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阳位置作用 冲阳刺灸操作手法
冲阳位置作用 冲阳刺灸操作手法
操作取穴:足背最高点,动脉搏动处是穴。
进针深度:直刺0.-0.5寸,避开血管;可灸。
主治:口眼歪斜,面肿,牙痛,胃痛,足痿无力,癫痫,消化不良,眩晕。
配穴:配丰隆治癫痫;配条口,绝骨治疗足痿无力;配颧髎治疗面肿。
腕骨的位置图和作用 腕骨穴刺灸操作手法
微握拳,在第5掌骨尺侧后下方取穴。
进针方向:从尺侧刺向第5掌骨基底与手背侧面成45°。
深度:针0.-0.5寸,留15分钟;艾炷灸3-7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以酸感向第5指端放射为宜。
功能主治:疏散风邪,清利湿热,主治热病,肩臂疼痛,腕痛,手指挛急,黄疸,头项强痛。
配穴:配天宗,臑俞,小海治疗肩臂疼痛;配阳谷,阳溪治疗腕痛。
冲门的位置隐隐痛是怎么回事 冲门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仰卧,腹股沟下缘与股动脉交界处外下方0.5寸。
进针方向:从前向后直刺,与大腿前面成90°。
深度:进针0.5-0.8寸,留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麻向小腿及足部放射。
功能:健脾化湿,理气解痉。
主治:睾丸炎,肠痉挛,子疴,乳汁不足诸症。
支正的作用 支正刺灸操作手法
进针深度:针0.5-0.8寸,留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祛邪舒筋。主治颈项强痛,肘臂疼痛,手指挛痛,热病,癫病。
配穴:配曲池治疗肘臂痛;配天髎,天柱治疗颈项强痛;配间使治疗癫病。
陶道位置怎么找 陶道刺灸操作手法
取俯伏或俯卧位,微斜向上直刺0.5-1寸,局部可有酸胀感,可向下或两肩扩散,留针20分钟;艾炷灸3-7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注意:本穴不宜深刺,有针感即可。针若刺过弓间韧带后,有针尖阻力突然消失的空松感,此时应立即停止进针,否则针可先后穿过硬脊膜,脊蛛网膜,软脊膜而伤及脊髓。脊髓被刺中后,病人有强烈的触电感,并有神志惊恐,惊跳现象,应立即退针,并注意观察病人变化,切勿再做提插捻转,同时忌用粗针。
中冲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中冲针灸操作手法
进针方向:从指尖点刺。
深度:针0.1寸,留20分钟;或点刺出血‘艾炷灸1-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功能:回阳救逆,醒神通络。
主治:热病,中风昏迷,昏厥,小儿惊风,掌中热,舌强不语,耳鸣,小儿夜啼,心烦。
冲阳位置作用 冲阳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足背最高点,第2跖骨基底部与中间楔状骨关节处,可触及足背动脉搏动处。
快速取穴:
1.在足背最高处,第2,3跖骨与中间楔状骨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2.在解溪下约1.3寸,有动脉搏动处。
清冷渊的位置 清冷渊刺灸操作手法
操作方法:屈肘成直角,在臂外侧,当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上1寸处取穴。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温经活络,散寒止痛。
主治:头痛,肩臂痛。配百会,上星,风府治疗头痛;配肩髎治疗肩臂痛。
陷谷准确位置作用 陷谷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足背,第2,3趾缝纹端直上2横指(中指及第4指),约1.5寸处,当第2,3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是穴。
进针深度:直刺0.3寸,斜刺0.5寸。可灸。
功能:清热解表,理气和胃。
主治:腹痛肠鸣,足背痛,面目浮肿,目赤肿痛,热病。