也不可乱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民间“有病无病至宝锭”的说法其实并不科学,如果长期服用以上药物,会伤及小儿脾胃。
·西医治疗
关键是查清咳嗽的原因才能正确治疗。是呼吸道细菌感染应该用抗生素;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应该采用抗病毒药物;由于超过2个月的慢性咳嗽的大多数是过敏性咳嗽,应该采用消除呼吸道过敏性炎症为主;如果合并过敏性鼻炎,就可能是过敏性鼻支气管炎,应该脱敏治疗为主。
小儿推拿治咳嗽
一、案例
例1:李某,女,2岁,于1991年12月6日诊。主诉:咳嗽4天。病史:患儿4天前洗澡后开始咳嗽,鼻塞、流清涕,喉中痰鸣、纳食减少、夜寐不安。家长喂服强力银翘片、止咳糖浆无效,来我院就诊。查:患儿咳嗽有痰,流清涕,咽部稍红,肺部呼吸音粗糙,指纹色红。辩证:风寒外感,肺失清肃。治以疏风解表,宣肺止咳。
处方:运内八卦10分钟,揉二扇门100次,推三关100次,开天门30次,推坎宫30次,揉太阳30次,揉迎香30次,揉乳根30次、揉乳旁30次,揉膻(tán)中50次,摩腹5分钟,按揉足三里50次、揉肺腧(shù)50次,捏脊3次。
方义: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疏风解表;揉迎香宣肺气、通鼻窍;揉乳根、乳旁、膻中、肺腧宣肺止咳化痰;揉二扇门、推三关发汗解表;运内八卦宽胸理气、行滞消食;摩腹、按揉足三里、捏脊健脾助运,强健体质,增强小儿抵抗力。1次/天,2次后诸症好转,5次后症状消失。
例2:陈某,女,5岁,于1998年3月2日诊。主诉:咳嗽2个月。病史:患儿素体虚弱,食欲不振,形体消瘦。2个月前因受寒开始咳嗽,曾服西药对症治疗无显效,咳嗽缠绵难愈,来我院就诊。查:神疲乏力,面色白,咳嗽痰多,色白清稀,肺部可闻干、湿性罗音,指纹色红。辩证:肺脾气虚、痰湿内盛。治以健脾养肺,止咳化痰。
处方:运内八卦10分钟,补脾经100次,补肺经100次,推小横纹100次,揉掌小横纹100次、揉天突10次,揉乳根30次,揉乳旁30次,揉膻中50次,揉中脘(wǎn)100次,摩腹5分钟,按揉足三里50次,揉丰隆50次,擦肺腧(shù)以透热为度,捏脊3次。
方义:补脾经、补肺经补脾肺气虚;揉天突、乳根、乳旁、膻中,宽胸理气、止咳化痰;运内八卦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揉中脘、摩腹、按揉足三里,捏脊健脾益气、除湿化痰、强壮身体;揉丰隆化痰祛湿;擦肺腧补益气;推小横纹、揉掌小横纹治疗肺部干、湿性罗音。1次/天,3次后症状开始好转,10次后症状消失,巩固治疗1周。
二、体会
小儿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内伤咳嗽及内外合邪之咳嗽。由于小儿为纯阳之体(生长发育迅速),脾常不足,脾虚会导致纳差,营养不良;脾失健运又会化生痰湿,使得咳嗽缠绵难愈,正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不论哪型咳嗽,小儿推拿时都应兼顾小儿脾胃。上两方中皆用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即为此意。运内八卦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既能宣肺止咳化痰,又能健脾消食行滞,对脾、肺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故不论外感咳嗽,还是内伤咳嗽,都应重点操作。
小儿推拿治咳嗽
1.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按摩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按摩左手。
2.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推拿。
3.小儿皮肤娇嫩,按摩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4.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5.每次给孩子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6.给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推拿后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小儿推拿能治支气管炎吗
小儿推拿能治疗支气管炎。
小儿支气管炎主要是因为风寒侵袭肺部所致。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推拿相关穴位,可止咳化痰,顺气平喘,缓解小儿支气管炎,尤其是病毒或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小儿支气管炎推拿方法如下:
推天门
定位:位于两眉中间往上至前发际成一条直线。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腹推摩天门1-2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功效:疏风解表,安神定惊;主治感冒,发热,咳嗽,惊吓等。
推肺经
定位:位于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腹从无名指指尖向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功效:补益肺气,主治咳喘,自汗,盗汗等。
退六腑
定位:位于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腹自肘推向腕100-300次,以局部皮肤发热为度。
功效:清热凉血,主治咳嗽,盗汗,夜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